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临床特征、内分泌学及生物学上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40岁左右),也就是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包括绝经过渡期、绝经和绝经后1年。妇女在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雌激素水平波动或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围绝经期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口服补佳乐 +谷维素或谷维素治疗 2 1天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间HAMD减分率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雌激素治疗后显效率 (痊愈 +显著好转 )为 86.6% ,对照组为 3 %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抑郁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的疗效.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口服补佳乐+谷维素或谷维素治疗21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两组间HAMD减分率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雌激素治疗后显效率(痊愈+显著好转)为86.6%,对照组为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抑郁有效.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抑郁症与雌激素替代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影响中老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雌激素缺乏起着重要作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现就近年来雌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疗效评价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机制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是女性逐渐进入老年时期的过程,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常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生理及心理症状.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引起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采用外源性雌激素替代补充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吴新荣   《中国医学工程》2014,(6):117-117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雌激素+安宫黄体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雌激素水平显著增高(P〈0.01),促卵泡生成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激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现已明确,女性雌激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继美国HERS研究、WHI研究之后人们提出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可能受其剂量、剂型及给药方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妇舒宁贴片(17β-雌二醇)与利维爱(替勃隆)联合对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一级预防,旨在探讨小剂量雌激素经皮给药加用雌激素活性调节剂对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年龄>45岁因胸闷、心悸以及月经失调就诊的女性为入选对象,经门诊间断3次在上述症状发作时检查心电图结果为“未见明显心肌缺血”的非冠心病者65例。随机分为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与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郑州大学医院收治的35例围绝经期HT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5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雌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TSH数值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T3、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雌二醇分泌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HT患者雌二醇水平高于围绝经期妇女,推测其发病机制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雌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再兴 《吉林医学》2012,33(4):727-728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40~50岁无骨代谢相关疾病的围绝经期妇女90例,连续4年,每年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人群正位腰椎的骨密度1次,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排卵期血清雌激素的含量。结果:妇女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的逐渐下降,体内雌激素水平也相应地受到影响,同时也与骨的偶联过程失调从而造成机体骨密度的变化有关。通过观察发现第2年腰椎骨质丢失率约为1.12%,第3年比第2年又下降1.15%,第4年比第3年下降1.21%,而血清雌激素水平第2年比第1年下降了28.75%,第2年较第3年下降21.41%,第4年较第3年反而上升35.38%。结论: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下降趋势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雌激素的变化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关元、足三里、脾俞、肾俞等穴对中青年亚健康状态人群血细胞系列的影响。方法:经过体检筛选中青年亚健康志愿者37名,男性11例,女性26例,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24例)和中年组(13例)。采用艾灸器施灸的方式,在受试者神阙、关元、足三里、脾俞、肾俞等穴施灸,隔日1次,共灸10次,每次20 min。在施灸前、后分别抽取2 mL静脉血进行白细胞系列、红细胞系列的检测。结果:施灸后青年组WBC、NEU绝对值、LYM、LYM(%)、NEU、MID绝对值、MID(%)、RBC、HGB、HCT、MCV、MCH、MCHC、RDW、MP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施灸后中年组LYM、MID绝对值、MCV、MCH、MCHC、RDW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艾灸对中、青年亚健康状态人群血细胞系列均有调节作用,对青年组人群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提供一个新的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包括选穴和手法有异于传统治疗方案。围绝经期综合征以选取任脉、督脉穴位及阳明经在面部的穴位为主穴,并在手法上浅刺及深刺并用,针及灸并用。通过临床和中西医理论研究,作者认为新的针灸治疗方案能够更有效地调整阴阳,补益气血,从而更有效地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建议广泛使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从而进一步探索围绝经期、老年期保健模式和方法,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广东省按地理地貌分为5层,共抽取了5个地级市(代表城市)和4个县级市(代表农村)。对40~65岁的4500个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广东地区妇女自然绝经年龄48.6岁,其中城市48.9岁、农村48.3岁。现患病率39%,其中城市38.5%、农村39.5%,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前6位现患疾病的顺位是骨关节疾病(12.5%)、高血压(9.2%)、子宫肌瘤(6.8%)、胃或十二指肠溃疡(5.2%)、心脏病(2.7%)和糖尿病(2.2%)。骨关节疾病中膝关节疾病(34.3%)、腰椎疾病(32.8%)是高发病,骨折患病率2.5%。