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石梅  屈伟  梁熹  贾晓黎  翟嵩  张欣  李梅  党双锁 《肝脏》2014,(9):650-652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观察89例干扰素治疗前和117例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干扰素治疗前的89例患者中,有23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4例;干扰素治疗后的117例患者中,有17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为桥本甲状腺炎2例和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5.828)、体内预存抗甲状腺自身抗体(OR=35.393)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诱发甲状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对体内预存大量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女性,要监测甲状腺功能,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2.
吴彦文  谢青 《肝脏》2011,16(6):495-497
干扰素-α是多种恶性和良性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尤其是慢性丙型肝炎。一些前瞻性研究表明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约15%可发展为临床甲状腺疾病,40%产生甲状腺自身抗体。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干扰素治疗中断,或需减量用药。干扰素诱导甲状腺炎(IIT)已成为接受干扰素治疗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IIT分为自身免疫性和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表现为无临床症状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桥本氏甲状腺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转归及其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204例(HCV基因1b型感染173例,2a型9例,3b型2例,未分型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Peg-IFN联合RBV抗病毒治疗。对于基因1型和未分型者治疗48 w,对于基因2型和3型治疗24 w。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43例(19.0%),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7例(16.3%),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7例(39.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1例(25.6%),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例(18.6%);甲状腺功能异常集中发生于治疗后24~36 w;在观察结束时,37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自发或者经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6例患者仍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或服用抗甲状腺药物;43例甲状腺功能异常与161例无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RVR、EVR、ETVR、SVR、治疗结束后96 w病毒学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IFN联合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9.0%,大部分是可逆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不影响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时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及对策。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86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周、36周、48周分别检测甲状腺功能,引起甲状腺功能严重异常者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在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期间甲状腺功能始终正常137例,占73.66%;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49例,占26.34%,其中男19例,女30例,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显著高于男性(χ2=29.27,P<0.005);甲亢1例,亚甲亢7例,甲减4例,亚甲减12例,24例甲亢、亚甲亢、甲减及亚甲减中,甲亢、亚甲亢占33.33%,甲减、亚甲减占66.67%;其他形式的甲状腺功能异常25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增高18例,占9.68%;甲状腺功能严重异常者给予相应的治疗,除1例甲亢患者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外,其余患者均完成了规定疗程。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应密切观察甲状腺功能,女性患者干扰素治疗时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甲减、亚甲减多于甲亢、亚甲亢,聚乙二醇干扰素a-2a可能诱发甲状腺自身免疫,甲状腺功能严重异常的经积极治疗,可以保证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继续进行,完成疗程。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多种肝外疾病都和HCV慢性感染有关系,并且在慢性HCV感染的患者中甲状腺失调是很普遍的。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RBV)被公认为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效的方案,然而,甲状腺功能紊乱也是IFN抗病毒治疗的一个副作用。本综述包含了HCV慢性感染直接对甲状腺的影响和IFNα联合RBV抗病毒治疗所诱发的甲状腺功能紊乱及自身抗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赫兢  叶文华 《传染病信息》2001,14(4):170-170
有学者认为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易并发甲状腺疾病,α-干扰素治疗可诱导产生自身抗体,从而加重甲状腺疾病,故临床医师对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心存疑虑。近来多项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 Nduwayo L等检测了 215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发现其发生率和普通人群相似。Marazuela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α治疗丙型肝炎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α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65例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门诊确诊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干扰素“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每3个月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水平。结果治疗前6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3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者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其中治疗前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者32例(32/62,49.2%),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高者19例(19/62,29.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均为阴性。治疗1年期间5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6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其中4例TRAb阴性者继续使用干扰素,另2例TRAb阳性者停用后随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2例出现亚临床甲减,经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原有3例甲减替代治疗者均完成1年治疗。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改变不是影响继续治疗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冷球蛋白血症(MC)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毒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组(44例)和阴性组(58例),两组患者均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2周、24周、36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患者血清HCV RNA和甲状腺功能,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结果 10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冷球蛋白阳性44例,阳性率为43.1%(44/102).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组持续病毒学应答发生率(SVR)低于阴性组(59.1%比81.0%,P<0.05);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组治疗12周、24周甲状腺功能异常新发病例均高于阴性组(P<0.05).以亚急性甲状腺机能减退为主要表现形式;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组12周、24周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多数在治疗36周时恢复正常,均能完成48周疗程.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的患者干扰素治疗后更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但甲状腺功能改变不影响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92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1b(IFNα-1b)、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开始(48-72)周的抗病毒治疗,用酶免疫法(EI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干扰素总抗体,同时应用抗病毒中和生物鉴定法(ANB)检测干扰素中和抗体(NA)。结果92例患者中共有16例出现NA阳性,阳性率为17.39%,反弹组干扰素中和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P〈0.05),而难治性丙肝患者中和抗体阳性率亦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HCVRNA水平为NA阳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出现反弹与NA阳性率显著相关。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可能是导致难治性丙肝产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进行干扰素治疗前和治疗中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临床收集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和丙型)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共185例,进行跟踪随访1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病毒性肝炎与甲状腺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185例患者中,男性115例,女性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组)98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组)87例。干扰素治疗前甲状腺异常患者共27例,男性4例,女性23例,基线时甲状腺异常的发生率男性3.5%(4/115),女性32.9%(23/70),女性高于男性;治疗前乙型肝炎组甲状腺异常7例(7.1%),丙型肝炎组20例(23%),丙型肝炎组患病率高于乙型肝炎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浓度也表现为丙型肝炎组高于乙型肝炎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扰素治疗中甲状腺功异常75例,男性19例,女性56例,甲状腺异常发生率分别是男性16.5%,女性80.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治疗中乙型肝炎组甲状腺异常17例(17.3%),丙型肝炎组58例(66.7%)丙型肝炎组高于乙型肝炎组,TPOAb浓度丙型肝炎组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性)、病毒性肝炎类型(丙型肝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是发生甲状腺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的患者,干扰素治疗后更易出现甲状腺疾病,女性尤为多见。  相似文献   

