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体位变化对人体心率的即刻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从坐位到立位时,人体心率的即刻变化情况。方法受试对象共168人次,先静坐休息10min,然后站立,并检测前后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受试对象站立后心率明显加快,£检验结果表明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由于自主神经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人从坐位到立位时交感神经兴奋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从1954年对老年人实行了定期健康检查,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疾病,进行生活指导以保持身体健康。作者已从事此项工作24年。在积累多年的检查资料之后,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3.
药物配伍是指两种以上的药物互相配合使用而言。有的药物配伍应用可提高疗效,但有的则可使疗效减弱或消失,甚至产生毒性作用。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药物配伍的种类也逐渐增多,了解药物的性质及其配伍知识,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避免因配伍不当造成的药物浪费及医疗事故的发生。下面将药物的配伍,特别是注射药物的  相似文献   

4.
病种的演变心脏病表现形式的演变要追溯到好多年以前。当时一个医生如能掌握梅毒和结核两大类疾病就行了。在心脏病方面,常可见梅毒性主动脉瘤腐蚀胸骨并发生破裂。自从青霉素问世后,这样的病例已经绝迹。又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辦狭窄,由于病期长、瓣口严重狭窄,引起左心房极度扩大,尸检见左心房几占大部份心脏体积而左心室显得特别小。现在,由于营养的改善,抗菌素的应用,改善血液动力学的二尖瓣手术的广泛应用,这样的病例当然不会也不应再见到了。还有严重  相似文献   

5.
研究33例恶性疟病人的组胺、血浆补体因子3(C′_3)和血小板的变化。其中29例是处于原虫血症期,分为3组:甲组13例有多发性全身性并发症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结果4例死亡,组胺从0.33微克/毫升(下同)升为1.2,C′_3为728微克/毫升(下同),血小板58,000/立方毫米(下同)。生存者9例,组胺从0.37升为0.56,C′_3610,血小板46,000。乙组8例只有多发性全身性并发症,组胺从  相似文献   

6.
作者研究1982年在以色列沙漠地区住院的232例血栓栓塞型卒中病人,重点评价卒中发病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及大气压的关系。结果 52%的卒中发生在最高环境温度为26~32℃时,仅13%发生在9~15℃时。此与气温低时血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的微循环变化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221009)骆秉铨人体动脉血压(BP)是反映总血流量的心输出量(CO)和调控组织血流量的总外周阻力(TPR)的功能表达(BP=CO×TPR)。原发性高血压(EH)是以TPR增加,引起动脉血压升高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9.
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原学中有二种主要因素:即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血液学的变化。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几乎是脂类和脂蛋白代谢的同义词,并且已被大家所重视,并作了深入的研究。而冠心病的血液学的变化,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也开始受到大家的重视。凝血因子在冠心病的变化在国外已被重视。本文研究高脂血症者的血液学变化。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变化,微循环变化的关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化、甲皱微循环变化特点。方法以30例年龄相当,血压正常的健康者作对照组我们观察了67例高血压病(EH)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化、甲皱微循环变化。结果发现高血压病组白天与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异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甲皱微循环观察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组微循环的管襻形态、血流流态、襻周状态积分值及其总积分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甲皱微循环总积分值仅与年龄呈弱相关,r=0.375,P<0.05。高血压组除年龄外其他血压参数均与总积分值呈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的变化较正常对照组小,且微循环改变明显。昼夜血压水平与微循环恶化改变的发生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7):13-613
高血压与高血糖是糖尿病人大血管与微血管病变的已知危险因子。糖尿病人如有夜间血压不降(非杓型)或餐后高血糖,心血管危险更高。该文研究糖尿病人昼夜高血压与高血糖的关系。107名高血压2型糖尿病人做24h血压监护(ABPM),同时也做昼夜血糖监测:早餐前、早餐后2h;午餐前、午餐后2h;晚餐前、晚餐后2h、10:00PM、午夜;  相似文献   

12.
Aim To deteremine the altera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in lymphocyte in patient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IVST and LVPWT were measured in patients with echocardiography. P53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Positive P53 expressions were found in both hypertension group(70%) and control group(14%)(P<0.01), and the positive cell incidence of P53 protein was 59.9% in 50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22.8% in normal persons(P<0.01).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VST and LVPWT correlated positively to the positive cell incedence of P53 protein. Conclusion 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may be associated the development of left ventricle hypertroph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大鼠胃动力变化与胃血管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糖尿病(DM)胃动力变化与胃血管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诱导并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破坏胰岛β细胞制造DM模型.分别于4 w、24 w时应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仪(SPECT)技术测定胃排空,观察血内皮素(ET-1)、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vWF),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胃血管的病理变化.结果 24 w模型组大鼠血浆TM、vWF、ET-1显著升高,4 w模型组轻度升高.显微镜观察见早期血管内皮轻度损害,微血管代偿性增加,胃动力加快.随着病程进展,血管内皮损害进一步加重,胃黏膜微血管逐渐减少,毛细血管扩张,黏膜下及肌层小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壁/管腔比值明显增大,胃动力延缓.结论 DM胃动力变化与胃血管变化相关,微血管变化可能是引起胃动力变化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U波倒置时变化的临床意义,对18例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一过性U波倒置与30例伴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U波倒置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12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症状控制后进行冷加压试验,观察血压升高的U波倒置情况,并与心绞痛发作时的一过性U波倒置,结果发现两者U波倒置的时相明显不同,变异型心绞痛患者U波呈正负双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则负正双相,认为U波倒置的时相变化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糖尿病患者日见增多的今天,可能有的朋友已经切身体会到糖尿病的危害不仅在于疾病本身,还在于这一疾病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眼病引起的失明要比非糖尿病者高出25倍,是主要致盲疾病之一。这说明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非常之大,最直接、最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万万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患有急性恶性疟的尼日利亚儿童,进行了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36例重感染的儿童,年龄自6个月至7岁,均住院观  相似文献   

17.
心率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也是心电图中最易解读的指标。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如超出此范围即为心率异常。心率是机体功能状态的一个窗口,为临床提供重要的信息。现就心率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健康人超声心动图的变化取决于年龄。作者研究老年人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检查79例,男68例,女11例。年龄50~59岁32例、60~69岁29例、70~79岁18例,心血管系统都没有任何病理性异常。超声心动图测定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左室大小、心肌质量、心搏指数、心脏指数、搏出量、心肌环形纤维缩短速度、左室后壁收缩和松弛时间与速度。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60~69岁组,心搏出量减少,心搏指数和心脏指数降低,心肌环形纤维收缩速度减慢。70~79岁组,心肌重量增加(P<0.05),为代偿性肥大。随年龄增长,左房有增大趋势,收缩幅度有下降趋势。70~79岁组,心肌舒张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的内分泌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兼有内、外分泌两种腺体与功能,两种腺体组织发生于同一始基,其内、外分泌之间存在着某种功能联系,并同时受胃肠道激素及其他全身性激素的影响。因而,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和病程中,常存在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患者血脂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血脂检测采用直接酶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血脂水平随Child -PughA级→B级→C级的晋级 (肝功能损害的加重 )而逐渐降低 (P <0 0 1) ,并发肝性脑病者血脂水平降至最低 (P <0 0 1) ;Tch、HDL -C、TG及ApoA - 1与Child -Pugh分值呈负相关。血脂水平是反映肝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 ,可用于判断病情 ,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