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4.2±3.5)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6±4.2)h(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止血时间短,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治疗效果和止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平均止血时间(19±4)h,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6%,平均止血时问(29±5)h。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止血时问比较有屈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冉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治疗效果和止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平均止血时间(19±4)h,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平均止血时间(29±5)h。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止血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殷世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174-17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效果,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将80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92.50%,均高于对照组的70.00%和75.0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O.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减少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对上消化道出血(UGIH)的作用。方法:将102例患者按半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内镜直视下喷洒凝血酶治疗,观察组50例加用中药复方石榴皮五倍子诃子液。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38.00%、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纽和治疗组治疗后第1d继续出血人数分别为15例、18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d继续出血人数分别为9例、15例,第3d为4例、10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治疗组止血时间分别为(31.45±4.32)h、(50.25±6.68)h;住院时间分别为(7.02±0.53)d、(9.86±2.14)d;输血量分别为(15.20±3.16)U、(28.78±4.54)U。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患者均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内镜直视下喷洒中药复方石榴皮五倍子诃予液可明显缩短UGIH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继续出血率和输血量,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姚春卫 《中国中医急症》2013,(11):1988-1989
目的观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B)的西医结合中医辨证护理效果。方法将99例AUG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并比较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1.63%,平均止血时间(25.30±4.62)h,短于对照组的(34.53±6.21)h(P〈0.01)。结论对AUGB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治疗对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经急诊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胃镜下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为94.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5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再出血率分别为1.78%、12.60%,手术率分别为5.09%、20.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成功率高、再出血率及手术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沣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止血、输液和(或)输血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对照组同时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2组均以治疗3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3.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26.67%,总有效率70.00%。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止血时间、输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A组(36例)和B组(30例),A组采用奥曲肽和泮托拉唑联合治疗,B组单用奥曲肽治疗,观察止血情况结果A组48h再出血率(10.20%)明显低于B组(27.66%,p〈0.05);A组住院天数5.1±2.4天,明显少于B组7.5±2.8天(p〈0.05);A组输血量3.5±2.2U,与B组3.7±2.1U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病死率A组为2.78%,B组为3.3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能有效地止血,并预防再出血发生和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止血汤治疗痔病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痔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槐角丸联合维生素K4及安络血治疗,实验组采用止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出血平均积分为(0.84±0.17)分,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用药天数为(4.56±0.78)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15±0.83)天(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止血汤治疗痔病出血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中药保留灌肠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3年1-10月期间,从放射性肠炎患者中选择病例;共入选84例,均为宫颈癌放疗患者。入选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在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T细胞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AS、SDS评分(37.80±13.35、37.40±11.95)低于对照组(45.83±8.23、46.37±11.63)(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值(74.54±16.96、41.04±10.23、3.02±2.19)高于对照组(59.74±15.82、33.13±9.34、1.97±0.84)(P〈0.05);治疗组治愈率(66.67%)高于对照组(28.57%)(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放射性肠炎的治疗,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免疫状况;灌肠治疗的同时应用心理干预能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发病时间在72h内、病情呈进展性加重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临床疗效。随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50.0%和83.3%,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30.0%和66.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王益平  林碧容  冯莉  杨雪 《四川中医》2013,(10):145-148
目的:观察中医七情致病理论通过调理情志对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出血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突出根据患者不同的情绪进行相应情志护理干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头颅CT、血压、血糖、心率和呼吸频率,评估脑出血的情况以及脑出血急性期与血压、血糖、心率、呼吸频率的相关性。观察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血糖、心率、呼吸频率在治疗过程中稳定,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能显著减少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发生率,主要是通过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稳定患者血压、血糖、心率和呼吸频率,提示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对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 年5 月-2012 年3 月的88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划分为结合组与单一组,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疗程结束后分析大便隐血试验结果 及药效.结果:结合组有效率93.2%,明显高于单一组的有效率72.7%,有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方式选择与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脑出血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直视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显微镜微创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术后再次脑出血,肺部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ADL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选择与脑出血患者预后有很强的相关性,显微镜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能改善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耐信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耐信、羟氨苄青霉素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疗程为2w,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48h pH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耐信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能迅速升高胃液pH值,增强抗生素对Hp的根除作用,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纳络酮、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中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药奥扎格雷钠与盐酸纳络酮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HSS)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对照组与治疗组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显效率为67.27%,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显效率为47.27%,总有效率为85.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②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NHSS评分从(27.18±6.55)降至(14.49±3.32),对照组患者从(28.32±6.14)降至(19.93±3.74),治疗组NHS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所有患者血液粘稠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凝集率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治疗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健胃汤配合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胃动素(MOT)及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疏肝健胃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莫沙必利口服,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临床效果及胃动素和生长抑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对FD患者的主要症状:胃纳减少、脘胁隐痛、食后腹胀、早饱、恶心呕吐、咽部梗阻感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症状效果更明显,P〈0.01或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对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疏肝健胃汤配合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