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同时适用于桑白皮、炒桑白皮及其标准汤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评价方法,结合转移率、出膏率及指纹图谱相似度等指标,揭示三者之间的质量传递规律。收集有代表性的15批桑白皮饮片,制备炒桑白皮及其标准汤剂;采用UPLC-PDA建立三者的含量测定方法及指纹图谱方法。结果建立的UPLC含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方法良好,能同时适用于桑白皮、炒桑白皮及其标准汤剂的检测。15批桑白皮、炒桑白皮的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良好(>0.9),且二者具有相同的共有峰;而炒桑白皮标准汤剂指纹图谱仅检测到一个特征峰(桑皮苷A),表明桑白皮饮片指纹图谱中其余共有峰对应成分在水提液中含量低。桑白皮、炒桑白皮及其标准汤剂中桑皮苷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49%~2.00%、1.62%~2.27%、0.75%~1.29%;桑皮苷A的转移率从桑白皮到炒桑白皮为103.7%~116.3%、从炒桑白皮到其标准汤剂为45.7%~56.9%。15批炒桑白皮标准汤剂的出膏率14.7%~19.5%。上述所有指标均位于均值的±30%。该文建立了适用于桑白皮、炒桑白皮及其标准汤剂的桑皮苷A含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方法,明确了三者之间的质量传递规律,为桑白皮、炒桑白皮的质量评价建立了方法,为含桑白皮制剂的全程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桑白皮与蜜桑白皮及其相近品种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对桑白皮与蜜桑白皮及其相近品种进行鉴别区分。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桑白皮与蜜桑白皮及其相近品种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桑白皮味甘、辛,性寒,归肺经,具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主治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面目肌肤肿胀等证,是临床最常用的草药之一,用桑白皮配伍的方剂如桑白皮汤、清金化痰方和清肺化痰汤等被广泛使用于临床。桑白皮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发挥其功效的物质基础,现代中药药效物质分析鉴定手段已较成熟,对桑白皮化学成分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系统,该文查阅了近些年来关于桑白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方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文献报道,结合桑白皮已分离鉴定出的主要药效成分及主要药理作用,对桑白皮及其相关方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该文通过总结并分析现临床常用桑白皮方剂的组方配伍思路和常用量,为桑白皮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提供参考。该文为桑白皮及其相关方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考,有利于桑白皮及其相关方剂在临床上发挥更广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桑白皮的血清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UPLC-MS鉴定入血成分,筛选桑白皮有效成分。方法:灌胃给予大鼠桑白皮提取液,取眼眶静脉血,采用溶剂法沉淀蛋白,进样考察,建立桑白皮血清HPLC指纹图谱;采用对照品及UPLC-MS法鉴别桑白皮的入血成分。结果:建立了桑白皮的血清指纹图谱,确定了2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1个为原型成分桑皮苷A。结论:桑皮苷A为桑白皮的入血成分,具有平喘止咳的功效,为桑白皮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
李群 《中成药》2013,35(1):151-153
对桑白皮的生熟应用及古今炮炙沿革进行了探讨,通过查阅历代文献,阐述桑白皮生熟应用的起源、历代曾经出现的加工炮制方法以及桑白皮生熟异用的原理等,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桑白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产地桑白皮、蜜桑白皮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HPLC指纹图谱研究,探索桑白皮、蜜桑白皮醋酸乙酯提取物在HPLC指纹图谱中呈现的差异。方法采用Waters 2965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色谱柱Thermo ODS-2 HYPERSIL(250 mm×4.6 mm,5μm),色谱条件:乙腈-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340 nm;进样量10μl。结果桑白皮与由其蜜制而得蜜桑白皮醋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15~0.991,而同一产地批次不相对应的桑白皮与蜜桑白皮醋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213~0.913。结论桑白皮蜜炙前后差异较小,而相同产地市售桑白皮与蜜桑白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桑白皮因具有多种功效而在方剂中被广泛使用,其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的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分离筛选纯化方法的发展,从桑白皮中分离出了众多的化合物,文章就近年来发现的桑白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其为桑白皮临床用药及有效成分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归肺经中药桑白皮的主要功效为泻肺平喘,利尿消肿。为阐明桑白皮发挥治疗功效的物质基础,理解其归肺经的实质,并为提高临床合理使用、进一步开发桑白皮的现代应用提供参考,作者以近期研究为重点,概述了桑白皮的化学、药理活性及药代谢动力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9.
