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量化评价和疗效观察指标。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SF患者44例,另选取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心室壁厚度、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相关参数;应用2D-STI获得左心室18个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周向应变达峰时间(PTcs)和峰值应变离散指数(PSD),计算左心室18个节段PTrs、PTcs的标准差(PTrs-SD、PTcs-S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不同步指数对CSF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CSF组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速度(E)及E/A低于对照组(t=-3.27,P<0.01;t=-2.45,P=0.02)。CSF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校正心肌梗死溶栓帧数(c TFC)及平均c TFC均高于对照组(t=7.05~10.35,P<0.01)。CSF组左心室心肌收缩不纵向应变达峰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资料与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分别对临床确诊的射血分数正常的32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2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2名正常受检者进行检查,存储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进行斑点追踪分析,记录左心室上述3个短轴切面共18个节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结果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各节段径向应变率曲线形态与正常受检者相似,且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同一水平不同节段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节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均较正常受检者相应室壁节段减低,其中部分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节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受检者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P<0.05).结论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节段性室壁径向应变率减低,提示射血分数正常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局部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应用3D-STI技术测量30例AAMI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面积应变(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并与30例对照组患者非梗死节段应变值相比较,分析各项应变参数诊断心肌梗死的阈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病例组左心室12/17节段的LS减低,10/17节段的RS减低,9/17节段的CS减低,11/17节段的AS减低(P<0.05),主要集中在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后间隔心尖段,侧壁中间段、心尖段,心尖部。病例组GLS、GRS、GCS及GAS值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心肌梗死节段LS、RS、CS、AS值较非梗死节段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LS、RS、CS、AS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度分别为89.2%、79.0%、77.9%、85.3%,特异度分别为65.8%、71.0%、66.9%、92.3%;GLS、GRS、GCS、GAS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度分别为91.2%、74.0%、68.9%、85.3%,特异度分别为71.0%、71.0%、76.9%、93.3%。结论3D-STI技术能够快速、准确检出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应变值,判断梗死心肌与非梗死心肌,可为临床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变程度提供新的量化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斑点追踪联合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足背动脉斑点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 :筛选70例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35例,为足背动脉斑点组;对照组35例,超声检查均无足背动脉斑点。对2组进行心脏长轴切面18节段斑点追踪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的纵向峰值应变LS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收缩期峰值Sa参数测定。结果:试验组心脏长轴各节段STI参数L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脏长轴各节段TDI参数S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足背动脉斑点患者已有不同程度的左室收缩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依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将其分为无左心室肥厚组(NH)33例和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组(CH)40例,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别测量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GLPSSa)、心内膜下心肌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GLPSSi)、左心室整体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GRPSSa)、心内膜下心肌的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GRPSS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H组和CH组的GLPSSa、GLPSSi均降低(均P0.05)。NH组的GRPSS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PSSi也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CH组的GRPSSa、GRPSSi均降低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的变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改变早于心肌全层。  相似文献   

6.
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的二维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节段的二维应变值,探讨其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收缩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检查,应用18节段法测量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峰值(LSpcak、RSpeak、CSpeak)及应变达峰时间(TPSLS、TPSRS、TPSCS),选择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梗死节段TPSLS、TPSRS、TPSCS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非梗死节段及对照组,且TPSLS、TPSRS、TPSCS明显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非梗死节段TPSLS、TPSRS、TPSCS低于对照组,且TPSLS、TPSRS、TPSCS延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能够准确测量左心室各节段的二维应变值,准确评价左心室局部室壁运动异常,为临床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提供无创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及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对比分析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与右心室起搏术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并研究两者在检测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67例有心室起搏指征的患者分成两组,36例接受LBBP治疗,31例接受右心室起搏(RVP)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用于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取71例CKD患者(CKD3期23例,CKD4期22例,CKD5期26例),同时选取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利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应变率成像观察心脏结构及基底部各节段收缩、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应变率指标.