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42岁。2008年无诱因下出现左膝关节疼痛,2009年2月左下肢疼痛加重并延伸至腰骶部。2009年3月4日PET/CT示:纵隔恶性胸腺瘤伴多发淋巴结转移,双侧胸膜转移,多发性骨转移。2009年3月5日行颈部淋巴结区域清扫术,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转移性未分化癌。2009年  相似文献   

2.
恶性透明细胞汗腺瘤1例洪明,陈金坝,庄严阵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361003)患者,男,56岁;因左侧胸背部肿块5年余,于1992年9月12日入院。患者于5年前发现左侧胸背部皮肤有一肿块,约枣大,无疼痛不适,未介意。入院前半年肿块显著增大,左胸背部常...  相似文献   

3.
恶性胸腺瘤是发生于胸腺的恶性肿瘤 ,临床上多见于成年人。恶性胸腺瘤常出现压迫症状 ,引起咳嗽、胸痛、气短、声嘶 ,吞咽困难、浮肿、低热、乏力、贫血等 ,常可并发上腔静脉综合症(svcs) ,重症肌无力、恶性心包积液等。现就一例恶性胸腺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症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病例 女性 ,34岁 ,间歇性咳嗽二年余 ,胸闷 ,气急伴颜面部浮肿一年 ,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恶性胸腺瘤”而入院。入院时患者急性病容 ,颜面部浮肿 ,端坐呼吸 ,R2 5次 /min ,P1 0 8次 /min ,BP1 6/ 1 1Kpa,B超示“双侧胸腔大量积液”。胸片及M…  相似文献   

4.
研究胸腺肿瘤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 1970~ 1998年收治胸腺肿瘤 61例 ,采用手术、放疗及化疗 ,放疗源用6 0 Co或 6MV X线 (或 8MV X线 )照射 ,DT5 0~ 60Gy。手术切除率 5 5 7% ( 34 61)。 5 8例胸腺瘤 ,非浸润型和浸润型胸腺瘤 5年生存率和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8 2 %、45 5 % (P <0 0 1)和 66 7%、2 6 7% ,非浸润型明显优于浸润型 ;3例胸腺癌 ,病程短 ,进展迅速 ,均在 3年内死亡 ,预后差。影响预后因素 :非浸润型胸腺瘤术后 放疗对预后影响不大 ;浸润型胸腺瘤术后 放疗对预后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伴否重症肌无力对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胸腺类癌1例     
患者 ,男性 ,39岁 ,干部 ,于 1997年 4月 15日出现胸背部闷痛 ,胸片示 :前上纵隔肿物 ,胸部CT提示 :胸腺瘤。 1997年 5月 19日在我院胸外科行“胸腺瘤摘除术”。术中见肿瘤约 4.5× 3 .5× 2 .0cm3,形态不规整 ,与主动脉关系密切 ,呈椭圆形 ,包膜完整 ,切面灰黄色 ,部分区域为棕黄色 ,并有囊性变。术后病理 :镜下见部分浸润的小圆细胞 ,呈索条状排列 ,包膜有浸润。免疫组化染色 :LCA (-) ,NSE( ) ,EMA ( ) ,考虑为类癌。术后行IL 2治疗。于 1998年 9月 6日出现胸背部持续性钝痛 ,行胸部CT扫描示 :胸腺类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4岁。2004年6月因右颈包块3年余诊为甲状腺癌,8月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及右颈淋巴结廓清术,术后病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及低分化腺癌。同年底出现左腋下淋巴结肿大,PET检查诊为转移癌后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乳头状癌。2005年3月患者右颈肩、腋下、胸背部大片皮肤变红,继之出现暗红色结节状肿物,呈弥漫性生长,伴刺痛感,于皮肤结节处钳取活组织病理为迁徙性乳头状癌。4月入院治疗。查体:右颈肩、腋下、胸背部大片皮肤色红,有多枚结节状肿物,部分相互融合成片状,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无破溃,无触痛。诊断为甲状腺癌皮肤转移。因为受累皮肤…  相似文献   

7.
研究胸腺肿瘤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1970-1998年收治胸腺肿瘤61例,采用手术、放疗及化疗,放疗源用^60Co或6MV-X线(或8MV-X线)照射,DT50-60Gy。手术切除率55.7%(34/61)。58例胸腺瘤,非浸润型和浸润型胸腺瘤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2%、45.5%(P<0.01)和66.7%、26.7%,非浸润型明显优于浸润型;3例胸腺癌,病程短,进展迅速,均在3年内死亡,预后差。影响预后因素:非浸润型胸腺瘤术后+放疗对预后影响不大;浸润型胸腺瘤术后+放疗对预后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伴否重症肌无力对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复发性胸腺瘤再切除一例王律患者男,55岁。1988年因右前上纵隔胸腺瘤在我院行肿瘤切除。术后病检为混合型胸腺瘤,未作特殊处理。1990年4月无症状下复查胸片示右肺上、下叶各有栗子大小圆形阴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入院后体检及化验检查无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9.
