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出自《金匮要略》,指当无形病邪与有形实邪相合时,应根据其所相合情况的不同,施以恰当的攻逐方法以祛除有形实邪,从而使无形病邪无所依附而祛除。张仲景所谓无形之邪包括热邪、暑邪、寒邪、风邪、疟邪等;有形实邪包括水湿痰饮、宿食、瘀血等。无形之邪与有形实邪相合的类型共有热邪与水湿相合、寒邪与水湿相合、风邪与水湿相合、暑邪与水湿相合、热邪与痰饮相合、寒邪与痰饮相合、疟邪与痰饮相合、热邪与宿食相合、寒邪与宿食相合及热邪与瘀血相合10种。临床中,可根据两邪相合类型的不同,通过发汗、利小便、泻下、涌吐、下血、排脓等方法攻除有形实邪,使无形病邪无所依附,从而达到共同祛除两邪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自然界一年四季六气过度变化和人体内情志不调都会导致阴阳失调,失去平衡而发生疾病。人体保持健康的根本在于根据气候和情绪的变化,不断调节肌体气血阴阳的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活"的状态。如果气候和情绪偏激,阴阳失调则会出现多种症状而发病。《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则对人体阴阳失调的病因病机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对后世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具有指导意义。"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  相似文献   

3.
“伤寒”一词较早见于《内经》、《难经》,有广义、狭义之分。认为《伤寒论》之“伤寒”另有深意:古人因气候、社会等因素而重视寒邪,故以伤寒病统领外感诸病;《伤寒论》重视寒邪伤人,所谓伤寒,即是寒邪伤阳之意,而阳气为病,一则阳虚,一则阳郁。伤寒与阳虚、阳郁当为互辞,《伤寒论》中始终贯穿着阳虚、阳郁之病机。  相似文献   

4.
燥邪究竟属阳邪抑或属阴邪,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六气生成与阴阳五行关系、六气应四时阴阳、寒暑统六气、燥与寒热关系、六气的相生相制关系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燥属阴邪的立论依据;从燥与湿属性相反、燥邪致病特点和病证、燥证治疗用药分析等3个方面分析了燥为阳邪的原因,同时对燥兼阴阳也作了阐释.但由于<内经>对六气属性的划分亦多以四时、五行和阴阳之气的升降动静主论确定六淫邪气的阴阳属性,当以时令节气为依据,因而,燥为秋季主气而属阴是成立的.但应当明确的是,阴阳具有相对性,其所指不定,六淫邪气的阴阳属性仅是从某一方面笼统的概括,其所致病证的特点又与邪气本身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兼邪和在体内的转化等复杂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张向东  廉杰  赵启  赵明宇 《中医学报》2019,34(2):307-309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有形观认为有形分为可视之有形和不可视之有形,可视之有形是有形之体的根本存在,不可视之有形是有形之体的外在表现。脏腑、筋骨皆属于可视之有形,功能、力线属于不可视之有形。无形分为可视之无形和不可视之无形,无形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不可视之无形为阴阳、精气、神之属,而功能之脏腑、经络传导通道、寒热虚实皆属可视之无形。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认为有形之筋骨的空间结构位置异常与无形之机体功能状态异常导致筋滞骨错,进而使筋骨本身及其相关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改变,导致筋骨局部或(和)全身生理功能发生异常。在筋骨病的诊断方面,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既重视有形之筋骨的空间解剖结构异常,又注重无形之机体的功能状态异常,如体征、力线、功能;既检查有形之筋骨病变,又观察全身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的变化,并结合舌脉征。在筋骨病的治疗方面,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既重视调整有形之组织结构,又强调恢复无形之功能;由调无形入手(调脉、调经络),改变有形之证;由调有形入手(正骨调结构、针刀等松解调结构组织异常),改变无形之证。在筋骨病康复方面,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后防复,以恢复机体有形与无形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渊源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世界上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无形(未可见)的"气"变化而成,人体生命的产生(起源)亦由乎气。如《列子·天瑞》篇说:"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未见气)。故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相似文献   

