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30只,月龄12~18个月,体重2.5~3.5kg,随机分为3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低剂量瑞芬太尼预先给药组(R1组)和高剂量瑞芬太尼预先给药组(R2组).3组均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开放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R1组和R2组分别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65、3.30μg·kg-1·min-130 min时进行缺血,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给药前(基础状态)、给药结束时、缺血30 min、再灌注6 h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MB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再灌注结束时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IR组比较,R1组和R2组血清cTnI和CK-MB浓度降低(P<0.01);与R1组比较,R2组血清cTnI浓度降低(P<0.01).R1组和R2组心肌病理学损伤程度均轻于IR组,且R2组心肌病理学损伤程度轻于R1组.结论 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可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且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p38丝裂原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在瑞芬太尼或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l44只,雌雄不拘,体重200 ~ 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n=24):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动脉夹夹闭左叶和中叶肝蒂30 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瑞芬太尼组(R组)于缺血前30 min静脉输注瑞芬太尼2μg·kg-1·min-1至再灌注120 min;缺血预处理组(IPC组)于缺血前30 min行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重复3次后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SB+R组和SB+ IPC组分别于输注瑞芬太尼或缺血预处理前5 min静脉注射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 0.2 mg/kg,其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再灌注30、60、90和120 min时各组分别随机取6只大鼠抽取肝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ALT和AST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及IL-1β浓度;随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各时点血清ALT、AST、TNF-α及IL-1β水平升高(P<0.05),病理学损伤明显加重;与I/R组相比,RPC组和IPC组血清ALT和AST活性、TNF-α及IL-1β浓度降低,再灌注90 min时磷酸化p38MAPK表达上调(P<0.05),SB+ RPC组和SB+ IPC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 RPC组与RPC组,SB+ IPC组和IPC组相比,血清ALT、AST、TNF-α及IL-1β水平升高,再灌注90 min时磷酸化p38MAPK表达下调(P<0.05),病理学损伤明显加重.结论 瑞芬太尼和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瑞芬太尼预处理(RPC)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26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5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n=38)、缺血预处理组(IPC组)(m=38)、RPC组(n=38)、SP+IPC组(n=6)和SP+RPC组(n=6).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IPC组在缺血前30min行IPC: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重复3次;RPC组在缺血前30 min 行RPC:静脉输注瑞芬太尼6 ug·kg-1·min-1 5 min,停止5 min,重复3次;SP+RPC组和SP+IPC组分别于RPC或IPC前5 min腹腔注射JNK选择性阻滞剂SP600125 6 mg/kg.I/R组、IPC组和RPC组于缺血前即刻、缺血5.30 min和再灌注5、30、60 min时随机处死5只大鼠,测定左心室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于再灌注末处死其余大鼠,取心肌,计算左心室(LV)与右心室(RV)体积之和(LV+RV)、梗死区(IS)面积占缺血危险区(AAR)面积的百分比(IS/AAR).结果 与I/R组相比,IPC组和RPC组IS/AAR降低(P<0.01),SP+PRC组和SP+IPC组IS/A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前即刻IPC组心肌p-JNK表达增加,缺血5min时RPC组和IPC组心肌p-JNK表达均降低,再灌注期间RPC组和IPC组心肌p-JNK表达均增加(P<0.01).结论 JNK参与了瑞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8~ 10周龄,体重180 ~ 220 g,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取离体灌注的心脏40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心脏随机分为5组(n=8):正常对照组(C组):用K-H液持续灌注18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停止灌注K-H液30 min再灌注120 min;右美托咪啶预处理组(DP组):缺血前30 min用含右美托咪啶2.3 ng/ml的K-H液灌注30 min;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组):缺血前30 min用含舒芬太尼3.77 ng/ml的K-H液灌注30 min;右美托咪啶预处理+舒芬太尼预处理组(DS组):缺血前30 min用含有右美托咪啶2.3 ng/ml和舒芬太尼3.77 ng/ml的K-H液灌注30min.于心脏稳定灌注15 min、缺血前即刻、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时收集冠状动脉流出液,测定冠状动脉流出量(CF),记录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和心率(HR);再灌注120min时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CF、LVDP、±dp/dtmax、HR和心肌SOD活性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心肌MDA含量和MPO活性升高(P<0.05);与I/R组比较,DP组和DS组CF降低,SP组和DS组HR降低,DP组、SP组和DS组LVDP、±dp/dtmax和心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MPO活性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与DS组比较,DP组CF降低,HR升高,SP组CF增高、心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MPO活性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DP组心肌SOD和MPO活性、MDA含量和心肌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预处理可减轻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复合应用效果并未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一氧化氮(NO)在人参皂甙Rb1预处理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20~280g,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柠檬酸盐缓冲液65 