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一般是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本病属中医学肛痈、脏毒等范畴。其特点是自溃或切开排脓后常形成肛瘘,特别是切开排脓后形成的肛瘘,一般需再次手术,给患者增加痛苦和负担。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传统  相似文献   

2.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近也有发现与肛线的损伤有关。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相似文献   

3.
王妍 《中医杂志》2003,44(Z1):96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是肛周脓肿的续发病,是肛窦感染发炎沿肛腺管蔓延扩散到肛门直肠间隙或肛管皮下与粘膜下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多形成肛瘘.本病例因肛周脓肿后外口尚未破溃而形成半瘘,粪便经感染肛窦形成的内口进入脓腔,长久积存而形成粪石.  相似文献   

4.
肛肠手术前后肛管直肠内压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量肛管直肠内压观察痔、肛裂、肛周脓肿、低位肛瘘等手术前后肛管直肠内压的变化,结果显示:肛裂、肛周脓肿病人手术前肛管直肠静息压明显高于正常人,肛管舒张压低于正常人,手术后压力恢复正常。肛管后正中松解术、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及低位肛瘘切开挂线术后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但经统计学处理,与正常人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手术切断内括约肌下缘及外括约肌皮下部或浅部不会影响肛门的总体功能。  相似文献   

5.
马蹄状肛周脓肿多数由肛窦及肛腺感染得不到有效及时合理的处理而引起,尤其是肛周脓肿治疗不恰当而引起。术前诊断比较困难,传统一期切开治疗方法易引起肛管括约肌损伤及肛门畸形,手术比较复杂。我院2003~2009年度采用一期切开隧道式丝线引流治疗马蹄状肛周脓肿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肛周脓肿又叫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又称其为肛痈,此病症是发生于肛管、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多为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1]。临床统计,此病症与肛瘘属于肛肠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2%,发生率占肛肠疾病的8%~25%,好发于20岁~40岁男性,以肛周持续性剧烈疼痛加重为主要表现,对患者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2]。目前,肛周脓肿患者多数采取手术切开引流术治疗,如脓肿破溃或是切开引流后,易形成肛瘘,而传统的手术切除引流术后需要在脓腔填塞凡士林油纱布,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患者疼痛感较强烈,愈合时间较长,肛瘘形成概率较高,故寻找一项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非常重要[3]。本研究针对中药坐浴联合湿润烧伤膏或凡士林应用于肛周脓肿术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总称,以肛腺感染化脓继发的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或黏膜下感染而形成的脓肿最为多见.多数肛周脓肿会发展为肛瘘,故应及时手术治疗.2004-2007年本院外科采用一次性根治手术方法治疗肛周脓肿患者6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3,(9):1133-1134
目的:探索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方法。方法:对4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低切开窗旷置配合置管冲洗引流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0例均一次性治愈,无后遗肛瘘,无肛门失禁、狭窄、畸形、缺损,肛门功能正常。结论:本手术能够保留肛门括约肌,保护肛门功能,保持肛周形态及功能的完整性,减少损伤、提高一次治愈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大大降低形成肛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肛周脓肿为常见病,是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绝大部分由肛腺感染引起[1]。脓肿切开引流是治疗肛周脓肿的主要方法,但切开引流后,绝大多数形成肛瘘。我院采取脓肿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随访观察1-3 a,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骤、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常伴高热,自溃或切开排脓后常形成肛瘘。本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如治疗不及时,易导致致死率极高的坏死性筋膜炎~([1])。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在实际临床中,有一部分患者不愿意或无法接受住院手术治疗,而选择保守治疗。本文对近年来肛周脓肿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肛瘘发病机制与手术失败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肛隐窝处反复的炎性刺激肛腺感染后形成的软组织炎,在肛门直肠各间隙形成脓肿,早期手术切开脓肿凡纱引流可及时减轻中毒症状,并防止间隙内脓肿蔓延到其它间隙而导致疾病复杂化,无论手术切开或脓肿破溃,大多数均形成肛瘘。实际上这种非特异性的肛门直肠脓肿和肛瘘是同一疾病的急性症状期和慢性炎性阶段。  相似文献   