结果CKD患者左房内径、左室...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测定左心房容积与功能,评价其诊断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对7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超声心动图评定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简化流程,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和舒张功能障碍组各39例;另纳入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GE Vivid E95的3D-STI左心房容积及心肌应变自动定量软件获得左心房容积及功能参数,包括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心房排空分数(LAEF)、左心房存储期应变(LASr)、左心房管道期应变(LAScd)及左心房收缩期应变(LASct)。比较3组间的左心房参数差异。结果:LAVmin、LAVmax及LAVpreA在舒张功能障碍组中较舒张功能正常组显著增大(均P<0.001)。LAVmax经体表面积校正后,舒张功能障碍组仍较舒张功能正常组增大(P<0.001)。LASr及LAScd在对照组、舒张功能正常组、舒张功能障碍组依次递减,舒张功能正常组及舒张功能障碍组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定量研究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患儿左心室短轴各节段心肌的二维应变,探讨其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 23例EFE患儿取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连续5个心动周期图像(3个平面显示左心室16节段)。应用QLab8.1软件分析各短轴平面的整体应变峰值和各节段收缩期应变峰值。选择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①EFE组心内膜增厚的部位集中在下壁(100%)、后壁(100%)、侧壁(87%),少数累及前壁(4%);②与对照组比较,EFE组左心室所有节段圆周应变峰值降低(P<0.01),11节段径向应变减低(P<0.05、P<0.01);EFE组左心室短轴3个平面整体应变明显降低(P<0.01);③EFE组内各平面下、后、侧壁心肌较其余各壁径向及圆周应变减低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EFE患儿心内膜增厚呈非均匀性,EFE患儿左心室短轴整体及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应变和多数节段的径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人,提示其左心室短轴收缩功能严重受损,且心肌的收缩功能呈非均匀弥漫性减低。  相似文献   

11.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性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择无左室流出道梗阻、无明显临床症状、尚未接受临床干预性治疗的31例室间隔中上部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连接心电图,X3-1探头于心尖四腔切面采集实时三维超声图像,测量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S5-1探头于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采集二维灰阶图像,利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中段前间隔和间隔的局部收缩功能参数:心肌运动速率(S)、环向应变率(CSR)、径向应变率(RSR)、角速度(AV)、角位移(AE),测量该层面整体旋转角度峰值(BR).对两组间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HCM组与对照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CM组中段前间隔与间隔的S、CSR、RSR、AV减低,BR增加,AE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斑点追踪技术能够无创、准确地评价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局部心肌功能,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纵向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应变率成像模式下,分析18例HCM患者和17例健康对照组左室各室壁基底段、中段、近心尖段局部心肌纵向应变率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率。结果:HCM组各室壁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应室壁节段;室间隔中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与室间隔厚度以及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比值(IVS/PW)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SR-IVS=0.776,rSR-IVS/PW=0.734,P<0.01)。结论: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受损,且左室形态学异常与局部心肌功能的异常具有相关性;应变率成像能够定性、定量地评价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超声动脉健康评估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31例 SLE 患者与20名年龄匹配的志愿者,利用超声动脉健康评估软件测量颈动脉收缩期、舒张期内中膜厚度,并计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值和内径变化值;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量颈动脉壁短轴方向6个节段的收缩期最大速度、最大切向应变、最大切向应变率及各参数达峰时间.结果 SLE 患者颈动脉舒张期内中膜厚度及其变化值明显高于志愿者(P <0.05),而颈动脉收缩期内中膜厚度及内径变化值与志愿者无明显差异(P >0.05);所有受试者颈动脉前壁、前外侧壁和后外侧壁收缩期最大速度高于后壁、后内侧壁和前内侧壁;与志愿者比较,SLE 患者各节段收缩期最大速度、最大切向应变、最大切向应变率及各参数达峰时间均明显降低(P <0.05).结论超声动脉健康评估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能发现 SLE患者颈动脉弹性减低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部病变的HRCT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平  田素伟  韩铭钧 《放射学实践》2005,20(10):890-89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肺部改变的高分辨率CT表现及意义。方法分析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肺部高分辨率CT表现。结果4例患者无明显异常,34例均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25例胸膜改变,肺实质病变20例,包括肺实变、磨玻璃密度影、肺内结节,肺血管改变、肺动脉高压4例,纵隔淋巴结增大9例。结论高分辨率CT是检查红斑狼疮肺部病变的有效方法,胸膜改变、肺实质病变和肺血管改变是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基本CT表现,多种病变的同时存在可提示特异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探讨左心耳封堵术(LAAC)封堵器装置对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0月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接受LAAC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86例,另选取31例未接受LAAC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对照组.LAAC组患者于LAAC术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斑点成像技术结合二维超声多点取样采集部分左心室前壁心肌,结合双源CT显示左心室前壁心肌额断面,评估左心室前壁缺血患者左心室前壁心肌运动功能。资料与方法左心室前壁缺血(实验组)及无左心室前壁缺血(对照组)各20例患者,采用二维超声及双源CT在左心室前壁心肌额断面采集25个感兴趣区,计算感兴趣区在各左心室心肌节段所占百分比。采用双源CT测定两组患者室壁增厚度及室壁移动幅度的变化。分析收缩期应变、收缩期应变率与室壁增厚度、室壁移动幅度的相关性。结果应用双源CT在左心室前壁心肌额断面上采集到的感兴趣区分别对应于左心室牛眼图的第1节段(占28.31%)、第7节段(占47.38%)和第13节段(占24.31%);实验组左心室前壁室壁增厚度及室壁移动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左心室前壁心肌应变、应变率室壁增厚度、室壁移动幅度均呈明显正相关(r=0.852、0.843、0.726、0.770,P<0.001)。结论二维超声与双源CT的左心室前壁额断面法均能显示左心室前壁心肌,且多点取样斑点成像参数结合双源CT可用于临床评估左心室前壁缺血患者的左心室前壁局部心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