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段秀玲  柳怡  颜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13-4416
目的:分析对妊娠少女进行人工流产医学干预的效果,探讨适合评价妊娠少女人工流产医学干预的效果指标。方法:通过奇偶号将500例样本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干预效果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干预组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提升分为(4.53±1.58),高于参照组的(2.3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30,P<0.05);干预组的流产后首次性生活避孕措施使用率为85.1%,高于参照组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11,P<0.01);两组避孕措施的使用频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27,P<0.01),参照组、干预组的无效避孕措施率减少百分比分别为24.4%、52.2%,干预组的频度提升幅度和无效避孕措施率减少百分比均优于参照组,且人工流产后1年内再次妊娠率(10.5%)低于参照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5)。结论:医学干预对妊娠少女流产后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流产后首次性生活避孕措施使用、避孕措施使用频度、流产后1年内无效避孕措施率百分比和再次妊娠率等5个指标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实施策略与效果。方法: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之前对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服务实施1年后再次调查接受服务的妇女。内容包括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避孕措施实施情况以及再次流产等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 441份,其中服务前对照组1 132份,服务实施组1 309份。实施组和对照组的避孕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9.57±0.64)分和(6.39±0.39)分,实施组明显高于对照组(F=645.34,P<0.01)。实施组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比例(86.93%)高于对照组(5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05,P<0.01)。对照组重复流产率为23.85%,服务实施组1年后重复流产率为5.57%(χ2=254.42,P<0.01)。结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有利于提高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相关知识水平,提高避孕措施使用比例,降低重复流产率。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流产妇女避孕措施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流产妇女流产后采取避孕措施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1月,随机选取北京市8家医院,对1980年8月1日以后出生、6个月前曾到这8家医院进行早期人工流产的611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流产后采取避孕措施的559名妇女中,85.9%采取现代避孕方法,14.1%采取传统避孕方法.单因素分析显示职业(χ2=21.090,P=0.000)、收入(χ2=6.878,P=0.032)、户籍(χ2=13.515,P=0.000)以及男伴等不同因素的调查对象在6个月中采取的避孕方式有所不同.流产后有性生活的577人中,84.4%曾经用过避孕套,其中只有20.7%的流产妇女能够坚持并且正确使用避孕套;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中42.3%不知道正确使用方法.30.5%于流产后不能坚持避孕措施.多因素分析显示,本地户口(χ2=12.497,P=0.000)、上次流产原因(χ2=5.149,P=0.023)以及男伴是否关心避孕问题(χ2=9.580,P=0.002)与妇女坚持使用避孕措施有关.结论 流产后妇女的避孕措施采用率高,但是正确使用率及坚持使用率低;加强男伴参与有助于流产后避孕措施的正确选择和坚持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干预方案对流产妇女避孕知识、态度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干预性实验研究方法。结果:接受全面干预的人群避孕知识得分(9分)高于接受基本干预(7分)的人群(Z=16.6,P<0.01)和干预前(8分)的人群(Z=12.7,P<0.01);接受基本干预的人群避孕知识得分不比干预前高(Z=1.5,P=0.14)。全面干预组流产后愿意使用和准备使用避孕套避孕的比例最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去除了其它变量对避孕知识得分的影响后,年龄越大、出生在城市、女方及其男伴教育水平越高和接受全面干预的人群避孕知识得分也越高。结论:提供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全面干预能提高流产妇女的避孕知识水平和避孕药具使用率;年龄、本人及男伴文化程度和出生地是避孕知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男性因素对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措施使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男性因素对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措施使用意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采用意向性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8家医院进行早期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部分男伴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结果:人工流产妇女男伴的年龄为25.22±3.79岁,流动人口占55.2%。本次意外妊娠未使用避孕措施组中男性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为58.1%,高于避孕失败组中的50.8%(x2=5.243,P<0.05)。