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选砂仁油滴丸成型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砂仁油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滴丸制备过程中基质配比、滴管内径、挥发油与基质的比例、冷却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通过测定滴丸重量差异,溶散时限以及对滴丸进行外观评价,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油滴丸中主要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的含量,综合确定其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选择PEG6000/PEG4000(1∶1)为基质,滴管内径为2.0mm,挥发油与基质配比为(1∶2),冷却温度为0~5℃(冰水浴中)。结论此工艺制备的砂仁油滴丸,每丸中乙酸龙脑酯含量高、滴丸重量差异、溶散时限以及外观评价各指标均达到或优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要求。  相似文献   

2.
优选砂仁油滴丸成型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砂仁油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滴丸制备过程中基质配比、滴管内径、挥发油与基质的比例、冷却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通过测定滴丸重量差异,溶散时限以及对滴丸进行外观评价,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油滴丸中主要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的含量,综合确定其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选择PEG6000/PEG4000(1∶1)为基质,滴管内径为2.0mm,挥发油与基质配比为(1∶2),冷却温度为0~5℃(冰水浴中)。结论此工艺制备的砂仁油滴丸,每丸中乙酸龙脑酯含量高、滴丸重量差异、溶散时限以及外观评价各指标均达到或优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立山楂叶总黄酮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外观质量、溶散时间以及滴丸的重量差异系数为评价指标,优选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混合基质配比、药液的温度以及冷却剂温度,确定最佳滴制条件.结果:最佳条件为山楂叶总黄酮与基质比为1∶5,混合基质配比PEG 4000∶PEG 6000=1∶2,药液温度为85℃,冷却剂温度为10℃.结论:本方法确定的山楂总黄酮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吴人杰  俞忠明  胡英  寿旦  章建民 《中国药房》2011,(19):1767-1768
目的:优选松针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药物与基质配比、基质种类、滴制温度、冷却剂温度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外观质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滴丸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药物与基质的配比1∶4,基质为PEG4000与PEG6000(1∶1),滴制温度为80℃,冷却剂温度为10℃。结论:该工艺制得的滴丸丸重差异小、溶散时间短、综合质量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五苓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考察滴丸的成型情况,确定冷却剂、冷却温度、滴速及冷却柱长度;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和外观质量为考察指标,对基质比例、载药量、药液熔融温度和滴距4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优选的处方和最佳制备工艺:混合基质中PEG 6000与PEG 4000的比例为3∶1,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1,二甲基硅油做冷却剂,冷却剂温度-5~0℃,药液熔融温度为60℃,滴距为6 cm,滴速40滴/m in。结论由本工艺制备的五苓滴丸外观性状好,溶散时限短,丸重差异小,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盐酸青藤碱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并控制其质量。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硬度、成型情况作为综合评定指标,对药液温度、基质配比(PEG4000∶PEG6000)、药物与基质的比例、及滴制过程中滴速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滴丸最佳制备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青藤碱滴丸中盐酸青藤碱的含量。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药液温度为75℃,PEG4000∶PEG6000为1∶4,药物基质比为1∶3,滴速为60滴.min 1,冷凝液为二甲基硅油。盐酸青藤碱在0.2~1.0μg.mL 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2%。结论本试验制得的滴丸溶散时限、外观及丸重均符合质量要求,制备方法简便可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青藤碱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盐酸小檗碱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三宝  周兰姜 《齐鲁药事》2008,27(2):113-115
目的研究影响盐酸小檗碱滴丸成型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及丸重差异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盐酸小檗碱滴丸制备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PEG1000+PEG4000(1∶1)为基质,药物-基质以1∶4配比,料温95℃,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液温度为5℃,滴制口径3mm,滴速为50滴.min-1,滴距6cm为最佳条件。结论该成型工艺成品率高,符合滴丸的质量要求,可用于盐酸小檗碱滴丸制备。  相似文献   

