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敏媛 《中国肿瘤》2001,10(10):566-569
近20余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长期无病生存率(EFS)达70%-80%。长期ESF率的提高主要归功以下三方面工作:(1)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更准确地判断预后,采用MIC或MICM分型,按型用化疗方案。(2)化疗方案合理组合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对ALL后期治疗降低强度,减少药物毒性,同时改进了庇护所预防措施-采用大剂蛳氨甲蝶呤(HD-MTX),大大减少了髓外复发,使相当一部分患儿放弃以往颅脑预防性放疗,即使需要放疗者也降低了剂量,从而减少放化疗远期毒副作用,提高了生存质量。(3)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如:空气净化层流病房的建立,有效抗菌素,抗病毒、抗霉菌药物高效价丙种球蛋白等的应用,预防治疗也骨髓抑制期的感染,造血因子、GM、CSF、G-CSF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输注缩短了强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期。加速了造血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h^ 成人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否具有一致的生物学特征并分析2组间预后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以年龄14岁为界,将所有ALL分为成人(aALL)和儿童(cALL)2组,除全部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外,15例患者接受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所有变异Ph易位均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证实。结果:Ph^ aALL和Ph^ cALL的发病率分别为14.4%(35/243)和5,4%(8/14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6),2组间其他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皆无显著性差异。Ph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占全部病例的16.5%,常见的异常包括-7,Ph^ ,del(9)(p11-12),del(20)(q11-12)。成人组及整体惠者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患者组较之单纯Ph组具有更低的血小板计数(P=0.002;P=0.016)。成人组及整俅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缓解者生存期显著皆高于未缓解者(P=0.002;P=0.003)。成人组CD34^ 患者组缓解期及生存期显著短于阴性组(P=0.015;P=0.025),儿童组由于病例数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Ph染色体阳性的儿童和成人ALL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CD34表达在成人组与整体患者组预后影响的差异可间接反映出Ph^ aALL和cALL预后相关因素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吕昌龙  付国 《肿瘤》2000,20(1):60-62
目的 了解p16(MTS1)基因缺失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中的意 义。方法 应用PCR和S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了47例小儿ALL样品中p16基因的缺失。结果 全部被检样品中有9例存在p16基因缺失,缺失率为19.1%。其中,8例T细胞型ALL(T_ALL)中有5例显示缺失,缺失率为62.5%;39例前B细胞型ALL(pre-B0-ALL)中有4例显示缺失,缺失率为10.3%。结论 p1  相似文献   

4.
5.
我院1978年-1988年收治的139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完全缓解(CR)率达97.1%,系统随访治疗的105例病人5年以上持续完全缓解(CCR)率是58.6%,5年以上生存率达71.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就本研究得出的关于儿童ALL长期无病生存的几个关键问题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卫  倪麟 《肿瘤》2001,21(3):217-218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是儿童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免疫表型 (免疫学 )在诊断该病中起着其它方法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T ALL和兼备淋、髓同时表达及伴CD3 4阳性的ALL ,必须依靠免疫表型来诊断。作者在近 5年用免疫酶标法和 19种单克隆抗体 (单抗 )对 6 0例儿童ALL进行了免疫表型的测定与分析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  6 0例为 1994年 8月~ 1999年 11月就诊的初发未经治疗的儿童ALL ,男 37例 ,女 2 3例 ,年龄 2 0 8~ 13 6 7岁 ,平均 7 99岁。骨髓按FAB分类L12 9例 ,L2 2 6例 ,L3 5例。同时 ,作…  相似文献   

7.
自70年代以来,随着对白血病细胞动力学认识的深化,新的治疗药物不断涌现及治疗方法的改进,国外,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的完全缓解率(CR)已达90~100%,5年以上无病生存率已达70%以上。国内我院及北京儿童医院最近几年总结的材料表明,无论在CR率及5年以上无病生存率方面,均已达到国外所报道的水平,从而根本性地改变了急性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慨念。  相似文献   

8.
9.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亚平 《白血病》1996,5(4):241-242
  相似文献   

10.
HLA基因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HLA基因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蛳SSP)DNA分型技术,对105 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42名正常对照进行HLA基因分型,分析HLA基因分布频率在2组中的差异。结果:ALL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鄢0201(35.71 %)和B鄢4801(5.71 %)基因频率明显增高(RR=2.340 7、7.513 4,χ2=9.257 8、9.538 8 P<0.005),DRB1鄢0701基因频率(9.52 %)显著低于正常组(RR=0.439 2,χ2=6.990 2 P<0.01)。结论:HLA蛳B鄢4801和DRB1鄢0701基因可分别被认为是ALL白血病发病的危险标志和保护标志。  相似文献   

