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程志琴  高颖  陈丹  赵卫云 《心脏杂志》2016,28(2):175-178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健康查体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分布特征以及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关联性。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7 913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完成身高、体质量、腰围、血脂、血压、血糖、血尿酸、腹部B超等项目检查,观察NAFLD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结果 乌鲁木齐市人群NAFLD患病率为3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1%,女性患病率为1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30%、40%、31%、33%。NAFLD组中肥胖症、血脂紊乱、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5)。结论 ①人群NAFLD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②NAFLD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份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以及代谢综合征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3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11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测定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代谢综合征总的患病率为28.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为49.1%和11.8%).肝纤维化分期为S_(0~1)、S_(2~4)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1%和19.7%(P<0.01),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天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炎症程度均与其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代谢综合征患者率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别为55.4%和40.0%);纤维化分期为S_(0~1)、S_(2~4)的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6.2%和70.7%(P<0.01);代谢综合征、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明显炎症均与其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这两类患者代谢综合征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五种诊断标准在成都地区城镇老年人群中的应用。方法运用五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NCEP-ATPⅢ)、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国际糖尿病联盟(IDF)、AHA/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AHA/NHLBI)及国际肥胖研究协会(New consensus definition)评估成都市青羊区居民社区老年人群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情况,并比较几种诊断标准的诊断差异和一致性。结果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分别为NCEP-ATPⅢ15.5%、CDS 16.5%、IDF 21.5%、AHA/NHLBI 26.7%及New consensus definition 26.7%(P<0.01);且女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男性(P<0.01)。IDF、AHA/NHLBI及Newconsensus definition的诊断一致性最高,为94.9%,Kappa值为0.860(P=0.001);而其他各组之间的一致率均低于90.0%,Kappa值均<0.7。结论成都地区城镇老年人群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且女性高于男性;由于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逐渐更新,导致了同一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逐渐升高,诊断一致率存在较大差异,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及社会医疗保障评估中需要考虑相关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西靖乡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制定老年人群高血压防治规划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4—9月,对西靖乡7个行政村所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掌握西靖乡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结果西靖乡1 26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普查确诊高血压393例,患病率31.17%,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3,P0.05);60岁~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0,P0.05);70岁~组(χ2=0.19)和80岁及以上组(χ2=0.22)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年龄组患病率以60岁~组最低(23.09%),70岁~组最高(49.56%),80岁及以上组略有下降(42.86%);古山、平原、高峰、七墩台、西靖、感恩新村和阳光新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1.36%、27.12%、31.67%、31.82%、25.53%、24.30%和39.24%,阳光新村高血压患病率最高(39.24%)、感恩新村最低(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0,P0.05);393例6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55.22%、38.68%和9.16%。结论高血压是农村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危及古浪县西靖乡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需要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群高血压的管理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天津市蓟县农村老年人尿失禁的患病情况和老年人尿失禁与慢性疾病及女性分娩史的关系.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天津市蓟县所辖的两个乡(镇)卫生院60岁及以上老年人743名,按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农村老年人尿失禁与慢性疾病及女性分娩史的关系. 结果 天津市蓟县农村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为33.4%(248例),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43.2%与22.8%,χ~2=34.70,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呼吸系统、前列腺、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疾病的老年男性患者尿失禁风险比未患者高,其中患前列腺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男性患尿失禁风险最高(OR值分别为11.47、11.76).老年女性中,便秘的老年人比无便秘者患尿失禁风险高(OR=1.46),患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的老年女性患尿失禁风险比未患者高,其中患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女性患尿失禁风险最高(OR=4.84);围产期孕次、产次越多患尿失禁风险越高(OR=1.03、1.02);分娩过程中会阴裂伤、伤口感染患尿失禁风险高(OR=1.72、1.65). 