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与传统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应用的优劣。方法择期眼肿瘤患儿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组(S组)和静脉氯胺酮组(K组),每组30例。S组七氟醚吸入诱导后置入喉罩,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吸入1.5%~2.5%七氟醚维持麻醉。K组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记录两组术中呼吸循环及眼内压(IOP)的变化、诱导、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K组术中HR较S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术中体动、SpO2<95%例数也高于S组(P<0.05);K组术中、术毕IOP高于S组(P<0.01),诱导及苏醒时间较S组明显延长且较多术后并发症(P<0.05或P<0.01)。结论与氯胺酮麻醉相比,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是眼肿瘤患儿检查的一种较佳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全凭吸入七氟醚组(A组)和传统静吸复合组(B组).两组术前均给予盐酸戊乙奎醚1 mg肌注,咪唑安定2 mg静注.A组给予单纯七氟醚吸入诱导,置入喉罩成功后连接麻醉机机械控制呼吸,麻醉维持采用单纯七氟醚吸入;B组给予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静注麻醉诱导,置入喉罩成功后连接麻醉机机械控制呼吸,麻醉维持采用七氟醚持续吸入,间断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监测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BP、HR、SpO2等指标.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至成功置入喉罩的时间和手术结束至拔除喉罩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置入喉罩时的心血管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开始诱导至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生命体征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结束至拔除喉罩的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麻醉诱导及苏醒迅速,能满足喉罩置入及外科手术操作的麻醉要求,并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李萍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265-266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80例ASAⅠ级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诱导复合骶管阻滞组(A组)和氯胺酮肌注诱导复合骶管阻滞组(B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术中体动、呛咳、术后躁动、恶心呕吐(PONV)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清醒时间。结果 A组术中体动、呛咳、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均较B组明显减少,A组清醒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优于氯胺酮肌注诱导复合骶管阻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喉罩下吸入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接受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肯定,且术后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年龄3~8岁择期行斜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组(SK组)和氯胺酮组(K组),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喉痉挛、呕吐、术中体动和知晓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 与K组相比,SK组能较好接受诱导,诱导、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呕吐和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具有麻醉诱导、苏醒快,不良反应少,能较好地应用于小儿斜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腩电双频指数(BIS)对七氟醚全麻喉罩自主通气下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4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均分为BIS组和对照组.记录麻醉期间不同时点吸气末七氟醚浓度(CINSev)、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SBP、DBP、HR、SpO2、PETCO2、VT、每分钟通气量(VE)、RR、气道峰压(PPEAK),并取外周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均可获得满意的插管条件,BIS组置入喉罩前CETSe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诱导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诱导期间自主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清醒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BIS组麻醉期间CETSev和CINSe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SBP、DBP、HR及VT、VE、RR、PPEAK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aO2、PaCO2、碳酸氰根浓度(HCO3)、SaO2均维持正常;BIS组pH及PaCO2于插入喉罩后15 min及切皮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BIS指导七氟醚全麻喉罩自主通气,可减少七氟醚用量,自主呼吸维持较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接近正常,全麻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用于新生儿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9例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各33例。患儿术前均接受相同剂量的海俄辛、芬太尼和异丙酚诱导麻醉,待角膜反射完全消失后,给予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维持麻醉,A、B、C 3组的七氟醚浓度分别为2.0%、1.5%、1.0%。比较3组麻醉效果。结果 3组患儿各时点HR、SpO_2、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儿苏醒时间、PAED评分优于A组,B组患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用于新生儿的麻醉效果相当,但1.5%浓度的七氟醚安全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小儿脐以下手术麻醉多采用氯胺酮为主的麻醉,此麻醉的缺点是麻醉恢复时间长,且麻醉深度不易掌控,麻醉过深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和/或呼吸抑制,麻醉过浅致使患儿体动影响手术进行,重者可能引发支气管痉挛、喉痉挛等严重并发症.七氟醚是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吸入麻醉药,其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苏醒迅速,具有循环稳定和气道反应低的优点,且其气味芳香,对气道无刺激性,小儿更易接受.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既可控制呼吸道,又降低面罩吸入七氟醚麻醉产生的手术室内污染.同时联合骶管阻滞又可明显减少全麻药的用量,使患者术后更快苏醒,更早拔除喉罩,且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副作用,麻醉苏醒时间等,为临床小儿手术提供更安全、更完善的麻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静注氯胺酮与吸入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期行疝气修补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每组各40例.氟胺酮组鼻导管供氧后静注咪唑安定0.1mg/kg和氯胺酮2mg/kg;七氟醚组面罩吸入6%的七氟醚,氧流量为4L/min.