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干扰素联合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6月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12例 ,采用α 干扰素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2例ITP患儿的诊断符合全国第五届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的ITP诊断标准。急性型 6例 ,慢性型 6型。年龄 3个月~ 12岁 ,病程 3天~ 4年 ,血小板 <10× 10 9 L者 1例 ,10~ 2 5× 10 9 L者 5例 ,2 5~ 5 0× 10 9 L者 5例 ,5 0~ 10 0× 10 9 L者 1例 ;骨髓为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 ,血小板少见。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慢性ITP6例曾接受皮质激素、维生素C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发病率占小儿出血性疾病可高达 70 %左右。多为急性型 ,少数为慢性型 ,经过治疗 ,数周内多能治愈。但对于重症病例若不及时治疗 ,严重的出血倾向 ,可危及生命。就我科血液组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共收治 55例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9年全国血液病会议制度ITP诊断标准。 55例均为住院病例 ,男 2 9例 ,女 2 6例 ,年龄 2个月~ 1 2岁 ,2岁以内 1 6例 ;~ 8岁 34例 ;~ 1 2岁 5例。 1~ 3周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 30例 ,冬春季发病 35例 ,…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特点是出血呈紫癜性质、末梢血中血小板减少 ( <1 0 0×1 0 9/L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型 (病程小于 6个月 )与慢性型两种。我们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ITP,效果显著 ,现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6例中男 1 6例 ,女 1 0例。<1岁 4例占 1 5 .4% ,~ 3岁 6例占 2 3.1 % ,~ 7岁 1 2例占 46 .1 % ,~ 1 2岁 4例占1 5 .4%。急性型 2 1例 ,慢性型 5例 ,慢性反复发作 3例。2 .发病季节及诱因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以冬春季节发病多见占 1 6例 ,秋季发病最少占 3…  相似文献   

4.
α 干扰素在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慢性ITP)方面不乏成功的报道 ,而在儿科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尚不多。我院自 1994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ITP患儿 2 15例 ,其中 2 5例病程迁延 ,为慢性ITP ,我们对其中 7例病程均在 2年以上者加用α 干扰素治疗 ,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对象 7例 ,诊断均符合 1998年山东荣城会议制订的慢性 (难治性 )ITP的诊断标准。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12个月~ 12岁 ,平均6 6岁。病程均在 2年以上 ,1例病程已 5年。 7例患儿初始治疗 ,均使用过地塞米松(0 2 5~ 0 5mg Kg·d)静滴 …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现对我院 1 989~ 1 999年收治的 31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文 31例患儿均符合第五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关于ITP诊断标准的修订方案。 31例患儿中 ,男 2 5例 ,女 6例。年龄 2月~ 1 2岁 ,其中 <3岁 1 4例 ,3~ 6岁 7例 ,>6岁 1 0例。发病季节为春季 1 5例 ,夏季 2例 ,秋季 5例 ,冬季 9例。急性ITP 2 8例 ,慢性ITP 3例。发病前有 2 5例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其中查出EB病毒感染者 5例 ,柯萨奇病毒感染者 3例 ,巨细胞病毒感染者 2例 ,接种疫苗后发病者…  相似文献   

6.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ITP)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多认为与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减少有关 ,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但副作用不可避免。我们采用强力宁治疗ITP 1 6例 ,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ITP诊断参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理及诊断。自 1 994年至 2 0 0 0年共应用强力宁治疗 1 6例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平均 6 2岁 ;患病至诊治时间最短 8天 ,最长 3个月 ,均有典型瘀点和瘀斑 ;仅 2例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分度 :轻度6例 ,中度 9例 ,重度 1例。2 .治疗方法 采用强力宁 (河北…  相似文献   