12.
Ⅰ期治疗肛周脓肿和肛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肛腺源性肛周脓肿和/或肛瘘Ⅰ期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20例肛周脓肿和/或肛瘘患者,分别选择合适的方法如肛周脓肿Ⅰ期切开术、肛瘘切开术、肛瘘挖除术、弹性切割式挂线和纤维蛋白胶封堵进行治疗。结果 106例肛周脓肿均一次性治愈,5例(4.72%)出现肛门漏气或漏液,无一例复发;114例肛瘘或慢性脓肿也一次性治愈,2例(1.75%)出现复发,6例(4.17%)有肛门漏气或漏液。所有手术者无一例出现控制大便不能。结论Ⅰ期手术治疗肛腺源性肛周脓肿和肛瘘是疗效较为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肛门周围脓肿采用切开引流+挂线手术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治愈率为98%,治愈者未出现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大便失禁及肛门狭窄等现象。结论: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可取得满意疗效,并能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肛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孙柱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873-873
肛旁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由于肛旁脓肿的原因主要是肛腺感染,因此根治肛旁脓肿的关键是处理好感染肛腺,传统治疗是切开排脓成肛瘘后行相关手术。  相似文献   

15.
切开引流中药坐浴冲洗治疗急性肛周脓肿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传统切开引流术后配合中药坐浴冲洗治疗急性肛周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后配合中药坐浴冲洗治疗急性肛周脓肿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性治愈84例(93.33%),后遗肛瘘6例(6.67%),无一例发生肛门失禁、肛管直肠狭窄及肛门变形等后遗症。结论切开引流并中药坐浴冲洗完好地保护了肛门括约肌功能及肛周正常组织,一次性治愈率高,疗程短,减少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旷置疗法治疗肛周脓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疾病,1958年Eisenhammer根据肛腺解剖学的资料与Parks首先提出肛隐窝感染学说,并提出把肛门周围脓肿分为腺源性脓肿和非腺源性脓肿两种,前者又称致瘘性脓肿。根据肛腺感染学说及肛门直肠周围解剖特点,肛周脓肿被认为是由于肛腺的非特异性感染所致,肛腺感染后通过内括约肌蔓延,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扩散,形成相应间隙的脓肿。  相似文献   

17.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进一步形成脓肿,也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窦肛腺细菌感染而引发的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化脓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需手术处理的急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20~40岁青年发病率高。我院从2006~2010年采用一期根治术共治疗30例科类型瘘性肛周脓肿,疗效满意,既达到了急症期切开引流迅速解除患者肿痛之目的 ,又获得了一次性手术治愈,避免二次手术痛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肛门直肠脓肿是由肛管直肠壁内感染直接蔓延或经淋巴管向外播散所致 ,少数是由外伤或医源性引起 ,位于齿线处肛隐窝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发源地。肛门直肠脓肿传统的处理方式切开引流 ,待瘘管形成后 ,再行Ⅱ期根治术 ,无形中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并增加了经济负担 ,我们于 1999年至 2 0 0 2年共对肛门直肠周围急性脓肿 78例 ,分为肛周脓肿切开根治术 (简称治疗组 )与传统术式 (简称对照组 )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治疗组对肛周脓肿的Ⅰ期愈合率达 10 0 % ,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现将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8例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  相似文献   

19.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期手术不遗留肛瘘,是近几年来肛肠外科的一大进展。所谓一期手术就是切开排脓的同时,切开或挂线切开引起脓肿的原发内口肛隐窝,以达到日后不形成肛瘘的目的。我们总结了183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期手术均达到痊愈,无肛瘘形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肛周脓肿是肛腺感染后蔓延到肛门直肠周围几个间隙而形成的化脓性感染,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此病发病急、痛苦大、疼痛剧烈,重症多伴有发热、周身不适,甚至影响大小便.对肛周脓肿的治疗现在仍有不少医生采取切开引流的疗法,待形成肛瘘以后再做肛瘘手术,这样不但延长了治疗期,还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我院从70年代起就采取了肛周脓肿切开挂线疗法一次性治疗肛周脓肿,既防止形成肛瘘,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近2年来肛周脓肿切开挂线疗法治疗的38例患者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