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因高热量饮食及体力活动不足,2型糖尿病(T2DM)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倾向.据报道,儿童及青少年T2DM的患病率较30年前增加了2~3倍[1].2002-2012年美国儿童青少年T2DM患病率的相对年度升幅为4.8%[2],2005-201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T2DM的患病率为10/10万,北京地区6~18岁儿童青少年T2DM的患病率为0.6‰[3].T2DM发病更早,胰岛β细胞功能衰减的速度也更快,若控制不及时更易出现并发症[4].儿童期糖尿病诊断后大概8年,72%的T2DM患者至少出现1种并发症[5].但是,用于T2DM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检测多在18岁以上人群,儿童青少年患者在药物选择上受到限制.仝小林院士临证近40载,擅于运用中药降糖及控制并发症,在临床多获良效,现举1例青少年肥胖T2DM诊疗验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其他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人数明显增加,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分析估计,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的患病率为9.7%,成人总数可达9 240万[1],主要以2型糖尿病为主,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慢性高血糖会对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等系统造成长期损害,导致各种脏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以高血糖为表现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公认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常合并血压、血脂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提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造成沉重的经济及社会负担。2013年新华社公布:我国成年人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1. 6%。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患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衰竭,导致眼、心血管、神经、肾等组织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身体的功能缺陷及衰竭。目前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都不断上升,据统计在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240万例,2035年将达到1.43亿,患病率高达9.70%。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最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之一[1]。中医治疗糖尿病有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糖、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紊乱,可并发多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患病率为17%~40%[1]。西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是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糖尿病可大致分为1型和2型,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糖尿病前期为15.5%,2型糖尿病占90%~95%~([1])。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中的"消渴"范畴。薛莉主任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1科主任,师承国家级名中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影响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天出现200多名儿童糖尿病患者,每年儿童糖尿病患者以3%的比例递增,在学龄前儿童中增加更快——每年递增5%。全球每450名儿童中就有一人是1型糖尿病(需用胰岛素治疗赖以生存)患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万15岁以下的糖尿病儿童患者[1]。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005年我国有糖尿病患者约5 000万,每年还以120万的数目递增[1].有调查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一般人群的2~4倍.  相似文献   

9.
丁育林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80-180,F0003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极易发生冠心病、缺血性或失明、肢端坏疽等严重并发症。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争对糖尿病的高发病率、低年龄化、病程长等特点,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本文着重讨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防治。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的需终身治疗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的。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为慢性终身  相似文献   

11.
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1980年仅为0.81%,至1994年已达2.8%,1996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患病率为3.21%。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患病率已接近10%。最新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5000万,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1/5。预防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将近1亿,可怕的是儿童以及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呈迅猛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苏省高淳地区青少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方法对高淳地区2 804名16~19岁青少年空腹血糖(FBG)分布和糖尿病流行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青少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0.39%,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病率为6.5%。男性糖尿病患病率0.26%,女性糖尿病患病率0.54%。结论江苏省高淳地区青少年糖尿病和IFG的患病情况与相关调查研究结果一致,且与肥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正便秘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和慢性病,具体表现为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质地干硬或伴有排便不尽感,这些症状既能单独发生,也有可能由某种潜在疾病引起[1],病程在6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便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4~17岁的儿童中,便秘发病率为3%~5%[2],西方国家便秘的成人患病率为2%~35%[3],  相似文献   

14.
<正>矮身材、肥胖、性早熟是目前儿科生长发育门诊具有代表性且常见的三种疾病。临床及文献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儿童生长发育疾病亦主要围绕这三个疾病开展。调查显示,我国现有矮小人口约3 900万人,矮身材患病率约3%[1];6岁以下儿童的肥胖率为3.6%,6~17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为7.9%[2];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正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代谢疾病。根据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统计,全球20~79岁年龄段的糖尿病患病率为8.8%[1]。持续的高血糖可导致心脏、肾脏等脏器损伤、功能障碍。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由1型和2型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特征是肾管间细胞外基质(ECM)蛋白质的过度积累,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16.
彭利 《湖北中医杂志》2007,29(7):63-64,F00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提高.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高血压病存在以胰岛素抵抗(IR)为中心的多种脂质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病等多种慢性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共同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代谢性疾病 ,以高血糖为其主要标志。目前世界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以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 ,我国目前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据最新资料表明 ,目前我国 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 3.2 % ,全国糖尿病患者约在 30 0 0万人以上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 ,成年人多见 ,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不一定需要用胰岛素维持生命 ,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一般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分三个阶段 :高危人群阶段 ,血糖增高阶段 ,临床糖尿病。糖尿病控制不佳者可造成残废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笔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张柳明 《国医论坛》2010,25(3):51-53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异质性内分泌紊乱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育龄妇女PCOS的患病率为5%~10%。其主要特征为长期慢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和皮肤改变两方面,如月经紊乱、不孕、多毛症、黑棘皮征、痤疮等。近年来PCOS的代谢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呈不断升高趋势已是不争事实,甚至儿童糖尿病的患病率近年在各国也有增高现象。胰岛素抵抗是包括糖尿病在内的众多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的共同发病基础,正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今内分泌代谢研究的世界热点。  相似文献   

20.
<正>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病,全世界患病率大多为1~2%,西欧各国为2~4%。据统计,近年各国糖尿病患病率都有上升趋势。1979年WHO(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日内瓦会议认为世界上至少有3,000万糖尿病患者。本病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及心血管病,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三大疾病。我国于1978~1980年在全国14省市的调查统计,实际患病率为6.09‰。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从40岁起各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