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意外发现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分期、手术及术后处理措施。方法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出胆囊并切开后怀疑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者5例,继续腹腔镜下补做胆囊床、胆囊三角区系膜及淋巴结清除。结果术后病理检查4例为高分化腺癌,1例为中低分化腺癌伴淋巴结转移。术后3例行腹腔动脉灌注化疗,1例ERCP置管减黄治疗。随访6个月-3年,4例无切口种植、腹腔及远处转移,1例死亡。结论对腹腔镜下切除的胆囊怀疑为胆囊癌者行胆囊床、胆囊三角区系膜及淋巴结的清除是一种可取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漏诊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7年14例意外胆囊癌临床资料。结果:低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3例,黏液腺癌1例,低分化腺癌并腺瘤2例,胆囊腺瘤型息肉部分癌变1例,乳头状腺癌1例,胆囊管状腺瘤部分癌变1例。结论:应重视并发胆囊癌的其他疾病,合理选用辅助检查,全面采集病史,对病情的全面分析,术中剖检胆囊,疑癌变快速送病检是防止意外胆囊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3月至2011年3月315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8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及预后资料.结果 8例患者术前诊断5例胆囊结石,2例胆囊息肉,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其中pT1期4例(pT1a期3例、pT1b期1例);pT2期2例;pT3期及pT4期各1例.pT1期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密切随访,pT2期及pT3期行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1例为首次手术中行根治性切除术,2例术后确诊二期手术.pT4期行单纯胆囊切除后未进一步治疗.pT1期4例随访2年以上,仍存活;pT2期1例二期根治性切除术后已存活3年,1例术后16个月死亡;pT3期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亡;pT4期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 早期胆囊癌术前诊断十分困难,术中应常规剖开胆囊检查,对可疑病变行冰冻切片检查.对pT1b~pT3期的意外胆囊癌应开腹行根治性手术.二期手术间隔时间应不超过6周.手术应同时切除原LC术的trocar切口以防止肿瘤的种植.  相似文献   

4.
腔镜意外胆囊癌的处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应峰  李恒  兰明银  江斌  狄茂军  周猛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1):1201-1202,120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有效诊治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3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5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有128例怀疑为胆囊癌而行冰冻切片检查,有4例被诊断为胆囊癌。1例Ⅲ期,放弃治疗,3个月后死亡。2例Ⅱ期胆囊癌病人中转开腹行根治术后分别于25和13个月后死亡。1例Ⅲ期胆囊癌病人中转开腹行根治术后8个月死亡。在余下的1203例中,1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胆囊癌Ⅰ期,随访3a,仍存活。结论胆囊癌存活期短,预后差。腹腔镜术中仔细操作是减少切口转移的关键。及时根治是切除延长UG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发现胆囊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LC时意外发现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例NevinⅠ、Ⅱ期患者行单纯LC,10例中转开腹,其中2例Ⅲ期和3例Ⅳ期患者行胆囊切除+肝脏楔形切除+局部淋巴清扫术,5例V期患者行胆囊姑息性切除术。术后2例失访,随访12例中,3例I期患者,至今存活,未见复发;1例Ⅱ期患者术后15个月死亡,2例III期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内和2年内死亡;2例Ⅳ期及4例V期患者均在术后12个月内死于复发转移。结论:LC术中怀疑为胆囊癌者,应中转开腹,对可疑病灶行冷冻切片检查,并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LC术后病理确诊为胆囊癌,侵犯深度超过肌层者应再次开腹行根治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胆囊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Ⅰ~Ⅱ期胆囊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对照组24例行胆囊癌腹腔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5年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3例(1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9例(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5%,对照组分别为6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胆囊癌采取胆囊癌根治术比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影响意外胆囊癌治疗决策及疗效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意外胆囊癌治疗决策及疗效的因素,以提高意外胆囊癌患者的疗效与预后。方法采用F isher精确概率计算法,分析15例意外胆囊癌患者死亡与发现时TNM分期或Nevin分期及胆囊破裂的相关性,探讨意外胆囊癌患者发现时间、发现时TNM分期或Nevin分期、胆囊破裂、第一次手术及是否再手术、胆囊结石病程长短和年龄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11例意外胆囊癌术后诊断,1例尸检诊断,3例术中诊断。术后诊断的时间1周到2年不等,4例有胆囊破裂,术后7个月死于胆囊癌,11例无胆囊破裂术后存活。本组意外胆囊癌患者死亡与TNM分期或Nevin分期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P=0.0007,与胆囊破裂的相关性的统计学分析,P=0.0003。术后较早诊断的意外胆囊癌以早期胆囊癌多,术后较晚诊断的多是晚期胆囊癌。晚期意外胆囊癌多见于胆囊结石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结论意外胆囊癌的发现时间、TNM或Nevin分期、第一次手术方式和再手术、有无胆囊破裂、胆囊结石的病程、患者年龄是影响意外胆囊癌治疗决策和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720-721