椎板恶性血管内皮瘤并截瘫1例李锦明,黄树开,吕芳鸣,钟世斌,吴术仁,段以伟中建三局武汉中心医院骨科(武汉市430070)患者,男,34岁。1992年8月8日因胸背部疼痛伴双下肢无力月余,大小便失禁3周,以胸段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并截瘫入院。患者自6月下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临床、病理、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1例AB型胸腺瘤伴多发胸腹壁皮下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5岁,因侵袭性胸腺瘤术后复发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急诊入院,肿瘤生长速度快、病情危急,遂予超分割放射治疗,纵隔占位照射DT 30Gy/20fx/12d,治疗过程中,患者胸腹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发性结节灶,质硬,活动尚可,活检病理提示低度恶性肿瘤,考虑为"胸腺瘤"术后累及胸腹壁。予2周期TP方案静脉化疗后皮下转移灶逐渐增大、增多。行外周血基因检测,结果示外周血MGMT甲基化阳性,调整治疗方案予干扰素,3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3次;同时口服司莫司汀胶囊,50mg/(w.6w),治疗过程中查体、复查胸部CT提示皮下转移灶逐渐变小,甚至消失,患者病情控制。结论:胸腺瘤依据病理学检查确诊,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复发或病灶呈侵袭性生长常规行放射治疗,对具有特殊临床表现、难治性病例,可考虑基因指导下个体化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32例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手术治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约1/4的患者同时伴有胸腺瘤的发生,手术治疗无论对于重症肌无力或胸腺瘤这两种独立疾病都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为研究同时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转归,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32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观察胸腺瘤复发情况和重症肌无力术后转归,并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随访期内胸腺瘤复发1例,30例患者在随访期内(14~61个月)没有出现肿瘤复发;术后7例患者重症肌无力达到完全缓解,13例达到部分缓解,9例维持稳定,2例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为64.5%.具有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等因素的患者之间,有效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治疗应当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胸腺组织及周围脂肪组织,术后对侵袭性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对肿瘤复发患者可以实行再次手术切除,术后重症肌无力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与单纯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4年经病理证实的161例胸腺瘤伴或不伴重症肌无力患者(128例或33例)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χ2检验或 Fisher′s 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结果胸腺瘤伴或不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5.2、48.5 岁,肿瘤直径≤5 cm、≥5 cm分别占74.2%、75.8%,Masaoka分期Ⅰ+Ⅱ、Ⅲ+Ⅳ期占78.1%、51.1%;总体3年生存率分别为98.1%、81.8%(P=1.000),5年生存率分别为91.1%、42.9%(P=0.000)。全组完整切除(140例)与非完整切除(21例)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 97.2%与58.8%(P=0.000),5 年生存率分别为 92.7%与25.0%(P=0.000)。Masaoka 分期Ⅱ期患者中单纯完整切除(25例)与完整切除+术后放疗(25例)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95%与100%(P=1.000),5年生存率分别为86%与100%(P=0.467)。结论 较单纯胸腺瘤患者,伴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发病年龄更趋向年轻化,肿瘤直径明显偏小,Masaoka 分期较早。重症肌无力、完整手术切除是胸腺瘤患者积极的预后因素,Ⅱ期完整手术切除患者术后放疗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3 7岁。因胸腺瘤术后 1月 ,术后出现咳嗽、咳痰、胸闷 ,活动后加重于 2 0 0 1年 4月 2 3日收入院。入院后 ,因病人有肺部感染 ,给予抗生素治疗。在给予抗生素治疗第 5天时 ,病人突然出现意识不清 ,呼吸困难 ,胸廓呼吸动度差 ,呼吸 10次 /分左右 ,心率 115次 /分 ,血压 15/9kPa ,动脉血氧饱和度 90 %。考虑为重症肌无力危象 ,经过肌肉注射新斯的明、高浓度氧气吸入、吸痰等抢救措施 ,4 8小时后患者病情稳定 ,改用口服溴吡斯的明维持。 1周后症状缓解。护理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者 ,其发生率为10 %~ 15% ,但胸腺瘤术后并发重症…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13岁.以“胸背部肿物7年余伴胸闷、气喘逐渐加重2年”为主诉,诊断“右胸腔巨大神经纤维瘤”于1990年9月8日入院.患儿6岁时因出现下肢截瘫,曾按“硬膜外肿瘤“手术摘除,病理诊断为“神经纤维瘤”.术后两下肢功能恢复正常.8岁时又因背部肿瘤,脊柱侧弯,在某医院行“脊柱侧弯矫正术”,同时切除背部肿瘤.但因肿瘤伸入胸腔,仅行部分切除术.术后肿瘤复发,脊柱侧弯加重,且伴心悸、气喘、憋气不能平卧而来我院求治.查体 T、P、R正常.体重:33.5kg慢性病容,贫血貌,发育营养差,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全身皮肤有散在的褐色素斑,其中胸背部面积最大,约20Cm×24cm,皮下松软,右胸背部有两条纵形切口疤痕,分别长约12cm、20cm.下方有软组织肿物,约20cm×18cm×16cm.