男女文化程度有差异的人群,其女伴避孕知识得分不及格的比例较高,占33.1%(x2=40.959,P<0.01)。结论:男性因素对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措施的使用有一定影响,低文化程度、流动人口、以及男女双方在文化程度、户籍上存在差异的人群,女性避孕措施的使用率低,正确知识的知晓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机构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在海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选择240名行人工流产妇女在流产术前进行初始问卷调查。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组)和对照组(常规流产后处理组),对干预组进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措施干预,对照组常规处理;1年期满后,对所有的研究对象采用与初始问卷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问卷调查,重点调查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避孕措施实施情况,及再次非意愿妊娠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收回有效问卷213份,其中干预组107人,对照组106人。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避孕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得分(9.2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4,P0.01)。干预组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比例(79.44%)高于对照组(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1,P0.01)。干预组与1年前相比,采取较为可靠的避孕措施(避孕套、避孕药、放置IUD)的比例更高(χ~2=16.49,P0.01)。干预组1年内非意愿妊娠占8.41%(9/107),对照组为21.70%(23/1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P0.01);干预组1年内再次人工流产率为2.80%(3/107),对照组12.26%(13/1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8,P0.01)。结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避孕措施使用比例,降低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率,提高育龄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工流产女青年性行为和避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北京市人工流产女青年的性行为和避孕现状,探讨人工流产、特别是重复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法,对北京市1 008名自愿要求人工流产、在1980年8月1日之后出生的女青年进行现状调查。结果:研究对象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0.70±1.95)岁,54%的人在20岁之前就开始了性生活;首次人工流产的平均年龄为(21.96±1.81)岁,首次流产在20岁之前的占17.0%;将近25%的人曾与2名及以上的男性发生过性关系;人流女青年本次怀孕的原因,60.2%是因为没有避孕,39.7%由于避孕失败;没有避孕的主要原因是"在没有准备好避孕药具的情况下同房"(41.5%)和"知道避孕方法但不想用"(39.7%);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全安期和体外射精(39.0%)、避孕套(32.7%)和紧急避孕(18.5%);过去3个月中,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为避孕套(75.5%)、全安期和体外射精(11.0%)、紧急避孕(8.2%);在避孕套使用者中,只有9.3%能坚持每次同房都用;77.2%的人认为口服避孕药对身体不好;32.4%的研究对象有重复流产。单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低、未婚同居、首次性生活和首次流产的年龄小、多性伴和不能坚持、正确使用避孕措施是重复流产的影响因素。结论:女青年首次性行为开始早、多性伴比例高、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或使用低效的避孕方法是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且重复流产现象比较严重;同时,流动人口在人流女青年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应当对未婚人群和流动人口女青年进行人工流产的危害以及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现代科学的避孕药具使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人工流产后避孕指导服务对降低再次人工流产和妇科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因意外妊娠而自愿接受人工流产并患有妇科炎症的9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接受流产后避孕指导服务,对照组未接受流产后避孕指导服务。术后电话随访1年,调查2组避孕措施选择的不同,比较重复人工流产率及对妇科疾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后选择的避孕措施排在前2位的均是宫内节育器和男用避孕套。观察组选择用男用避孕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45,P<0.01),而对于口服避孕药和体外排精,对照组的选择率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发生重复流产者81例(19.29%),而对照组发生重复流产者149例(3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重复流产的原因如下,宫内节育器失败、避孕药失败、男用避孕套失败、安全期避孕、体外排精、未避孕。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安全期避孕、未避孕、体外排精是重复流产者避孕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工流产后避孕指导服务可使流产后妇女选择有效的避孕方法,降低妇科疾病的风险,减少再次非意愿妊娠和重复性人工流产。  相似文献   

9.
