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裸花紫珠片对寻常性痤疮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对痤疮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裸花紫珠片和四环素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同时以45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裸花紫珠片能够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促进皮损修复。  相似文献   

2.
血府逐瘀汤对血瘀衰老模型动物血流变学干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老年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为中药抗血瘀衰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大鼠分组,按月龄分为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血府逐瘀汤组,其中前两组自由喂食,最后一组以血府逐瘀汤灌胃连续20天。灌胃结束后取血检测相关的指标。结果:血府逐瘀组和老年对照组相比,全血黏度高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HCT有显著性差异(P〈0.01),应用血府逐瘀汤后,在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凝聚率、RBC变形能力方面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改善瘀血致衰老模型动物的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变情况。方法:采用血液流变学仪检测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项目,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男女糖尿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除红细胞比积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出现微循环障碍,是导致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红珊 《光明中医》2007,22(6):72-73
目的:观察药物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56例冠心病患者为一组,同时选用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结论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两组同时同法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冠心病组于第一次采血后口服复方丹参片8周,再次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复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经丹参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降低(P<0.05),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片对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风病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琼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967-1968
目的探讨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健康体检者和105例中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对照。结果中风病人特别是中脏腑组多项指标均高于(P<0.05)或明显高于(P<0.01)对照组;中经络组中,气虚血淤型、肝阳上亢型、风痰淤阻型的多项指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中风病的各组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灯盏花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灯盏花素对其的影响。方法测定6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35例健康者(健康组)进行比较。高血压组患者予灯盏花素治疗15 d后再次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血压组的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系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红细胞变形系数明显低于健康组;经灯盏花素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参数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高黏滞血症与老年高血压有密切关系,高血液黏度与红细胞变形能力异常是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灯盏花素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7.
参芪片对老年阵发性孤立性房颤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中成药参芪片对老年阵发性孤立性房颤复发的预防。方法 老年阵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 5 2例随机分为参芪片治疗组、安慰剂对照组各 2 6例 ,另设健康对照组 2 0例 ,随访 12个月。结果 参芪片治疗组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 ,复发率明显降低 ;血液流变学检测和血脂检测各指标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或P <0 .0 5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及血脂检测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老年阵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存在血液浓缩现象 ,参芪片可降低血黏度 ,预防老年阵发性孤立性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8.
益气活血汤对老年肺心病心衰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对老年肺心病心衰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48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益气活血汤对肺心病心衰有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测定意义。方法采用普利生LBY-N6A自动清洗旋转式粘度计,对我院359名冠心病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异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液粘度增高,定期相关检测,对冠心病患者预防诊断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老年颈源性眩晕与血瘀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2例中老年颈源性眩晕患者作为治疗组,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并设健康中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取得满意疗效,治疗前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各指标均回归正常水平。结论:中老年颈源性眩晕与血瘀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具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压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阴虚阳亢型)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用降压胶囊和罗布麻胶囊治疗,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浆心钠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显著优于对照组(56%,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脑血液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升高血浆心钠素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总胆固醇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仅血压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降压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浆心钠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64例,按照随机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方口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T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缓解心绞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2.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6.25%,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是中医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对不孕症的影响.方法对治疗组48例不孕症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育龄女性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均增高(P<0.01),红细胞压积增高(P<0.05),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老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再发风险,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珍菊降压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珍菊降压片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降压及逆转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作用。方法: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给珍菊降压片治疗;对照组40例,给复方降压片治疗。服药8周,观察两组降压疗效、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动态血压(ABPM)指标变化作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血液流变学对比两组治疗后(P〈0.05)有显著性差异。ABPM观察两组dSBP、nSBP、dDBP、nDBP指标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有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逆转观察,治疗组的逆转率为60.41%,而对照组为33.33%(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珍菊降压片处方科学合理,融合中西药各自优势,因此不仅降压疗效安全满意,而且有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逆转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作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明确血液流变学指标在诊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分为男、女两类,与健康对照组一起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明显增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结果差异较大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在鉴别和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NFH)患者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辨证关系。方法:筛选中老年INFH患者100例(观察组)和体检健康的中老年人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在肝肾两虚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两虚兼肝肾俱亏型中呈依次增高。红细胞压积在气滞血瘀型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肾两虚型、气血两虚兼肝肾俱亏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各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按气血两虚兼肝肾俱亏型、肝肾两虚型、气滞血瘀型依次递增。观察组血沉、血沉方程K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老年INFH患者血液的浓稠性、凝聚性、黏滞性增高,与中医的瘀血证相一致,其中全血黏度低切值、红血球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固脑益智汤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固脑益智汤治疗,比较两组氧化应激反应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固脑益智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数据,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3月~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列为研究对象,100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列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糖尿病组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糖尿病人呈现较为严重的高血粘状态。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治和疗效观察、预防并发症中有重要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脱水、稳定血压和血糖、脑保护剂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显率明显上升,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变。结论:东菱迪芙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