桑白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是临床常用中药,其性甘、寒,归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尿消肿之功,主治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等证,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以及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桑白皮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较大进展。该文检索并查阅了近些年来桑白皮在药理作用方面的文献,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目前的研究表明,桑白皮除传统功效所对应的镇咳、祛痰、平喘、利尿等药理作用外,还具有镇痛、抗炎、降血糖、舒张心血管、抗病毒、抗癌、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过敏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桑白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这些拓展、延伸研究对桑白皮深入开发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本文综述了桑白皮目前的药理作用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桑白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桑科植物的根皮(即桑白皮)中作者曾分出一个降血压的成分桑白皮素B(Mora-cenin B)并确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在分离桑白皮素B的过程中,作者从该植物的提取物的酸性部位经层析方法获得了一个具有降血压活性的部位,从该部位中得到了另一个无定形的异戊烯基黄酮衍生物,命名为桑白皮素A(Moracenin A),它对大鼠(静注)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桑白皮素A的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型去甲斑蝥素肝脏注射急性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昌全  郑晓梅  李柏 《中成药》2000,22(10):715-717
目的:比较去甲斑蝥素缓释注射课题与普通注射液肝脏注射的急性毒性、为缓释剂型的临床肝脏注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小鼠及18只大鼠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肝脏注射等量去甲斑蝥素缓释溶液,普通水剂及药物缓释辅料泊洛沙姆407溶液,观察小鼠行为状态、生存情况及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注射去甲斑螯素缓释溶液组小鼠死亡率低于普通水溶液组;泊洛沙姆407小鼠肝脏注射的LD50〉625mg/kg,缓释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规格怀牛膝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探索其内部质量差异,为该药材的规格标准完善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怀牛膝用体积分数75%乙醇水浴回流提取,得体积分数75%乙醇回流提取物,用40 mL水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各萃取相及萃取后的水相,浓缩至浸膏,采集各部位HPLC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综合聚类法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其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石油醚、氯仿部位均标定了11个共有峰,乙酸乙酯部位标定了10个共有峰,正丁醇部位标定了19个共有峰,水部位标定8个共有峰;氯仿部位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较大,其他部位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较小,均在0.9以上;石油醚部位指纹图谱差异主要体现在峰高,乙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水部位的化学成分种类及峰高均存在差异;综合聚类分析能将不同规格怀牛膝区分开。结论不同规格怀牛膝内部质量存在差异;实验中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全面反映不同规格怀牛膝的化学成分分布,为不同规格怀牛膝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把中医学仅仅理解为是一种医疗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传统医学的宝藏.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了对"中医学"的理解.1)中医学的内涵,包括中医理论、中医思想、中医文化、中医学术体系和中医临床等方面内容.2)中医学的特色,包括民族化、大众化、文学化、哲学化和人文化等特色.  相似文献   

15.
感冒病证治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感冒为感受风寒暑热等外邪引发的疾病,皆因六淫之邪及时行疫气所致,常因季节、年龄、体质、邪气、病位等不同有不同的辨证特点,治疗时用药又各有不同,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在用药配方方面又有很多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7.
采收期对杭白菊4个主栽品种功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采收期对杭白菊4个主栽品种主要功效成分的影响,确定最佳采收期,采集杭白菊4个主栽品种花蕾、胎菊、幼菊、全菊4个时期16个样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结果表明杭白菊4个主栽品种不同采收期采收对其主要功效成分有显著影响,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在花蕾期最高,胎菊期次之;木犀草苷含量胎菊期最高,幼菊期次之;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胎菊期最高,花蕾期次之;4个品种单花质量从花蕾期到全菊期均显著增加,全菊最高.综合功效成分与采收期的关系,杭白菊4个主栽品种均在胎菊期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医学本科生亚健康的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问卷对北京地区4所医学院校在读本科生的亚健康特征进行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分析亚健康发生率,使用SPSS18.0软件中的非参数检验对表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回问卷657份,回收率为73%,其中判定为亚健康者259例(39.4%)。不同院校、不同性别的亚健康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健康组、亚健康组与疾病组的能力因子分别为8.801、9.681和9.656,躯体不适因子分别为17.524、21.869和20.892,睡眠因子分别为5.168、7.331和6.661,情绪因子分别为6.485、7.924和7.629,二便因子分别为7.653、9.669和8.886。上述5个因子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调查人群中亚健康的发生概率为39.4%。其发生率在中西医院校、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亚健康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精力下降、二便异常、负性情绪增加、睡眠质量下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鸡血藤种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鸡血藤种子特性,探讨影响鸡血藤种子发芽率的因素,为其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观察描述鸡血藤种子外观性状特征,检测其千粒重、含水量、种子活力,并对不同贮藏方法、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的不同含水量的鸡血藤种子的发芽率进行测定.结果 新鲜种子的含水量为27.27%,发芽率为96.70%,室温放置7d后,种子含水量下降至26.00%,发芽率下降至85.20%;置干燥器中贮藏30d后种子含水量降至12.08%,发芽率降至70.00%;置冰箱4℃保存30d的种子含水量保持在26.00%左右,发芽率为80.00%.将鸡血藤种子初步划分为3个等级:一等种子千粒重为371.8g,发芽率为100%,2等种子千粒重为263.1g,发芽率为88.9%;3等种子千粒重为157.9g,发芽率为66.7%.结论 鸡血藤种子的含水量与其发芽率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发芽率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下降.  相似文献   

20.
人参皂苷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人参皂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中人参皂苷含量。结果乙醇浓度对微波提取人参皂苷有极显著影响,提取时间次之,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影响较小。结论该提取法具有设备简单,热能利用率高,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人参皂苷提取率高等优点,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药材粗粉量的70%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媒,提取4次,2 min/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