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耳结构多层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成像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内耳结构复杂 ,位于颞骨岩部骨质内 ,一般影像手段难以显示。螺旋CT在耳科的临床应用 ,为显示内耳结构创造了条件。通过容积扫描 ,可获得二维横断面图像 ,并可经工作站处理 ,获得内耳SSD三维影像 ,为临床医师了解内耳结构提供信息[1] 。目前 ,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有应用容积漫游技术 (volumerendering ,VR)进行内耳结构成像的报道。笔者应用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CT ,MSCT) ,尝试对内耳结构进行容积漫游技术三维成像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间 ,共有 1…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VR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VRT)三维成像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范围与价值。材料与方法 47例VRT三维重建病例包括:血管组19例,骨关节组16例,其他部位组12例;扫描技术及对比剂使用参数根据部位及病变性质具体设置,同时将VRT与SSD与MIP作简单比较。结果 选择2或3个显示目标及其合适的CT值范围、不透明度百分率可获得良好的VRT立体成像,显示血管组病变13例包括血管畸形6例,血管栓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容积重建(VR)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价值。方法:对37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MSCTA检查,其中6例另行DSA检查。全部患者CT扫描获得原始图像后采用VR技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10例同时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重建。结果:37例患者MSCTA共发现43个动脉瘤,其中多发动脉瘤5例(4例2个,1例3个)。VR图像上所测动脉瘤直径2.5—38mm。6例DSA患者发现6个动脉瘤,与CTA结果基本相符。结论:MSCTAVR技术是一种简便、微创而且相对可靠的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对于指导手术或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足骨骨折治疗不当容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而普通X线片和普通CT难以显示足部骨折的全貌。高速螺旋CT能进行快速容积扫描,采集信息量明显增加,图像质量明显提高,能清晰地显示骨折、骨块移位情况及关节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技术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VR)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6例疑脑肿瘤或脑血管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术,准直1mm,层厚1.25mm,应用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DSA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正常3例;脑肿瘤19例,包括13例脑膜瘤,4例听神经瘤,2例颅咽管瘤;脑动脉瘤6例;脑血管畸形8例。VR图像可清晰明确地显示多血供肿瘤的大小、形态及与脑血管和颅骨的三维关系;能明确脑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瘤颈宽度;可准确显示血管畸形的大小、形态以及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数量。结论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VR成像能清晰明确地显示颅内病变与血管间的解剖关系,可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并对手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脑颅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47例颅骨骨折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根据外伤部位进行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分析层厚为6 mm的横断面图像,发现颅骨骨折43例。容积扫描后行三维重建,47例颅骨骨折均被发现。结论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用于颅骨骨折诊断确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 CT,MSCT)各种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病变的MSCT(平扫12例,多期增强扫描15例)和二维的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三维的最大密度投影(MIP)、遮盖容积重建(SVR)等的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7例MSCT扫描并结合后处理技术均能很好地显示输尿管病变的部位、大小、分布范围及其梗阻情况。输尿管病变的MSCT表现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延时期、排泄期采用MPR更清晰地显示输尿管癌和输尿管息肉(11例)。结论:MSCT能更精确、更可靠地显示输尿管病变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希望成为输尿管病变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骨外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39例骨外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进行MIP、MPR、SSD图像重建.结果: 39例中,36例明确诊断骨折.MIP、MPR、SSD重建对于骨折显示效果好.结论: MSCT重建技术为骨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二)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接 2 0 0 0年第 3期 194页 )⑥CT透视 :对确定层位进行连续扫描 ,每偏移 30~ 6 0°使用 36 0°数据重建一幅图像 ,每秒可重建 6~ 12幅图像 ,四层同时显示。用以动态观察介入过程 ,达到确切定位的目的。⑦计算机容积成像 (computedvolumeradiography ,CVR) :对于已有的断面图像 ,包括冠状、矢状位重组图像 ,选择一定厚度范围的层面重合显示 ,相当于常规X线的体层摄影效果 ,密度分辨率明显提高。⑧CT发展预测 :多层CT的开发目的 ,是增加X线利用率 ,提高检查速度 (时间 /覆盖范围 )。由于X线锥形放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判断壶腹周围癌可切除性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或十二指肠胰胆管造影(ERCP)所见对照。结果:经MSCT检查35例均发现肿瘤,增强扫描肿瘤本身可见不同程度增强,其中16例经图像后处理,35例均清晰显示肿瘤及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根据MSCT表现判断26例肿瘤可手术切除,19例接受了肿瘤切除术,9例有转移或血管受累征象手术不能切除。