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TP是维持机体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须的能量载体,也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嘌呤受体"是指ATP及其代谢产物ADP、AMP和腺苷所结合的受体。Burnstock等(1978年)将嘌呤受体分为P1和P2受体两类,P1受体又称腺苷受体;P2受体分为P2X(离子通道受体)和P2Y(G蛋白偶联受体)受体。由于分子克隆技术的迅速发展,迄今已从人体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2.
谢辉  胡勇  李之望 《解剖学杂志》2005,28(6):716-718
1嘌呤受体的分类 1929年Drury和Szent—Gyorgyi首次证明了腺核苷酸和腺苷具有生物学效应:如静脉注入腺苷后可引起豚鼠心动过缓、尿分泌抑制和血管舒张等现象。1953年Holton发现刺激神经时其感觉末稍可释放ATP。此后,对于腺核苷酸和腺苷药理学和组织反应方面的报道逐渐增多。1972年以来Burnstock提出了“嘌呤能神经学说”,认定嘌呤核苷酸/ATP为一种神经递质,以后又证明在神经纤维内ATP与其它递质如NA或ACh共同存在(共递质)。1978年Burnstock正式命名“嘌呤能受体”(“purinergic receptor”)或“嘌呤受体”(“purinoceptor”),并将其区分为P1(腺苷)和P2(ATP)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ATP是维持机体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须的能量载体,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Burnstock等(1978年)将ATP受体分为P1和P2受体两类,P1受体又称腺苷受体;P2受体分为P2X(离子通道受体)和F2Y(G蛋白偶联受体).  相似文献   

4.
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在RA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urinergic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7 receptor,P2X7R)是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门控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型受体,属嘌呤受体P2X家族...  相似文献   

5.
ATP是维持机体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须的能量载体,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1978年,Bumstock等[1]将ATP受体分为P1和P2两类受体:P1受体又称腺苷受体;P2受体分为P2X(离子通道受体)和P2Y(G蛋白偶联受体).  相似文献   

6.
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urinergic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7receptor,P2X7R)是ATP门控的,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属于嘌呤受体P2X家族。P2X7R激活多种胞内信号通路,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神经递质释放、氧化应激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证实,P2X7R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现就P2X7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银屑病、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7.
胞外ATP浓度尽管很低,但在神经和非神经组织中均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包括充当神经递质或调制、调节血管紧张度,参与血小板聚集和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ATP信号在不同组织发挥的生物学作用由嘌呤受体介导。嘌呤受体有P1,P2两大类型,其中P2受体又包括P2X,P2Y两大受体家族。迄今已有19种嘌呤受体亚型被克隆。  相似文献   

8.
正P2X受体是由ATP激发的离子通道,从中可渗透Na~+、K~+和Ca~(2+),这些蛋白参与一系列生理过程,包括调节突触传输、平滑肌收缩、化学递质分泌和免疫反应调控。P2X_7受体作为P2X受体家族最独特的成员,其与其它成员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显著差异,属于低分子溶质转运的非选择性离子通道~([1-3])。P2X_7受体作为嘌呤能受体,与其它P2受体有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嘌呤受体P2x7在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pCDNA3.1-P2x7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后经测序确认质粒序列无误,通过Lipo2000转染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采用PCR方法测定BV-2细胞内P2x7的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P2x7和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细胞经重组质粒转染成功后,pCDNA3.1-P2x7组P2x7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4.21±0.13)%和(2.60±0.05)%,高于pCDNA3.1组的(2.61±0.05)%和(1.62±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过表达P2x7受体,能引起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提示可进一步引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牵拉损伤后三磷酸腺苷(ATP)释放的影响,探索其对中枢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培养12h后,进行牵拉损伤,检测不同实验组星形胶质细胞内、外ATP含量,并进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的测定。结果牵拉损伤使星形胶质细胞分泌ATP明显增加,相反细胞内ATP含量明显下降(P〈0.05);1μmol白藜芦醇能够使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ATP分泌进一步增加(P〈0.05);而100μmol白藜芦醇能减少损伤后ATP分泌(P〈0.05)。对细胞进行LDH漏出量的检测发现,牵拉损伤能够使星形胶质细胞的LDH漏出量增加(P〈0.05),1μmol白藜芦醇进一步加剧了LDH漏出(P〈0.05),100μmol白藜芦醇能够有效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LDH漏出(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受到牵拉损伤后,100μmol白藜芦醇能够减少其ATP释放,且能够减少LDH漏出,进而对星形胶质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48年Feldberg和Hebb既已证明:三磷酸腺苷(ATP)在自主神经节产生效应,动脉内注射ATP可兴奋猫颈上交感神经节神经元。1954年,Feldberg和Sherwood证实脑室内注射ATP产生共济失调及睡眠的现象。以后的化学及电生理研究也显示嘌呤类物质(包括ATP和腺苷等)导致大脑皮层神经元兴奋。这是ATP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作用的早期报道。1972年Burnstock推测ATP是介导胃肠道平滑肌非肾上腺素能和非胆碱能神经反应的递质,从而首次提出了嘌呤能神经(purmergic nerve)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正>"嘌呤受体"根据其内源性配基、药理学和生化学特征的不同可分为P1和P2受体两大类,P1受体的配基是腺苷,P2受体的配基是嘌呤核苷酸。P2受体包括P2X和P2Y两个家族。P2X家族属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是2次跨膜受体;P2Y家族是7次跨膜的G蛋白耦联受体。  相似文献   