结论 天津市蓟县农村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较高,老年人尿失禁的发生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同时女性分娩史也影响老年人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口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流行现状,分析NAFLD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8 771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指标,行肝脏B超检查。计算NAFLD的患病率,分析NAFLD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组分的关系。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8771例体检对象中NAFLD 5715例,患病率为30.45%;男性NAFLD患病率为41.74%,女性NAFLD患病率为17.22%。男性NAFLD患病高峰年龄为45~59岁,女性NAFLD患病高峰年龄为45岁及以上。男性中度NAFLD患病率高于女性(8.10%vs 1.19%,χ2=476.1,P0.001)。男性人群中肥胖、超重者的NAFLD患病率较高,女性人群中肥胖者NAFLD患病率较高,男性和女性中不同BMI水平组的NAFLD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11、1917,P值均0.001)。NAFLD患者BMI、血压、FPG、TG、ALT、AST、GGT明显高于非NAFLD者,而HD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276、32.339、31.487、12.185、9.716、38.382、26.350、25.291、15.008,P值均0.001)。结论海口地区体检人群NAFLD患病率较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NAFLD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组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乡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了解北京城乡老年人群代谢综合症(metabolic syndrome)的现况及特点。方法抽样调查北京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2201人,内容涉及人口特征、经济、慢性病及医疗状况: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代谢综合症使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A)诊断建议标准。结果北京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症的标化患病率为22.2%,而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6.3%,23.9%,65.3%,32.8%和3.7%;随着增龄,代谢综合症患病率逐渐降低;城区(27.0%)高于农村(14.5%);女性(27.4%)高于男性(14.6%);非文盲组(22.9%)高于文盲组(18.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1)。结论北京地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症患病率较高,尤以低龄老年人群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患病率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对石家庄26个部队休干所的1230例70岁及以上的离退休干部进行BPH及MS的患病率调查.结果 老年男性BPH的患病率为77.0%,随着年龄的增长,BPH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x2=50.4,P<0.01);老年男性MS的患病率为19.6% ;MS是BPH发生的危险因素(x2=24.2,P<0.01).结论 MS可能是BPH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脂肪肝与肥胖、血脂、血糖和血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脂肪肝与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关系。方法调查887例老年人,分析脂肪肝与年龄、体质指数(BMI,kg/m2)、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平均血压、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肥胖分别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非肥胖(体质指数,BMI<28kg/m2)老年人群脂肪肝的发病率男性为11.3%,女性为22.3%。肥胖(BMI≥28kg/m2)老年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男性为40.4%,女性为50.0%。男性脂肪肝者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明显相关(P<0.01),与高胆固醇血症、DM+IGT有关(P<0.05),而女性脂肪肝者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DM+IGT明显相关(P<0.01),与高血压有关(P<0.05)。当将肥胖和脂肪肝分别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男女脂肪肝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的OR值均高于肥胖人群。结论老年人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代谢及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常规全面健康评估发现老年(≥60岁)NAFLD患者103例和非NAFLD老人181例,比较他们血生化学及血管影像学的变化;行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发生冠状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03例NAFLD患者,MS和DM的发生率分别为61%和39%,显著高于非NAFLD老人(22%和24%,P〈0.01);NAFLD患者BMI(32.1kg/m2对27.6kg/m2)、HOMA-IR (3.4对2.9)、ALT(34.0u/L 对22.9u/L)和HS-CRP(7.0mg/L对3.5 mg/L)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血管病变方面,冠状动脉狭窄(58%对30%)、CHD发生率(24%对12%)和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8%对11%)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冠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DM(OR=11.4)、 NAFLD(OR=2.26)、 MS(OR=1.99),而CHD的危险因素依次为MS(OR=2.84)、CRP(OR=1.19)和ALT(OR=1.06,P〈0.05).结论 NAFLD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代谢紊乱和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病变有持续进展的趋势,NAFLD及其引起的肝内外炎症反应对冠脉狭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老年体检人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代谢综合征(MS)及其相关疾病的情况。方法从参与本院体检的405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选取313例(男224例,女89例),平均76.08±7.53岁,检测身高、体重、腰围、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及多普勒超声,并对结果分析。结果老年男、女性MS患病率分别为14.3%和20.2%,男、女NAFLD患病率为40.2%、36.0%。在MS各种组合中,男、女性均以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组合比例最高,占40%以上,NAFLD患病率在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血糖异常组合中高达100%。NAFLD病人中的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比例较高,NAFLD病人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BMI、腰围也、显著高于非NAFLD,但血清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FLD和MS相关(r=0.374,P〉0.01)。