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4例胃癌患者CT检查。结果:34例胃癌均有不同程度的胃壁增厚或隆起,胃底贲门部10例,胃窦部14例,胃小弯侧6例,胃大弯侧1例,弥漫浸润(皮革胃)3例。胃周围间隙侵犯7例,淋巴转移15例,远处脏器转移5例。本组病例中I期5例,II期11例,III期13例,IV期5例。本组胃癌CT分期正确31例,正确率91.17%。结论:多层CT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并有助于临床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和胃双重造影对胃癌的分期诊断及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4例胃癌病人的CT和胃双重造影影像资料及手术、非手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早期癌28例,行R0、R1手术;胃周围淋巴结转移胃癌82例,行绝对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术;腹膜转移广泛粘连、脏器转移胃癌30例,2例梗阻症状严重者行姑息手术,其它支持疗法;14例出现腹水者,选择中医药治疗。结论CT和胃双重造影方法是诊断胃癌准确、全面的方法,对胃癌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张力水充盈增强CT三维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胃癌患者,肌注654—2注射液15mg并口服700~1200ml水对比剂;然后采用团注法注入碘海醇100ml,从膈顶至脐进行螺旋CT增强薄层扫描,然后将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胃部三维图像。结果:①32例采用低张力水充盈增强CT三维成像技术进行螺旋CT扫描并三维成像,胃腔充盈及扩张度良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形态与邻近组织关系;②胃癌三维图像表现为局限性和广泛性胃壁增厚,肿瘤向腔内外生长形成不规则隆起肿块。结论:采用低张力水充盈增强CT三维成像方法可以从冠状位及任意角度观察胃形态及周围情况,对手术有指导意义,是螺旋CT在应用方面的重要进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术前评估准确率。方法:使用正确的胃部CT方法,按照不宜手术的标准对所有56例进展期胃癌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54例壁厚5~33mm,2例壁厚不明显而有强化;9例浸及食管下端,21例浸及胃周脂肪层/网膜;胃周等淋巴结肿大17例,肝转移等6例,盆腔肿块1例,腹水2例。宜手术的37例中,32例得到手术根治;不宜手术的19例中,3例得到手术根治;17例局限性胃癌中,14例得到手术根治;39例弥漫性胃癌中,21例得到手术根治。结论:只要正确把握胃部的CT检查方法,就可充分发挥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的术前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手术病理确诊的28例胃癌病例的临床与CT资料,并根据螺旋CT表现对28例胃癌进行术前CT分期.[结果]胃癌的螺旋CT表现主要为胃壁增厚、胃壁多层结构破坏、胃腔内软组织肿块影,可伴溃疡、胃周浸润、淋巴结转移,增强后病变胃壁异常强化,术前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张水充盈法在胃癌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68例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稀释泛影葡胺充盈胃,观察组采用温开水充盈胃,行上腹部CT平扫,观察病变部位的显影效果、病灶检出情况及影像学分期与术中分期符合情况.结果:对照组34例患者,原发灶栓出31例,5例CT片有伪影发生,局部浸润检出率37.5%,影像学分期与手术分期符合率55.9%,观察组34例患者原发灶检出34例,所有CT片无伪影发生,局部浸润检出率91.7%,影像学分期与手术分期符合率70.6%,两组原发病灶栓出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伪影率低于对照组,局部浸润检出率及影像学与手术分期符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张水充盈胃行CT平扫,能够清晰显示胃癌的病变范围及浸润程度,是胃癌理想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数字化胃肠机对早期胃癌的显示,以便能及时对早期胃癌作出诊断。方法:对56例病人进行数字化胃双对比造影,每个病人都摄取双重相、充盈相及加压相,并进行必要的追踪。结果:56例双重造影有52例显示良好.4例显示欠佳。发现胃窦部病变30例,胃体小弯侧14例,胃贲门部8例,胃体大弯侧4例。结论:数字化双对比造影对大大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及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45例超声诊断胃癌经胃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患者,先经腹扫查胃区及周围组织,然后饮造影剂,逐段扫查贲门、胃底、胃体、胃窦部必要时扫查邻近器官和周围淋巴结,观察胃壁是否平滑、胃壁厚度、层次是否清晰及蠕动情况.结果:超声显像诊断超声显像诊断胃窦占位病变27例,胃体占位病变7例,胃壁增厚原因待查6例,大部份胃内弥漫占位2例,后腹膜淋巴结肿大5例.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胃癌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3年12月~1998年12月对45例胃癌患者施行了根治术,由于围手术期加强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45例,男36例,女9例,年龄29~71岁,平均50岁。男:女=4:1。肿瘤位于胃底贲门部6例,胃体部5例,胃角部6例,胃窦部28例。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和病理检查而明确诊断。45例根治性切除术中,近端半胃切除8例,远端半胃切除32例,全胃切除5例。术后仅1例发生隔下淋巴渗液,经穿刺治愈,其余无并发症及死亡,平均住院12天。2讨论 胃癌根治术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胃肠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8例胃肠穿孔患者的病例,对其CT及X线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例胃肠穿孔患者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者7例,外伤所致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乙状结肠穿孔者6例,胃癌穿孔2例,肠缺血坏死致回、结肠穿孔3例。CT表现为上腹部剑突下隐窝、肝裂、胆囊窝及肝肾隐窝游离气体或散在游离气泡影,并同时发现腹腔内积液存在12例,后腹膜(右肾周)有游离气体,并有积液及腹膜后组织水肿6例。结论:CT为断层图像,克服了X线影像重叠的缺点,同时CT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可发现位于脏器间的少量气体,在诊断少量气腹上的优势CT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老年人(≥6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灶部位及病理特点.结果:老年人胃癌的分布主要在胃体及胃体以上部位,占老年人胃癌72.2%;中高分化腺癌占老年人胃癌62.1%;有淋巴结转移56例,占51.8%;侵及浆膜层80例,占74.1%.结论:由于老年人生理、病理和临床特点有其特殊性,治疗应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彩珍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11):525-525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有效地控制治疗CAG是降低胃癌发生率的措施之一。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某些中草药对胃粘膜组织学改变具有逆转作用,为治疗CAG开辟了新的途径。笔者近年来用中成药胃复春片治疗CAG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病临床表现为胃院胀满,或隐痛,或嘈杂,胃纳欠佳,大便不调,夜寐欠安等。诊断:全部病例经胃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而确诊。60例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2.0土50岁;平均病程102士2.0年。病变部位:胃窦部五例,胃体部12例,全胃17例,其…  相似文献   

13.