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取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人参皂甙Rb1预处理组(R组)和L-NAME+人参皂甙Rb1预处理组(LR组).IR组、R组和LR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只穿线.LR组于缺血前25 min时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10 mg/kg;R组和LR组于缺血前10 min时静脉注射人参皂甙Rb1 40mg/kg;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120 min时,颈动脉采集血样,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计算心肌梗死范围,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MDA和NO的含量以及SOD活性,光镜下观察病理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组和LR组血清CK和LDH的活性升高,心肌梗死范围增大,IR组和LR组心肌eNOS表达下调,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和NO含量降低(P<0.05);与IR组和LR组比较,R组血清CK和LDH的活性降低,心肌梗死范围减小,心肌eNOS表达上调,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和NO含量升高(P<0.05);IR组和LR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甙Rb1预处理可通过激活eNOS,促进NO生成,抑制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吸人纯氧30 min,间隔30 min后仅开腹;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吸入纯氧30 min,间隔30 min后行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4 h;异氟醚预处理组(Iso组)吸入1.4%异氟醚30 min,间隔30 min后行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4 h.于再灌注4 h时处死大鼠,留取肝脏及腹主动脉血5ml.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Iso组血清ALT、AST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TNF-α含量升高,肝组织MPO活性升高,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IR组比较,Iso组血清ALT、AST和TNF-α水平降低,肝组织TNF-α含量降低,肝组织MPO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1.4%异氟醚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的释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肝组织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7.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HIF-1α和HO-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20~280 g,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P组)和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HO-1抑制剂组(HI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在冠状动脉下穿线;IP组于缺血前采用结扎/放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各5 min,重复3次的方法行缺血预处理;HI组于缺血预处理前1 d腹腔注射锌原卟啉Ⅸ 10 ms/ks,其余同IP组.于再灌注结束时测定心肌HIF-1α、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HO-1活性、SOD活性及MDA含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取动脉血样测定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IP组和HI组心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升高(P<0.01);与IR组比较,IP组心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血清TNF-α和IL-6浓度降低,心肌HIF-1α和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HO-1活性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1);与IP组比较,HI组心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血清TNF-α和IL6浓度升高,心肌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HO-1活性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或0.01),心肌HIF-1α的mBNA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HIF-1α诱导HO-1活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片受体在瑞芬太尼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75 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5):假手术组(S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瑞芬太尼组(R组)、纳洛酮组(N组)、纳洛酮+瑞芬太尼组(NR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45 min再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R组和NR组于缺血前15 min至再灌注30 min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 μg·kg-1 ·min-1,S组、I/R组和N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N组和NR组于缺血前20 min及间隔55 min分别尾静脉注射纳洛酮0.3 mg/kg,S组,I/R组和R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 h时采集股静脉血样和抽取膀胱尿样,用于测定血清Cr和BUN浓度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随后取肾组织,采用黄嘌呤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并于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其他4组血清Cr和BUN浓度、尿NAG和γ-GT水平及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其肾组织有不同程度病理学损伤.