7.
长春新碱加激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用长春新碱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2 7例 (2 6人次 ) ,取得了一定的近期疗效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 均为住院儿 ,符合ITP诊断标准[1] 。男15例 ,女 12例 (1例 12a女孩间隔 8个月两次应用本疗法 ,均使血小板分别从 14× 10 9/L和 16× 10 9/L迅速上升至 16 5× 10 9/L和 10 6× 10 9/L) ,年龄 2 .5~ 13a ,接受本疗法前均已单用激素正规治疗 4~ 6疗程 ,其中 6例曾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效差。疗程 1~ 40个月 ,平均 14.8个月。二、临床资料  2 6例中 2 4例治疗…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以急性者多见。主要表现皮肤粘膜出血 ,血小板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产生了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 ,使血小板在外周血中破坏增多。其骨髓的特点是巨核细胞成熟受阻 ,但其总数及各亚阶段的比例及其面积未见报道过。最近 ,我们总结了我院和河北医大三院收治的急性ITP 2 2 5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男 1 1 5例 ,女 1 1 0例 ,年龄 2月~ 1 6岁。临床表现及经过均符合急性ITP ,发病前有感染史者占 82 %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71 % ,其余为腹泻及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血液系统疾病 ,近年已有很多报道阐述了细胞因子在该病中的变化及作用[1] 。近一年来我院也对部分急性ITP患儿进行了血清白介素 2、4、8、10 (IL 2、IL 4、IL 8、IL 10 )和干扰素α(IFN α)、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等细胞因子的检测。对象及方法ITP组所观察的儿童均为初次住院的 ,且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有关急性ITP诊断标准的患儿 ,共 83例 ,男 5 4例 ,女 2 9例 ;1岁以下 14例 ,1~ 3岁14例 ,4~ 6岁 19例 ,7~ 9岁 16例 ,10~ 12岁 2 0例…  相似文献   

10.
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已被公认 ,但单用IVIG治疗 ,血小板升高后在短时间下降。自 1 998年 1月以来 ,我们采用IVIG和地塞米松并用治疗 1 1例ITP ,已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1 1例均为 1 998年 1月以来我科收治的ITP患者 ,9例男性 ,2例女性 ,41 2 ~ 1 1 1 11 2 岁 ,平均 4 .8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年 ,其中急性ITP 1 0例 ,慢性ITP 1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拟定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常规 (草案 )”标…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作用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目前治疗常规首选皮质激素。为观察糖皮质激素不同剂型、剂量及方法的疗效 ,对我科1990年~1999年住院的42例ITP患儿分组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2例ITP患儿诊断符合1998年山东荣成会议制定的标准。其中男17例 ,女25例 ;年龄2个月~14岁 ;病程<6个月38例 ,>6个月4例。入院时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BPC)<10×109/L21例 (50.0 % ) ;10×109/L~30×…  相似文献   

12.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科自 1996年 9月~ 1999年 9月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36例 ,采用静注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 2 6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36例诊断标准参照 1987年全国血液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治疗组 2 6例 (急性型 19例 ,慢性型 7例 ) ,对照组 10例 (急性型 8例 ,慢性型 2例 )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均无显著性差异。年龄 2~ 8a ,病程 2d~ 5a。急性型出血特点均为皮肤粘膜广泛出血 ,慢性型均为年长儿 ,出血症状相对较轻。血小板计数 (2 5~ 5 0 )×10 9/L ,髓像均为骨髓颗粒…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 (MP)肺炎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 ,我科 2 0 0 1年 1~ 6月住院肺炎中MP肺炎比例明显增高 ,现将流行情况做一初步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经支原体抗体 (MP IgM )检测阳性的 10 3例支原体感染病例中 ,结合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确诊的MP肺炎有 76例。 76例中男 6 0例 ,女 16例 ,<1岁 4 6例 (6 0 .5 % ) ,1岁~ 17例 (2 2 .4 % ) ,3岁~ 11例 (14 .5 % ) ,7岁~ 2例 (2 .6 % )。咳嗽 6 7例 ,气促4 1例 ,发热 39例 ,腹泻 17例 ,个别有皮疹 ,抽搐 ,共济失调 ,心悸等。肺部湿罗音 5 8例 ,哮鸣音 2 5例 ,呼吸音增粗 10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儿童 1型糖尿病血浆α -颗粒膜蛋白 (GMP 140 )、血小板聚集 (PA)进行测定 ,探讨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在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研究对象 :糖尿病组病例取自 1995年 6月至 1996年 8月在我院住院的 1型糖尿病患儿 ,其中男 10例 ,女 18例 ;年龄 4~ 6岁 ,病程 0 5~ 10 8 0个月。符合WHO于 1980年颁布的相应诊断标准。无心、脑、肾等各种血管病变 ,无感染及酮症酸中毒。对照组来源于我市中小学校正常健康儿童 ,共 2 6例 ,男 10例 ,女 16例 ,年龄 6~ 15岁。  标本采集 :晨起空腹安静状态下 ,取肘…  相似文献   