对比根治性切除术与单纯胆囊切除术治疗II期胆囊癌的临床疗效。筛选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II期胆囊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术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40例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B组50例患者接受单纯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结局。术后5年内完成随访调查显示,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大于B组,并且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平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A组患者术后3年生活质量明显优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治性切除术治疗II期胆囊癌较常规单纯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提升患者远期生存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意外胆囊癌共36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结果本组AJCC分期:0期2例,ⅠA期9例,ⅠB期11例,ⅡA期5例,ⅡB期1例,Ⅲ期2例,Ⅳ期6例。治疗方式包括单纯开腹胆囊切除术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10例;胆囊切除联合肝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16例;2例因病变晚期仅行剖腹探查术。本组无术后死亡。本组病例的1、3、5年生存率为:70.0%、60.0%、26.7%,生存分析显示胆囊壁增厚、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结论早期的意外胆囊癌预后相对较好。对高发人群进行定期的随访、必要的影像学和肿瘤血清学检查以及及时的手术,对疑似患者进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提高胆囊癌检出率和改善预后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9年5月25例经病理确诊为XGC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术前均未明确诊断,行B超检查25例,CT检查17例,MRI检查5例,术前诊断为胆囊癌3例,胆囊炎、胆囊结石22例。术中见所有病例胆囊壁明显增厚,23例与周围组织粘连致密,22例合并胆囊结石,4例合并Mirizzi综合征,4例合并有胆囊内瘘。13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4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3例行胆囊切除及十二指肠修补术,2例行胆囊切除、肝部分楔形切除、肝门部淋巴结清扫,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引流术,1例行胆囊切除、结肠部分切除术。术中经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诊XGC 17例;余8例中,6例诊断为急性胆囊炎,2例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癌不能排除,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XGC。术后并发胆漏2例,切口感染5例。结论 X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慢性炎症,临床非常少见,术前诊断比较困难,术中易诊断为胆囊癌,病理检查是XGC的诊断关键,胆囊切除是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乳腺X线钼靶摄影对隐匿性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乳腺钼钯摄影对隐匿性乳腺癌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乳腺摄片发现不可触及的乳腺癌肿的病人实行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或定位染色手术病检。结果 23例隐匿性乳腺病灶均经手术病检证实,其中导管原位癌7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小叶原位癌2例、单纯癌3例、导管内乳头状癌4例,硬癌1例,腋下转移性腺癌1例。结论乳腺钼钯摄影是目前诊断隐匿性乳腺癌肿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隐匿性乳腺癌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其预后结果,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隐匿性乳腺癌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各种治疗的效果。结果:9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均经腋窝淋巴结切除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其中7例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所有患者均行进一步化疗,4例行放疗。出院后随访,肿瘤转移导致死亡3例。结论:腋窝淋巴结切除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宜选择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MIu误诊的原发性胆囊癌影像表现,以期提高MRJ对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15例术前MRI误诊为其他疾病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的MRj影像学表现,分析其胆囊壁病灶部位、增强扫描强化方式、胆管扩张及是否伴有胆囊结石等特点。结果5例误诊为肝门部占位伴肝内胆管扩张,7例肝内外胆管扩张者误诊为胆管内肿瘤及炎性狭窄,2例诊断肝右叶占位而胆囊病变误诊为胆囊息肉,1例误诊为结石性胆囊炎。回顾性分析发现12例有胆囊壁增厚(其中局限性增厚9例,弥漫性增厚3例);增强扫描15例胆囊壁均有不同程度强化,11例动脉期有延迟强化特征;8例患者合并胆囊结石;2例出现胆囊壁结节。结论原发性胆囊癌容易引起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癌可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囊壁增厚,常伴有胆囊结石等,MRI诊断时需引起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4.