与I/R组比较,R组血清Cr和BUN浓度,尿NAG和γ-GT水平及肾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1),其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而N组和NR组以上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相似;与R组比较,N组和NR组血清Cr和BUN浓度、尿NAG和γ-GT水平及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结论 阿片受体介导了瑞芬太尼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单侧后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组)仅暴露肝门;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肝脏缺血60min后恢复灌注;后肢缺血预处理组(LIP组)阻断右侧后肢动脉、静脉和肌间侧支血流10 min后恢复灌注,30 min后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于肝脏再灌注即刻、1、6 h各处死8只大鼠,测定血清脑钠素(BNP)浓度和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LIP组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血清BNP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IR组比较,LIP组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升高(P<0.05),心肌病理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单侧后肢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烟碱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ay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均分为缺血-再灌组(I-R组)、烟碱预处理组(N组)、假手术组(Sham组).测定三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电镜下观察缺血区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血浆CK-MB活性、MDA含量及心肌组织MPO活性均升高、血浆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与I-R组比较,N组血浆CK-MB活性、MDA含量及心肌组织MPO活性均降低,血浆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心肌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 烟碱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6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肝硬化组(C组)、肝硬化+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C组、I/R组和R组采用四因素综合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I/R组和R组在肝硬化模型制备成功后1周制备大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R组于缺血前10 min开始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μg·kg-1·min-至再灌注结束.于再灌注4h时取静脉血样和肝组织,测定血清ALT和AST活性、肝细胞Bcl-2和Bax表达及肝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血清ALT和AST的活性升高,肝细胞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与I/R组比较,R组血清ALT和AST的活性降低,肝细胞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R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轻于I/R组.结论 瑞芬太尼可减轻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平衡肝细胞Bcl-2与Bax表达而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素预处理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选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葛根素预处理组(PUE组)和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组),每组8只。测定心功能指标(HR、LVSP、LVEDP、+dp/dtmax、-dp/dtmax、血清内毒素、MPO)、血清内毒素含量及心肌MPO活力。结果:HR在I/R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UE组和N组HR较I/R组有所增加,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和PUE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LVSP、+dp/dtmax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PUE组较对照组和I/R组明显升高(P〈0.01)。LVEDP、-dp/dtmax在PU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I/R组(P〈0.01)。血清内毒素的含量及心肌MPO活力I/R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UE组与对照组、I/R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组与PU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心功能障碍,葛根素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含量及心肌MPO活力可改善心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小肠过氧化损伤及丹参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方法 首先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组)、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丹参预处理组(SM组),分别在肝缺血30、45、60 min时取上段空肠进行大体病理学检测;然后在肝缺血45 min条件下,动物亦随机分为4组(CO组、SO组、IR组、SM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0、3、12、24、72 h)分为5个亚组,每组5只.SM组在阻断第一肝门30 min前经尾静脉推注丹参注射液6 g/kg加生理盐水40 ml/kg,其余各组按40 ml/kg给予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入,SO组开腹后仅解剖肝门,不钳夹肝蒂.分别在再灌注0、3、12、24、72 h取上段空肠行病理学检查、丙二醛(MDA)含量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结果 空肠黏膜损伤评分随肝缺血时限延长而加重;在肝缺血45 min再灌注不同时限点SM组空肠黏膜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且肠组织MDA含量、MPO活性均低于IR组(P<0.05).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所致小肠明显淤血性损伤,MDA含量、MPO活性升高,丹参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所致小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鼠肝缺血45 min再灌注不同时限胃肠运动兴奋型激素MTL和抑制型激素SEC在小肠的表达以及丹参预处理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和意义.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组)、假手术组(SO组)、损伤组(IR组)、丹参预处理组(SM组).用无损伤动脉钳钳夹/放松肝蒂制作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钳夹时间为45 min;SM组在钳夹肝蒂前30 min前经尾静脉推注丹参注射液6 g/kg加生理盐水40 ml/kg,SO组开腹后仅解剖肝门,不钳夹肝蒂.分别在再灌注0、3、12、24、72 h取上段空肠制备标本行MTL、SEC免疫组化测定.结果 在肝缺血再灌注0 min消化道淤血时上段空肠MTL表达下调、SEC表达上调,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表达增强,至24 hMTL表达最低,而SEC表达达峰值,至72 h接近恢复正常;在再灌注各个时限点SM组MTL表达水平高于IR组,SEC表达水平低于IR组.