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SPECT及CT对首诊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SPECT全身骨静态显像、胸部CT及二者联合对首诊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肺癌患者首诊时的SPECT全身骨静态显像及胸部CT资料,比较各自及两者联合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结果 SPECT确诊骨转移38例,CT确诊32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确诊44例,显著减少了不确定病例数。经综合分析,共确诊172处转移病灶,128处(128/172,74.42%)位于CT扫描范围内,44处(44/172,25.58%)位于CT扫描范围外;CT扫描范围内的128处病灶中SPECT显示阳性123处(123/128,96.09%),CT显示阳性106处(106/128,82.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SPECT全身骨静态显像及胸部CT均为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有效方法,综合分析两种影像检查结果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99Tcm-MDP SPECT/CT显像对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9Tcm-MDP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共210个骨转移灶的影像资料。以临床随访及病理检查获得最终诊断结果,计算99Tcm-MDP SPECT/CT显像对骨转移灶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对比不同部位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 210个病灶中, 99Tcm-MDP SPECT/CT正确诊断骨转移灶82个,良性病灶112个,诊断准确率为92.38%(194/210),灵敏度为94.25%(82/87),特异度为91.05%(112/123),阳性预测值为88.17%(82/93),阴性预测值为95.72%(112/117)。99Tcm-MDP SPECT/CT对脊椎病灶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肋骨病灶(χ2=7.81,P<0.05)。结论 利用99Tcm-MDP SPECT/CT显像对全身骨显像难以诊断的乳腺癌骨转移灶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而131I-诊断剂量全身显像(131I-Dx-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及对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 对33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并进行大剂量131I治疗后随访中发现Tg阳性而131I-Dx-WBS阴性的DTC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手术病理或6~36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Tg升高而131I-Dx-WBS阴性的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Tg升高而131I-Dx-WBS阴性的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18/21)和90.00%(18/20)。18F-FDG PET/CT显像对血清Tg≥47.59 ng/ml的DTC患者诊断复发或转移的灵敏度(100%)明显高于对血清Tg<47.59 ng/ml的DTC患者(66.67%)。18F-FDG PET/CT显像改变了15例(15/33,45.45%)患者的治疗方案,其中4例(4/15,26.67%)再次接受手术治疗,11例(11/15,73.33%)再次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诊断Tg升高而131I-Dx-WBS阴性的DTC患者有无复发或转移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同时可用于指导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骨样骨瘤的99Tcm-MDP SPECT/CT特征。方法 对36例临床疑诊骨样骨瘤患者行99Tcm-MDP SPECT/CT显像,分析其特征;以手术病理或影像学随访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价SPECT/CT显像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36例中,最终确诊28例骨样骨瘤。99Tcm-MDP SPECT/CT诊断骨样骨瘤28例、其他疾病8例,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为100%。28例骨样骨瘤中,骨皮质型8例(8/28,28.57%),骨膜下型4例(4/28,14.29%),松质骨型16例(16/28,57.14%);17例(17/28,60.71%)病变位于关节囊内,11例(11/28,39.29%)位于关节囊外;99Tcm-MDP SPECT/CT显像均可见双密度征,瘤巢显像剂摄取明显高于周围骨质硬化,并逐渐递减。结论 骨样骨瘤的99Tcm-MDP SPEC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全身骨显像、CT及二者联合诊断在单发骨转移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02例全身骨显像表现为单发异常核素分布的恶性肿瘤患者行骨病变部位CT扫描。全身骨显像、CT及二者联合分别做出诊断,并与随访结果和病理对照。结果 102例患者,经随访和病理证实有53例为骨转移瘤。