15.
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 1997~ 1999年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采用静脉注射丙球蛋白 (IVIG)治疗 ,并与 1970~ 1996年新生儿ITP对比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随意抽取 1970~ 1996年新生儿ITP 2 0例为对照组 ,1997~ 1999年新生儿ITP 2 0例为治疗组 ;按1998年 6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建议 (修订草案 )诊断[1] 。排除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及新生儿暂时性血小板减少。治疗组男 12例 ,女 8例 ;日龄未满 2 8d。对照组男 14例 ,女 16例 ;日龄未满 2 8d。二、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IVIG 40 0mg/ (kg·d) (长春…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出血性疾病 ,特别是婴幼儿 ,发病率较高 ,且起病急骤 ,出血症状轻重不一 ,目前尚元特殊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我们收治了 4 6例 3岁以下的急性ITP患儿 ,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观察对临床资料一、对象  4 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 ,发病至入院时间 2~ 1 2 0天 (平均 4 8天 ) ,符合小儿急性ITP的诊断标准。〔1〕 性别 :男 2 8例 ,女 1 8例。年龄 :~ 1岁 2 1例 ,~ 2岁 1 6例 ,~ 3岁 9例。临床表现 全组患儿均有程度不同的皮肤紫癜及瘀点 ,其中合并鼻衄者 2 0例 ,…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16 9例惊厥患儿临床流行病学资料 ,结果 5年间共收治惊厥患儿16 9例 ,占同期儿科危重急症的 80 .1%。发病总趋势有逐年升高倾向 ,前 3年发病例数占总例数的 39.7% ,而近 2年占6 0 .3%。临床表现呈全身性大发作 15 8例 (93.5 % )。首次惊厥发作 94例 (5 5 .6 % ) ;既往有惊厥史者 75例 (44 .4 % ) ,热性惊厥 14 0例 (82 .8% )。有热惊厥家族史 32例。原发病为呼吸道感染者 10 9例 ,肠道感染 34例。无热惊厥 2 9例(17.2 % ) ,其中 8例为≤ 8个月婴儿 ,血钙≤ 1.75mmol/L。余 2 1例中 14例既往有 3次或 3次以上复杂型热惊厥史 ,11例本次惊厥形式为部分性发作 ,脑电图异常。 8个月~ 3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 ,占 71.6 % (12 1/ 16 9)。冬、秋季最多 ,夏季最少。提示小儿惊厥年龄段、季节性明显 ,呼吸道感染是主要原发病。热惊厥尤其复杂型热惊厥是癫的重要危险因素 ,应引起重视。169例惊厥患儿临床流行病学分析$西安市...  相似文献   

18.
腺病毒肺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腺病毒 (ADV)感染较普遍 ,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还可引致肺炎 ,3岁以内呼吸道感染 5 %可波及下呼吸道[1] 。现将本院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4月收住的 5 0例ADV肺炎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发病年龄~ 6个月 6例 ,~ 2岁 3 0例 ,~3岁 7例 ,~ 9岁 7例。男女之比为 3 3 :17。 5 0例均符合ADV肺炎诊断标准[2 ] ;免疫荧光法鼻咽部脱落细胞ADV抗原测定皆阳性。二、临床表现 住院前病程≤ 5d 3 7例 ,~ 15d 6例 ,~ 40d 7例 ,院外均曾使用 2~ 3 0d抗生素治疗。~ 6个月组 5例表现轻咳或呛咳、低热或无热 ,病程…  相似文献   

19.
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全部为我科住院患儿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2~14岁。其中2~3岁3例,3~7岁22例,7~14岁10例。病程3个月至5年急性ITP19例(占54.28%),慢性ITP16例,(占45.72%),均作骨髓巨核细胞分类,部分病例检测血小板抗体。难治性ITP诊断标准:(1)病程大于3个月,(2)先后曾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治疗8周以上,血小板曾上升到正常,激素减量后血小板即下降;(3)曾应用静脉高效价入血雨种球蛋白治疗,0.4g/kg·d静脉滴注5天,血小…  相似文献   

20.
8740955 热性惊厥124例临床分析/刘玲//广西医学.—1986,8(5).—234~235本文男82例,女42例。年龄<6个月~>5岁,其中1~3岁共84例(67.7%)。本组热性惊厥病例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2.5%。首次发病年龄为生后8天至5岁、其中6个月~3岁共108例,占87.1%。本组原发病中呼吸道感染多见占90%,其中上感56例,肺炎或气管炎3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