11.
急性白血病复发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健玲  冯宝章 《白血病》1996,5(2):105-106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遗传学变化的特点.方法:以94例初发ALL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多重PCR技术检测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变化.结果:63例患儿做了核型分析,有分裂象者55例,其中异常者12例(19.0%);无分裂象者8例(12.7%).对93例患儿进行了多重PCR检测,其中包括53例染色体有分裂象患儿和8例无分裂象的患儿,41例正常染色体核型患儿中异常者为17例(占41.5%),12例染色体核型异常者中融合基因异常者4例(33.3%),无分裂象患者异常2例,无分裂象检出率与有分裂象者核型分析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例患儿中融合基因检出率为34.4%(32/93),其中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20例(21.51%),MLL重排3例(3.23%),BCR/ABL(p190)融合基因阳性3例(3.23%),E2A/PBX阳性5例(5.38%),HOX11阳性1例.94例患儿通过两种检测方法共检出细胞遗传学异常46例(48.94%).结论:儿童ALL可出现细胞遗传学改变.对于有足够分裂象的患者,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仍是可靠的方法.对分裂象质量低或无分裂象的儿童ALL患者,多重PCR检测异常克隆能提高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将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多重PCR结合起来可提高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剂量氨甲喋呤(HDMTX)冲击治疗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外白血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13例缓解期ALL进行61例次两种不同剂量的HDMTX治疗,并观察毒副反应。结果:生存5年以上者7例,3例生存达10年,以每次剂量3g/m^2组多见,但毒副反应基本相同。结论:ALL缓解期患儿进行HDMTX冲击治疗预防髓外白血病,每次采用3g/m^2有利于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魏绪仓  李梅生 《白血病》1996,5(4):214-216
建立了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LL)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体系,对12例ALL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观察,同时对ALL细胞集落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的75%~85%,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我国儿童ALL长期无事件生存率达70%~80%。因此,ALL患儿远期躯体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近20年来肿瘤康复在欧美国家发展迅速,但儿童白血病康复的临床干预措施和学术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儿童白血病康复工作更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本文中,我们描述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长期生存康复管理框架,以期更好地提高ALL患儿的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对132例初发儿童 ALL 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细胞遗传学特点。结果:132例 ALL 患者中,12.9%(17/132)为 T 淋巴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 - ALL),87.1%(115/132)为 B 淋巴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 ALL)。46.2%(56/132)的ALL 患者表达髓系抗原,CD13是 ALL 中最常见的髓系抗原,其阳性率为28.0%。T - ALL 髓系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率为47.1%,与 B - ALL 的4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P =0.940)。可供核型分析的96例 ALL 中,核型异常者50例(52.1%),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4例。96例 ALL 患者中,TEL/ AML1融合基因阳性21例(21.8%),BCR/ ABL 融合基因阳性14例(14.6%),TCF3/ PBX1融合基因阳性5例(5.2%),MLL 重排3例(3.1%)。对不同免疫分型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童 ALL 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具有一定的特点,两者联合检测对 ALL 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再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应用国产^60Co,对27例曾接受全颅、全脊髓放射治疗和(或)鞘内注射后CNSL复发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进行全颅、全脊髓间歇性放射治疗,并联合鞘内注射。治疗方案为:全颅1.5Gy/次 全脊髓0.75Gy/次,1次/d照射3d。第1天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8~12mg/m^2,阿糖胞苷(Ara—C)25mg/m^2.地塞米松(DXM)2~5mg/次,以后每8周全颅1.5Gy 全脊髓0.75Gy照射1次,当天鞘内注射,用药剂量同前。总疗程为2年2个月。结果:27例患者中,3年内死于骨髓复发4例、CNSL复发2例;3~5年内死于骨髓复发5例、CNSL复发8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21/27)、25.9%(7/27)。间歇性放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急性毒副反应。随访期间发现5例记忆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现象。结论:间歇性放射治疗联合鞘内注药对于曾接受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和(或)鞘内注射后CNSL复发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9.
综述性回顾了最近几年来有关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的进展,特别是2004年12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召开的美国血液病年会上,几位国际著名的急淋诊治专家所作的有关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经验综合性报告,对提高国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疗效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110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方法:采用CD45/SSC参数设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110例成人ALL患者治疗前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染色体R显带技术对其中的73 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110例ALL患者中,21.8%为T-ALL,78.2%为B-ALL.47.3%的ALL患者表达髓系抗原 (MyAg),CD13是成人ALL中最常见的MyAg (32.1%).T-ALL髓系相关抗原表达总的阳性率(45.8%)与B-ALL(47.7%)无统计学差异.可供核型分析的73例中核型异常者37例(50.7%),最常见的遗传学异常为Ph染色体,占23.3%.结论:免疫表型对ALL的诊断与分型至关重要,免疫表型与患者的异常核型改变及临床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