陈伟  陈翔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3):1344-1345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及外科治疗手段。方法对1988~2008年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胆囊癌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术中发现及病理结果分析。结果本组胆囊癌术前早期确诊率低。术中发现中晚期病例居多。手术治疗效果差。病理组织学分类以腺癌(24/36)、鳞癌(6/36)为主。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提高胆囊癌治愈率的关键。为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对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中可疑的高危患者可进行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资料。结果本组行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囊癌的符合率分别为69.3%、72.5%;行剖腹探查及取活检术24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7例,4例行胆道内支架植入内引流术。病理学检查示腺癌39例。随访41例,1年内死亡22例,2年内死亡12例,3年内死亡6例,1例存活5年以上。结论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早期根治性手术对提高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文  吕汝琦  周勇  张明鸣 《华西医学》2002,17(2):192-193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1998年-1999年间45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穿孔多见于高龄,均为进展期溃疡型癌,病理多为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37/45例,82.2%),全组45例行单纯穿孔修补20例,姑息性胃癌切除10例,胃癌根治切除15例,3种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10%、13%;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1个月、16个月、26个月,全组2例死亡均为单纯穿孔修补病例。死亡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和局部再穿孔。结论:胃癌穿孔常表现为年龄偏大,全身情况差,溃疡及穿孔直径大,邻近器官转移或侵润等,术中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应积极手术治疗,尽可能行姑息性或根治性胃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底贲门癌D2根治术联合脾动脉干及脾切除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6年106例进展期胃底贲门癌No10、Noll组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对比采用D2根治术与D2根治术联合脾动脉干及脾切除术后的随诊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均为进展期胃底贲门癌,D2根治术组58例,其中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32例,黏液腺癌12例。Pr222例,PT335例,PT43例,术后5年生存率24.1%(14/58);D2根治术联合脾动脉干及脾切除术组48例,其中中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29例,黏液腺癌8例,鳞癌1例,PT218例,P丁326例,PT44例,Nol0转移8例(16.7%),Noll转移9例,术后5年生存率39.6%(19/48)。结论进展期胃底贲门癌在D2根治术基础上联合脾动脉干及脾切除可椹高患者术后毕存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接受ESD治疗的106例EGC或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ESD治疗效果、并发症、术后病理及远期疗效。结果病灶整块切除率为100.0%,平均手术时间为(61.8±17.3)min,病灶平均直径为(2.7±1.3)cm。无内镜下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发生;术中穿孔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6%及5.7%,均于内镜下处理后好转,无外科手术情况。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胃早癌74例:高分化腺癌23例,中分化腺癌29例,低分化腺癌19例,印戒细胞癌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2例;7例标本存在基底部肿瘤侵犯,无切缘阳性病例,R0切除率为93.4%,R1切除率为6.6%。7例R1切除患者经内镜下二次切除后达到R0切除。5例于术后1年内复发,复发率为4.7%,均接受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截至2016年12月,中位随访期为34个月,3年生存率达97.9%。结论 ESD治疗EGC及癌前病变安全可行,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疗效可靠等优点,且临床疗效与外科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 (UGC) refers to cholecystectomy due to benign gallbladder disease, which is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as gallbladder cancer during or after surgery. Port-site metastasis (PSM) of UGC follow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s rare, especially after several years.CASE SUMMARYA 55-year-old man presenting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and gallstones was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July 2008. Histological analysis revealed unexpected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 of the gallbladder with gallstone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tumor had spread to the muscular space (pT1b). Radical resection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was performed 10 d later. In January 2018,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a mass in the upper abdominal wall after surgery for gallbladder cancer 10 years ago. Laparoscopic exploration and complete resection of the abdominal wall tumor were successfully performe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showed metastatic or invasive,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in fibrous tissue with massive ossificat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medical history were consistent with invasion or metastasi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His general condition was well at follow-up of 31 mo.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by ultrasound and epigastric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ONCLUSIONPSM of gallbladder cancer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peritoneal metastasis, which indicates poor prognosis. Once PSM occurs after surgery, laparoscopic exploration is recommended to rule out abdominal metastasis to avoid unnecessary surg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