结论 肝脏缺血所致消化道淤血性损伤可使再灌注时胃肠运动兴奋型激素MTL表达下调,析胃肠运动抑制性胃肠激素SEC表达上调,从而抑制胃肠运动;丹参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同期小肠MTL表达的下调、SEC表达的上调,有助于促进胃肠运动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家兔40只,雌雄不拘,体重1.5~2.5 kg,随机分为5组(n=8),Ⅱ组、Ⅲ组和V组采用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5 U/kg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Ⅰ组和Ⅳ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Ⅲ组静脉注射吗啡3.3 mg/kg后30 min给予垂体后叶素前;Ⅳ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3.3μg·kg-1·min-130 min时给予生理盐水;V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3.3μg·kg-1·min-1 30 min时给予垂体后叶素.于给予垂体后叶素前即刻(T1)、给予垂体后叶素后24 h(T2)、48 h(T3)时采集颈内静脉血样,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取心肌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血清cTnI浓度和心肌组织MDA含量升高,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P<0.01);与Ⅱ组比较,Ⅲ组及V组血清cTnI浓度和MD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电镜下Ⅴ组心肌损伤程度轻于Ⅱ组.结论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8只.I/R组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 min,开放120 min;IP组阻断LAD 5 min,开放10 min,阻断30 min,开放120 min;R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5 μg·kg-1·min-1 20 min,阻断LAD 30 min,开放120 min,此期间静脉输注100 μg/L瑞芬太尼,速率0.5 μg·kg-1·min-1.分别于再灌注120 min取颈内静脉血样,并取左心室心肌组织.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Iβ及IL-6浓度,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3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升高(P<0.01);与I/R组比较,IP组和R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均降低(P<0.01);与IP组比较,R组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降低(P<0.05).R组和IP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轻于I/R组.结论 瑞芬太尼可通过降低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fos、Bcl-2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葛根素对其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选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30min组(I组)、缺血30min即刻再灌注组(I/R组)、缺血30min再灌注1h组(I/R1h)、缺血30min再灌注2h组(I/R2h)、30min再灌注4h组(I/R4h)及葛根素预处理组(PUE+I/R4h组),每组8只。观缺血察各组肝、脑HE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c-fos、Bcl-2的表达;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脑细胞凋亡。结果:I/R2h组、I/R4h组肝组织中散在分布大量炎症细胞,肝细胞明显肿胀,有的呈空泡状变性,肝脏结构紊乱;PUE+I/R4h组上述改变明显改善。I/R2h、I/R4h组脑组织水肿明显,PUE+I/R4h组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脑组织c-fos表达均增高﹙P〈0.01),I/R4h组水平最高,PUE+I/R4h组较I/R1h组、I/R2h组、I/R4h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脑组织Bcl-2表达增高(P〈0.01),I/R4h组与I/R2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UE+I/R4h组较对照组、组表达增多(P〈0.01),较I/R1h组、I/R2h组、I/R4h组明显降低(P〈0.01)。I组、I/R组细胞I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指数逐渐增加。PUE+I/R4h组较I/R2h组、I/R4h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脑组织的损伤及脑细胞凋亡。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组织中c-fos表达增高,脑细胞凋亡与c-fos的表达有关。Bcl-2在缺血期发挥了抑凋亡的作用,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其作用减弱,脑细胞凋亡指数增加。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c-fos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发挥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脑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肾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及葛根素预处理对其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葛根素预处理组(PUE组)和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组),应用HE染色观察肝、肾组织病理组织学改变,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肾组织中SDH、LDH的活性变化。结果:PUE组肾小球系膜区上皮细胞部分肿胀,间质充血,未见明显上皮细胞坏死。I/R组SDH活性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PUE组与I/R组比较,SDH活性有差异(P<0.05),N组SDH活性与假手术组及PUE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I/R组LDH活性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PUE组LDH活性比I/R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肝、肾组织形态结构改变,其造成能量代谢障碍是导致肾损伤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葛根素可通过改善肾组织能量代谢而减轻肾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使用外源性药物麦角新碱预处理对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在大鼠的门静脉-左肾静脉搭桥、肝后下腔静脉内置管分流法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中,于肝门阻断前10 min经大鼠尾静脉注射麦角新碱;观察移植肝缺血前和再灌注后5 min、30 min、2 h时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NO/ET1的比值变化;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酶学差异和肝组织内三磷酸腺苷(ATP)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再灌注2 h取肝组织检测肝细胞、肝小叶超微结构.结果 应用麦角新碱预处理的大鼠移植肝缺血前门脉血浆中ET1升高(P<0.01),但再灌注后5 min、30 min时,血浆中ET1水平降低(P<0.05);而缺血前NO/ET1比值降低(P<0.01),再灌注后5 min时,NO/ET1比值升高(P<0.01);再灌注后ALT的升高有逐渐降低趋势;再灌注后2 h肝细胞内超微结构的损害程度减轻.结论 使用麦角新碱预处理能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细胞是肝血窦内皮细胞,NO/ET1比值平衡可能是影响移植肝微循环血流量变化的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