围绝期综合征的患病率为68.1%,最为痛苦的症状是失眠、肌肉骨关节疼痛、烦躁、头晕,以心理症状(86.8%)和躯体症状(86.0%)为主;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未就医者占71.2%,到妇产科就医者仅20.5%,以服用中药为主(53.9%),应用性激素疗法者1.4%(城市1.8%、农村1.0%)。无健康体检者37.8%,有过健康体检者62.2%,其中城市80.4%、农村44.4%,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相关疾病严重地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这一人群的保健、医疗存在广泛需求,应该全方位地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围绝经子宫全切妇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 年6 月-2016 年6 月 该院收治的98 例围绝经期子宫全切治疗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 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联合雌三醇阴道给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 辅以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张力情况、盆腔脏器脱垂情况及压力性尿失禁(SUI) 分度。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阴道收缩压(VSP)、阴道静息压(VR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PT)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 个月后两组VSP、VRP 及PT 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与 对照组VSP、VRP 及P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VSP、VRP 及PT 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3 及6 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阴道、膀胱及直肠 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 和6 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SUI 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 察组SUI 分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围绝经期子宫全切治疗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疗法较盆底肌训 练联合雌三醇阴道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和尿失禁情况,降低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可在临床进一步推 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状态。研究随机抽取温州医学院医学、非医学生各200名进行问卷调查,在352名有效被试中,亚健康17人,占总数的4.83%,即医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发生率相对较低,男女生在亚健康状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在亚健康状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亚健康状态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亚健康状态中医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中国亚健康状态中医研究文献的概况。采用计量学方法对中国1984--2009年正式发表的589篇亚健康状态中医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亚健康状态中医文献总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家的资助力度逐年增加,研究内容不断深入,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对亚健康的诊断标准的研究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围绝经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围绝经期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温州市2 965例40~65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以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评估其绝经相关症状发生情况。结果:40~65岁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为68.20%;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报告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疲乏乏力1 948例(65.70%)、焦躁激动1 785例(60.20%)、失眠1 638例(55.24%)、骨关节痛1 506例(50.79%)、性欲下降1 466例(49.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已婚状态、医务及教育工作者、未绝经、对绝经持不期待态度者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保护因素。70.22%被调查女性表示对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有需求。结论:温州市40~65岁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较高,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也较高,因此需普及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加强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改善女性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亚健康状态中医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中国亚健康状态中医研究文献的概况。采用计量学方法对中国1984--2009年正式发表的589篇亚健康状态中医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亚健康状态中医文献总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家的资助力度逐年增加,研究内容不断深入,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对亚健康的诊断标准的研究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围绝经期护士自我健康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围绝经期护士自我健康管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市市级医院中所有年龄在40岁以上的574名女性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健康促进行为量表.结果:围绝经期护士自我健康管理总得分为(130.03±22.48)分,健康促进行为量表中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锻炼、营养、人际关系和压力应对6个维度中人际关系得分最高,运动锻炼得分最低.患有慢性病、妇科疾病围绝经期护士的自我健康管理得分低于未患慢性病、妇科疾病者(P<0.05~P<0.01);每天运动和经常运动的围绝经期护士自我健康管理得分高于从不和偶尔运动者(P<0.05~P<0.01).结论:围绝经期护士自我健康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应通过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治慢性病、妇科疾病以及增加围绝经期护士的运动频率,从而提高围绝经期护士的自我健康管理状态,促进围绝经期护士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围绝经期女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予以倍他乐克治疗,曲美他嗪组(50例)予以倍他乐克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临床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曲美他嗪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曲美他嗪组显效率36%,总有效率96%(P<0.01);治疗后两组心率、血压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超声指标优于治疗前,且曲美他嗪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