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建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70-3571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猝死将其分为猝死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相关因素.结果 猝死组年龄、糖尿病、脑梗死、吸烟史、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糖尿病、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是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浅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实施相应的监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观察,及时处理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结果: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在心肌梗死时均可发生,但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也是心肌梗死最主要的猝死原因。结论: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有利于急性梗死患者的早期救治,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比酒石酸美托洛尔与琥珀酸美托洛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 入选 40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行二级预防治疗,一组患者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行二级预防治疗.术后跟踪随访患者 1年,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猝死及再住院率之间的区别.结果 经过中位数为 360 d的跟踪随访和比较,接受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 14%,猝死率12%.接受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 9%,猝死率 3%.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治疗中,琥珀酸美托洛尔较酒石酸美托洛尔可以更明显降低患者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猝死率.  相似文献   

4.
含镁极化液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病例,病死率较高。其中,心肌梗死早期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致死的最常见原因,心律失常可以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加重心衰。镁极化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现已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近年来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含镁极化液预防AMI中室性心律失常、减少梗死后心绞痛、降低住院期猝死的发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常见原因,临床上一些特殊形态的心电图图形可以预示高发的猝死事件,这些图形被称为猝死预警心电图,"巨R波型"ST段抬高被认为是猝死预警心电图之一[1]。为此,笔者回顾分析6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常并发心律失常、心衰、休克,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抢救治疗、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现将笔者临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及体会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倍他乐克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除严重低血压、严重心动过缓、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心源性休克情况,予3支倍他乐克针剂缓慢静脉注射,每支5mg,共15mg,间隔5min,观察心率、血压、心功能、ST段抬值总和、胸痛程度及1周内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再发心肌梗死等情况。结果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后,患者血压、心率及收缩压与心率乘积(SBPHR)、胸痛积分均明显下降,而心梗相关导联ST段抬高值的总和(∑ST)也有明显下降,心功能无明显下降,1周内未发生不断改进性心律失常、猝死、再发心肌梗死。结论早期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可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和预防猝死、再发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8.
心源性猝死以冠心病患者最为多见,约占75%,急性心肌梗死是医院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病变是发生猝死的基础,心肌一过性的功能障碍和电生理的改变,是导致心跳骤停的原因,也有人是因为冠状动脉发育畸形、冠状动脉有炎症而发生猝死。除冠心病外,尤以原发性心肌病中肥厚型心肌病最多见;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等多种心脏病。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持续而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常并发心力衰竭、休克和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处理此类患者时,院前急救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首发症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持续而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常并发心力衰竭、休克和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处理此类患者时,院前急救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首发症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急剧减少,相应供血区内心肌因持续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不可逆性坏死,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其特点是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抢救治疗,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现将笔者临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例为实验组与10例为对照组,分别实施预见性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对病情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无1例并发症或猝死。对照组发生2例心律失常及1例猝死。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焦虑、恐惧、紧张及烦躁等心理,其对病情影响极大,护士能预见其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可以减少并发症或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内科疾病,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极高。近年来我国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并且向着年轻化发展。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变化迅速,并且常伴随心力衰竭、休克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猝死类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本文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成因与特点为着力点,通过研究相关的护理学理论并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健康指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血压变异性 (BPV)的改变 ,评价 HRV及BPV对患者远期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 ,探讨 BPV预测价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6 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行 2 4 h动态心电血压监测检查的患者 ,根据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非心律失常组及心律失常组 ,记录非心律失常组 HRV、BPV各值及心律失常组的 BPV各值 ,并与 19名正常对照组的 HRV、BPV值相比较。全部患者平均随访 12个月。比较两组发生恶性心脏事件及猝死者与未发生者 HRV、BPV改变情况 ,分别评价心律失常组 BPV,非心律失常组 BPV、H RV各自及两者结合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 HRV各值减小 ,BPV各值增大。在随访期内非心律失常组发生心脏事件 4例 ,心律失常组发生 3例。以 SDNN<5 0 ms及 DSD夜 >8m m Hg为指标 ,非心律失常组 HRV预测的敏感度为 75 % ,特异度为 87% ,BPV预测的敏感度为 5 0 % ,特异度 77% ,两者结合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5 0 % ,97%。心律失常组以 DSD夜>8mm Hg为指标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6 7% ,74 %。结论 与 HRV相比 BPV也是一个较好的心肌梗死预后指标 ,BPV与 H RV两者结合可以显著提高预测价值。 BPV对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律失?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而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其起病急,病情变化迅速,常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积极抢救、合理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笔者对我科近3年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桐玲 《河北医药》2007,29(6):541-541
急性心肌梗死(AM1)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需积极控制,以减少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机会.本文总结了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胺碘酮治疗AM1并室性心律失常28例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Q-T间期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正常人Q-Tcd与急性心机梗死时Q-Tcd的比较(P<0.01),二者有极显著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室颤致猝死者Q-Tcd值最大,Q-Tcd增加与持续性室速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和猝死,到本世纪初院内病死率下降到了10%左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建立和冠脉介入的开展,使致死性心律失常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心电监护虽然对心肌缺血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其主要的目的是观察患者心率和节律的变化,进入CCU心电监护的患者大多数为急性心肌梗死,还有一部分为不稳定心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力衰竭、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AMI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力衰竭、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尽早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此方法简便,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