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性调查我院2000~2002年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死亡原因,分析了早产儿护理工作中的要点、难点,旨在为进一步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伊丽  臧立新 《山东医药》2012,52(19):100
新生儿死亡指出生时为活产(有心跳及呼吸或仅有心跳),生后28 d内死亡。2002~2010年,我院共收治住院新生儿2 963例,其中死亡184例(6.21%)。现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晓兵  胡萍 《山东医药》2008,48(30):109-109
为研究孕产妇死亡原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聊城市1995~2004年孕产妇死亡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郭文年  王晓兵 《山东医药》2005,45(33):53-54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和健康水平的主要标志,提高产科工作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每个产科工作者的责任.因此,我们对本地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孕产妇死亡率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卫生工作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为准确掌握阿克苏地区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以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现对阿克苏地区2002~2009年274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乌鲁木齐市2000~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孕产妇死亡水平和死因变化规律,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2000~2010年妇幼卫生年报和在此期间死亡的71例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调查报告,将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建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及相关分析。结果 2000~2010年11年间,乌鲁木齐市活产数237 403例,孕产妇死亡71例,孕产妇总死亡率为29.90/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1年间前三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直接产科原因占到总死亡人数的72.4%。孕产妇死亡地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家中、途中分娩死亡的人数比重减少,在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院住院分娩死亡比重逐渐增大。孕产妇死亡多发生在产后24小时内。结论乌鲁木齐市的孕产妇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孕产妇前三位的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与全国孕产妇死因顺位一致;产科出血所占比例下降,但仍是第一位死因;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性措施;孕产妇死亡在本市存在分布不均衡现象,农村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7.
杨微 《内科》2012,7(4):367-368
目的分析容县县直医院新生儿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在容县县直医院住院的新生儿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早产儿、感染、先天性畸形;死亡的新生儿胎龄小,体重低;死亡新生儿的母亲户籍均为农村,初产妇占66.7%,母亲发生妊娠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高。结论加强健康宣教,做好孕期保健,减少早产儿、出生缺陷儿发生,作好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防治,建立危重新生儿救治的绿色通道,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黔西县孕产妇死亡率和影响死亡的因素,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干预措施,旨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收集2001年9月—2010年9月黔西县死亡孕产妇57例,按照国家"三网监测"工作要求,对所监测的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01年9月—2010年9月全县活产数79 234例,孕产妇死亡57例,死亡率为71.94/10万,死亡原因前三位分别为胎盘滞留、产后宫缩乏力、子宫破裂,主要与个人家庭的知识技能、资源及医疗保健系统的知识技能、资源和管理方面有关。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实行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转诊,建立有效的高危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对高危孕产妇准确诊断、及时转送接诊,强化县乡两级产科建设管理及人员培训,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邱恒芹  尹明霞 《山东医药》2004,44(23):77-78
1999年1月~2003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3213例新生儿中。死亡29例,现将此29例新生儿的死亡原因分析如下,旨在寻找相关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临床资料:本组29例中,27例在出生7天内死亡。占93.10%,产妇妊娠时间35~42周,年龄24~43岁,伴妊娠合并症4例。29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别为胎儿宫内窘迫15例。前置胎盘1例,中、重度妊高征2例,胎膜早破1例,羊水过多1例,脐带脱垂3例,羊水过少1例,脐带缠绕4例,胎儿畸形1例。  相似文献   

10.
146例住院结核病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尽管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但是感染性疾病仍然在病态和死亡中有很大比重。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老年感染性疾病的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对象与方法入选标准:年龄超过60岁的住院患者。研究对象:近8年间我院收治感染性疾病人4287例,其中老年人466例,占10.9%。男性358例(76.8%)。女性108例(23.2%)。60~65岁组251例(53.9%),66~70岁组114例(24.5%)、71~75岁组51例(10.9%),76~80岁组43例(9.2%),80岁以上7例(1.5%)。平均年龄66.4岁。研究方法:回顾性病历分析结果1、疾病谱住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21种,但老年患者发生的感…  相似文献   

12.
覃后继  陆春雷  周耀南  何延专 《肝脏》2007,12(4):323-324
本文小结1998年2月到2006年2月在本院消化内科和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死亡的肝硬化失代偿期中资料完整的82例,就其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6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10年中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患者221例,占同期住院结核病人数的3.2%(221/6990)。其中死亡19例,死亡率为8.6%(19/221)。占同期结核病死亡人数的14%(死亡构成比19/136)。现将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9例均已明确诊断为结脑,以《实用内科学》第10版中的诊断标准为依据。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1.7∶1。年龄最小6岁、最大58岁,平均29.4岁,中位年龄26岁。住院时间最短3h、最长96d,平均15.2d,中位时间5d。其中5例入院至死亡时间在24h之内。病程最短10d、最长2…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博州2004—2008年孕产妇死亡病例分析,探讨该地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博州9例死亡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该地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疾病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麻醉意外。结论通过切实发挥妇幼保健的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医疗保健人员技能,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博州孕产妇死亡率仍有下降空间。  相似文献   

15.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水平和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是农业大国,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质量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故而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的糖尿病(DM)患病率快速上升,DM的病死率也随之增加,而DM已成为全球第5位死亡原因[1,2].近年由于DM防治知识的普及,死于DM急性并发症的患者有所减少,但死于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而并发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并发症者却逐渐增加.为探讨贵阳市住院DM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和特点,本研究回顾并总结分析贵阳市5所综合性医院的DM患者的死亡原因,为本地区糖尿病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锡霞  高镏爽 《山东医药》2009,49(1):86-86
2007年1月~2008年11月,我院收治新生儿围产期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105例。现就其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256例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临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我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类型、病因构成、病死率,将我院2000年1月到2005年5月间老年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老年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降低孕产妇死亡.方法 分析2004~2005年134例孕产妇死亡原因.结果 产前检查流于形式,对高危孕妇的识别能力低,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直接原因.结论 应提高基层妇幼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化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产前检查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产期保健对降低围产期孕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作用。分析围产期保健工作环节存在的缺陷,找出应对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5-2009年新疆精河县孕产妇分娩者根据围产保健工作过程分析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探讨相关因素及各因素所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结果围产期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系统的围产期保健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这不仅是评估围产期保健效果的指标,而且是信息反馈及决定应对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