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Fas和Fas配体(Fas/FasL)在人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按不同病理分级,将标本分为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伴淋巴结转移组(A组)、MM无转移组(B组)、良性黑素细胞痣组(C组)和良性黑素细胞痣旁正常组织对照组(D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在4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用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其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Fas/FasL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有明显差异,Fas在A、B、C、D 4组中表达率分别为31.25%、57.89%、76.19%、92.85%(P<0.01),而FasL在上述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75.0%、52.63%、19.04%、3.57%(P<0.01).AI比较:C组明显高于D组(t=3.054,P<0.01),B组高于D组(t=2.018,P<0.05),同时C组高于A组(t=2.051,P<0.05).结论 Fas/FasL表达情况反映黑色素瘤恶性程度,细胞凋亡的异常与黑色素瘤发展等过程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Fas、FasL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产物Fas和FasL蛋白在肾癌发生中的作用以及与肾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2例肾癌组织和20例正常肾组织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肾癌组织Fas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肾组织(P<0.01);肾癌组织FasL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正常肾组织Fas和FasL具有相关性(r=0.885,P<0.01),肾癌组织的Fas和FasL无相关性(r=-0.245,P>0.05).②Fas蛋白表达率在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肾癌细胞分级的增加,Fas蛋白表达率逐渐降低(P<0.01);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FasL表达率在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肾癌细胞分级的增加,FasL表达率逐渐增高(P<0.01);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Fas和FasL蛋白相互作用失衡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表达情况与肾癌病理分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Fas/FasL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Fas/FasL表达进行检测,并测定鳞癌组织的细胞凋亡率.结果 Fas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8%,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92.9%(P<0.05);FasL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66.7%(P<0.05);低分化鳞癌组织Fas的阳性表达率为54.5%,显著低于中分化鳞癌(79.1%)和高分化鳞癌(85.7%),均P<0.05.鳞癌分化程度越高,癌细胞凋亡率越高.结论 食管鳞癌中存在Fas表达的下调和FasL表达的上调,Fas/FasL系统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Fas和FasL在镜检大肠癌黏膜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51例大肠癌和42例正常大肠黏膜的镜检组织进行了Fas, FasL表达的检测.结果 42例正常大肠黏膜为Fas, FasL阳性,阳性率100%.大肠癌黏膜Fas, FasL阳性率分别为35%(18/51)和39%(20/51).大肠癌黏膜Fas, FasL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P<0.01).大肠癌黏膜Fas, FasL表达与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6例肝转移者,其镜检原发灶黏膜Fas均为阴性.镜检癌黏膜同时表达Fas, FasL阳性率为12%(6/51), Fas(-)FasL(+)癌黏膜比Fas(+)FasL(-)更易侵及浆膜或浆膜外(P<0.05).结论 Fas, FasL的表达异常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Fas抗原缺失可能与大肠癌肝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Fas/FasL在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Fas/FasL基因蛋白在小细胞肺癌(SCLC)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CLC组织和转移淋巴结、正常无转移淋巴结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Fas/FasL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as在正常肺组织中表达强度(64.0%)明显高于SCLC组织(14.6%)(P<0.01);FasL在SCLC中表达强度(60.0%)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16.0%)(P<0.01);Fas在有转移淋巴结组织中表达强度(17.6%)明显低于无转移淋巴结组织(52.4%)(P<0.01);FasL在有转移淋巴结组织中表达强度(55.9%)明显高于正常无转移淋巴结组织(28.6%)(P<0.05);Fas/FasL在SCLC病理亚型、年龄、性别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as/FasL基因蛋白可能参与了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与小细胞肺癌的转移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肺癌组织Fas和FasL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Fas和FasL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肺癌组织和30例癌旁肺组织进行Fas和FasL表达检测。结果:在肺癌组织中,Fas表达下调,FasL表达明显上调。Fas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水平显低于癌旁肺组织(P<0.01),且与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转移呈负相关(P<0.05)。分化程度低、已发生转移的肺癌Fas表达水平显下调(P<0.05)。而FasL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水平显高于癌旁肺组织(P<0.05),且与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转移呈正相关(P<0.05)。分化程度低、临床分期晚及已发生转移的肺癌FasL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Fas和FasL表达水平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肿瘤通过下调Fas、上调FasL这种表达异常在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Fas和FasL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肺癌的标志物之一,联合检测对判断肺癌恶性程度及预测预后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Fas系统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Fas蛋白和FasL的表达及其与NHL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3例NHL中Fas蛋白和FasL的表达。结果:Fas蛋白和FasL在83例NHL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4%和78.3%。