1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和丙型肝炎均为常见病、多发病.近来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作为导致AITD发病的环境因素引起关注.一些研究发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的患者或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抗-HCV抗体阳性率升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POAb、TgAb的阳性率均增高.而另一些研究未发现丙型肝炎与AITD有关.  相似文献   

12.
093干扰素治疗肝炎时出现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可逆的[英]/BaudinE…∥ClinEndocrinol.-1993,39(6).-657~661作者对68名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观察在用重组α干扰素(IFN)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甲状腺功能改变。病人平均年龄4...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过程中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 方法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2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μg,每周一次,联合利巴韦林15 mg.kg-1.d-1,治疗4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治疗结束(48周)和随访24周(72周)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自身抗体谱、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分析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用SPSS11.5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精确概率检验. 结果 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抗病毒治疗48周时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者11例,占13.4%;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占3.7%;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17例,占20.7%;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18例,占22.0%.抗病毒治疗前、后IgG值甲状腺正常组分别为(12.95±3.32) g/L和(14.84±2.61) g/L、补体C4分别为(0.22±0.08) g/L和(0.26±0.09) g/L,治疗后IgG、C4显著升高,F值为10.458和6.835,P值为0.002和0.011;IgM分别为(1.00±0.42) g/L和(0.86±0.48) g/L,治疗后显著降低,F=9.106,P=0.003.甲状腺功能异常组治疗前、后IgG分别为(14.75±5.18) g/L和(16.19±5.14) g/L、补体C4分别为(0.22±0.08) g/L和(0.26±0.09) 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以及抗病毒治疗48周时甲状腺正常组和异常组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异常组和正常组病毒学应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48周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引起的甲状腺疾病以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为主,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与否与自身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对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和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21例治疗前及治疗中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升高,并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初始给予普通干扰素.α-1b 200万单位,隔日1次,肌肉注射2~3次后改为400万单位,隔日1次,肌肉注射2~3次后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35 ~ 180 μg,每周1次,直至疗程结束,所有患者服用利巴韦林为0.9 ~ 1.2 g/d,分3次口服.观察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24周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应用PEMS3.1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在抗病毒治疗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为71.4%(15/21),未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30.2%(26/86),二组比较,x2=12.199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治疗结束24周,仍有90.5%(19/21)的患者A-TPO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73.3%(11/15)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以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主,并且均对左甲状腺素钠敏感.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4、12周,治疗结束后24周病毒学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在严密监测下可完成抗病毒疗程,可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同样的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转归及其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 204例(HCV基因1b型感染173例,2a型9例,3b型2例,未分型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Peg-IFN联合RBV抗病毒治疗。对于基因1型和未分型者治疗48 w,对于基因2型和3型治疗24 w。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s TSH);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43例(19.0%),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7例(16.3%),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7例(39.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1例(25.6%),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例(18.6%);甲状腺功能异常集中发生于治疗后24~36 w;在观察结束时,37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自发或者经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6例患者仍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或服用抗甲状腺药物;43例甲状腺功能异常与161例无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RVR、EVR、ETVR、SVR、治疗结束后96 w病毒学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FN联合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9.0%,大部分是可逆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不影响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免疫印迹法、免疫胶乳法、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7种ENA多肽抗体、类风湿因子及二种甲状腺抗体(TM、TG)。发现慢性丙肝患者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其中以抗-u1RNP、抗-SS-A二种ENA多肽抗体、RF的检出率最高。75%(42例)丙肝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一种以上的自身抗体。在丙肝病毒复制指标HCV-RNA阴转后,自身抗体检出率明显下降,说明在慢性丙型肝炎存在与HCV复制有关的自身免疫现象,这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其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7.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的改变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增高等方面的变化。检测这些相关物质,对评估肝功能、判断病程、预防甲状腺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异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糖尿病常合并甲状腺异常,主要表现为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主要是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升高和(或)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多表现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增高)及甲状腺形态(体积多有增大)、基因(多与白细胞相关抗原相关)等方面的变化.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异常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7岁,2010年8月发现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既往于6岁时患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曾接受输血治疗,无肾病和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病史及家族史,未曾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抗丙肝治疗。2011年4月丙型肝炎病毒载量(HCV—RNA)为8.3×10。IU/mL,诊断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2011年6月开始隔日1次注射重组人干扰素a-2b600万u,口服利巴韦林900mg/d,  相似文献   

20.
《肝脏》2016,(12)
目的研究导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抗体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感染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25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滴度及HCV载量、HCV基因型,从而研究不同年龄、性别、HCV载量及基因型与甲状腺抗体异常的相关性。结果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的患者中女性比例较高,为66.0%(P0.05),且女性的平均年龄大于男性的平均年龄(P0.05)。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与HCV载量及基因型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女性且年龄较大者为甲状腺抗体异常的好发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