13.
<正>1978年Burnstock等发现了介导ATP神经递质信号转导的嘌呤受体,将其分为P2X1-7和P2Y1,2,4,6,11,12,13,14受体两类,其中P2X受体是离子通道受体,P2Y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不同亚型P2Y受体通过不同G蛋白激活不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产生特定的生理功能。近年研究表明,P2Y6受体不仅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维持,而且  相似文献   

14.
P2X7介导的小胶质细胞形态和受体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翀  吕军  向正华  蒋平  陈鸣  焦炳华 《解剖学杂志》2008,31(1):37-39,F0002
目的:研究P2X7受体介导的小胶质细胞形态和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P2X7受体信号通路及其下游过程。方法:运用ATP刺激原代小胶质细胞,免疫细胞化学观察P2X7受体介导的细胞形态和受体表达的变化;建立表达P2X7受体的单克隆细胞模型,免疫细胞化学观察ATP刺激下P2X7受体介导的细胞形态和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ATP刺激下小胶质细胞和P2X7-HEK293细胞的突起变短,形态变圆,体积缩小;随着ATP刺激量的增加,P2X7受体的表达逐渐增加。结论:P2X7受体介导了小胶质细胞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源性三磷酸腺苷(ATP)诱导PC12细胞的膜孔形成及关键分子靶标。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TP处理培养的PC12细胞,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YO-PRO-1染色检测细胞膜通透性,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P2X7 受体和pannexin 1(Panx1)表达的变化。结果:(1)ATP(1 mmol/L、3 mmol/L、5 mmol/L)作用3 h,可见随着ATP浓度升高,PC12细胞变圆,脱壁细胞增多;当ATP浓度为3 mmol/L或5 mmol/L时,PC12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2)不同浓度的ATP(0、1、3、5 mmol/L)作用1 h,PC12细胞摄入YO-PRO-1的荧光强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同一浓度的ATP作用不同时间(15、30、60 min),随着时间的增加,胞内的荧光强度也增加。(3)亮蓝G(P2X7受体的抑制剂)预处理可明显拮抗ATP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和胞内荧光强度增强(P<0.05),而生胃酮(Panx1的抑制剂)预处理不改变细胞活力和胞内的荧光强度(P>0.05)。(4)ATP作用3 h使PC12细胞 P2X7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Panx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不大(P>0.05)。结论:胞外高浓度ATP引起PC12细胞的膜孔形成可能主要与P2X7受体的表达和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受损伤(创伤、休克或缺血)时心血管组织可释放三磷酸腺苷(ATP),而心脏和血管的细胞均表达嘌呤受体的亚型,表明嘌呤类物质可影响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ATP)对N9小胶质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N9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不进行ATP处理;(2)ATP组:接种24 h后行ATP处理;(3)KN-62(P2X7受体阻断剂)干预组:KN-62孵育30 min后行ATP处理,且KN-62存在于ATP作用整个过程。XTT法测各组N9小胶质细胞的活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2X7受体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2X7受体蛋白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500 μmol/L ATP和1 mmol/L ATP对细胞活力损伤程度较小,作用24 h后,细胞活力仍可达88.5%±5.5%和88.2%±8.4%。当ATP浓度达到或高于2 mmol/L时,细胞活力迅速降低,细胞发生皱缩,且随ATP作用时间延长,细胞活力逐渐降低,细胞密度逐渐减少,细胞皱缩程度加重,而KN-62干预后细胞活力较ATP组明显增多,细胞密度及形态明显好于ATP组。细胞周期及凋亡检测结果显示,ATP可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细胞凋亡比例明显较对照组增多(P<0.01),KN-62干预可显著减轻ATP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减少(P<0.01)。免疫荧光显示,ATP及KN-62干预对N9小胶质细胞上P2X7受体的表达分布没有影响。Western blotting显示,正常对照组、ATP组及KN-62干预组间P2X7受体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ELISA结果显示,ATP及KN-62干预对IL-1β的释放没有作用。结论:高剂量ATP可诱发N9小胶质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2X7受体介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有关,而与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无关。  相似文献   

