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士职业是世界公认的压力性职业,其压力来源于自身的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工作对象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科护理是临床护理中一支特殊队伍,由于社会的原因和专业的特性,造成产科护士心理处于压抑状态,护士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为了解产科护士工作心理压力情况,笔者对我院妇产科3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护士工作压力源现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的程度,以帮助护士正确的认识工作压力,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院临床40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惫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结论]建议从管理方面减少或消除护士工作压力源,减轻护士的疲溃感,并增加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护士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第一线人员,由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怒,对服务对象产生漠不关心,严重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下面就我院护士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自我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生活睡眠不规律,再加上日常的空气污染及强烈的紫外线,都会导致我们的肌肤受到严重的侵害,  相似文献   

5.
“疗伤系列玩偶”目前在泰国成年人之间迅速流行,成为上班族减压的一大玩具。工作压力已经成为当今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老板们越来越意识到员工的健康对生产力的影响。外国一些企业不但鼓励员工休假,还想出各种招数为员工减压,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工作中很多人需要经常熬夜加班,加上平时运动量又比较少,健康长期透支,很容易造成全身脏器功能的降低,其中肾虚是最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血液透析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而血液透析室的护士,由于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乃至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提高适应能力,保护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为了帮助护理工作者正确认识和克服心理压力,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学刊》2011,(7):1649-1649
吃好睡好,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首要前提。但对于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的现代人来说,兼顾二者却并非易事。不仅废寝忘食的工作常态叫人寝食难安,看似寻常的生活习惯也容易让人顾此失彼。比如,一顿香辣晚餐就可能夺走您的好梦。  相似文献   

9.
工作压力是职业要求与个体的不平衡知觉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心理压力状态。当个体不能从各方面应对或减轻工作压力源时,便出现了工作压力。工作压力会导致工作疲惫感,表现为体力、情绪和精神上的疲倦感。虽然人人都有产生工作疲惫感的潜在可能性,但从事卫生服务行业的人压力明显,护士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传染科护士的护理对象是具有传染性的病人,工作风险大,危险性高,往往使护士存在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很容易导致心理疲劳、精神紧张,从而出现头痛、失眠、情绪低落、激惹、注意力分散及人际交往紧张等表现.这些将直接影响传染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乾 《科学养生》2007,(6):38-38
现代生活中,尤其是都市的女人,繁重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让许多人感受到越来越重的心理压力,而一些女性朋友在这种生活压力下,有着比男性朋友更大更多的烦恼和苦闷。因此,女性朋友更应掌握些化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美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110-111
目的:了解助产士工作压力和主要影响因素,采取适当对策,减少压力,以便提高护理质量及身心健康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8名助产士进行工作压力源、主要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工作压力主要体现在工作量太大,环境紧张,怕出差错事故,自身业务知识技能不能满足工作需求,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不够,夜班多,病人和家属不理解要求过分,护患、医患关系难处理,自身价值难以实现等方面。结论:建议关注助产士身心健康,合理人力资源配制,并对助产士进行业务培训及心理减压训练,以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助产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护理人员编制短缺,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理人员既要保证护理安全,同时也要掌握一些减压技巧,正确对待压力,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双足与保健》2013,(4):1-1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亚健康人群趋势年轻化。养生保健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热衷讨论的话题,许多都市白领,新新人类都开始关注身体的保养。吃什么对身体好?如何缓解、释放工作压力让身心健康?夏季炎炎养生保健要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对社区护士出诊工作压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平 《北京中医药》2009,28(7):570-571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出诊工作的心理压力,寻求减轻压力的方法 ,以便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确保社区护理队伍的稳定.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8名曾在社区工作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来源分值由大至小依次为病人护理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具有大专学历的护士出诊丁作压力高于中专学历护士;社区工作时间越长,压力越大;非全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大于全科护士.结论 建议制定社区出诊工作相关政策,以减轻社区护士出诊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提出缓解压力的对策与建议.方法:采用组织学习,讨论和写心得等形式对护士的心理压力原因进行总结.结果:产生压力的相关因素是:担心出差错、病人不合作、担心被病人攻击、经常倒班、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等.结论:加强社会支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健康的情绪,可有效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6.
培训试用期新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培训试用期新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压力源,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03名处于培训试用期的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培训试用期新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较高,压力源排在首位的是工作量和时间分配问题,工作量大,可分配时间少;其次是病人护理方面,因缺乏工作经验,担心工作出差错事故;排在第三位的是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如护士社会地位低,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低,经常倒班等.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培训试用期新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采取控制各种压力源、加强培训、提高新护士正确应对压力的能力等措施,可以降低培训试用期新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维护新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反应与压力源的关系。方法:以我院和第六人民医院两所精神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工作压力反应量表与护士工作压力源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位于前五位的工作压力反应分别是生理反应的感到疲劳、心累和睡眠状况不佳,行为反应的爱发脾气、烦躁、偶尔有强迫症状,心理反应的焦虑、紧张、情绪低落,呈工作低效的状态,偶尔呈抑郁。工作压力反应与工作压力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反应与压力源呈密切关系,来自工作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对压力反应的影响最大。应当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影响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护士症状自评量表和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我市部分医院的感染科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并统计调查结果。结果:感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于五个因子上的均分为:病人护理方面的压力为2.23±0.37,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压力为2.34±0.39,人际关系及管理方面压力为2.20±0.40,护理专业知识方面的压力为2.56±0.52,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压力为2.58±0.35。SCL-90平均得分≥150分的有34人(26.8%),SCL-90得分与感染科护士工作压力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感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引起医院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张远桃 《气功》2010,(10):902-903
紧张的快节奏生活。繁忙的高压力工作,使都市人往往忽略了心情保养,因而容易导致心理疲劳,甚至诱发多种身心疾病。笔者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行为减压法,或许对您有所帮助。这就是行为减压调“四觉”。  相似文献   

20.
为把柔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以达到缓解骨科护士职业压力,提升护士身心健康水平和工作积极性的目的,文章对骨科护士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重视管理入手,通过塑造病房组织文化和护理哲理,创建不良事件"快乐"呈报制度,建立抱怨和预休假登记本,正性强化培养护士自信心,多渠道提升护士职业素养等方式,帮助护士减压。通过采取以上管理措施,护士的角色适应能力增强,专业素养、主动参与意识、职业荣辱感明显提升,大部分护士来自工作的心理压力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及时有效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