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方一词虽源自后汉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但后世所称经方多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伤寒论》载方112首,《金匮要略》载方253首(含附方28首),去除重复方剂29首,两书共载方336首。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载方112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大枣于《伤寒论》中入方40次,涉及六经病证,于《金匮要略》中入方43次,用于20余种疾病,可见仲景颇善用大枣.近代著名中医大家恽铁樵云:"凡研究药物,当从《伤寒论》方药入手,其次《金匮》,其次《千金》."兹将笔者对仲景应用大枣的几点认识探析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大枣喜与姜(生姜、干姜)、桂同用 《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用大枣除其重复者共63方,而姜、桂与大枣同用者就有56方,约占88.9%.  相似文献   

3.
经方指《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伤寒论》载方 113首 ,《金匮》前 2 2篇载方 2 0 5首 ,合计有 318方 (其中重复方 40余首 ,缺药物组成方 5首 )。经方经千百年临床应用其疗效是确切的 ,备受医家厚爱 ,尤其自汉后历代名医没有不精通经方者。喻昌称经方为 :“众法之宗 ,群方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载方剂除重复的36首外共有282首,其中除《伤寒论》已佚之禹余粮丸和《金匮要略》4首只列方名而未载药味外,用茯苓者33方(11.7%),以茯苓命名方剂有18首(不包括五苓散和茵陈五苓散)。《神农本草经》谓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其中散佚1首),《金匮要略》载方226首,两书共载方318首,被后世尊称为“经方”。经方具有符合临床实际,临床疗效可靠等特点,故历经千百年而不衰。但医生难于驾驭,因此,深入地探讨仲景的用方思路,对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试从仲景用方思路多元性的角度,来探讨经方的应用思路。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同道给予斧正。  相似文献   

6.
用好经方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军毅 《四川中医》2006,24(6):23-24
东汉医学大师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载方113首(佚1方)、《金匮要略》205首(佚4方),历经临床验证,功效卓著,被称经方。本文作者认为其在临床应用时须在谨守病机、方药的配伍加减和用量、煎煮液的选用、服药方法等方面细加注意,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秀娟 《山西中医》2007,23(5):59-60
桂枝之用甚广,溯其源可推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其中《伤寒论》载方112首,方中出现桂枝的有43首,占38.39%;《金匮要略》载方205首,含有桂枝的方剂有57首,占27.80%。现将笔者临证应用仲景桂枝类方的体会介绍如下。1和营桂枝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得麻黄、生姜,则令营气外发而为汗  相似文献   

8.
由张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经晋代王叔和整理编次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方(缺1方),《金匮要略》载方226方,共计339方,被后世尊称为经方。诚如明·喻昌所云“两书所载方剂是众法之宗,群方之祖”。经方的...  相似文献   

9.
由张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经晋代王叔和整理编次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方(缺1方),《金匮要略》载方226方,共计339方,被后世尊称为经方,经方一词最早见于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明喻昌所云:“两书所载方剂是众法之宗,群方之祖”,  相似文献   

10.
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方剂中,运用细辛共计17方,其中《伤寒论》5首,《金匮要略》12首(与《伤寒论》重复方除外),广泛地用于伤寒、杂病,配伍精当,曲尽其妙。兹将代表性的方剂,从六个方面探讨于后。辛温发散治风寒  相似文献   

11.
仲景医学与食疗食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载药162种,疗效食品占19.75%,载方244首,含疗效食品者占31.55%,剂型有软食、饮料、冲服粉食等。在中医食疗发展史上起承前启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媛 《陕西中医》2012,33(8):1080-1081
<正>桂枝汤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滋阴和阳的功效。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而成的桂枝汤类方将近30首,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笔者运用其类方,宗其方义治疗各种心脏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方书,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言。此二书载方三百一十八首(即《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金匮要略》二百零五方),用附子、乌头、天雄配方者,达三十七方之多,附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本文拟就个人所学浅见,将仲景方书用附子作如下浅析:一、附子气壮功宏,用途面广,是仲师喜用此药的原因之一。李时珍《本草纲目》谓有七种。言“初种之小者为乌头,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  相似文献   

14.
陈新宝 《中医药学刊》2006,24(5):914-915
芍药味苦、酸,性微寒,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神农本草经》载有“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载方一百一十二首,《金匮要略》载方二百零五首,而运用芍药配伍组成的方剂,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七分之一。可见其对治疗之重要性,本文试就芍药的配伍运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仲景应用甘草初探河南471003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胡永信主题词张机,甘草/治疗应用,辩证,中药配伍《伤寒论》载方113,用甘草者72首,占63.7%;《金匮要略》载方205首,用甘草者73首,占35.6%。今就仲景应用甘草之意阐明其后,俾于医者临证之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归纳、分析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下利条文,总结仲景治疗下利方药及证治规律。结果显示《伤寒论》治疗下利有30个方,《金匮要略》有11个方,除《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重复的7个方,《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下利共34方。根据治则治法对34方进行归纳、分类,并对方中所用的56味药进行频数统计和功效分类,总结出张仲景治疗下利首重顾护脾胃正气,灵活运用清泄里热,寒热平调,通因通用,疏肝健脾,温肾暖脾,燥湿运脾治法。  相似文献   

17.
宋朝林亿在校勘《伤寒论》的序文中,首倡《伤寒论》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之说,九百余年来,中医界一直沿用其说,认为《伤寒论》载方一百一十三首,缺方一首,实为一百一十二方。细考《伤寒论》一书,实际载方一百一十五首,缺方二首,而为一百一十三方。林亿所遗漏的两方为二百三十三条的“猪胆汁方”和“土瓜根方”。  相似文献   

18.
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素有方书鼻祖之称。书中载方113首,(除禹余粮丸有名无方外,实为112方),立方用药悉有法度,组织配伍尽皆精妙,运用中药气味化合有独到之处,其中大多数方剂,经过后世医家的长期实践检验,证明疗效卓著,而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医组方的范例,秦伯未老中医认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本为一书,许多方剂均重复,主张应把研究重  相似文献   

19.
甘草首载于我国的第一部药物典籍——《神农本草经》,以此组方用于临床则首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112方(禹余粮丸一方有方无药不在其中),用甘草的就有83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用甘草的各方,以甘草为主的有治少阴寒化的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治心动悸、脉结代的炙甘草汤;治脏燥的甘麦大枣汤,至今仍不失为临床上卓效经方。以甘草作为辅药者则方数更多,扩大了《本草经》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桂枝汤由医圣张仲景所创,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有"阳旦汤"之名。在《伤寒论》113首方中,应用桂枝汤随证加减共70方,约占63%。桂枝汤临床应用颇为广泛,疗效卓著。柯琴云:"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鉴于其调和营卫、气血、阴阳的作用,被仲景及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不仅用于外感疾病,而且加减应用于内伤杂病,并在其主治范围上不断扩充。本文主要从伤寒论原文探讨张仲景《伤寒论》中桂枝汤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