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血眼屏障有血-房水屏障,血-视网膜屏障,这些特殊结构对防止眼免疫性炎症和损伤过程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迄今为止,血-视神经屏障(blood-optic nerve barrier)的概念国内外教科书中几无描述,本文就有关血-视神经屏障特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视神经切断激活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后血-视网膜屏障(BRB)的功能状态。方法自眶内切断18只成年大鼠左侧视神经,12只近侧断端留置浸有50g/L荧光金的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7d或14d(每时间点各6只)处死动物,取左眼视网膜后固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小胶质细胞的反应。另外6只存活7d或14d(每时间点各3只)后,股静脉注射30g/L伊文思蓝。2h后,以温生理盐水灌注动物,立即摘除双侧眼球,行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右眼球为内对照。结果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节细胞层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随时间逐渐增多,部分小胶质细胞位于视神经层。术后7d和14d均未发现伊文思蓝渗漏至手术侧视网膜。结论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内增多的活化小胶质细胞尚不足以破坏BRB,BRB的功能性完整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4.
前部视神经的血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前部视神经的疾病几乎都会有血管的改变,如青光眼,或病因就是血管受损,如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因此了解前部视神经血供是十分重要的,而前部视神经的血供又是很复杂的。至今关于前部视神经的血供细节方面尚存有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1)是否存在Zinn氏动脉环?(2)视神经盘和筛板的血供是否来源于一个动脉系统?(3)脉络膜毛细血管是否进入视神经?(4)视神经盘主要血供来自哪个动脉?现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一、视神经盘表面的血供视神经盘表面由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发出的分支供应。它们在视神经盘周围和视神经盘表… 相似文献
5.
眼内铜异物对血—房水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纯铜片植入兔眼玻璃体内,利用放射免疫的方法^131I静脉注射后观察1周、3周时前房水放射性物质的脉冲数,并进行定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证实了损伤部位,进五步证明了铜对眼组织的损伤与血-房水屏障的开放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次声暴露对大鼠血视网膜屏障超微结构的损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次声暴露对大鼠血视网膜屏障超微结构和通透性的作用。方法 将15只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实验组12只,给予8Hz,130dB基础噪音的次声暴露,2h/d,分别于暴露后1,7,14及21d,用20g/L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动物,10min后取其眼球,均以硝酸镧(La)作为示踪剂,采用镧苯滴注固定法制备电镜样品。对照组3只,亦置于次声舱中2h/d,但不接受次声暴露,结果 在次声作用下,暴露1d时La的渗漏无明显变化,7d时沉积在内节间,到达光感受器细胞核层,14d时在神经细胞间隙出现La颗粒,21d时到达神经及玻璃体,而形态学改变并不明显,主要是代谢方面的变化,如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糖原颗粒的沉积,核周周隙增宽等。提示随时间的延长,血视网膜屏障的损害加重。结论 次声可影响一定程度的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而致视觉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全世界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也是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糖尿病可造成血一视网膜屏障的损害引起血管源性水肿和神经组织损伤,造成视力下降。内层血-视网膜屏障主要是由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构成,此屏障阻碍血液的渗透及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在视网膜中的自由扩散,使视网膜保持恒定的环境,有效的供应营养物质。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由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炎症、高血糖症和周细胞丢失的增加,导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本文就糖尿病所引起的血-视网膜屏障超微结构改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血-视网膜外屏障(BRB)由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间的连续网状紧密连接构成,是维持视网膜及视觉生理状态的重要基础.BRB由视神经管的膨出部分视泡发育而来,随着胚胎发育逐渐形成.发育过程中紧密连接复合体的结构及分子组成均发生了改变,且受周围组织的调控.BRB的发育具有种属差异.干细胞来源的RPE细胞有可能成为研究RPE屏障功能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10.
11.
视神经胶质瘤(ONG)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且相对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病理类型为低级别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其分为散发和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相关的ONG。由于ONG与视神经的紧密关系,在诊疗上存在其特殊性,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磁共振成像和CT等影像检查。ONG应与神经鞘脑膜瘤、视神经炎... 相似文献
12.
13.
背景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是继发于外力创伤下的急性视神经损伤,预后较差.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多种眼科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然而,小胶质细胞在TON的病理发展及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目的 比较大鼠视神经夹持损伤后视神经与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激活数量、分布情况及活化水平的差异. 方法 将35只SPF级健康雌性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后6h、3d、7d、14 d、30 d组和假手术组,每组5只大鼠.造模后各时间点组用夹持钳以50 g的夹持力在大鼠眼球后约2 mm处钳夹视神经10s,建立大鼠视神经夹持模型,假手术组大鼠行相同的手术操作但不夹持视神经,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上述时间点制备大鼠视神经和视网膜冰冻切片,采用lectin-FITC荧光标记抗体检测各组大鼠视神经和视网膜中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和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数量. 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主要位于内丛状层(IPL),少部分位于内核层(INL)和神经节细胞层(GCL),外核层(ONL)和外丛状层(OPL)未见小胶质细胞分布.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细胞体较小,以分支状为主,突触细长,可见二级分支.各模型组大鼠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主要位于GCL和IPL,小胶质细胞在GCL的数量明显多于假手术组,小胶质细胞多为阿米巴状,部分呈半激活态,少见分支静息态.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造模后6h、3d、7d、14 d和30 d组大鼠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数分别为6.40-±-1.52、7.20±2.05、12.00±3.54、14.00±4.06、18.00±4.36、18.40±3.13和10.80±1.92,造模后各时间点大鼠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数量均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造模后30 d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少于造模后7d和14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3、7和14d组大鼠视网膜中激活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09、0.023).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视神经中小胶质细胞较小,呈棒状或分枝状,分布均匀且稀疏.造模后各时间点组小胶质细胞较假手术组细胞体积增大,呈阿米巴状并分布在近视神经夹持部位.造模后6h、3d、7d、14d大鼠视神经中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1、0.003、0.014).造模后30 d大鼠视神经中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少于造模后3d、7d和14 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6h、3d和7d组大鼠视神经中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4、0.030),造模后14d、30 d大鼠视神经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量较造模后3d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04),造模后6h组视神经中激活态小胶质细胞增加并持续到造模后14d.结论 大鼠视神经夹持损伤后一定时间内视网膜及视神经中小胶质细胞增加并活化,视神经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其衰减均早于视网膜,视神经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15.