探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对女大学生人工流术后避孕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456名女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28名)和干预组(228名),对照组给予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干预组在人工流产关爱服务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结果 干预组术后即刻和术后6月高效避孕方法使用率分别为91.23%和71.17%,对照组为82.89%和60.00%,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7.03,5.98,P值均<0.05);干预组术后6月不安全避孕方法使用率为3.60%,对照组为20.00%,干预组低于对照组(x2=28.35,P<0.05).结论 PDCA循环可以有效提高女大学生人工流产术后高效避孕方法使用率,降低术后6月不安全避孕方法使用率,有利于预防术后短期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的干预效果。方法:在福建省3家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选取愿意参加本研究的625例人工流产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内容相同的"避孕及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干预组术后发放专门针对人工流产妇女编印的《避孕及相关知识宣传手册》,同时采取知情选择的原则指导落实一项"高效"(除外安全期、体外排精和紧急避孕药)的避孕措施,免费提供3个月的避孕药具,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进行跟踪随访,填写《干预随访表》;对照组常规处理。随访6个月后,两组妇女均填写统一的"6个月随访表"。结果:①术前两组的基本情况、"避孕及相关知识"分值、术前6个月的避孕措施使用率、"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非意愿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术后6个月干预组避孕措施使用率、避孕知识分值、"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坚持使用率和正确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非意愿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1)。③术前与术后6个月自身比较:知识分值均有提高,但对照组提高幅度低于干预组(P0.01);避孕措施使用率对照组术前(59.3%),干预组术后6个月(90.7%),干预组术前(66.4%),术后(96.3%)两组均有提高,但对照组提高的幅度低于干预组(P0.01);非意愿妊娠率对照组术后6个月和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6个月低于术前(P0.01)。结论: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PAFPS可以充分利用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优势进行培训、宣传、指导和随访,显著提高人工流产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和避孕效果、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干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人工妊娠终止术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海阳分院妇产科门诊行人工妊娠终止术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人工妊娠终止术情况调查》在术前进行初始问卷调查;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n=200)和对照组(n=200)(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分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对干预组患者术后进行PAFPS,对照组仅提供常规人工妊娠终止术后医疗服务.随访1年后,对所有受试者采用初始问卷再次调查,重点调查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避孕措施实施情况及再次非意愿妊娠情况.结果 随访1年后,收回有效问卷386份,其中干预组为194份,对照组为192份.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避孕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9.31±1.74)分,(6.11±1.8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0,P<0.01).干预组采取主动避孕措施者(78.87%)高于对照组(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6,P<0.01).干预组与1年前比较,采取较为可靠的避孕措施[避孕套、避孕药、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比例更高(74/109,x2=12.67,P<0.01).干预组1年内非意愿妊娠为5.73%(11/192),对照组为18.75%(36/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36,P<0.01);干预组1年内再次行人工妊娠终止术发生率为2.58% (5/194),对照组为10.94%(21/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4,P<0.01).结论 在基层医院开展PAFPS,对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避孕措施使用比例,降低非意愿妊娠和人工妊娠终止术发生率,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药物终止16~24周妊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16~2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将来自上海市13所医院的829例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成2种不同的治疗组。组Ⅰ(双米组):415例,米非司酮 100mg/qd连服两天(总量 200mg),第 3天晨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 0.4mg,每 12小时重复 一次,最多3次;组Ⅱ(利凡诺组):414例,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不加任何辅助方法,胎儿胎盘娩出后常规清宫。结果:两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91.6%和92.3%,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流产成功者用药至胎儿排出时间分别为57.69±7.85小时和46.92±10.06小时,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流产成功者产程分别为8.09±6.97小时和11.4±8.28小时,双米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利凡诺组,P>0.001;流产后阴道流血量和阴道流血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米组胃肠道反应和头痛、眩晕等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利凡诺组(P<0.05),但无需处理。