7.
施蕾  郑瑀  许琳洁  庞礴  许凤全 《中医学报》2019,34(4):693-696
多汗证因营卫不和所致者,见于太阳病;热邪所致者,见于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肠痈病;湿邪所致者,见于太阳病、阳明病及水气病;寒邪所致者,见于厥阴病。审其多汗之因,不外虚、实、虚实夹杂三种。实证为外感所致,以热邪、湿邪为主,夹杂风邪;虚证为营卫不和,寒邪伤及阴阳所致;虚实夹杂则多为平素体虚复感外邪或伤寒后失治、误治伤及气血所致,可分别选用清热、祛湿、调和营卫、通阳回阳之法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
脏腑阴阳属性及其发生学原理索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认为人是天地阴阳相合的产物,人必须从自然界不断摄取饮食水谷以化生“精微之气”,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由于气源自于胃,而气为阳,属于天,故在形态上与胃相似的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皆象天而为阳,心、肝、脾、肺、肾之所以具有固定的形状,乃是因为“气生形”,而形为阴,属于地,故五脏象地而为阴。心、肝为单一脏器,肺、肾则为成对器官,本着“阴道偶,阳道奇”、“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的阴阳分类总原则,不仅可以确定五脏之阴阳属性,而且还可以对其作进一步的划分。  相似文献   

9.
搜集整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痛证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的认识,认为:叶氏介“久痛必入络”,而络痛证的病机为络中气血不通,痛因有虚实寒热四端;辨症要点为“痛则不通”,贵在辨别“络不通”有气血阴阳之分;总以辛香通气为络痛证的治疗大法,根据其络痛之属气血阴阳虚实而“辨证施通”,指出通络时应重视虫类药的运用及以奇经通补络脉,并强调因“痛久入络”,故治疗时以“缓调为宜”。  相似文献   

10.
寒、热、湿都是致病“六淫”之一,三者各有特性,其所致疾病的症状也各有特点.寒有收引、凝滞、损伤阳气和易于化热的特性,寒邪所致疾病,多有呕吐、腹痛腹泻、肢冷、发热无汗等症状.热有耗气伤津的特性,热邪所致疾病,多有烦躁、炎肿、大便干、小便赤、抽搐、肤疹、口干舌燥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12.
"Normal" and "deviant" sexual behavio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 Marmor 《JAMA》1971,217(2):165-170
  相似文献   

13.
《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儿科专著,作者对书名中"直"怀有疑问,思考后提出三个假设。通过查阅文献得出结论,书名"真"因避讳制度改为"直"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4.
德育课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专设课程,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程教学的特殊规律和方法.在教学内容已作系统规定的情况下,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对这些规律和方法的运用。笔者以为,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应着力于树立“一个目标”和在“三个改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讨论"病证与症状的关系""临床上如何确立病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必要性"三大议题;得出了依标本辨病机、遵缓急立先后,在此基础上参照西医诊断的结论;旨在说明在现代中医临床中,确立病名、辨析病证、把握病机三者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在关于"辨病"的讨论中,本文着重论述了作为现代中医,如何看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及西医诊断等问题,指出了应在灵活借鉴、为我所用原则下衷中参西,以减少误诊、漏诊;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参照西医诊断进而扩展临床思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18.
黄景仁的诗具有“哀情”与“豪气”系于一体的艺术风格。他的“哀情”是由慨然用世的“豪气”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舒张转化而致 ,这种“豪气”即使在“哀情”始终缠绕于心的时候也没有消弭 ,因而黄景仁诗的“哀情”与“豪气”固然时有偏重、篇有偏重 ,却往往是相对相生 ,相融相彰的。黄景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叶诗坛“一扫三大家之庸音” ,当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9.
骨关节炎的“筋”“骨”之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论述中西医学对骨关节炎的认识,并阐明骨关节炎的诊治要点,提出石氏伤科治疗骨关节炎之"筋骨并重,以筋为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