全身骨显像、CT与二者联合诊断骨转移瘤灵敏度分别为90.57%(48/53)、86.79%(46/53)、100%(53/53);特异度分别为61.22%(30/49)、97.96%(48/49)、91.84%(45/49);准确率分别为76.47%(78/102)、92.16%(94/102)、96.08%(98/10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1.64%(48/67)、97.87%(46/47)、92.98%(53/5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30/35)、87.27%(48/55)、100%(45/45)。CT诊断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优于全身骨显像(P<0.05)。二者联合诊断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明显优于单纯全身骨显像(P<0.05),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优于单纯CT(P<0.05)。结论 CT有助于区分全身骨显像单发病变的良恶性。全身骨显像与CT联合诊断可明显提高肿瘤患者单发骨转移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宫颈癌治疗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再次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宫颈癌手术和(或)放、化疗后血清SCCAg再次升高,临床怀疑复发和(或)转移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扫描,查找复发转移灶。以病理学和(或)随诊结果为金标准,计算PET/CT诊断宫颈癌复发和(或)转移的效能,比较不同SCCAg水平下PET/CT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PET/CT发现异常代谢增高灶者50例,阴性表现者14例。PET/CT诊断宫颈癌复发和(或)转移的灵敏度为96.00%(48/50),特异度为85.71%(12/14),阳性预测值为96.00%(48/50),阴性预测值为85.71%(12/14),准确率为93.75%(60/64)。血清SCCAg为1.7~<5 μg/L者PET/CT诊断准确率为90.91%(30/33),≥5.0~70.0 μg/L者准确率为96.77%(30/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92,P=0.34)。结论 18F-FDG PET/CT对宫颈癌治疗后SCCAg再次升高者复发和(或)转移的检出率高,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骨外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骨外肿瘤患者94处病灶,观察其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表现,并分析二者联合诊断效能。结果 单纯全身骨显像准确诊断52处骨外肿瘤,准确率55.32%(52/94);其余42处病灶中,35处(35/94,37.23%)因影像学表现与骨骼存在重叠而误诊为转移性骨肿瘤,7处(7/94,7.45%)因病灶99Tcm-MDP摄取低于邻近骨骼而致漏诊。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全部94处骨外肿瘤,准确率100%(94/94)。94处病灶中,49处接受病理学检查,其中33处(33/49,67.35%)病灶内见粗大钙化、9处(9/49,18.37%)见细微钙化;CT检出61处(61/94,64.89%)钙化,未显示9处细微钙化。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可提高诊断骨外肿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99Tcm-MDP SPECT/CT显像所示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及骨炎(SAPHO)综合征累及骨与关节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SAPHO综合征患者99Tcm-MDP SPECT/CT资料,以聚类分析法评估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模式。结果 根据聚类分析,SAPHO所致骨与关节病变可分为肋骨型(n=19)、脊柱型(n=32)和胸锁关节型(n=18)。共于19例肋骨型检出145处病灶,包括60处肋骨病灶及95处其他病灶,半数以上呈低、中度摄取;半数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呈低度摄取;少数肋骨密度无明显改变。脊柱型多累及中轴骨 (27/32,84.38%);椎体病变多累及一侧肋椎关节、呈连续性分布及低、中度摄取。胸锁关节型均累及胸锁关节,半数以上病灶位于胸锁关节并呈高度摄取,以"牛头征"和"半牛头征" 为典型表现,多见骨质增生硬化、骨皮质肥厚。结论 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可分为肋骨型、脊柱型及胸锁关节型。全身骨显像缺乏"牛头征"或"半牛头征"等典型表现时,结合临床表现及SPECT/CT融合显像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SPECT/CT骨融合显像在骨骼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99mTc-MDP全身骨显像所示单发或少发病灶进行(≤3处/例)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探讨其在骨骼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可疑转移性骨病变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进行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后,随机选取62例单发或少发骨病灶共107处病灶进行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由2名核医学科医师和1名CT诊断医师共同阅片,交换意见后作出诊断。结果 SPECT/CT融合图像诊断恶性骨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7.92%(47/48)、96.61%(57/59)和97.20%(104/107)。