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1 062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亚临床甲减分为亚临床甲减组及非亚临床甲减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合并慢性并发症、辅助检查结果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亚临床甲减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空腹C肽、血脂、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BI,E/A值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促甲状腺激素是糖尿病肾病(β=0.127 3,OR=1.136 1)、糖尿病足(β=0.115 3,OR=1.122 2)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必要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和干预亚临床甲减,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时的Lp(a)水平改变。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正常人、2型糖尿病人以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Lp(a)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2型糠尿病的组间分析显示:合并冠心病组的Lp(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组(P<005);大血管病变组的Lp(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5),但与微血管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血管病变组和2型糖尿病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p(a)水平在2型糖尿病时已明显升高,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大血管并发症时升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3.
高琦  孙桂香 《医学综述》2007,13(19):1491-1492
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是遗传、环境、免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等免疫过程。对于有遗传素质的个体,环境因素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不同的环境危险因子可能作用于其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的不同环节,如抗原的激活,抗原呈递细胞的递呈作用,抗体的产生,T细胞的调节等,从而诱发或加剧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抗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萍  宋光耀 《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1802-1803
近来研究表明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可能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因此,抗炎治疗为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从改善生活方式、药物等方面对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抗炎治疗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郭晓微  闫雅更  董凤丽  张琳  吕和 《医学综述》2014,20(20):3790-3792
目的评价糖尿病营养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慢性并发症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336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前是否曾在我科接受过糖尿病营养教育分为两组:受教育组680例,未受教育组656例,通过问卷调查结合查阅病例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各生化指标的差异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研究糖尿病营养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各指标及慢性并发症的控制效果。结果受教育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未受教育组[(8.74±2.84)mmol/L vs(10.29±3.23)mmol/L,(12.66±3.93)mmol/L vs(15.19±4.27)mmol/L,(8.02±1.81)%vs(8.99±1.81)%,(2.17±1.03)mmol/L vs(3.05±1.26)mmol/L,(5.19±1.15)mmol/L vs(5.70±1.36)mmol/L,(3.81±1.10)mmol/L vs(4.19±1.06)mmol/L,P<0.05],各指标的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未受教育组(P<0.05),各类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受教育组(P<0.05)。结论糖尿病营养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较理想的控制效果,应大力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6.
周侠  安秀敏  潘明麟  游娜  徐家蓉  缪珩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1):106-110,1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60例T2DM患者,采用QHRV1-心率变异分析系统进行自主神经功能分析,并对受试者进行周围神经、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选取同一时期体检的135例正常人,进行QHRV1系统的检查。结果 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指标SDNN、rMSSD、PNN50、VLF、LF、HF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T2DM合并冠心病(CAD)组患者的SDNN、rMSSD、PNN50、LF、HF均低于无CAD的T2DM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百分比高于无CAD的T2DM组(P<0.05);T2DM并发症较多的观察组SDNN、rMSSD、PNN50、VLF、LF、HF均低于无并发症或并发症较少的观察组,交感-副交感神经紊乱的百分比高于无并发症或并发症较少的观察组(P<0.05或P<0.01);T2DM并发症的数量与BMI、T2DM病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甘油三酯、SBP呈正相关(P<0.05或P<0.01);校正性别、年龄、HbA1c、FBG、肝肾功能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T2DM病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仍与T2DM并发症的数量密切相关(R2=0.272,P均<0.01)。结论 T2DM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较正常人降低,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与冠心病、T2DM微血管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不同证型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相关性及预后。方法:选取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64例,参照相关诊断分为痰瘀阻络型(31例)、脾肾两虚型(33例),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年龄、性别、血生化等一般资料,评估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脾CT之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评分(NFS),并测量肝纤维化四项、踝肱指数(ABI),行上腹部CT。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脾肾两虚型和痰瘀阻络型HOMA-IR值明显升高;脾肾两虚型HDL值、LN值、肝脾CT比值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及NFS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痰瘀阻络型比较,脾肾两虚型HA、肝脾CT值之比明显降低、HOMA-IR、NFS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肝脏脂肪浸润,其中脾肾两虚型患者易进展出现肝脏纤维化,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DM)血管并发症患者血脂及血浆NO水平的状况。方法:对203例临床诊断为2型DM的住院患者(男性103例,女性100例)的空腹血脂及血浆NO水平做出分析。结果:A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及NO分别为:(4.83±0.87)mmol/L,(2.67±0.42)mmol/L,(1.75±0.65)mmol/L,(1.53±0.19)g/L,(0.88±0.17)g/L及(8.12±1.96)mmol/L。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均值为(1.34±0.18)mmol/L,高于C组(P<0.01),NO降低的检出率B组高于C组(P<0.01),血浆NO水平较差的C组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2型DM患者血糖的控制程度会导致其血脂及NO水平的差异,血糖控制较差会导致血脂代谢紊乱程度增加,并使NO生成减少,要防止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应该重视及时评价糖代谢问题。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本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多以增强胰岛β细胞的敏感性或促进胰岛素分泌稳定血糖为主,其中包括饮食运动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等。传统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病位在肺、胃、肾,其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辨证时多采取“三消辨证法”。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现有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已经无法全方位、多层次的满足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的需要,所以寻求安全高效的治法迫在眉睫。