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对1993年甘肃省卫生学校新生4432人进行了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HBsAg阳性16例(3.61%),抗HBs阳性49例(11.06%),抗-HBc阳性155例(34.98%),HBsAg阳性者16例中e系统阳性9例(56.25%),HBV感染率40.85%(181/443)。并对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及民族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小三阳HBsAg、HBeAg(--):或抗-HBe(+)、抗-HBc(+)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健康体检人群或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询问自己是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该如何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HBsAg携带者血清HBeAg和抗-HBe的阳性率,应用ELISA法,检测1545例HBsAg携带者血清HBeAg及抗-HBe。结果:不同性别HBeAg及抗-HBe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男性高于女性(P<0.05);HBeA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P<0.005;而抗-HBe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05,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加强对HBsAg携带者的预防工作,有计划地对HBeAg及抗-HBe阳性者作长期随访研究,更有效地减少HBV在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5.
<正> 本文对15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同时检测其血清中HBV血清学标志(HBVM)及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并分析HBVM与HBVD-NA的相互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本组154例,均为1994年6月至199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参照1990年(上海)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男93例,女61例。年龄7~77岁,平均45.7岁。其中急性乙型肝炎2例,慢性乙型肝炎149例,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2例,乙型肝炎合并巨细胞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酸(HBVDN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7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PHC患者同时检测HBVM和HBV DNA,根据HBVM组合模式进行分组分析。结果:HBVM组合模式中以HBsAg、HBeAb及HB—cAb(小三阳)的感染模式最多;小三阳组、HBsAg+HBcAb组、HBsAg+HBeAg+HBcAb组的HBVD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乙型肝炎相关性PHC大多数存在着HBV—DNA复制活跃状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是最实际的防癌措施。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变异与隐匿性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是HBV的高感染地区,约1.2亿人携带HBV,其中约1/4的人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多数HBV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病毒血症是HBV感染的主要证据。血清HBsAg阴转及抗-HBs的出现一直被认为是HBV清除和临床痊愈的标志。但随着HBV—DNA检测技术灵敏度和特异度不断提高,在HBsAg阴性、但抗-HBs阳性者的血清中也可检测到HBVDNA。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在一些HBsAg阴转的急性自限性乙型肝炎或慢性HBV感染者、以及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或肝脏组织中均可检测到低水平的HBVDNA。 相似文献
9.
10.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为HBV外衣壳S蛋白 ,在无病毒复制的情况下S基因可通过mRNA逆转录酶复制生成 ,故不反映病毒增殖 ,是HBV感染和携带的标志 ,用于肝炎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研究和输血安全保证。急性肝炎可在转氨酶升高前或症状出现前 1~ 7周测出 ,发病 3周约半数阳性 ,高峰在感染后 2~ 3月 ,多数病人半年后清除 ,然后表面抗体升高。HBsAg阳性持续半年或一年以上为HBV慢性携带者 ,母婴传播可携带数十年 ,此期虽无明显症状但可有肝细胞损害 ,与免疫功能紊乱或合并HCV或HDV感染有关。其中部分病人将发…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含量与病毒复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定量测定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HBV大蛋白(HBV-LHBS)的含量,探讨其与HBV病毒复制的关系。 方法 以荧光定量PCR检测175份HBV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将这些标本按DNA拷贝数分为3组,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HBV-LHBS和PreS1抗原。结果 ≥106 copies/ml组,LHBS阳性率和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98.4℅和(94.74±31.50) ng/ml,103~105 copies/ml组,LHBS阳性率和定量检测结果为75.8℅和(30.47±21.33) ng/ml, ≤103copies/ml组,LHBS阳性率和定量检测结果为33.3℅和(14.84±10.36) ng/ml, 3组标本PreS1抗原阳性率依次为87.1℅﹑43.5℅﹑17.6℅;HBeAg阳性组血清中LHBS阳性率为83.7℅,PreS1抗原阳性率为68.2℅;HBeAg阴性血清中LHBS阳性率为53.5℅,PreS1抗原阳性率为36.6℅。结论 LHBS能较好地反映HBV感染者体内病毒的复制程度,而且其定量结果与HBV DNA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因此LHBS定量检测可能成为较好判断HBV活动的新的血清学指标。
【关键词】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HBS 乙型肝炎病毒HBV HBV DN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元宝山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的流病学规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样本中的HBsAg、HBeAg、抗-HBc的阳性率。结果:中、小学生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4.1%、3.31%;男、女分别为4.23%、3.71%;城、乡分别为3.11%、4.49%。HBsAg、HBeAg、抗-HBc三项皆为阳性的中、小学生阳性率分别为2.26%、2.36%,男、女分别为2.17%、2.36%,城、乡分别为1.30%、2.83%。结论:元宝山区不同学校、不同性别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无论HBsAg阳性率,还是HBsAg+HBeAg+抗-HBc指标的阳率农村显著高于城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点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PCR-ELISA技术检测38倒HBeAg阴性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前C区1896点突变。结果:38例HBeAg阴性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检出28例HBV前C区1896变异病毒株,检出率为73.7%。结论:临床HBeAg阴性,HBV DNA阳性感染者多数为HBV l896变异病毒株感染,这些感染者具有传染性,故HBeAg阴性不能作为排除HBV复制和传染性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14.