结论 99mTc-MDP SPECT/CT骨融合显像可提高骨单发或少发病灶的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诊断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LCUP)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活检证实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34例LCUP患者资料,常规检查均未找到原发灶。对全部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临床随访及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例淋巴瘤患者被排除,18F-FDG PET/CT检出可疑原发灶25例,正确检测出原发灶13例,检出率为41.94%(13/31);其中8例经病理证实,5例为临床诊断,阳性预测值为52.00%(13/25)。未找到原发灶的6例患者中,3例经随访尚未明确诊断。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寻找LCUP的原发灶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查找骨转移瘤原发灶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类型骨转移瘤的PET/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患者病例资料,经常规检查未发现原发灶,行~(18)F-FDG PET/CT扫描查找原发灶.比较溶骨性转移瘤和成骨性转移瘤SUVmax的差异.结果 经组织细胞学或3个月以上的临床随访证实,34例患者中,PET/CT检出22例原发灶(64.71%).12例PET/CT未发现原发灶(35.29%).23例溶骨性为主转移瘤和11例成骨性为主转移瘤的SUV_(max)分别为6.78±3.66和4.13±1.69(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可提示多数骨转移瘤患者的原发灶,进而指导患者的治疗计划.溶骨性转移瘤的代谢活性较成骨性转移瘤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骨盆功能不全性骨折(PIF)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PIF患者,观察其PET/CT表现。结果 23例PIF中,17例为肿瘤患者,均未见明显骨转移;6例因排查肿瘤而接受检查,均排除肿瘤;其中20例(20/23,86.96%)为双侧、3例(3/23,13.04%)为单侧PIF,多累及骶、髂骨,少数累及耻骨;主要表现为骶骨翼或/和骶骨体或/和髂骨高密度影,部分病灶可见骨折线,累及耻骨时表现为局部骨质中断;病灶放射性摄取轻-中度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5.01±2.21,与肝脏血池平均标准摄取值比值(SUR-BP)为1.97±0.78。结论 18F-FDG PET/CT中,PIF主要表现为骶骨翼或/和骶骨体或/和髂骨高密度影,部分病灶可见骨折线,累及耻骨时局部骨质中断,而无溶骨性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伴轻-中度放射性摄取增高,有助于与骨转移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18F-FDG PET/CT在肾脏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肾脏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CT或MRI确诊或怀疑肾脏肿瘤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22例患者行延迟显像。所有肾脏肿瘤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确诊。评价18F-FDG PET/CT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影响。结果 30例中,肾细胞癌(RCC)24例,肾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淋巴瘤3例,肺癌肾转移1例,肾脏炎性病变1例。PET/CT诊断肾脏肿瘤的灵敏度为89.66%(26/29),特异度为100%(1/1),准确率为90.00%(27/30),阳性预测值为100%(26/26),阴性预测值为25.00%(1/4)。PET/CT检出肾癌伴肾门淋巴结转移2例,远处转移5例。8例(RCC 4例、肾淋巴瘤3例及肾转移癌1例)接受PET/CT后治疗方案发生改变。显像阳性肾癌患者Fuhrman分级高于阴性患者(P<0.05),显像阳性肾癌平均直径大于阴性者(P<0.05)。22例肾癌早期最大标准摄取(SUVmax)值与延迟显像SU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可准确显示肾肿瘤患者局部病变及远处转移。对可疑肾淋巴瘤及肾转移瘤患者应行18F-FDG PET/CT显像,以明确分期并寻找原发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肝脏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常规影像(超声、增强CT和MRI)及PET/CT资料,病灶18F-FDG浓集水平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为诊断恶性标准。结果 108例肝脏肿瘤各种影像检查共检出194个病灶,70个肝细胞癌病灶18F-FDG PET/CT发现34个,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4.95±3.86;23个胆管细胞癌病灶PET/CT发现22个,SUVmax为7.65±3.88;101个肝内转移瘤病灶PET/CT发现97个,SUVmax为9.65±5.34。18F-FDG PET/CT对肝转移瘤和胆管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96.04%和95.65%)均高于肝细胞癌(4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转移瘤与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之间SUVmax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原发肿瘤来源的肝转移灶的SU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7,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病灶检出率不同,病灶的SUVmax值亦存在差异;在肝脏肿瘤诊断与分期时需科学合理应用18F-FDG PET/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同时性多发原发癌患者治疗前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治疗前同时性多发原发癌患者11例,均接受全身18F-FDG PET/CT检查,通过诊断试验法计算PET/CT检查的灵敏度。