无论是从基础理论、分子机制、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研究来看,从肝脾论治2型糖尿病存在着独特优势,逐渐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该文将从肝脾论治2型糖尿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1型糖尿病(T1DM)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与凋亡,导致胰岛素分泌量绝对不足,出现能量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T1DM发病机制复杂,其中涉及特异性细胞免疫、固有免疫细胞、基因易患性、病毒感染及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等多方面。该文就近年来对上述因素与T1DM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加深对T1DM发病机制的理解,为临床防治T1DM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型糖尿病伴有脂肪肝(DFL)组1 1 8例,2型糖尿病不伴脂肪肝(NDFL)组1 4 9例,非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NDNASH)组5 5例。结果:⑴与DFL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腰臀比值、血压、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HOMA -IR ,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是腰臀比值、甘油三酯;⑵DFL组与NDFL组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显著差异性;( 3 )NDFL与NDNASH组比较,HOMA -IR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 )影响DFL的因素众多,主要因素是腰臀比值、甘油三酯;( 2 )血糖对DFL发病作用降低;( 3 )脂肪肝可能是糖尿病前一个阶段,DFL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与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T2DM合并NAFID组40例和不合并NAFID组45例,正常对照组40例,检测所有对象的体质指数(BMI)、血脂、血糖、肝功能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T2DM合并NAFID患者的血脂紊乱的特点。结果T2DM合并NAFID组的BMI、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胰岛素(FIN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HOMA—IR水平均高于单纯T2DM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NAFID患者与超重、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状况,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记录病程,采集血压、血清Ⅳ-C,并检测尿NAG、尿IgG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与正常组比较,病程、血压、尿NAG、血清Ⅳ-C和尿IgG有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与病程、血压、尿NAG、血清Ⅳ-C等密切相关,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我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糖尿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逐年增高,患病与死亡率在不同的地区有一定差异。糖尿病的患病率有明显的随年龄上升而增高的趋势。遗传因素、肥胖(或超重)、体力活动不足、膳食因素、早期营养、社会经济状况、呼吸与饮酒、高血压、年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都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糖尿病是由遗传、环境、行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参与和/或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子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疗效。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ED患者随机分为2组,参芪降糖颗粒组、西药组,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勃起功能国际问卷(ⅡEF-5)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参芪降糖颗粒组ⅡEF-5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能改善2型糖尿病ED患者的阴茎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 DNJ)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在SwissTargetPrediction网站检索获取DNJ的潜在靶点,应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2型糖尿病相关靶点;使用STRING11.0数据库结合Cytoscape3.7.2软件构建靶点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同时使用Cytoscape3.7.2软件的Cytohubba和MCODE插件挖掘DNJ作用于T2DM的PPI网络的核心靶点,最后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分析。结果 获得DNJ与T2DM共同靶点72个,核心靶点包括MGAM、CNR1、GLA、GLB1、SI、MANBA和DRD2;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DNJ主要涉及化学突触传递、顺行突触信号、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通过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AMP信号通路、半乳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等发挥2型糖尿病治疗作用,并且通路中关键靶点涉及MGAM、CNR1、GLA、GLB1、SI、MANBA和DRD2核心靶点。结论 初步探讨了1-脱氧野尻霉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提示1-脱氧野尻霉素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2型糖尿病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凤云  李俊成 《医学综述》2015,21(1):149-151
目的观察营养手段和传统医学治疗相结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10月到焦煤集团中央医院中医科就诊的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在传统用药剂量、剂型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营养措施观察12周,分别测量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压、体质指数,观察临床症状,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显效62例,有效6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血糖、Hb A1c下降明显(P<0.05),血压部分下降、体质指数下降(P<0.05)。结论营养干预2型糖尿病血糖、Hb A1c、血压效果明显,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李庆光 《医学综述》2014,(16):3033-3035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在南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7例,应用口服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口服进行治疗,疗程24周。观察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7.13±1.75)mmol/L vs(10.12±1.45)mmol/L],餐后2 h血糖[(9.47±1.52)mmol/L vs(14.17±2.33)mmol/L]与糖化血红蛋白[(7.25±1.37)%vs(9.24±1.5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肾脏并发症对血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14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尿蛋白组、肾病初期组及临床肾病组,以4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镁和尿镁,并与健康人对照组和糖尿病各组之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血镁水平在2型糖尿病各组的变化,正常尿蛋白组、肾病初期组患者血镁水平降低,临床肾病组患者血镁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正常尿蛋白组、肾病初期组及临床肾病组各组之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尿镁水平各组与对照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尿蛋白组、肾病初期组及临床肾病组各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存在(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中的发生低血镁,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有关,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由于肾排泄镁减少其血镁常常较正常人高。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及变化规律。51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证候分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单因素ANOVA、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证候分布与年龄、病程、空腹血糖及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年龄、病程、慢性并发症与证候分布的影响有统计意义.对空腹血糖无显著统计意义。气阴两虚、湿邪阻滞证有随年龄增加发生率增高的趋势。肝肾阴虚证随病程延长发生率呈增加趋势。而肺胃热盛证则有随年龄增加、病程延长其发生率下降趋势。湿邪阻滞证是2型糖尿病病程发展中的一个常见证候.针对并发症辨证施治。有利于提高防治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