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对15例ACI患者采用股动脉插管行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分别行DSA检查;治疗前、治疗后2 h、48 h、15 d及30 d分别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溶栓后12例闭塞侧大脑中动脉完全再通.溶栓后各时间点ESS、NIHSS和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0.01);基本痊愈8例,显效5例,显效率86.7%.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是治疗AC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动脉内溶栓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1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距接受治疗的时间为3~24h,采取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结果:颈内动脉闭塞22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38例,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33例,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闭塞12支。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32例。闭塞血管再通者,颈内动脉12例;大脑中动脉24例;大脑中动脉分支21例;椎基底动脉8例。8例患者因明显血管狭窄,治疗后予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83例,溶栓后脑出血患者5例。结论: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尿激酶(Urokinase)动脉内溶栓(IAT)治疗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26例发病后12h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行IAT治疗.疗效评价在溶栓后24h及20d进行,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全面观察.结果 溶栓前2例为TIMI 1,24例为TIMI 0.溶栓后22例闭塞血管部分/完全再通,4例未再通.20例患者结果良好,6例不良结果,其中4例死亡.发病6h内IAT组与发病6~12h内IAT组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基底动脉闭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观察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5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动脉溶栓组21例,应用尿激酶25~50万U经股动脉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2)静脉溶栓组44例,应用尿激酶150万U行静脉溶栓治疗.分别于溶栓前、后不同时间行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分别于溶栓前和溶栓后6 h、3 d、7 d测定凝血酶(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溶栓后24 h复查头颅CT.结果 (1)动脉溶栓组溶栓后2 h、6 h、24 h、3 d ESS评分高于静脉溶栓组(均P<0.05).(2)动脉溶栓组总有效率为95.1%,残疾率为4.9%.静脉溶栓组总有效率为90.91%,残疾率为9.09%;两组1个月时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静脉溶栓组致残率(9.09%)明显高于动脉溶栓组(4.9%)(P<0.01).(3)脑血管造影结果:动脉溶栓组溶栓后完全再通61.9%,部分再通23.8%,血管总再通率为85.7%.(4)凝血指标:溶栓后6 h、3 d、7 d TT与PT静脉溶栓组较动脉溶栓组明显延长(均P<0.05);6 h、3 Dfib明显下降(P<0.05).(5)动脉溶栓组中梗死灶内出血3例,静脉溶栓组中脑实质内出血4例.结论 动、静脉溶栓治疗ACI均有较好的疗效和相对安全性.动脉溶栓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残疾,早期疗效优于静脉溶栓组.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及早使用溶栓疗法可以使血管再通,是急性脑梗死最有效和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1].本文主要对超早期脑梗死的动脉内溶栓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复习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解剖及其闭塞的病因病理,探讨超选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操作方法。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栓形成后,经眼动脉或其吻合动脉接触性溶栓,效果明显。超选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可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疗效好,见效快,用药量小,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系统梗死患者3~6 h时间窗内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4例发病3~4.5 h和18例发病4.5~6 h颈内动脉系统梗死患者,根据头颅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20%,分别行静脉和动脉内超选择性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观察血管再通率、出血率,治疗后90 d用修正Raikin量表(MR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 溶栓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间NIHSS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率:静脉溶栓组55.9%,动脉溶栓组61.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率:静脉溶栓组47.1%、动脉溶栓组77.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率:静脉溶栓组17.6%,动脉溶栓组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头颅MR PWI/DWI不匹配时,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发生3~4.5 h内静脉溶栓与4.5~6 h内动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两者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时间窗内的动脉溶栓治疗因其溶通率高而备受关注,其能显著改善患者功能转归,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希望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我科近期对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2例患者进行动脉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静脉溶栓或动静脉联合溶栓病例23例。卒中严重程度采用NIHSS评分评估,CTA,MRA或全脑血管造影评估再通情况,溶栓治疗后72 h内观察溶栓后非症状性和症状性出血,临床预后通过改良R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静脉溶栓组14例,动静脉联合溶栓组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NI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动静脉联合溶栓后大脑中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77.8 vs.28.6%,P=0.036),而术后出现症状性及非症状性颅内出血与静脉溶栓比较无明显差异,90 d达到mRS 0-2分患者比例与静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溶栓组高于静脉组。