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中体动和知晓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与氯胺酮组组相比,七氟醚组能较好接受诱导,诱导、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呕吐等不良反应和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七氟醚麻醉具有诱导快速、平稳、呼吸系统并发症少、小儿乐于接受的特点,可替代目前小儿疝气手术中常用的静注氯胺酮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两种麻醉方法在整形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 30例择期疤痕切除植皮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S)组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P)组.静脉诱导置人喉罩后,S组静脉泵入0.15μg·kg-1·min-1雷米芬太尼及吸入2%~3%七氟醚维持麻醉.P组患者通过外周静脉泵入雷米芬太尼0.15μg·kg-1·min-1及丙泊酚6~8 mg·kg-1·h-1维持麻醉.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MAP及HR均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S组MAP、HR在切皮前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而P组术中各个时点MAP及HR仍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及对应时间点的S组(P<0.05).结论 与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比较,喉罩-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醚用于烧伤整形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更平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与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2种全身麻醉对小儿斜疝腹腔镜术后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斜疝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法,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法。统计学分析2组患儿斜疝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2组术后2、24 h CD3+,CD4+,CD4+/CD8+值均较麻醉前降低,但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8+值前后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对照组CD3+,CD4+,CD4+/CD8+值均显著低于试验组术后24 h各个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术后24 h、72 h的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对小儿斜疝腹腔镜术后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对于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患儿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100例,按麻醉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2组拔管后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的意识消失时间、诱导至插管时间、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2组MAP和对照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2组MAP和HR均呈现升高趋势(P<0.05),且T2、T3时对照组MAP和HR高于观察组(P<0.05);2组SpO2在T1~T3无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苏醒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16.00%,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可以使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且麻醉效果优于异丙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喉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与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非洲儿童手术中的应用,为儿童麻醉提供参考. 方法 4~6岁行下腹部及下肢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完全随机分为喉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A组)和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30例.观察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前后(T1、T2)及术毕拔出喉罩/气管导管(T3)时的MAP、HR和Sp02,以及麻醉苏醒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及副作用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MAP、HR和Sp02在To和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AP和HR[(68±10) mmHg(1 mmHg=0.133 kPa)、(108±17)次/min]在T2时明显低于B组[(91±8) mmHg、(139±18)次/min] (P<0.05);A组MAP和HR[(67±9) mmHg、(121±16)次/min]在T3时也明显低于B组[(85±9) mmHg、(141±17)次/min] (P<0.05);A组术后VAS评分[(1.5±0.5)分]明显低于B组[(6.5±1.5)分](P<0.05),A组苏醒时间[(5.8±2.4)min]明显短于B组[(12.2±2.8) min](P<0.05),A组术后躁动(4例)明显低于B组(17例)(P<0.05),术后A组啼哭和呛咳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 喉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患儿诱导期和苏醒期有更加平稳的血流动力学,且术后疼痛明显降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是非洲儿童下腹部及下肢部位手术的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小儿疝手术中应用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氯胺酮麻醉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102例进行疝手术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标准以及患儿情况分为复合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1例,复合组采用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比较2组患儿麻醉效果,苏醒质量,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指标,麻醉前后应激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复合组患儿麻醉优良率(96.08%)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睁眼时间、即时躁动时间、30 min躁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后,2组患儿生命体征指标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手术后应激指标去甲状腺素、皮质醇以及肾上腺素水平明显改善(P<0.05),手术后复合组患儿去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皮质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例(7.84%)低于对照组5例(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手术患儿采用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氯胺酮麻醉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提高麻醉效果,改善患儿苏醒质量,减轻患儿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Supreme喉罩联合七氟醚、丙泊酚顺序全麻在剖宫产中的应用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采用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Supreme喉罩联合七氟醚、丙泊酚顺序全麻,吸入6%~8%七氟醚加5 L/min~8 L/min氧诱导,置入Supreme喉罩,以2%~3%七氟醚加2 L/min~3 L/min氧维持麻醉至胎儿娩出,停七氟醚,改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静脉泵注;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L2-3或L3-4穿刺,蛛网膜下腔给予0.5%罗哌卡因9 mg~12 mg.