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泛发型白癜风皮损基础上出现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复发  相似文献   

2.
117例胸前瘢痕疙瘩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前瘢痕是指两侧位于锁骨中线间,上界为胸骨柄上缘水平,下界为剑突下缘水平出现的瘢痕。本文总结117例胸前瘢痕疙瘩治疗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7例中,女86例,男31例,年龄16~42岁,仅1例为72岁;病程6个月~5年;117例中3例为2~3次单纯手术切除后复发,其余未经治疗。根据瘢痕面积大小采用不同疗法。面积<8cm2的92例,采用确炎舒松A胸前瘢痕内注射1~2mL10~20mg,每10天1次,6~8次为一疗程,对较大瘢痕分区注射。疗效标准参照朱兆明1优、良、差3级分类法。优者74例80…  相似文献   

3.
瘢痕疙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疙瘩是由于皮肤创伤后纤维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并超出原有损害范围的异常瘢痕.瘢痕疙瘩治疗方法很多,有手术切除、冷冻、激光照射、放射线照射、药物治疗等,但容易复发,迄今尚无非常满意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多采用外用(局部)药物治疗,现将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6岁.因外阴增生性瘢痕1年、瘢痕周围黑褐色痂半年于2008年3月于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阴阜部出现一淡红色结节,黄豆大,伴轻度疼痛,未曾治疗,患者曾多次自行挤压,结节逐渐增大变硬,1年来增生成板栗大肿块.患者自己怀疑肿块生长可能与不洁有关,近半年来每天清洗外阴一二次.半年前阴阜以及大阴唇两侧出现黑褐色痂,逐渐增多,伴轻度瘙痒,未曾治疗.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  相似文献   

5.
冷冻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2002年12月-2004年7月采用冷冻联合皮损内康宁克通A注射治疗瘢痕疙瘩6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2001年以来,采用注射丝裂霉素C治疗瘢痕疙瘩21例,疗效较为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1例瘢痕疙瘩患者,年龄15~42岁:瘢痕部位:颈部2例,胸部6例,耳垂5例,上臂3例,肩部1例,腹部4例,病损面积1~9cm2,病史:3m~10yr。1.2治疗方法常规用碘伏消毒瘢痕表面,丝裂霉素C0  相似文献   

7.
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组织的过度增生性反应。易发生瘢痕疙瘩的患者年龄常〈30岁,有遗传倾向。胸前部、肩部和上臂、耳垂、面颊是瘢痕疙瘩的好发部位。瘢痕疙瘩治疗较困难,复发率高。联合治疗的疗效比单一治疗效果更佳,且复发率相对较低。最终选择哪一种治疗方法治疗瘢痕疙瘩往往取决于皮损的大小和位置、患者年龄、复发率、美容要求以及临床医师的经验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8.
瘢痕疙瘩是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的超常反应 ,与个人体质有关。局部手术、外伤、烧伤、皮肤感染等均可引起发病。多数病人不能回忆出外伤史 ,可能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 ,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慢性发炎所致。多发于胸背上部及上臂三角肌区 ,常伴有触痛及瘙痒。近 2年来我们用确炎舒松  相似文献   

9.
<正>耳郭为瘢痕疙瘩的好发部位之一。耳郭瘢痕疙瘩的诱因有很多种,大部分是由穿耳孔所致。目前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方法有很多,但尚无统一有效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我们采用V-T皮瓣成形术式及术后局部加压治疗耳郭瘢痕疙瘩1例,治疗效果满意,未见复发,无耳郭畸形,达到很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7岁。乳腺癌术后20年,胸壁部巨大瘢痕疙瘩10年,瘁痛明显,采用电子射线放疗,随访24个月,患者瘙瘁疼痛缓解,皮损缩小。  相似文献   