B细胞性和T细胞性NHL之间Fas蛋白和FasL表达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FasL表达与B细胞性NHL的恶性度有关,高度恶性组的表达高于低度恶性组(P<0.01),而Fas蛋白的表达与B细胞性NHL的恶性度无关(P>0.05)。结论:FasL可能参与了NHL细胞的免疫逃避机制,从而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恶性进展,有望成为判断NHL恶性度的一个辅助标准,Fas在NHL细胞免疫逃避中可能无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as/FasL、PCNA与喉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喉癌(鳞状细胞癌)中Fas/FasL及PCNA的表达。结果:Fas高表达倾向于高分化鳞癌(I级)I、Ⅱ期临床分期及无淋巴结转移,Fas高表达倾向于低分化鳞癌(Ⅲ组),有淋巴结转移,PCNA高增殖频率,倾向于低分化鳞癌(Ⅲ级)、Ⅲ、Ⅳ期临床分期及有淋巴结转移。Fas/FasL在间质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与喉癌的生物行为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as、FasL、PCNA在喉癌中的表达与其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喉癌间质淋巴细胞的表达与上述无关。PCNA可作为喉癌肿瘤进展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as、FasL(Fas 配体)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和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as、Fas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双重标记法.对50例结直肠腺癌、44例大肠腺瘤、9例正常结肠组织及24例结直肠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癌进行Fas和FasL的检测.对50例结肠癌再用TUNEL法,检测不同FasL表达区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①Fas在不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是:结直肠腺癌中表达最低,其次是结肠腺瘤,表达水平最高的是正常结肠组织.FasL在不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Fas正好相反,结直肠腺癌组织中表达最高,其次是结肠腺瘤,正常结肠组织中几乎不表达FasL.②Fas、FasL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在同一结直肠腺癌组织切片中,FasL表达不均匀:FasL表达阳性区(n=45)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率(5.013%))比FasL阴性区(n=5)(2.815%)高(P<0.05).④在24例结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FasL均强阳性表达.结论:Fas/FasL系统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和免疫逃避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组织中nm23-H1、Fas和Fas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m23-H1、Fas和FasL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大肠癌组织和15例正常肠粘膜组织中nm23-H1、Fas和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肠粘膜组织中nm23-H1、Fas和FasL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2.3)%、(73.3±2.5)%和(6.7±1.0)%,而大肠癌组织中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2.6)%、(41.7±2.7)%和(77.1±2.7)%;大肠癌组织nm23-H1和Fas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正常肠粘膜组织(P<0.01);而FasL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肠粘膜组织(P<0.01);nm23-H1、Fas低表达和FasL高表达均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及预后有关(P均<0.01)。结论nm23-H1、Fas低表达和FasL高表达可作为判断大肠癌分期、预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Fas及FasL基因蛋白在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non-Hodgkin'sBcelllymphoma,B-NHL)及良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的表达的研究,探讨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在B细胞淋巴瘤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确诊为B细胞淋巴瘤的125例石蜡标本及40例良性淋巴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Fas表达在细胞膜。FasL表达在细胞浆。B细胞淋巴瘤中Fas蛋白阳性总表达率为66.40%,FasL蛋白阳性总表达率为64.80%。良性淋巴组织中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00%,FasL为62.50%。淋巴瘤组与良性淋巴组织之间Fas及FasL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阳性细胞在良恶之间分布部位不同。淋巴瘤组内各亚型之间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恶组表达高于低恶组。DLB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FCL(滤泡细胞淋巴瘤)组表达高于SLL(小细胞淋巴瘤)组。Fas及FasL的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部位无关。结论Fas及FasL的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的类型及恶性程度有关。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检测不能作为鉴别良恶性的一个指标,但Fas及FasL蛋白的检测,有助于判断B细胞淋巴瘤的恶性程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淋巴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和侵袭转移机制,检测nm23蛋白、上皮钙粘蛋白(E—eadherin)在恶性黑素瘤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恶性黑素瘤、30例黑素细胞痣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nm23和上皮钙粘蛋白的表达i结果nm23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3.33%,明显低于其在黑素细胞痣中的表达(86.67%),且在正常皮肤组织中为9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钙粘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表达阳性率为100%,与在黑素细胞痣中的表达(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3.33%,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转移和无淋巴转移的恶性黑素瘤中ran23和上皮钙粘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23和上皮钙粘蛋白与恶性黑素瘤的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恶性黑素瘤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Fas/FasL系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Fas和Fas配体 (Fas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染色法 (S -P法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 5 6例的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 (30例 )中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FasLmRNA水平。