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多需要手术治疗,全身麻醉和/或颈丛神经阻滞都已经广泛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治疗中,对于全麻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无疑是最安全的方法。喉罩是集面罩和气管内插管优点于一体的维持气道的新型麻醉器具,喉罩在维持呼吸道通畅时不仅可以保持自主呼吸,也可以进行辅助和控制呼吸。由于放置喉罩对患者咽喉刺激相对较小,心血管反应轻,可以快速建立有效通气,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笔者将喉罩(LMA)全麻通气复合颈丛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喉罩浅全麻复合颈丛麻醉在甲状腺腺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腺瘤手术是较常见的手术,以往常单纯采用颈丛麻醉,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常由于精神紧张,牵拉反应使患者感到不适,同时增加外科医生操作难度。喉罩是一种施行全身麻醉的新式工具,将喉罩浅全麻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腺瘤手术中,能取得满意效果。对该术施行情况作一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3.
针刺浅颈丛复合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杰 《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0):456-457
针刺浅颈丛复合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体会淄博市周村区医院(255300)胡杰关键词浅颈丛甲状腺手术复合麻醉针刺自1992年5月至1996年6月在浅颈丛阻滞针刺复合麻醉下辅以神经安定镇痛术用于较复杂的甲状腺手术100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4.
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4例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1例,为单纯针刺麻醉组;B组31例,为单纯颈丛阻滞麻醉组;C组32例,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组。结果:A组与B组、C组比较,手术开始、剥离甲状腺、术毕、术后24 h 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剥离甲状腺时、术毕血压及心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术后追踪观察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及膈神经麻痹病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手术的甲状腺瘤或甲状腺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行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镇静,C组行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美托咪定镇静。观察各组患者神经阻滞前、阻滞后10min、切皮时、甲状腺分离时、手术结束时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视觉模拟痛觉评分(VAS评分)和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C组患者在分离甲状腺时点和手术结束时点SBP、DBP、H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切皮时B组和C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B组比较,在手术结束时C组患者SBP、SBP及HR明显较低(P均〈0.05)。在切皮后时点B、C组患者镇静评分明显高于A组(P均〈0.05),而B、C 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VAS评分也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镇静效果良好,无呼吸抑制,用于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不同用药时间对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对手术满意情况。方法 60例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颈丛阻滞前缓慢静注咪唑安定1~2 mg和芬太尼0.03~0.05 mg,B组颈丛阻滞后缓慢静注同样药物,C组为不用药对照组。观察颈丛阻滞前后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对操作刺激遗忘度和手术满意度。结果 A组和B组术程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探查牵拉等刺激遗忘度高,对手术较满意,与C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不同时间用药均能减少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中心血管反应且有良好的遗忘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行锁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Ⅰ组、Ⅱ组单纯行颈丛和臂丛神经阻滞,Ⅲ组行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法:3组均于麻醉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阿托品,局麻药配方均为0.5%布比卡因及2%利多卡因的混合液共20 mL,分别记录3组麻醉效果、麻醉后并发症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所有资料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麻醉效果:Ⅰ组麻醉优良率为62%,Ⅱ组麻醉优良率为65%,Ⅲ组麻醉优良率为96%,3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对生命体征的影响:Ⅰ组、Ⅱ组NIBP、HR麻醉后较术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组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结论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锁骨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且不增加麻醉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硬外阻滞复合喉罩通气在乳腺癌根治术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比较硬外阻滞复合喉罩(LMA)和气管内插管(B)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观察插入喉罩和气管导管及拔除喉罩和气管导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中SPO2、PETCO2以及两组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方法:60例女性择期乳腺癌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硬外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前(T0)、插管或放喉罩后1分钟(T1)、插管或放喉罩后15分钟(T2)、手术后拔管或喉罩后即刻(T3)的MAP、HR,及术中的PETCO2、SPO2,术后48小时(T4)随访有无咽痛、声嘶咳嗽等不适。结果:硬外喉罩组T1和T3时段MAP、HR与气管插管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气管插管组T4时段咽痛发生率与喉罩组相比明显增多(P〈0.01)。两组病人PETCO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他各时段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硬外阻滞复合喉罩通气可安全用于乳腺癌手术,可发挥硬膜外麻醉优点,充分镇痛,有效维持术中通气,病人舒适,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预防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麻醉方法均为0.25%盐酸罗哌卡因行颈丛阻滞,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0.4~0.7μg/(kg·h)盐酸右美托咪定微量泵泵注.对两组患者在阻滞前10min(T0)、阻滞后10min(T1)、阻滞后20min(T2)、阻滞后30min(T3)和手术结束时(T4)五个时间点进行SDP、DBP、HR测量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SDP、DBP、HR水平较为稳定,对照组则阻滞前后变化较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阻滞后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预防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心血管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LMA喉罩全麻联合颈丛阻滞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对照组)和喉罩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实验组),每组40例。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入室后10 min(t1)、插管(喉罩)时(t2)、插管(喉罩)后5 min(t3)、拔管(喉罩)时(t4)、拔管(喉罩)后5 min(t5)的SBP、HR及RPP(HR与SBP乘积)、用药剂量、复苏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实验组诱导、复苏时点SBP、HR、RPP的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苏醒期躁动、术后咽喉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喉罩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较气管内插管全麻更加平稳,麻醉药物用量更少,苏醒迅速,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温科辉  曾庆华 《新中医》1998,30(8):25-26
HANS穴位刺激与小剂量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探讨温科辉曾庆华谢福生主题词针药复合麻醉/方法甲状腺切除术为了探讨颈部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方法,我们采用HANS(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进行穴位刺激辅助小剂量颈丛阻滞行甲状腺手术的麻醉(A组)、与对...  相似文献   

12.