结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NAFLD和MS患病率均较高,NAFLD作为MS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及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长期在北京医院老年病房进行健康查体及疾病治疗、病历资料完整的老年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别记录受检者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尿、蛋白尿、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血脂、血尿酸、乙肝表面抗原、影像学检查结果 以及既往诊断疾病情况,采用公式法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并对影响蛋白尿及CKD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82例老年人中,蛋白尿检出率为4.9%,肾功能下降为47.2%,CKD检出率为4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OR=2.257)和镜下血尿(OR=5.324)是老年人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高血压(OR=1.459)、冠心病(OR=3.290)、慢性阻塞性肺病(OR=2.094)、恶性肿瘤(OR=2.072)、高尿酸血症(OR=1.928)、贫血(OR=8.122)、血尿(OR=1.604)是发生CK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初步估计我国特殊老年人群的CKD患病率为48.4%,相关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贫血等,与发达国家水平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苏州市70岁以上老年居民代谢综合征(MS)现状与特点。方法抽样调查苏州市20个社区70岁以上常住老年居民2552名,内容涉及人口特征、经济收入、生活习惯、慢性病及医疗状况,检测身高、体重、腰围、血压、FPG、Fins、TG、HDL-C等。使用国际糖尿病联盟MS工作定义诊断代谢综合征。计算MS及各组分的患病率,并分析MS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MS总患病率为21.8%,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1.8%、29.2%;向心性肥胖、高TG、低HDL-C、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的患病率分别为48.7%,18.5%,5.6%,28.7%,67.4%;有一项以上代谢异常的比例男女分别高达78.2%、90.1%;随年龄增长,女性MS患病率呈下降趋势;MS患病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BMI、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与糖尿病家族史、体育锻炼和经济收入。结论苏州市老年居民MS患病率较高,尤以低龄老年女性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近期预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年龄对老年住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535例老年AMI住院患者按年龄、预后分别分组.回顾性分析年龄、并存疾病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80v94岁组与65~79岁组、60~64岁组比较,住院病死率升高,分别为7.5%、14.2%和22.9%(χ2=46.378,P<0.01),30 d病死率亦升高(χ2=44.534,P<0.01);60~64岁AMI患者30 d死亡组陈旧性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例数高于存活组,心绞痛例数低于存活组(P<0.05);65~79岁AMI患者30 d死亡组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例数均高于存活组;合并心绞痛例数低于存活组(P<0.05).80~94岁AMI患者30d死亡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例数均高于存活组,心绞痛低于存活组(P<0.05);80~94岁以上30 d死亡组与60~64岁、65~79岁的死亡组比较,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肺功能不全患者增加(P<0.05).结论 AMI患者病死率随增龄而升高,不典型心绞痛是80岁及以上AM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病学4年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广东省普通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发病率、死亡原因、自然史以及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2005年3543例普通人群NAFLD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随访调查(中位随访时间4年),对全部人群进行死亡原因调查,并对其中624例愿意接受复查者(复查组)再次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血生化和B超检查,分析NAFLD的自然病程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全部3543例中,失访219例,基线时NAFLD患者可随访467例,其中4例(8.6‰)死亡,均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原未患NAFLD者可随访2857例,其中22例(7.7‰)死亡,死因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组(624例)中基线时患NAFLD者117例,其中51例(43.6%)终点时病变程度不变,26例(22.2%)加重,21例(18.0%)减轻,19例(16.2%)消退;基线时未患NAFLD的507例中,新发NAFLD 185例(36.5%).标化患病率2005年为10.5%,至2009年为22.6%,上升显著(P<0.05).标化年发病率为4.9%[男性(5.1%)高于女性(4.7%),P<0.05].城市累积发病率(43.1%)高于农村(27.4%,P<0.0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NAFLD发病与年龄(OR=1.893,P<0.05)、腰围(OR=2.512,P<0.05)、腰臀比(OR=1.400,P<0.05)、体重指数(BMI,OR=2.581,P<0.05)、血胆固醇水平(OR=1.587,P<0.05)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BMI和年龄为相关因素.腰围较小的患者NAFLD更易消退.结论 广东省普通人群NAFLD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高,NAFLD死因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而非肝病.肥胖、年龄大和血脂紊乱是NAFLD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90岁以上老年男性血尿酸水平及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龄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90岁以上老年男性10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血尿酸水平人群临床及生化指标,对影响高尿酸水平的诸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90岁以上老年男性血尿酸增高的比例为20%,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为1%.尿酸增高组血尿素及肌酐水平分别为(10.985±4.29)mmol/L和(125.2±25.9)μmol/L,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6.87±1.86)mmol/L和(93.4±19.8)μmol/L] (t=-4.460和t=4.279,均为P<0.05).并存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应用利尿剂的比率高于尿酸正常组(X2=4.762、9.219、4.080,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与血肌酐相关性最为明显(OR=1.969),其次为空腹血糖(OR=1.310)和血尿素(OR=1.161),与胆固醇(OR=0.802)呈负相关. 结论 90岁以上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低;主要危险因素是肾功能下降、高血糖及利尿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