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产后预防措施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1690例阴道分娩产妇临产后应用产后出血预防措施,对照组1381例阴道分娩产妇临产后按产科护理常规,比较2组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产后常规积极应用预防措施,能有效防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忽略性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246例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方式。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5.85%;宫缩乏力是目前主要的产后出血原因;剖宫产术后1小时后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期;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P〈0.05),其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是预防和纠正宫缩乏力,而导致宫缩乏力的忽略性因素包括剖宫产术后官腔积血、产妇疲劳和能量不足、腹压助产及精神因素等,重视忽略性因素,对因处理,才能真正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为临床预防和护理此病提供经验和建议,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方法 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205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05例产后出血产妇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切除子宫治疗,无一例死亡.产后出血量545~1065 ml,平均出血量(618.5±52.5)ml.结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对高危产妇应积极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分娩时加强产程监测,产后高危出血期密切观察,并进行子宫、母婴皮肤接触、阴道和心理护理,从而促进产妇产后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4.
产后出血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54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72%,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占74.07%,胎盘因素占16.67%,软产道损伤占7.41%,凝血功能障碍占1.85%.剖宫产占42.59%,阴道手术助产占31.48%,阴道自然分娩占25.92%.针对产后出血的病因予止血、补液、抗感染等处理,无死亡病例.结论 宫缩乏力及剖宫产和阴道手术助产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正确监测产后出血量,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提高阴道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是防止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进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2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发生产后出血者50例纳入出血组, 将未发生产后出血者72例纳入未出血组。对两组患者初产妇临床资料进行收集, 对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及总结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前者年龄≥30岁、流产次数≥3次、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贫血、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宫缩乏力者占比均高于后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贫血、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宫缩乏力均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针对阴道分娩初产妇, 年龄、流产次数、妊娠期合并高血压/贫血、巨大儿、胎盘因素及宫缩乏力等均可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有效规避。  相似文献   

6.
对58例经阴道分娩发生的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妊娠合并急慢性疾病、产程过长、子宫过度膨胀、产前应用子宫收缩抑制剂等是引起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高危因素。提出助产人员要掌握和识别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积极主动采取护理干预,是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产后定时按摩子宫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09年1~4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分别采用产后休息观察2h和产后休息观察并定时按摩子宫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2、24h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2、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实验组(P〈O.01)。结论:产后定时按摩子宫能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现将41例确诊为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50例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经常规方法处理无效后,采用欣母沛单次或多次宫体或臀深部肌肉注射,单次注射效果不佳时,可间隔15~30 min后重复使用.期间给予全面护理并加强监测.结果 45例获得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结论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同时要加强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111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11例发生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相关因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为53.15%,影响因素有流产史、分娩史及分娩方式。结论:重视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产后2h密切观察和处理是产后出血早期诊断和预防的关键,早期发现并针对不同原因及时正确处理是预防重点。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产后宫缩乏力引起阴道大出血的临床发展过程及护理对策.回顾分析30例宫缩乏力引起阴道大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护理措施包括:正确分析产后宫缩乏力的原因、组织特医特护、准确估计出血量、阴道大出血的护理配合、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30例产后宫缩乏力引起阴道大出血的产妇全部抢救成功,有6例产妇由于失血过多,产后5d内感到轻度头晕头痛,经输血及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出院后家庭访视跟踪,产妇康复良好.护理措施正确及时和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抢救产后大出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宫缩乏力性产后的临床护理要点并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的产妇常规的临床治疗以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结果。结果出血症状的临床控制率为93.3%,无切除子宫或者死亡,产后平均出血量为(610.0±51.2)m L,所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给予子宫、阴道以及心理护理等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尽快促进产妇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产妇的产程观察和护理措施,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9例在产程中子宫收缩乏力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给予产妇全面的心理、生理护理,严密观察,适时加强宫缩,经阴道自然分娩81例,阴道助产分娩6例,中转剖宫产2例,新生儿无窒息发生,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发生危险。[结论]精心护理、严密观察、适当加强宫缩是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产程护理的重点,同时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黄碧萍 《全科护理》2010,8(6):485-486
[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产妇的产程观察和护理措施,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9例在产程中子宫收缩乏力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给予产妇全面的心理、生理护理,严密观察,适时加强宫缩,经阴道自然分娩81例,阴道助产分娩6例,中转剖宫产2例,新生儿无窒息发生,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发生危险。[结论]精心护理、严密观察、适当加强宫缩是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产程护理的重点,同时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5例宫缩乏力引起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经常规方法处理无效后,用欣母沛单次或多次宫体或肌内注射。结果:38例获得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5.6%。欣母沛对治疗两种不同分娩方式的患者均能有效减少出血量(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安全有效,应密切观察并加强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16.
21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无创性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目前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随着产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为药物治疗或有创侵入治疗,在不同程度上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危害。探索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保障产妇分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主张应遵循先简单后复杂、先无创后有创的原则[2]。我院应用无创性护理干预措施,成功救治了21例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于2006年6月~2008年12月共自然分娩2169例,排除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67例,岀血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4月我科收治的114例初产妇,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产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后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后2h、24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子宫恢复情况、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促进子宫的恢复,确保产妇的分娩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产前针对性实施护理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 559例阴道分娩产妇(干预组)实施产后出血临床干预措施;应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专用表,对每位入院孕妇评估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针对孕妇存在的不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在产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及相应处理,及时纠正并发症;在产时严密观察和处理3个产程,产妇宫口开全时常规给予建立静脉通路;对潜在产后宫缩乏力者,在其胎儿娩出后应用缩宫素及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产后2 h内准确测量出血量,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等.并与1 445例未实施干预措施的产妇(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1.36% vs 2.35%,P<0.01).结论 根据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表对入院孕妇进行高危因素评估,并积极采用临床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全面护理干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治疗的10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统一接受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0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6.08%(显效60例、有效38例、无效4例),此外护理满意度为98.04%(非常满意70例、较满意30例、不满意2例)。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止血,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寻求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5年产后出血1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53%,平均剖宫产率为56.9%,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29%;顺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手术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5%(P<0.05)。宫缩乏力因素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59.5%,占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33.8%(P<0.05)。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有关,宫缩乏力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