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越英 《中医药导报》2005,11(7):50-51,63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02例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2例,为单纯针麻组;B组40例,为单纯颈丛阻滞组;C组40例,为针刺颈丛复合麻醉组。3组病人在年龄、病程、体重、麻醉与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A组在麻醉镇痛效果方面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C组麻醉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组在手术前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升高值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C组在手术前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升高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呼吸次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丛阻滞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中皮质醇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颈椎前路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气管插管下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实验组25例采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间及瑞芬太尼用量,于患者入室后、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后1 h采用放免法检测2组静脉血皮质醇及血糖水平。结果实验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开始后30 min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手术结束后1 h回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均0.05);实验组手术30 min后及手术结束后1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凭静脉全身麻醉较单纯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身麻醉能更有效抑制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皮质醇及血糖的应激性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颈丛神经阻滞与穴位注射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小剂量颈丛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方案麻醉,即25 mg杜冷丁与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液20 m L双侧合谷穴与内关穴注入,2%氯普鲁卡因7 m L与0.894%罗哌卡因5 m L颈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常规颈丛神经阻滞联合杜氟合剂方式麻醉,即2%氯普鲁卡因10 m L与0.894%罗哌卡因10 m L混合颈丛阻滞麻醉,诱导15~20 min以氟哌啶2.5 mg以及杜冷丁25 mg辅助麻醉。观察2组术中镇痛效果以及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血氧分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2组血压、心率、血氧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对照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P均<0.05),而血氧分压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血氧分压无明显变化(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穴位注射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镇静效果良好,可以稳定患者血压、心率、血氧分压,具有安全性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臂丛+颈浅丛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是否优于单纯臂丛阻滞。方法:锁骨骨折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臂丛麻醉组(B组),臂丛+颈浅丛麻醉组(BC组),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臂丛阻滞时多数病例阻滞不全;臂丛+颈浅丛阻滞时麻醉完善,效果满意。结论:臂丛+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优于单纯臂丛阻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旨在寻找一种可以有效镇痛和调控神经循环功能的方法,以利临床应用。方法: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应用颈丛阻滞麻醉,B组颈丛阻滞加气管内全身麻醉,C组气管内全身麻醉。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后及术中和B,C两组拔管即刻的MAP,HR的变化。B、c两组全麻药用量,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三组之间MAP、HR变化比较:T0、T5时点三组之间无差异显著性意义.T1、T2、T3和T4时点A、B两组和c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组内比较A、B两组T1-4与110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C组T2与T0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B,C两组拔管即刻的MAP,HR比较无差异显著性意义,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显著性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麻醉可根据病变程度适当选用颈丛神经阻滞或者气管内全麻,加上合理的药物调控和镇静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但颈丛联合全麻并不能减少麻醉用药和缩短麻醉苏醒时间,且易致高血压,心率增快及心血管事件发生,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锁骨骨折手术中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颈丛阻滞麻醉组、臂丛阻滞麻醉组、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组,对三种麻醉方法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并记录有无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在三组中颈臂丛联合组麻醉效果最为满意,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颈丛、颈丛神经阻滞,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电针复合颈丛阻滞对甲状腺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拟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手针复合麻醉组和电针复合麻醉组,每组20例。手针复合麻醉组先行颈丛神经阻滞,然后针刺双侧合谷及内关穴,接电针仪不通电。电针复合麻醉组在颈丛神经阻滞的基础上针刺双侧合谷及内关穴,接电针仪,刺激参数为连续波、10Hz、强度(6±2)mA,持续20min。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术中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术中电针复合麻醉组血压、心率显著低于手针复合麻醉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ACTH、Cor、E、Glu、CRP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电针复合麻醉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手针复合麻醉组(P<0.05)。结论:电针复合颈丛神经阻滞能显著降低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抑制手术中及术后异常升高的应激激素和免疫因子水平,是甲状腺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对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以及对术中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甲状腺切除手术的病人,年龄35~6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颈丛神经阻滞组(Ⅰ组),颈丛复合针刺麻醉组(Ⅱ组)。Ⅰ组单纯施颈丛麻醉,Ⅱ组同时配合针刺双合谷、内关。对比两组呼吸抑制程度。结果:Ⅱ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程度轻微。Ⅰ组术中SBP、DBP、HR均较麻醉前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P(0.05),Ⅱ组麻醉后上述循环参数略有上升,血氧饱和度略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确切,术中无牵拉反应引起的不适及躁动。  相似文献   

20.
张瑞英  窦峰诠 《河南中医》2014,(12):2375-2376
观察小剂量颈丛神经阻滞加穴位注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小剂量颈丛神经阻滞加穴位注射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颈丛神经阻滞加杜氟合剂麻醉。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糖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糖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颈丛神经阻滞加穴位注射能有效避免颈丛阻滞并发症的发生,维持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稳定,降低应激反应,保护和调节脑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