设正常子宫内膜为对照组 (2 5例 )。结果 Fas蛋白在卵巢异位症 (OEM )与子宫腺肌症 (AM )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3%和 77% ,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92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FasL蛋白在OEM与AM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7%和 73% ,明显高于对照组 (32 % )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且二者的表达均不随月经周期而改变。FasLmRNA的表达强度在异位症组 (包括OEM和AM两组 )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5 )。结论 Fas/FasL系统中FasL基因转录激活 ,使Fas与FasL蛋白表达比例失衡 ,可能对异位内膜组织逃避免疫监视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伟  茹景顺  黎红  余卫东 《广东医学》2001,22(9):803-805
目的 探讨Fas和FasL在镜检大肠癌黏膜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51例大肠癌和42例正常大肠黏膜的镜检组织进行了Fas,FasL表达的检测。结果 42例正常大肠黏膜为Fas,FasL阳性,阳性率100%。大肠癌黏膜Fas,FasL阳性率分别为35%(18/51)和39%(20/51)。大肠癌黏膜Fas,FasL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P<0.01)。大肠癌黏膜Fas,FasL表达与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6例肝转移者,其镜检原发灶黏膜Fas均为阴性。镜检癌黏膜同时表达Fas,FasL阳性率为12%(6/51),Fas(-)FasL( )癌黏膜比Fas( )FasL(-)更易侵及浆膜或浆膜外(P<0.05)。结论 Fas,FasL的表达异常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Fas抗原缺失可能与大肠癌肝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Fas、Fas配体和IFN-γ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Fas、Fas配体(FasL)和干扰素-γ(IFN-γ)在胃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可能的意义。方法:在石蜡包埋的58例胃癌组织和其中相对应的5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FasL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FN-γ 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胃癌细胞和癌旁组织中胃上皮细胞Fas阳性率分别为19.0%和64.2%,胃癌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χ^2=23.46;P=0.00)。胃癌组织中胃癌细胞和癌旁组织中胃上皮细胞FasL阳性率分别为63.8%和45.3%,胃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χ^2=3.83;P=0.05)。癌旁组织中胃上皮细胞,IFN-γ阳性率为49.1%,而胃癌组织中未发现一例阳性。结论:胃癌细胞Fas—FasL系统平衡失调,本研究中胃癌细胞不表达IFN-γ,可能与胃上皮细胞癌变及免疫逃逸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和侵袭转移机制,检测乙酰肝素酶、nm23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恶性黑素瘤、30例黑素细胞痣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乙酰肝素酶和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乙酰肝素酶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63.33%)明显高于其在黑素细胞痣中的表达(6.67%),且其在正常皮肤组织中仅在皮脂腺腺体细胞中表达,其余细胞中不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36.67%,明显低于其在黑素细胞痣中的表达(86.67%),且在正常皮肤组织中为9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和nm23与恶性黑素瘤的发生有关,提示恶性黑素瘤组织中乙酰肝素酶和nm23的检测可作为预测肿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组织中Ki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CMM、20例皮肤交界痣及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Kiss-1及MMP-9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CMM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3种组织中Kiss-1和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74和12.866,P<0.05);CMM组织中Kiss-1的表达低于交界痣及正常皮肤组织,而MMP-9的表达高于交界痣及正常皮肤组织(P<0.017)。CMM组织中Kiss-1及MMP-9的表达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MM组织中Kiss-1与MMP-9的表达呈负关联(rP=-0.342,P=0.026)。结论:Kiss-1和MMP-9在CMM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增殖及相关基因Fas、FasL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0例大肠腺癌、15例腺瘤及 15例正常组织Fas、FasL、PCNA蛋白的表达 ,并以TUNEL法对相应标本行凋亡细胞检测。结果 :凋亡指数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呈下降趋势 ,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5 )。增殖指数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 ,但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P >0 .0 5 )。在正常粘膜、大肠腺瘤、大肠腺癌中Fas表达逐渐降低 ,FasL表达逐渐增高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Fas、FasL异常表达促使肿瘤细胞逃避自身免疫攻击 ,细胞凋亡、增殖的平衡失调及Fas FasL系统异常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as/FasL在大肠癌组织细胞的表达以及它们与肿瘤的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41例(包括各个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组织以及正常大肠组织的Fas/FasL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组织Fas阳性率为48.8%,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Fas阳性率92.7%(P<0.01)。大肠癌组织FasL阳性率为53.7%,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FasL阳性率4.9%(P<0.01)。在不同分期的大肠癌组织中,Fas阳性率分别为:A期87.5%,B期66.7%,C期25.0%,D期21.2%。而FasL阳性率分别为:A期25.0%,B期33.3%,C期66.7%,D期88.8%。随着Dukes分期的递升,Fas阳性率呈递减趋势,而FasL阳性率呈递升趋势。【结论】在大肠癌组织中,Fas表达下调,以及FasL表达上调,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这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增殖。Fas/FasL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大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