11.
瘢痕疙瘩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瘢痕疙瘩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迄今仍没有能达到完全满意的治疗方法,目前提倡根据临床表现施以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文章对多年来国内外瘢痕疙瘩治疗方法予以分类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理性瘢痕是由创伤等引起.以胶原等大量结缔组织基质的过度产生和沉积为特征的人类真皮区特有的纤维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其治疗是皮肤外科临床医师常常面临的难题.我们应用计算机检索近10年来Medline相关病理性瘢痕治疗的中外文献计89篇.概述了病理性瘢痕的病理生理研究.重点对不同治疗方法 的疗效、副作用、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治疗方法 有手术治疗、压力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抗肿瘤药治疗、抗组胺药、细胞因子相关治疗及基因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的病理性瘢痕需要采用多种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瘢痕疙瘩是指皮肤创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而形成的超出原损害范围的皮肤良性肿瘤[1]。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同家族中可有多人患有瘢痕疙瘩,有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瘢痕疙瘩是由成纤维细胞所致的胶原过量合成和沉积所产生。任何有效的非  相似文献   

14.
得宝松治疗瘢痕疙瘩18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得宝松治疗瘢痕疙瘩18例观察朱丽丽陈长斌指导(北京天坛医院皮肤性病科100050)我科于1996年1—3月,应用美国先灵葆雅药厂生产的得宝松注射液(每毫升含5mg倍他米松二丙酸酯及2mg倍他米松磷酸酯钠盐)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治疗...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19岁,因颈前红色斑块4月,黄白色丘疹20天,于2009年11月10日就诊.4月前,患者颈前因患"毛囊炎"自行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后,疼痛消失,但红色丘疹逐渐增大成隆起性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其上可见多条扩张的毛细血管,自觉瘙痒,轻微疼痛.外用"复方地塞米松软膏"无效,遂来我科就诊,诊断为"瘢痕疙瘩",予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局部封闭治疗1次后,斑块逐渐萎缩变平.20天前,患者发现原部位上出现数个黄白色丘疹,无自觉症状,再次来我科诊治.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4岁.因胸部、背部及四肢近端出现淡红色肿块2年就诊.患者2年前胸部、右肩背部无明显诱因出现淡红色肿块.肿块隆起增大、增宽,向周围扩展.左肩背部、下肢陆续出现同样皮损,皮损时有轻微瘙痒,未予诊治.否认发病前该部位有毛囊炎、外伤及蚊虫叮咬史.既往体健,皮肤外伤后未出现过类似损害,无手术史,无过敏性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17.
三种方法治疗瘢痕疙瘩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三种方法治疗瘢痕疙瘩的对照观察刘文阁秦士德吴延芳杨佩瑛曹艳黄绿萍我们对比观察了三种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于1993年6月至1994年6月间共选治确诊的瘢痕疙瘩患者62例,其瘢痕数目共122块。男22例,女40例。单块瘢...  相似文献   

18.
项部瘢痕疙瘩性毛囊炎临床上少见,我科遇见数例。现将其中较为典型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瘢痕疙瘩是一种难治性的病理性瘢痕,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及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为特征。其发病机制不明确,治疗后容易复发,临床医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该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瘢痕疙瘩的传统注射药物治疗作一简要综述,并介绍了治疗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瘢痕膏治疗瘢痕疙瘩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以来 ,我们用自配中药瘢痕膏治疗瘢痕疙瘩 6 0例 ,并与 90 锶表面敷贴治疗 4 0例进行对照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瘢痕疙瘩患者 10 0例 ,男 4 7例 ,女 5 3例年龄 5~ 4 8岁 ,平均 2 3岁。病变部位以前胸最多 (6 7例 ) ,其他依次为肩、上臂、下颌角、下腹正中、耳垂、前臂和下肢皮肤 (共计33例 ) ;皮损为性质坚硬的扁平隆起 ,颜色淡红或黄红 ,皮损直径最大不超过 10cm ,病程 3个月~ 5年 ,大多数小于 2年。 2 6例患者有家族史 ,2 5例为曾经进行放疗或/和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复发者 ,9例患者无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