试述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液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其中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标志着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大(即俗称的大三阳);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一般标志着病毒复制受到抑制、传染性变小(并非都如此)(即俗称的小三阳).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模式与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应用敏感的ELISA方法检测133355例患者血清乙肝“两对半”,以此进行HBV抗原-抗体系统血清学标志模式分析,检测结果显示邮22标志模式,乙肝“两对半”血清感染率可达到80%,并对其结果以标志模式加以总结验证,起着指导临床和提高检验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分析胎儿宫内感染与胎盘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60例HBV携带者孕妇临产前检测HBV eA g及HBVDNA,产后抽取新生儿脐血/静脉血检测HB sA g及HBVDNA判断宫内感染;对其中80例孕妇胎盘用免疫组化法测HB cA g。结果:①胎儿感染率为7.50%(12/160);②母血HB eA g/HBVDNA阳性者,胎儿感染率分别为12.78%(11/86)及13.63%(12/88),高于母血HB eA g/HBVDNA阴性者1.35%(1/74)及0.0%(0/72);③80例胎盘HB cA g阳性率为81.25%(65/80),胎儿感染组阳性率91.67%(11/12),高于胎儿未感染组79.41%(54/68),P<0.05;④胎盘各层细胞可被HBV感染,HB sA g/HB cA g主要分布在与母血直接接触的蜕膜细胞、绒毛间质中,合体细胞阳性率较高。结论:①脐血检测HBVDNA是诊断胎儿宫内感染HBVDNA的一个敏感方法,而外周静脉血的检测具有确诊意义;②孕妇血HBVDNA、HB eA g阳性是胎儿感染的高危因素;③胎儿感染与胎盘感染有关;④胎盘屏障对胎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研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表现模式、病毒载量、临床疾病普的关系。方法有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HBsAg阳性病例360例和无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病例130例进行HBV—M、HBV DNA及常规肝功检查、B超检查。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M表现模式有关,HBeAg的存在影响HBV DNA水平变化,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表现模式、病毒载量与疾病普无关。E抗原阴性在肝硬化、肝癌患者中分布增多。结论任何一种阳性或阴性HBV—M状态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HBV复制,相同的HBV—M状态、等量的HBV—DNA可能有不同的病理学改变和不同的临床疾病普,早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患者中E抗原阴性HBV感染者占优势。重视E抗原阴性慢性活动性肝炎自然史。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对判定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21例HBV感染者血清LHBs及HBV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HBV DNA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1)在221例HBV感染者中,LHBs、HBeAg与HBV 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4.66%、53.40%;(2)LHBs阳性率随HBV DNA拷贝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HBV DNA阳性率为77.38%,LHBs阳性率为8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92,P<0.05);(3)96份HBeAg阳性血清中,HBV DNA 与LHBs 的阳性率分别为85.40%、94.70%;在125份HBeAg阴性血清中,HBV DNA与LHBs 的阳性率分别为71.20%、76.80%,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1,P>0.05;2=2.78,P>0.05).结论 血清LHBs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复制程度,其灵敏度高于HBeAg,是作为判定HBV复制情况的一个较好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肝炎病毒感染与脂肪肝关系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肝炎和脂肪肝同为国人常见肝病,两者合并存在则更增加对肝脏的损害。我们通过群体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和临床病例分析,探讨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脂肪肝发生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群体流行病学研究研究对象为1996年9~11月参加健康体检的4009名上海市机关职员,血清HBsAg测定采用酶免疫法,肝脏超声检查采用SiemensSonolineSI450型B型超声仪,探头3.5Mhu。其中男性2583名,女性1426名,男/女之比为1.8∶1;年龄20~81岁,平均46±14岁。二、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对群体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