两组产妇若出现术中低血压,经快速补液无法改善者予麻黄素纠正.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失血量,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素使用病例数,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出生后即刻、5 min、10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A组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较B组短[(5.2±1.7)min vs(15.8±5.6)min,P<0.05];A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碱使用率及麻酢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0.00%、3.33%,分别低于B组的40.00%、33.33%、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upreme喉罩联合七氟醚、丙泊酚顺序全麻的主要优势在于吸入适当浓度的七氟醚对胎儿影响小,胎儿娩出后改用静脉麻醉减少了七氟醚对宫缩的影响,不增加失血量,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低,且Supreme喉罩无需使用肌松剂,能有效防止返流、误吸,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于术的全身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全麻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150例接受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喉罩全身麻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2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躁动及疼痛评分、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状况。 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躁动评分、12 h小儿疼痛量表(12 h 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入喉罩后、手术开始时、拔除喉罩时与麻醉诱导前比较,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入喉罩后、拔除喉罩时与麻醉诱导前比较,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MAP、HR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麻醉诱导前、插入喉罩后、拔除喉罩时2组间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观察组的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的麻醉效果较好,术后苏醒快,可以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及躁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1μg/kg降低小儿Ambu AuraOnce喉罩(Ambu喉罩)置入所需七氟醚呼气末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作用. 方法 4~10岁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儿50例,ASA分级Ⅰ级,计算机随机抽样表格法分为Dex组(D组,26例)和对照组(C组,24例).患儿入室后均采用8%七氟醚和50%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吸入行麻醉诱导,建立静脉通路后停止N2O吸入,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使七氟醚呼气末EC50达到预定浓度.同时D组开始静脉输注Dex 1 μg/kg,C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in注射完毕后置入一次性Ambu喉罩.两组首例患儿的七氟醚呼气末EC50均设定为1.8%,采用改良Dixon up-down法确定下一例喉罩置入的七氟醚呼气末EC50,相邻七氟醚的浓度梯度值为0.2%. 结果 小儿置入Ambu喉罩时所需七氟醚呼气末EC50值(95%CI)D组和C组分别为1.44%(1.17%,1.60%)和1.77%(1.52%,2.01%). 结论 Dex 1 μg/kg可有效降低小儿置入Ambu喉罩所需七氟醚呼气末EC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热线风速仪观察喉乳头状瘤患儿和普通小儿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期呼吸力学的变化,旨在获得预测通气和捕管困难的客观量化指标及对控制通气加深麻醉效果的评估.方法 选择普通患儿(C组)和喉乳头状瘤患儿(L组)各2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kg,吸入氧气2 L/min+7%七氟烷实施麻醉诱导.热线风速仪采集四时段呼吸力学数据:静注氯胺酮1 min后(T1),开始吸入7%七氟烷时(T2),吸入7%七氟烷3min后(T3),控制通气2min后(T4).结果 L组T1期呼吸的平均速度[(1.48±0.20)m/s和(1.26±0.18m/s)]、最大速度[(1.72±0.25)m/s和(1.97±0.31)m/s]都高于c组(P<0.05),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组T3、T4期平均吸气速度和最大吸气速度的比值(0.612±0.030和0.613±0.032)小于C组(P<0.05).L组T3期最大吸气速度、呼吸频率下降的幅度[(25±6)%和(19±4)%]少于C组(P<0.05).L组T4期各项指标较T3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喉乳头状瘤患儿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期是靠加强呼吸做功来代偿通气不足的,其上气道梗阻情况随麻醉加深更加突出,通过控制通气辅助加深麻醉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11月安徽省儿童医院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儿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复苏质量、麻醉诱导药物用量、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后2、6、24 h,观察组FLAC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除喉罩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术前麻醉诱导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具有复苏效果好,可减少全身麻醉用药,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七氟醚用量的节省程度. 方法 择期拟于全身麻醉下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59岁,BMI 18.5~24.0 kg/m2,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和Dex组(D组).入室后,以稳定10 min时(T0)的BP作为基础水平,麻醉诱导后采用七氟醚吸入维持,调整吸入浓度,使喉罩置入后10 min内BIS值为40~60,并维持至术毕.D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时经10 min静脉输注Dex 1.0 μg/kg后以0.4 μg·kg-1·h-1维持至术毕前约15 min,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术毕即刻停用七氟醚.于切皮即刻(T1)、气腹即刻(T2)、气腹开始后10 min (T3)和术毕(T4)时记录呼气末七氟醚浓度(end-tidal concentrationof sevoflurane,CETsevo);于切皮前即刻与术毕记录七氟醚挥发罐重量,并计算单位时间七氟醚用量;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气腹时间、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后躁动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记录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D组T1~T4时CETsevo降低,七氟醚单位时间用量减少,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或P<0.01).两组均未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术中知晓发生.T1~T4时D组CETsevo较C组分别降低了20.6% 、28.1% 、26.1%和25.0%(P<0.05),D组较C组七氟醚单位时间用量节省29.0%(P<0.01). 结论 Dex可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CETsev0 20.6%~28.1%,节省七氟醚用量约29.0%,从而缩短苏醒及拔除喉罩时间,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