8.
复方大黄滴丸制作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小燕 《海峡药学》2010,22(10):12-14
目的研究复方大黄滴丸的制备方法,筛选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液体石蜡为冷凝剂,以重量差异、溶散时限和外观质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基质种类、药液与基质的混合比例、滴制温度对成型工艺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按优化后的结果选择试验条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5,药液温度为90℃。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易行,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玳玳果滴丸的制备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玳玳果滴丸成型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圆整度、溶散时限和丸重差异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玳玳果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液温度85℃,滴距5cm,冷却距离70cm;最佳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PEG4000(PEG6000∶PEG4000)=2∶1;最佳冷却剂为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2∶1;最佳药效部位与基质比例为1∶4。结论:本法工艺简单、可行、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玳玳果滴丸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0.
连贞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连贞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外观及硬度作为综合评定指标,对药物浸膏与基质的比例、基质配比(PEG 4000:PEG 6000)、药液温度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滴丸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稠浸膏-基质(1:4),PEG 4000-PEG 6000(1:1),药液温度控制在75℃,冷凝液为液体石蜡,上层石蜡温度控制在15℃,冷凝管下部用冰水浴冷却,对滴丸进行梯度冷却;滴速为50~60滴/min;冷凝管长度120cm为最佳成型工艺。结论:本试验筛选出的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成型率高,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板蓝根滴丸制剂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板蓝根滴丸制备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及丸重差异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板蓝根滴丸最佳滴制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 PEG6000(1∶9)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料温90℃,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液温度为5℃,滴制口径3mm,滴速为45滴/min,滴距6cm为最佳条件。结论工艺简便可行,评分指标可靠、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影响滴丸成型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及丸重差异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盐酸川芎嗪滴丸最佳滴制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PEG6000(1∶1)为基质,基质与药物配比为5∶1,滴制温度90℃,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滴速为40滴/min,滴距8 cm为最佳条件。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评价指标可靠、合理,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影响复方滴丸成型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丸重差异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的方法,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复方咽扁滴丸最佳滴制工艺条件为:以PEG6000为基质,基质与药物配比为4:1,滴制温度85℃,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滴速50滴/min,滴管温度60℃为最佳制备工艺.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可靠、合理.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益肝灵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主要以滴丸的溶散时限为评定指标,综合考虑丸重变异系数及外观圆整度,从基质,冷却剂的种类,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配比等方面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滴制工艺条件为PEG4000:PEG6000为1:1,药物基质比例为1:1,甲基硅油为冷却剂,滴制温度85℃,冷却温度10℃,滴速20滴/min,滴距6cm。结论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及丸重均符合质量要求,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五味子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 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圆整度及丸重差异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成型工艺。结果 五味子滴丸制备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PEG6000(1∶1)为基质,药物-基质1∶4 配比,料温85 ℃,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液温度10 ℃为最佳条件。结论 该成型工艺成品率高,符合滴丸的质量要求,可用于五味子滴丸制备。  相似文献   

16.
通心舒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建成  张彬 《齐鲁药事》2004,23(4):38-39
目的 通过试验选择通心舒滴丸最佳的成型工艺。方法 以滴丸的溶散时间、丸重差异变异系数及外观质量作为综合评定指标,对药物清膏与基质的比例、基质配比(PEG4 0 0 0与PEG6 0 0 0的比例)、滴速、药液温度以正交试验法实验,优选出滴丸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以清膏∶基质 =1∶2 5,PEG4 0 0 0∶PFG6 0 0 0 =1∶1,滴速为 4 5滴·min-1,药液温度为 85℃进行滴制,为最佳成型工艺。结论 本试验筛选出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滴丸外观性状好、溶散度较好,丸重差异小,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复方灵芝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学励 《中国药房》2010,(43):4081-4083
目的:研究复方灵芝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复方灵芝滴丸,以聚乙二醇(PEG)6000与PEG4000比例、中间品与基质比例、液体石蜡与二甲硅油比例为考察因素,以滴丸的丸重变异系数、外观质量及溶散时限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滴丸的处方;采用单因素方法,以滴制、成型情况优劣考察滴丸的滴制工艺。结果:最佳滴丸处方为PEG6000与PEG4000比例1∶1,液体石蜡与二甲硅油比例1∶3,中间品与基质的比例1∶2.5;滴制温度为80℃,滴距为6cm,滴速为26滴·min-1,冷却距离为60cm,冷却温度为2~3℃。结论:选取的处方及滴制工艺合理、简便,适用于本制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盐酸小檗碱的精制得到的纯品制备成滴丸,研究制备的工艺因素,而得到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滴距、滴速、药液温度和冷却液温度作为考察因素,以溶变时限、外观质量和丸重差异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选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以提取和精制所得的盐酸小檗碱为原料药,以PEG6000为基质,以液体石蜡为冷却液,当基质熔融时,制备盐酸小檗碱滴丸时以药物:基质为1∶4,滴管口径为2mm,药液温度为70℃,滴速为40滴.min-1,滴距为7cm,冷却液的温度是2℃为最佳条件。结论制备所得的滴丸溶散时限小、外观质量好丸重差异小,符合滴丸的质量要求,可用于盐酸小檗碱滴丸制备。  相似文献   

19.
陈中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18-420
目的优选田丹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从滴丸的溶散时间、丸重变异系数及外观质量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田丹滴丸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药物∶基质=1∶3,PEG6000∶F188=1∶2,滴速为40滴/min,药液温度为85℃,冷凝液温度5℃时制得的滴丸成型性较好。结论制得的滴丸溶散时限、圆整度及丸重均符合质量要求,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王军 《中国药业》2015,(3):19-21
目的 制备左羟丙哌嗪(LP)泡腾滴丸,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法 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聚乙二醇4000(PEG4000)为主要基质,以碳酸氢钠及酒石酸(3∶2)为泡腾剂制备LP泡腾滴丸,并以滴丸中合格品的比例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处方及工艺进行优化;以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含量及稳定性等为考察指标,对其质量进行研究。结果 最佳处方显显PEG6000∶PEG4000(2.5∶1)为混合滴丸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4,药液温度为95℃;LP泡腾滴丸的性状、丸重差异、含量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溶散时限与LP滴丸相比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P泡腾滴丸处方及工艺简单,质量理想,可使溶散更加迅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