结论与静脉溶栓比较,应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M1段相比,大脑中动脉M2段更加纤细、迂曲,其急性闭塞后血 管再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但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争议。目前 的研究显示,动脉溶栓和机械取栓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单纯的静脉溶栓,但这3种治疗方法对90 d预 后的影响差异不大。另外,因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治疗方法对出血转化的影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房颤脑栓塞患者动脉溶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12例急性房颤脑栓塞患者经头颅弥散加权成像(DWI)证实有急性缺血性病变,采用动脉机械碎栓加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对治疗时间、再通率、出血并发症进行观察,患者治疗30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预后评估。结果 10例患者血管获得再通,2例未能再通,再通患者中有1例出现出血转化。所有血管再通患者30 d后NIHSS明显好于未再通患者。结论溶栓治疗时间窗内的房颤脑栓塞患者进行动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超选择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超选择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7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超选择脑动脉内溶栓方法,起病距溶栓时间3~12h。尿激酶以1.5-2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90万U。两组患者的其它常规辅助治疗相同,治疗14d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36/4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0%(21/3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14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选择脑动脉内溶栓可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局部动脉内溶栓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结合在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中的应用,方法:7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用局部动脉内灌注t-PA溶栓,6例M1段同时存在狭窄,用PTA成功消除,所有病例均有发病6小时内开始治疗,结果:7例均获得闭塞动脉完全再通,6例M1段狭窄用PTA消除,5例偏瘫完全恢复,1例有脑出血并发症,结论:局部动脉内溶栓和PTA结合可能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7例发病在6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用尿激酶行动脉内溶栓治疗,比较溶栓前后的NIHSS评分。结果 7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7例患者在14d内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改善;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及颅外出血并发症。结论 我们小样本的研究发现,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有一定疗效,但尚需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用药剂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例急性脑梗死超早期进行脑血管造影后,超选择性地把微导管插至梗死灶近端,注入尿激酶接触溶栓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查头颅CT,对病人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12例患者中5例溶栓治疗术中复流再通,3例部分恢复血供(仍存部分狭窄)。溶栓后2周神经功能评分达100分5例,神经功能评分≥84分5例,64分1例,死亡1例。结论: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使梗死血管复流再通,神经功能迅速恢复,是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局部动脉内溶栓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结合在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中的应用。方法:7例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用局部动脉内灌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溶栓,6例M_1段同时存在狭窄,用PTA成功消除;所有病例均在发病6h内开始治疗。结果:7例栓塞动脉均获得完全再通,6例M_1段狭窄用FTA消除,5例偏瘫完全恢复,1例有脑出血并发症。结论:局部动脉内溶栓和PTA结合可能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及评价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前循环发病6 h内11例,后循环发病12 h内17例)行动脉内选择性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发现闭塞24例85.7%,溶栓后完全再通15例62.5%,部分再通7例29.2%,未再通2例8.3%,总体血管再通率91.7%,颅内出血2例8.3%,死亡1例4.2%。4例后循环梗死患者未发现明显闭塞,在小剂量使用尿激酶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选择性动脉内溶栓能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和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塞20例动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脑梗塞20例动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南光贤刘百川王利平作者单位:130052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神经内科我院1995年10月以来对24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病人进行动脉溶栓治疗,对溶栓前、后进行了DSA检查,观察血管闭塞的变化及出凝血指标,现将临床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内溶栓治疗后尤尼舒预防再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2003—08~2004—09我院动脉溶栓后应用尤尼舒治疗24例为治疗组,24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48~75岁。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46~77岁。治疗组采用动脉溶栓后2h尤尼舒0.4ml皮下注射,q12h,共7d。结果治疗组24例无再梗死发生,对照组有4例发生再梗死。结论脑动脉溶栓后尤尼舒可安全的预防再梗死,且不明显延长APTT,是预防溶栓后再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尿激酶动脉溶栓、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机械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给予尿激酶动脉溶栓、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机械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观察分析3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C组NIHSS评分下降程度及用药安全性均明显优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机械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