51例早期胃癌的胃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镜及病理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检查,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肿瘤在贲门部28例(55%),胃体部11例(22%),胃窦部9例(18%),胃角部3例(6%);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最多为30例(59%)。结论上腹不适及疼痛是早期胃癌的常见症状,特别是癌前病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认真仔细地进行胃镜和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发现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胃癌的内镜下诊断与活检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的内镜下表现与病检结果的符合率。方法对103例胃镜下诊断为胃癌的患者进行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胃癌的发病部位以胃窦部最多见,103例患者中,胃窦部癌的比例为62.1%,其次为胃体,占22.3%;②胃癌的形态以隆起性为主型较多,103例患者中共94例,占47.6%,而以溃疡性病变为主型共47例,占45.6%;③胃癌中H.pylori的检出率:103例患者中,H.pylori阳性共61例,占59.2%,与资料报道的50%~60%相吻合;④各型胃癌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按形态分,以隆起性病变为主的病例检查符合率为96.6%,而以溃疡性病变为主的病例报告符合率为98.4%,高于以隆起性病变为主型胃癌;以病程分,进展期胃癌的符合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结论胃镜检查+活检是诊断胃癌最重要的方法,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有密切的相关性,要提高胃镜下胃癌的诊断水平,不但与活检的手法、部位、数目、次数、标本的大小有关,而且与胃镜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及经验有关。胃镜工作者与临床和病理工作者密切配合,有利于提高胃镜下胃癌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科自1993年以来,对10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连续性空肠间置代胃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胃癌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4~60岁,平均46岁,贲门癌累及胃体部7例,胃体部癌1例,胃窦部癌累及胃体部2例,术后3个月复查:饮食正常可一日三餐.体重上升1.5~2.5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探讨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进展期胃癌的一般资料和CT检查方法。结果46例胃癌中发现周围浸润22例(48%),发现淋巴和/或远处转移36例(78%)。结论螺旋CT在胃癌定性诊断、大体分型及手术切除评估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年来,我们根据临床症状结合钡餐和胃镜检查对胃癌进行诊断,有效的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其不能对胃壁和胃腔外的病变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本文收集我院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5例胃癌,通过对胃癌CT表现的分析,评价CT对胃癌的诊断作用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38例胃良性疾病、12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72-4的表达情况。结果CEA、CA19-9、CA72-4在胃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2.1%(51/121),46.3%(56/121)和53.7%(65/121),水平均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三者联检其阳性率达76.0%(92/121)。CEA、CA19-9、CA72-4的阳性率随胃癌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增高,Ⅲ~Ⅳ期胃癌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结论CEA、CA19-9、CA72-4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分期,尤其是三项联检对胃癌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胃镜及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doublecontrast,DC)检查是发现、诊断该类肿瘤的主要手段,对大多数向腔内生长的肿块均可做出正确诊断。但对部分向腔外生长、向胃周浸润的肿块及附近淋巴结、脏器转移病例的诊断,此两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由于螺旋CT的广泛应用,CT对胃疾病诊断的应用日益增多。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评估手术可切除性,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及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无论在肿瘤侵犯深度及范围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胃镜对胃部恶性肿瘤进行诊断的临床方法及意义。方法:对经胃镜检查以及病理活检诊断为胃部恶性肿瘤的221例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胃癌病例中男女比例为3.69:1;平均发病年龄为60.13岁,胃恶性肿瘤累及部位以胃窦、贲门和胃体最为多见;胃恶性肿瘤分型中以Ⅲ型溃疡浸润型和Ⅱ型溃疡型为最多;病理组织学分型中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为最多。结论:对胃部恶性肿瘤运用内镜进行临床诊断需要在熟练掌握病理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病理组织学活检结果,以提高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率,及早开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