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文玲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138-140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相关因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总结该例患者救治成功的经验与不足,进一步完善救治措施。方法分析我院1例羊水栓塞的临床特点。结果行子宫全切术后,积极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同时预防术后及DIC并发症,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子宫全切术仍为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治疗羊水栓塞引发DIC的方法。术后积极纠正DIC的同时,应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否则DIC纠正后,可能会因其他并发症而导致抢救失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诱因及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DIC患者44例临床资料.结果:在44例DIC中,4例孕产妇出现>3个器官衰竭后均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90.9%.结论:产科急性DIC发病急骤,母婴病死率较高,故要重视主要病因的预防,及时去除病因,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从而降低病死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陈忠平 《吉林医学》2014,(11):2405-2406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选取38例DIC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结果:经过及时诊治,患者抢救成功36例,孕妇死亡2例;死胎2例,死产1例。结论:对于DIC患者要早诊断、早治疗,及时给予抗凝治疗,并做好术前风险评估及术后监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6例因手术而引发的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断和抢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以及1例孕38周剖腹产术、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1例全身多发性脂肪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因手术而导致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过程。结果有2例病人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发生在手术中,4例则发生在手术后,发生在手术中的2例病人因诊断和抢救及时,病情好转出院。发生在术后的病人,有2例最终发生DIC而死亡。结论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完全可以由手术所引发,不管是手术大小,还是手术的难易,所以,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是手术引起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治疗上及时给予抗凝治疗,可能对预防DIC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方法47例肝癌患者接受氩氦刀冷冻治疗,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术后患者出现出血2例,疼痛27例,寒战9例,经过严密观察和及时护理,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结论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处理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对患者愈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发现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DIC患者50例,其中2002年10月~2005年12月我院出现的肝癌介入后并发DIC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介入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2006年1月~2010年5月我院肝癌介入后并发DIC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术后护理中强调DIC症状的早期观察,并对护理人员进行DIC症状、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的指导。观察两组患者早期DIC的发现情况及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早期发现有黏膜出血、指端发绀、抽血后迅速凝固的现象,明显多于对照组(41.7%、12.5%、12.5%vs 30.8%、3.8%、7.7%;χ2=13.12、11.93、8.71;P〈0.05)。观察组患者肾衰竭(16.7%)、死亡(0)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0.8%、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13.39,P〈0.05)。两组存活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出血、一过性休克及肾衰竭得到控制,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恢复正常,好转出院。结论:DIC是肝癌介入治疗后出现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但是后果严重,介入治疗前后应加强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预防的方法。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14例DIC病人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例DIC患者,痊愈11例,死亡3例。结论产科DIC重要在预防,预防的关键是做好围生期保健,建立高危门诊,及时治疗各种产科合并症或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8.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起病较为隐袭,它以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减少、血栓形成为主要特征.对于肝癌术后出现DIC,表现为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重度血小板减少及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能否给予抗凝治疗?如何抗凝?本文报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1012年1月收治的DIC患者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去除病因及应用凝血因素治疗,本组31例患者中,25例抢救成功,6例死亡.结论:对于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应早期诊断,尽快去除病因,同时大量补充凝血因素,并辅助肝素治疗,以提高抢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症手术后并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治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29例急诊术后并发急性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的特点.结果 康复22例,死亡7例,治愈率75.86%.结论 去除病因,尽早诊治早期DIC,祛除病因,做好凝血监测,指导肝素的应用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9.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