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应及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缓解或消除其心理问题,促进患者早日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6w。心理干预前及干预6w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心理干预6w末除偏执因子分无显著变化外,其他各因子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0.05),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除恐怖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各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8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于患者入院3 d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患者出院前再次对家属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家属入组时症状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心理干预后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0.01),仅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总分及其他因子分与国内常模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家庭支持度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9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依据评定定结果予以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观察6周.干预后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干预前入组患者亲属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躯体化及恐怖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常模(P<0.05);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及情绪问题,予以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施以团体家属健康教育,观察8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入组家属健康教育前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均<0.01);健康教育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性下降(P均<0.05),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度与监护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家庭治疗,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1例,口服奥氮平治疗,对照组19例,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于治疗12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12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为89.47%,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阳性症状均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抑郁、焦虑及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成人常模(P<0.05),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阳性症状均分及其他因子分与正常成人常模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但奥氮平改善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怖症状方面优于利培酮,治疗后其心理健康状况接近正常人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一般资料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对134例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精神病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精神病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患者住院的次数、住院费用来源、家庭经济状况因素显著相关(P<0.01).结论 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患者住院次数、住院费用来源、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与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测试,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照。结果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6个因子的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较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63例住院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患者父母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常模差,其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敌对、恐怖和躯体化7项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患者母亲抑郁、焦虑、躯体化3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父亲,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80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2周末再次测评,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躯体化、焦虑、恐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其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心理干预6个月末再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并与全国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或0.01);心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抑郁、恐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但总分及抑郁、焦虑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问题尤为显著,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6·7"纵火案中烧伤伤员12个月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8例"6·7"纵火案中被烧伤的伤员进行调查。结果 "6·7"纵火案中烧伤伤员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与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或P0.05);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常模(P0.01);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均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调查的18例烧伤伤员烧伤12个月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提示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和较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促进伤员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5例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与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方面高于常模(均P〈0.01);首次住院者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评分高于多次住院者(均P〈0.05);女性患者在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3个因子的评分高于男性患者(均P〈0.01)。结论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一级亲属进行为期12周的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干预前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的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因子以及SAS、SDS评分高于全国常模(t=1.46~8.06,P〈0.05),心理干预后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因子及SAS、SDS、SF-36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2.15~4.7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的心理问题较为明显,而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性治疗和康复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调查123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所得评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进行男女患者SCL-90评分的比较。结果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患者SCL-90总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恐怖4个因子的评分也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女性患者躯体化、抑郁及敌对因子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较严重,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心理门诊来访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来我院心理门诊来访者10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来访者分别在首次门诊和第4次门诊进行测评,观察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来访者的SCL-90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SAS和SDS在咨询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门诊来访者都有负性心理,但并不全部都存在心理障碍。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有了明显的变化,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有所改变,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方面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患者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的83名陪护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于患者入院时对陪护亲属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评定结果予以心理干预,干预时间>1个月,干预后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陪护亲属心理...  相似文献   

18.
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综合医院急诊科405名在职医护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诊科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医生焦虑、抑郁、恐怖、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焦虑、恐怖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护士(P〈0.05);护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护士的突出问题是人际关系、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和抑郁;医生的突出问题是恐怖、焦虑、偏执和抑郁。应针对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