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泪液中免疫球蛋白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8例发生角膜排斥反应者泪液IgG、sIg含量,应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IgM,补体C3含量。结果:角膜称植排斥反应发生时泪液IgG含量升高,结论:体液免疫参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眼局部抗体IgG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与二次角膜移植发生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二次角膜移植发生排斥反应患者泪液中乳铁蛋白及IgG含量变化。结果: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时,泪液乳铁蛋白含量下降,IgG含量升高,二者呈负相关。当排斥反应治愈后二者接近术前水平。结论:眼局部乳铁蛋白及IgG在二次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测定其含量可以达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与二次角膜移植发生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二次角膜移植发生排斥反应患者泪液中乳铁蛋白及IgG含量变化。结果: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时,泪液乳铁蛋白含量下降,IgG含量升高,二者呈负相关,当排斥反应治愈后二者接近术前水平。结论:眼局部乳铁蛋白及IgG在二次角膜移植排斥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测定其含量可以达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测定30例PVG-PVG和40例LEW-PWG角膜移植术前,术后血清,房水和泪液Ig和C3含量。结果表明,泪液和房水IgG含量异常升高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显著相关。初步建立了大鼠角膜移植术衙无排斥反应发生时泪液IgG含量变化的定量关系,提出了预测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再次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者泪液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同时应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为再次角膜移植后首次发生排斥反应时,泪液IgG含量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当排斥反应复发时,OKT4数值增加,OKT4/OKT8比值升高,表明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共同对移植片起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6.
再次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再次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者泪液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同时应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为再次角膜移植后首次发生排斥反应时,泪液IgG含量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当排斥反应复发时,OKT4数值增加,OKT4/OKT8比值升高,表明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共同对移植片起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与无排斥反应时外周血与泪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比较以及未排斥反应组与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泪液中IG的比较.方法分别采集角膜移植术者及老年性白内障行ECCE术后各期泪液及外周血,以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各期的IgG,SigA,LF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角膜移植术正常组与排斥反应发生组血清中的IG无显著性差异(P>0.05).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组泪液中IgG含量升高,随着排斥反应的治愈,IgG含量趋于正常(P<0.05).而LF含量则呈下降,当排斥反应治愈时,LF水平亦恢复正常(P<0.05).角膜移植无排斥反应组术后各期泪液中IgG及sIgA的含量均高于老年性白内障行ECCE+IoL术组(P<0.05).结论角膜移植术后,泪液中的IgG,sIgA,LF呈一规律变化曲线,当排斥反应发生时,IgG水平异常升高,LF水平呈下降趋势,检测泪液中的IG含量,有助于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和排斥反应是否治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郝念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9):1074-1077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是角膜病致盲患者复明的终末治疗手段,但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在高危角膜移植(新生血管、多次角膜移植及活动性炎症)免疫排斥反应高达50%以上。因此,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是角膜移植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对目前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等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对眼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测定了48人(96眼)PRK手术前后泪液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的含量.结果发现:术后最初3d,3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含量普遍降低,至术后6d时其均值接近术前水平,而IgA则高出术前水平.至半月时,IgA含量仍高于术前(P<0.01),补体C3含量则明显低于术前水平.结果表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初期,泪液中Ig和C3含量有一个较明显的下降过程.术后早期预防性应用有效抗生素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0.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一直是影响角膜移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也是眼科角膜病专业研究的重点。目前许多新型免疫抑制剂已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且已逐步应用到临床,这对防治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回顾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分析常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总结抑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中药,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预防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鸿  赵敏 《重庆医学》2003,32(7):930-932
