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24 h连续监测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可疑CHD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记录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60例中经CAG证实CHD 68例,其中动态心电图检出45例。动态心电图诊断CHD的灵敏度为66.2%,特异度为77.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6%和72.4%。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状动脉单、双及三支血管病变的灵敏度为54.9%,61.5%,91.4%。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的灵敏性及准确性较高,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对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97例患者的DCG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心肌缺血性sT改变并经临床证实者203例,正常者20例,其它心电图改变者674例。150例心肌缺血者中伴有胸闷、胸痛者中63例表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结论12导联DCG检测对心肌缺血的评价具有独特的临床意义,它的无创性及日常生活监测功能比有创的冠脉造影和运动试验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动态心电图是目前诊断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变异型心绞痛发作的一过性ST段抬高是心肌缺血的一种特殊表现。普通心电图因其一过性难以捕捉,三通道动态心电图又不够全面,所以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是变异型心绞痛发作一过性ST段抬高的最佳捕捉方式。现将我院2001—200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在2周内每例患者都进行平板运动试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以冠脉造影结果为依据,分析比较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单独和联合检查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分析比较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别对单支病变冠脉的检出率和对多支病变冠脉的检出率。结果 1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和56%,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和62%,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83%,后者特异性与前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平板运动试验检测CHD对多支病变的检出率为92%,高于单支病变的检出率71%;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平板运动试验对多支病变的检出率为86%,高于单支病变的检出率62%。结论平板运动试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平板运动试验的检出率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二者单项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别运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对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鉴定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8例,心电监测中对照组以常规心电图进行,而观察组以动态心电图进行。最终将两组冠心病心肌缺血检出阳性率及心律失常的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诊断阳性率两组差别不显著;而观察组心律失常检测阳性率较对照组高,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测中,运用动态心电图较使用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则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率,对于判断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情况及预防猝死、指导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极胸导联(Fontaine导联)心电图各参数值的变化。方法64例住院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导联和双极胸导联检测,对其P波的幅度、极性以及与QRS波群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双极胸导联中FI导联P波形态、P波时限与v,及Ⅱ导联无明显差别,但P波振幅明显高于二者(P〈O.05)。QRs波时限与常规导联相似,QRS波形态,FI与V.相似、FⅢ与V5相似(P〉0.05)。结论Fontaine导联清楚显示P波的同时,还可显示类似V,导联图形,在心律失常的分析中明显优于常规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分析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过程中运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上犹县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分别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相较于常规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9.
张传玲 《河南中医》2012,32(7):880-88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比较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心血管科门诊或病房,已经确诊但无临床症状的冠心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冠心病常规护理及低盐低脂饮食,在入组时及疗程结束时分别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各1次.治疗组45例,采用益气活血方治疗,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口服或舌下含服,每次10粒,日3次;两组均28 d为1个疗程.结果:①入组时心电图比较:75例患者12导联常规心电图发现心肌缺血6例,阳性率为8.00%;24h动态心电图发现心肌缺血64例,阳性率为85.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对照组30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45例,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x2=5.753,P=0.01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12导联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可作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常规诊察方法;益气活血方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观察其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心电图检查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然后在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其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100例患者中有76例患者被确诊为无症状心肌缺血;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100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被确诊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且均集中在6:00、12:00时段发作。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相较于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更能明确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时间和发作次数,具有临床诊断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变异型心绞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仪(12导联Holter),连续检测16例心绞痛患者24小时心脏电活动,记录心绞痛发作时ST-T改变及心律失常情况。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动态心电图显示特异性改变,同时伴有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比较心源性晕厥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监测的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 2019 年 1 月至2020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在院期间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心电图模式的检出率,并分析心源性晕厥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的心源性晕厥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种心电图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对心源性晕厥患者对其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测的效果与开展常规心电图检测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诊断结果方面两种方法同样也无显著差异,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需求对不同的心电图检测方法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传玲 《河南中医》2012,32(8):1059-1060
目的:比较普通十二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阵发性房颤的诊断价值,观察安心汤对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我院心内科门诊或住院的158例冠心病伴有阵发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消心痛片10 mg,每8 h 1次,口服;心痛定片10 mg,每8 h 1次,口服;普萘洛尔片5 mg,每8 h 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心汤,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28 d为1个疗程,患者在入组前和疗程结束时,均做普通十二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结果:①两组患者入组前心电图阳性率比较:158例患者,普通十二导联心电图发现阵发性房颤38例,阳性率24.05%;DCG发现阵发性房颤158例,阳性率100.00%,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CG明显优于普通十二导联心电图。②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79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70.89%;治疗组79例,显效43例,有效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41%;两组比较:χ2=12.206,P=0.002,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③两组患者DCG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79例,显效32例,有效27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4.68%;对照组79例,显效21例,有效22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54.43%;两组比较:χ2=7.081,P=0.008,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阵发性房颤中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12导常规心电图,可以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常规诊断手段;安心汤对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记录系统,对86例冠心病(CAD)患者连续监测48h,结合生活13志分析诊断。结果:本组86例中发生心肌缺血70例(81.4%),共检出缺血发作412次,每例发作1,30次,平均6次。结论:结果显示心率越快,诱发的心肌缺血越严重,ST段下移越明显,这与发病率及总的心血管病死亡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后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可造成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脑心综合征.笔者对87例脑梗死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210例老年患者的心电图分析老年心血管病的成因,进行科学预防。方法用动态心电图记录,用统计学方法统计。结果导致老年心血管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是关键。结论老年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应该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探讨人群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方法:1754例患者在2007年1月~2009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动态心电图室进行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进行统计归纳、对比分析.结果:1754例共检出心律失常3684例次,其中房早1370(78.1%)、室早1073(61.2%)、短阵房速595(33.9%)、房颤53(3.0%)、束支阻滞69(3.9%)、短阵室速193(11.0%)、房室传导阻滞92(5.2%)、窦缓109(6.2%)、窦房传导阻滞76(4.3%)、其他54(3.1%).结论:通过对1754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电生理学的改变,老年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速发生频率较非老年组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对 16 8例患者连续监测 2 4h ,并记录生活日志及症状发作时间。结果  16 8例中心律失常检出率 93.5 % ,高级别的室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达 79.1% ,且多不伴有自觉症状。结论  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310007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郑源庞动态心电图(简称DCG),由Holter于1957年首次提出,主要用于心电图监护,故又称Holter监测心电图。目前已有众多不同型号的产品,然我国普遍使用只是近10年时间。DCG系用磁带录相装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治疗与社会康复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本院对2009年1月-2011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精神分裂患者进认知治疗与社会康复进行临床分析,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为29-52岁,平均年龄为37±2岁.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CCMD-3)〉进行分型,以药物治疗为主,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娱乐治疗为辅的综合方案.结果:62例精神分裂患者依据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以及主题统觉测验均满意效果.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治疗与社会康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核心,找到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