结果 治疗前11例同时性多发原发癌患者中,7例(7/11,63.64%)肿瘤来源于消化系统;共检出病灶25个,包括食管7个、胃部4个、结肠5个、直肠2个,肺部4个,喉部2个,骨髓1个,其中18个(18/25,72.00%)肿瘤起源于消化系统。PET/CT诊断灵敏度为88.00%。假阴性发生在肺泡细胞癌、黏液腺癌及微小病灶;假阳性发生在腺瘤性息肉。2例无症状查体者PET/CT检查发现多发原发癌,其中1例接受5次PET/CT检查,PET/CT随访无肿瘤复发。3例患者在明确原发灶、寻找转移灶过程中发现第二原发癌。结论 PET/CT在同时性多发原发癌的发现及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CT、PET及PET/CT图像,在CT图像上分别以淋巴结最短径>0.5 cm(A标准)、最短径>1.0 cm(B标准)及最长径>1.0 cm(C标准)为判定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在PET图像上,以淋巴结出现异常18F-FDG摄取浓聚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2.5(D标准),SUVmax>1.93(E标准)、TSUVmax/NSUVmax>3.11(F标准)为判定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在PET/CT图像上,将结合CT图像A标准及PET图像E标准确定的G标准为判定以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不同影像标准在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颈部阳性淋巴结与阴性淋巴结在最长径、最短径、SUVmax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种标准中,PET(E标准)及PET/CT(G标准)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与病理吻合度,与单纯CT比较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不同PET及PET/CT诊断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 PET/CT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F-FDG PET/CT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 MM患者20例,均于治疗前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所有PET、CT及PET/CT融合图像均通过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病灶根据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 诊断.结果 19例18F-FDG PET/CT检出阳性病灶(95.00%),SUV为2.81±0.98(1.30~6.00), 共检出病灶303处,其中PET有222处表现为18F-FDG摄取增高(73.27%),CT检出268处灶状溶骨性改变(88.45%).PET和CT同时检出的病灶为187处(61.72%);PET检出而同机CT未检出的病灶35处(11.55%);同机CT检出而PET未检出病灶81处(26.73%).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MM的诊断及评价全身累及范围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18F-FDGPET/CT对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间截止2013年10月,制定纳入文献的选择标准,并根据诊断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QUADAS)评分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利用Metadisc1.4和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SEN合并)、特异度(SPE合并)、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及95%可信区间(CI),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有19篇文献符合纳入(1196例患者/1696个病灶)。以患者为研究单元,15篇(923例患者)PET/CT研究的SEN合并、SPE合并及AUC合并分别为0.93、0.82、0.9344;以病灶为研究单元,8篇(1696病灶数)PET/CT研究的SEN合并、SPE合并及AUC合并分别为0.93、0.83、0.9546。结论 18F-FDGPET/CT对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水灌肠PET/CT鉴别结直肠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常规PET/CT检查发现的45例直肠及乙状结肠局灶性或弥漫性FDG浓聚患者行水灌肠PET/CT显像,与肠镜或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水灌肠PET/CT扫描后诊断生理性摄取准确率为100%(15/15);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100%(18/18),特异度为92.59%(25/27),准确率为95.56%(43/45),阳性预测值为90.00%(18/20),阴性预测值为100%(27/27)。结论 水灌肠PET/CT可有效排除结直肠生理性摄取18F-FDG,准确鉴别常规PET/CT难以诊断的良恶性结直肠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