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壶腹部肿瘤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壶腹周围癌可切除性的判断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多层面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大肠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面螺旋CT仿真内窥镜(multi-slice helical CT virtual endoscopy,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方法。材料和方法:14例正常者及32例肝胰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三维重建,对正常和异常的门静脉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亮度及不透明度,均可获得良好的门静脉VR图像。VR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和病变组的门静脉系血管情况,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是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术,可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图像和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对鼻咽癌(NPC)放疗后局部复发和放疗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人对照组20例、鼻咽癌治疗前组15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组14例和鼻咽癌放疗后纤维化组22例(4组共71例)研究对象进行鼻咽部CT灌注成像扫描,分析各组病灶区局部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和灌注参数特点及其差异。结果NPC治疗前组和放疗后复发组之TDC形态与其余2组明显不同;各组血流量(BF)均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Ρ<0.01);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值均数两两比较,除纤维化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Ρ<0.05);平均通过时间(MTT)值均数两两比较,仅对照组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Ρ<0.01)。结论NPC放疗前、后局部不同病理结构的CT灌注参数和TDC具有不同特点。CT灌注成像技术对NPC放疗后局部复发和放疗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目前技术条件下的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设计一种快速稳定的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通讯控制系统.方法 在根据系统需求设计CAN网络后,首先设计CAN硬件接收电路,然后制定CAN网络通讯协议,最后采用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和CAN的知识产权逻辑核实现扫描流程的软件设计.结果 螺旋扫描实验表明,系统各节点在扫描过程中能够快速稳定地进行通信.结论 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多排螺旋CT扫描流程的控制,并且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实时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6.
多层面螺旋CT技术在椎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技术在椎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16螺旋CT扫描机,对30例患者做MSCTVA检查.扫描参数:120 kV,250 mA,0.8s/r,层厚16×1.25mm,床速27.5mm/s,螺距为1.375:1,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80~90ml,注射速度3.5ml/s,扫描延迟时间平均20s.重叠50%重建横轴位图像并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采用VRT、AVA分别重建双侧椎动脉.结果:除1支椎动脉未显示外,成功重建59支,包括31支正常,16支走行异常,5支局部狭窄,4支局部动脉壁钙化,2支椎动脉较对侧明显细,1支椎动脉动脉瘤.AVA全程满意显示各支椎动脉,VRT除7支寰椎段椎动脉显示不满意外,其余各段均满意显示.结论:多层面螺旋CT扫描技术与后处理技术相结合,能很好地显示正常与异常椎动脉及其病因和邻近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改进后MSCT的VR技术,即选择性VR(selected volume rendering,SVR),显示活体肝脏门脉系统细小分支的效果。材料和方法:对32例腹部检查者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并选门脉流入期数据做肝脏门脉SVR成像。结果:SVR技术不同于VR切割加调阈值技术。在不增加造影剂总量及注射速度的前提下,选择性VR对肝脏门脉Ⅰ~Ⅳ、Ⅴ~Ⅵ分支显示率分别达100%,93.8%(30/32),Ⅰ~Ⅳ级、Ⅴ~Ⅵ分支显示状况较好(评价2分以上)者达分别达93.8%(30/32)和84.4%(27/32)。结论:SVR是肝脏门脉系统成像的理想方法,可较好地立体显示肝的门脉Ⅰ~Ⅵ分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血管造影三维重建(3D-CTA)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及3D-CTA表现。结果:11例中,恶性8例、交界性2例和良性1例;肿瘤起源于空肠3例、回肠7例和十二指肠1例。CT平扫示良性间质瘤密度较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肿瘤均呈明显增强,良性者较均匀,恶性者不均匀,静脉期示肿瘤仍有明显增强;3D-CTA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结论: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3D-CTA能清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并有利于肿瘤定位。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肾脏肿物的检出和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脏肿物检出率及其特征 ,并提出适于肾脏肿物特征研究的肾脏螺旋CT扫描模式。资料与方法  115例患者行肾脏 4期螺旋CT增强扫描 ,统计不同期的检出率及其与病灶大小和部位的关系 ,并分析肾脏实性肿物的强化程度和最大强化值出现时相。结果 共有 173个病灶 ,其中囊性 14 6个 ,实性 2 7个。实质期和排泄期的病灶的检出率均为 10 0 % ,直径 >2cm的病灶的检出率为 10 0 %。直径 <2cm的病灶的检出率的高低与扫描时相和病灶部位有关。不同肾脏实性肿物的强化方式不同 ,大多数肾细胞癌表现为重度强化 ,其最大强化值出现在皮髓质期。结论 实质期是检出小的肾脏肿物的最可靠的时相 ,皮髓质期是肾脏肿物特征分析的重要时相 ,肾脏肿物的检出和特征研究宜采用肾脏 4期螺旋CT扫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