Nogo-66受体mRNA在成年大鼠视神经中的 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Nogo-66受体(NgR)mRNA在成年大鼠视神经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取8只成年大鼠视神经及坐骨神经,将拟杂交的组织切片分为3组:视神经实验组、坐骨神经对照组、视神经阴性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NgR mRNA在视神经和坐骨神经中的表达。结果大鼠视神经切片中NgR mRNA均表达阳性,阳性信号沿视神经长轴排列;所有大鼠坐骨神经切片中NgR mRNA的表达均为阴性。结论在成年大鼠视神经中NgR mRNA广泛表达,而坐骨神经中不表达,提示NgR 阳性表达及分布与视神经再生能力低下密切相关。(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46-248)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视神经间接损伤的发病机制,内、外科治疗及其效果。方法 分析视神经间接损伤的内、外科治疗12例12只眼临床资料。结果 经视神经减压手术和皮质类固醇治疗后,8例视力无光感者视力无改善;4例视力指数以上者均有改善,最好视力达1.2。结论 内、外科治疗成功关键主要取决于伤后的视力状况,再则是受伤至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视神经钳夹伤(ONC)动物模型是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致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相关基础研究的主要工具,目前常用的造模方法有经眼眶上缘开神经鞘膜视神经钳夹法和经球结膜外眦部夹伤视神经法,但关于2种模型优劣评价的研究很少. 目的 比较2种常用大鼠ONC模型的造模效果,为相关的实验研究中造模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8~10周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经眶上缘开神经鞘膜ONC组和经眶上缘开神经鞘膜ONC 20 s、40 s、60 s组,分别采用经眶上缘开神经鞘膜视神经夹伤法(20 s)及经球结膜外眦部夹伤视神经法在大鼠的一侧眼建立ONC动物模型,各组大鼠的正常对侧眼作为对照.于造模后14 d记录各组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P1波;制备大鼠视神经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视神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并计数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rn-3α阳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对2种造模方法的造模过程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造模后14d,经眶上缘开神经鞘ONC组和经球结膜ONC 20 s组、40 s组、60 s组大鼠的F-VEP P1波潜伏期较各自的正常对侧眼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4、-8.04、-6.50、-10.84,均P<0.01);经眶上缘开神经鞘ONC组大鼠P1波潜伏期与经球结膜ONC 20 s、40 s、60 s组大鼠比较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0.05);各组大鼠术眼P1波振幅与其正常对侧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14 d,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各组大鼠模型眼视网膜上Brn-3α表达阳性RGCs数均较正常对侧眼明显减少,经眶上缘开神经鞘ONC组大鼠视网膜上Brn-3α表达阳性RGCs数为(13.60±2.14)个/视野,为其正常对侧眼的47.49%,经球结膜ONC 20 s、40 s和60 s组中Brn-3α阳性RGCs数分别为(18.74±3.61)、(15.84±2.31)和(14.58±3.23)个/视野,分别为其正常对侧眼的67.70%、56.69%和50.17%,经眶上缘开神经鞘ONC组大鼠视网膜中Brn-3α阳性RGCs数与经球结膜ONC 40 s和60 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各组大鼠造模眼神经胶质细胞核排列紊乱,细胞基质空泡化,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眶上缘开神经鞘ONC组更为严重.结论 与经球结膜ONC模型鼠比较,经眶上缘开视神经鞘ONC模型大鼠视神经形态结构损害更为严重,视神经的传导功能更为迟缓,RGCs的存活率更低. 相似文献
18.
神经生长因子对成年兔视神经夹伤后 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成年兔视神经夹伤后修复的影响。方法16只成年兔随机分成NGF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兔。建立兔右眼视神经夹伤模型后分别将载有0.06 ml NGF(浓度:5×10-4g/L,NGF组)或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的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于视神经损伤处;并向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入0.02 ml NGF(浓度:5×10-4 g/L ,NGF组)或等量PBS(对照组)。所有兔左眼为正常空白对照组。分别于夹伤后1 d、2周、8周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夹伤后8周时作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和视神经的改变,同时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作视神经纤维计数。结果夹伤后2周时FVEP检查结果显示,NGF组伤眼与健眼FVEP幅值比为0.765±0.150,对照组为0.494±0.108, NGF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夹伤后8周时NGF组伤眼与健眼FVEP幅值比为0.581±0.138,对照组为0.409±0.119, NGF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伤后8周时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NGF组RGC、视神经纤维的退变较对照组轻。夹伤后8周时NGF组和对照组视神经纤维计数分别为(10 955±608.7)、(7 898±608.8)根/ m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GF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RGC的存活,促进轴突的再生,因而对视神经夹伤后的修复、视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53-25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