近年来 ,随着现代手术显微镜的进展及供体来源增多 ,角膜移植手术已普遍开展 ,不少因角膜病盲的患者重获光明。但也有一些病人在角膜移植术后发生了严重的排斥反应 ,使治疗终归失败。自 194 8年Paufique、Sourdille及Offret首次报道了排斥反应以来 ,历经半个多世纪 ,直到今天 ,免疫排斥反应仍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角膜病医生最为关心、同时又最感棘手的问题 ,本文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入手 ,按发生的机理、排斥反应预防的原则 ,以及药物治疗排斥反应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ECCE+IOL)术后体液免疫反应的变化以及全身应用地塞米松对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行标准ECCE+IOL术),第1组术后全身应用地塞米松,第2组全身不用地塞米松。分别对其手术前后血清IgG、IgM、IgA、CH50、C3、C4含量的改变、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血沉、抗“O”、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并观察临床指标——睫状充血、房水混浊程度的变化。结果:第2组病人术后血清IgG、IgM升高,补体CH50、C3、C4含量降低,而血清特异性晶体蛋白抗体水平升高。第1组病人IgG、IgM、IgA则无变化,CH50、C4含量升高,临床体征明显较第2组轻。结论:ECCE+IOL可引起体液免疫的明显改变,地塞米松对该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EBV—EA IgG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B病毒早期抗原(EA)IgG抗体测定在鼻咽癌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454例鼻咽癌和300例健康人的血清分别用免疫酶法测定抗EA抗原的IgA/EA抗体,用ELISA法测定IgG/EA抗体,以及用抗酶率法测定抗EBV-DNA酶抗体。并用免疫酶法测定IgA/VCA和ELISA法测定IgG/EA的方法的对鼻咽癌高发区人群的9536例血清进行鼻咽癌筛查。结果:3例方法中ELISA法检测Ig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利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双盲监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方法 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芯片(WCX2)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大鼠血清中表达的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低分子量差异蛋白进行筛选,并通过双盲法利用蛋白质芯片技术监测筛选结果。结果 质荷比0-20 000范围内,共检测到58个蛋白峰,其中6个蛋白质峰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双盲法监测结果:血清中出现这6个蛋白质峰的大鼠角膜全部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结论 蛋白芯片技术能够筛选出灵敏度和特异性好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病情的治疗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脑脊液中存在的特异性IgG抗体。方法 应用SO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印迹技术对精神分裂症脑脊液与对照脑脑液同时进行检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脑脊液中相对分子质量130ku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在蛋白印迹分析中发现此蛋白质可与羊抗人IgG抗体发生免疫结合反应,结论 提示该蛋白质组分可能是一种与IgG相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方法:观察组:全身应用中药治疗四物汤加减配合抗生素加少量激素;对照组:只给抗生素加适量激素。结果:观察组:脱盲率达88%,植片透明度88%;对照组:脱盲率为52.9%,透明度52.9%。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降低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免疫功能监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疾病的防治。方法:46例RRTI患儿在采取中西医结合防治措施前后,进行了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PHAST及血清IgG、IgA、IgM含量,并与正常儿组比较。结果:RRTI组患儿PHAST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儿组。女童血清IgG含量明显降低,男童血清IgA含量明显增高,男童血清IgM含量增高。中西医结合防治有效率达76.1%。治疗后,除女童血清IgG含量仍稍低外,其余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但PHAST反应改变不大。结论:RRTI患儿存在广泛的免疫功能损害,中西医结合防治措施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角膜保存时间与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检测角膜植片的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表达及房水、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先选用Wistar大鼠15只30只眼随机分3组(每组10只眼),分别用不同方法保存,即:湿房保存12h,中期保存液保存7d,深低温长期保存12周。再选用SD大鼠30只30只眼(右眼)作为受体,分别使用上述不同保存方法的Wistar大鼠眼作为供体建立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10只眼:Ⅰ组(异体湿房保存组);Ⅱ组(异体中期保存组);Ⅲ组(异体长期保存组)。观察各组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指数(RI)、植片存活时间(MST)和植片的病理变化。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及ICAM-1表达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角膜移植术后10d时房水、血清中TNF-α含量变化。结果:Ⅲ组RI明显降低,MST明显延长,与其他两组比较均差异十分显著(P<0.01)。角膜移植术后10d时HE染色显示Ⅲ组炎性反应较Ⅰ组、Ⅱ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Ⅲ组ICAM-1表达较Ⅰ组、Ⅱ组明显减少。Ⅲ组眶血清及房水中TNF-α含量明显低于Ⅱ组和Ⅰ组,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深低温保存的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降低,发生时间延迟。ICAM-1和TNF-α是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时IgG亚群的变化及其在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25例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和15例对照组血清IgG亚群,并检测了12例新生儿肺炎恢复期的血清。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IgG1、IgG3明显降低(P<0.01),IgG4明显增高(P<0.01),IgG2变化不显著。新生儿肺炎恢复期IgG3明显增高。结论:新生儿时期体液免疫反应,特别是IgG3在抗感染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筛选穿透性角膜移植大鼠血清中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差异蛋白.方法 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穿透性角膜移植大鼠血清中表达的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差异蛋白进行筛选,通过相应软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质荷比0~20 000范围内,共检测到58个蛋白峰,其中6个蛋白质峰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与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大鼠血清中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存在明显差异.为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病情的治疗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