18.
Li H  Fang W  He C  You J  Heng W  Zheng J  Wu B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30(3):194-197
目的:研究P2嘌呤受体激动剂ATP对不同转移性的人前列腺癌细胞亚系1E8和2B4的p38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的蛋白免疫印迹法,用特异识别双磷酸化p38和JNK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活化的(磷酸化的)p38和JNK。结果:外源性ATP以时间和量依赖性的方式激活细胞内的P38,并且在高转多性的1E8细胞中ATP诱导的p38活化水平明显高于不转移的2B4细胞,但是在ATP的作用下JNK未见明显激活,P2嘌呤受体拮抗剂苏拉明显高于不转移的2B4细胞,但是在ATP的作用下NJK未见明显激活,P2嘌呤受体拮抗剂苏拉明显高于不转移的2B4细胞,但是在ATP的作用下JNK未见明显激活,P2嘌呤受体拮抗剂苏拉明(suramin)和P38抑制剂SB 203580均可有效抑制ATP对P38的激活,抑制率分别为,1E8 83%和79%,2B4 81%和69%,两细胞亚系中,G蛋白调节剂百日咳毒素均未明显影响ATP对P38的激活,结论:细胞外ATP在恶性肿瘤细胞中能够诱导激活P38信号通路,且P38激活水平在转移性不同的前列腺癌细胞亚系间存在差异,我们的研究为恶性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线索。  相似文献   

19.
反应性星形胶质化是各类脑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但过度的胶质化会成为中枢神经突起再生的障碍。腺苷及其类似物作为神经递质对反应性星形胶质化有明显的影响,ATP及腺苷可通过各自的受体来促进或抑制星形胶质化腺苷受体P2X7,P2Y在星形胶质化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对调节胶质化的信号通路的研究可为临床合理控制胶质化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硫化氢的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三磷酸腺苷(ATP)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胞内Ca2+浓度([Ca2+]i)及膜通透性的变化,探讨硫化氢神经保护作用的嘌呤信号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高分化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不进行ATP处理;(2)ATP组:接种细胞24 h后ATP处理;(3)Na HS+ATP组:Na HS预先孵育30 min后再用ATP处理,并且Na HS始终存在于反应体系中;(4)KN-62(P2X7受体阻断剂)+ATP组:KN-62预先孵育30 min,其余同Na HS+ATP组。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Fura-2/AM荧光染料检测各组[Ca2+]i,检测荧光染料YO-PRO-1的相对荧光单位以反映膜的通透性。结果:(1)0.3mmol/L ATP对细胞活力无影响,但1、3、5、10 mmol/L ATP则呈浓度依赖式明显降低细胞活力,200μmol/L Na HS干预可明显逆转ATP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而800μmol/L Na HS预处理则加剧ATP对PC12细胞的损伤(P0.05)。(2)ATP处理PC12细胞会引起[Ca2+]i迅速升高并且呈浓度依赖性,Na HS预处理能对抗ATP引起的[Ca2+]i升高(P0.05)。(3)随着ATP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PC12细胞内YO-PRO-1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Na HS预处理可明显减少细胞对YO-PRO-1的摄取(P0.05)。结论:硫化氢可保护ATP损伤的PC12细胞,可能与其抑制[Ca2+]i升高和YO-PRO-1荧光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