结论:口服米非司酮200mg合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是较好的药物终止16~24周妊娠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方法在有条件的医院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集750例妊娠妇女按自愿选择终止早孕的方法,比较药物(组Ⅰ、Ⅱ)与吸宫(组Ⅲ)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接受性。三组治疗方案:①米非司酮首剂50mg,之后25mg/12h×4+PG05 1mg阴道塞药(组Ⅰ);②米非司酮同前+米索600μg(组Ⅱ);③吸宫流产(组Ⅲ)。结果显示:药流组与吸宫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4.2%(476/500)、100%(250/25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不全流产率、失败率三个组分别为:2.4%和0、3.4%和0,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出血量比月经量增多的对象占19.2%和10%,明显增多的占1.4%和0,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出血持续时间为11.0±7.1和4.8±3.1,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转经时间两种流产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流产的副反应,药流组的眩晕、下腹痛发生率高于手术组,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手术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此次流产表示满意的药流组和吸宫组为:79.6%和84.4%,两组中分别有86.4%以及64.0%的对象在下一次发生意外妊娠时,仍然愿意采用本次选择的方法终止早孕。结果提示两种流产仍是目前终止早孕的最佳方法,药物流产作为终止早孕方法的补充是安全,有效、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在珠海市6家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站、所)选择1500名行人工流产妇女在流产术前进行初始问卷调查;然后将其随机分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措施干预,对照组常规处理;1年期满后,对所有的研究对象采用与初始问卷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问卷调查,重点调查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避孕措施实施情况,及再次非意愿妊娠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收回有效问卷1146份,其中干预组577人,对照组569人。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避孕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9.76和6.07(F=847.87,P0.001)。干预组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比例(83.24%)高于对照组(59.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6,P0.001)。干预组的非意愿妊娠率(9.71%)低于对照组(2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8,P0.001)。结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避孕措施使用比例,降低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率,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广州市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ost abortion family planning service,PAFPS)的现状,为进一步改进广州市PAFPS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的方法,对在广州市3个区的4家二级公立医院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820例进行PAFPS调查。结果在820例妇女中,46.71%≤25岁,52.60%未婚,60.61%未产,68%文化程度高中或以下,31.71%为重复流产,78.60%经济收入≤2000元/月,50.49%未避孕导致人工流产,40.12%因避孕失败导致人工流产,44.61%未正确掌握生殖保健及避孕方法知识,89.51%接受了计生宣传教育,其中77.07%能确定人工流产后将使用哪种避孕方法。100%接受了咨询服务,97.23%对咨询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调查的4家医院都能提供良好的PAFPS。结论广州市人工流产患者年龄相对偏小,以未婚、未产为主,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低,避孕知识欠缺,避孕方法使用率低。现有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提供的数量和内容有限,应针对其特点加强PAFPS,特别是提供社区PAFPS。  相似文献   

16.
三城市未婚青少年重复人工流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青少年人工流产者中重复人工流产发生的比例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2005年7—9月,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北京、上海和郑州市的27所医院,共调查了2295名〈25岁未婚人工流产妇女。在分析时,把其中有重复人工流产的736人作为病例组,把以前无流产史的1559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应答者平均年龄为21.92岁,最小为15.25岁。20岁以下占17.2%。重复人工流产发生比例为32.1%。在736名重复人工流产者中,以前有1次流产者占75.3%,2次者占18.1%,3次者占4.2%,4次者有13人,5次者有4人,最高是8次(1人)。与对照组相比,在重复人工流产组中,初次同房〈18岁的比例较高(16.2%:9.4%,P〈0.01),暴露于性生活已3年及以上的比例较高(33.6%:6、6%,P〈0、01),已同居1年以上的比例较高(64.6%:23、9%,P〈0.01),有规律性生活的比例较高(48.5%:37.1%,P〈0.05),多性伴的比例较高(36.0%:15.0%,P〈0.01),被迫发生性行为的比例较高(6.0%:3.9%,P〈0.05),本次怀孕是避孕失败所致的比例较高(39.3%:31.6%,P〈0.01)和有高危流产史的比例较高(30.8%:3.1%,P〈0.01)。与对照组比.重复人工流产组在男性不支持流产,男性不参与决定及男性没有陪伴来做流产方面都有较高的比例,分别为(10.3%:5.9%,P〈0.01;30.3%:24.0%及27.5%:23.5%,P〈0.01)。结论 未婚重复人工流产比例较高,影响重复人工流产的因素主要有:初次同房年龄小、暴露于性生活的期限长、同居、规律性生活以及多性伴、被迫性行为、避孕失败和高危流产。重复流产与男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