瘤体质硬、固定、边界较清,无压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对胸腺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对可能影响胸腺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18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的187例胸腺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139例(MG组),单纯胸腺瘤患者48例(非MG组)。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使组间协变量达到均衡。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总体胸腺瘤术后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匹配前,MG组(n=139)与非MG组(n=48)患者的性别(χ2=4.180,P=0.041)、确诊年龄(χ2=8.590,P=0.003)、WHO组织学分型(χ2=4.764,P=0.029)以及是否接受术后辅助化疗(χ2=5.627,P=0.018)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4%和69.6%,76.9%和65.2%,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经PSM法匹配后,两组共44对患者成功匹配,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8%和67.3%,85.6%和62.5%,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总体胸腺瘤术后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显示,Masaoka分期(HR=0.237,95% CI:0.111~0.504,P<0.001)、切除状态(HR=0.250,95% CI:0.096~0.654,P=0.005)、术后辅助化疗(HR=0.367,95% CI:0.179~0.751,P=0.006)以及合并重症肌无力(HR=0.336,95% CI:0.162~0.669,P=0.003)可能与胸腺瘤术后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asaoka分期是影响胸腺瘤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0.317,95% CI:0.140~0.720,P=0.006),合并重症肌无力则为影响胸腺瘤术后患者生存的保护性因素(HR=0.445,95% CI:0.204~0.971,P=0.042)。结论 对于可手术的胸腺瘤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较不伴重症肌无力的患者生存预后更好。Masaoka分期是影响胸腺瘤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患者女,59岁。因"胸闷、心悸、大汗伴意识障碍25min"于2011-06-15 8∶00收住入院。入院急诊测血糖1.6mmol/L,予50%葡萄糖40mL快速静脉推注后苏醒。患者于2010-08-25因"胸背部疼痛1个月"就诊本院。全身多部位CT检查显示,右肺上叶占位并肋骨骨质破坏,双肺及肝脏见多发转移灶,头颈部、后腹膜、四肢及各关节均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于2010-08-30行右肺上叶占位穿刺活检术,病理报告(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994年9月~2004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改良Osserman标准分为Ⅰ型11例、Ⅱa型9例、Ⅱb型19例、Ⅲ型3例。随访结果按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进行评价。结果42例无手术死亡,4例术后早期发生MG危象,经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痊愈。随访40例,手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率20例,无效2例。1例术后1年死于肿瘤复发并肺转移。结论完善围术期管理,减少MG危象的发生,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35例胸腺瘤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不同分期胸腺瘤手术特点与预后关系。方法对1992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35例胸腺瘤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胸腺瘤治疗和预后关系。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随访所有患者,逐年失访7例。2例分别在术后2个月、3个月因重症肌无力、发生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死亡,2例术后10个月、18个月分别死于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其余24例情况良好。结论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与预后相关,尽可能扩大切除胸腺,Ⅱ期以上胸腺瘤术后需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9岁。以胸背部及双下肢疼痛53天,双下肢不能行走5天入院。患者于2008年3月21日因“急性阑尾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1周,患者腹痛缓解,但出现胸背部疼痛,同时伴有畏寒,低热,给予止痛药物治疗,无明显缓解。4月17日出现双下肢疼痛,大小便障碍,继续给予止痛药物并行导尿治疗,效果不佳。5月7日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不能。查体:T11、12椎棘突有压痛、叩痛,不伴放射痛。腹股沟平面以下感觉过敏,双下肢肌力三级。病理征阴性。CT提示:胸椎管内占位性改变,T11陈旧性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20.
我科于 2 0 0 0年 7月收治 1例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恶性混合性胸腺瘤患者 ,经积极抢救及手术治疗 ,治愈出院 ,就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 ,5 6岁。因吞咽困难 5个月于 2 0 0 0年 7月 5日入院。X及CT检查示前纵隔占位性病变 ,诊断为胸腺瘤。术前患者无重症肌无力体征 ,于 7月 13日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术中肿物位于前纵隔偏右侧与心包及肺叶粘连 ,将肿物连同部分肺中叶切除送检 ,病理证实为恶性胸腺瘤。麻醉苏醒较慢 ,苏醒过程中给予新斯的明预防呼吸肌麻痹。术后3h突发呼吸困难、痰多、口唇紫绀 ,继之神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