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余春 《河南医药信息》2010,(22):79-80,83
目的评价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gsmal positionallertigo,BPPV)的疗效。方法对66例BPPV患者进行耳石复位治疗,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结果 56例BPPV于治疗后立即或在2周内逐渐消失,7例改善,3例无效,治愈率84.8%,总有效率95.5%。结论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无明显禁忌证,方法简单,无痛苦和不良反应,一次性治疗疗效高,短期(1~3个月)随访无复发,因此认为该法可作为BPPV门诊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耳石复位法对145例BPPV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头位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治疗1周后有效率82.1%;3个月后有效率90.3%.结论 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疗效肯定,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头位护理及康复指导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治疗方法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诊断的38例后半规管BPPV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患者通过常规耳科检查和Dix-Hallpike诱发实验确诊,病程3 d~4年6个月,Epley法治疗后7~10 d复诊。结果Epley法治疗34例治愈,3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 Epley法治疗BPPV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手法复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共103例BPPV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主诉症状及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大体分为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前半规管及混合型半规管BPPV。对不同类型BPPV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评价治疗后第3天、1个月疗效,完全无眩晕及眼震阴性者视为治愈,眩晕减轻或变位试验诱发仍有轻微眼震为改善,眩晕无减轻或眼震明显者为无效。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3d后治愈92例(89.3%),改善9例.有效率为98.1%;1个月治愈100例(97.1%),改善2例,有效率为99.0%。结论根据主诉症状及不同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征判断BPPV类型,对不同类型BPPV患者进行相应手法复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浩明  李磊 《河北医药》2015,(7):1034-1036
目的:对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an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C-BPPV)的最佳诊治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验证组13例、手法组12例、对照组12例,对其分别采用SRM-IV AC-BPPV诊疗系统、Semont手法、口服甲磺酸培他司汀片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SRM-IV诱试验检测。统计分析各组AC-BPPV患者的基本情况、SRM-IV诱发试验结果以及分析比较各组患者治疗7 d、30 d后的效果。结果各组眼震检出率、眼震潜伏期、眼震持续时间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i.05)。验证组经治疗7d后、30d后痊愈率显著高于手法组与对照组。其无效率及复发率则明显低于手法组与对照组。结论 SRM-IV BPPV诊疗系统显著提高了SRM-IV BPPV的确诊率及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安全、低复发率等优点,为临床上治疗SRM-IV BPPV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87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水平向地性眼震患者均接受Barbecue耳石复位治疗;背地性眼震患者采用Gufoni法、改良Semont解脱法及12小时强迫侧卧位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70例水平向地性眼震患者采用Barbecue法复位1次治愈率88.6%。17例背地性眼震患者采用Gufoni法转换眼震方向,治愈5例,改良Semont解脱法治愈8例,强迫侧卧位法治愈1例,最终仍有3例背地性眼震患者未能治愈。结论对于水平半规管位置性眩晕,采用Barbecue手法复位双侧向地性眼震类型效果良好,而双侧背地性眼震手法复位相对困难,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患者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位置时出现的短暂旋转性眩晕与眼震 ,它是一种外周前庭性疾患 ,占所有眩晕患者的17 %~22 % [1],多具有自限性 ,但也有部分患者长期迁延不愈。既往BPPV以保守治疗为主 ,主要采用前庭习服训练 ,患者常因不能耐受反复头位改变引起的眩晕而难以坚持。而各种手术治疗因固有的并发症、危险性及疗效的不确定性不易被患者接受。近年国内外相继成功开展了新的治疗技术———耳石复位法 [2~5],并逐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8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45例后上半规管性患者给予Epley复位法治疗,而另外35例水平半规管性患者给予Barbecue翻滚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Epley复位法治疗后上半规管性眩晕有效率为95.5%(43/45),barbecue翻滚法治疗水平半规管性眩晕有效率为91.4%(32/35).结论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蔡玉兵 《河北医药》2013,35(8):1189-1191
目的探讨反复检查对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VVP)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BVVP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多次检查确诊患者与总体的临床特点。结果 118例患者中,17例(14.4%)患者需要进行2次以上的变位试验,或者是再次就诊时诱发出的典型眼震,其中有10例初诊时确诊。多次检查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发病原因及复位治疗次数等资料与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检查患者中水平半规管BPPV比例为47.1%,显著高于总体的22.9%(P<0.05);8例患者再次检查时潜伏期变短。结论反复检查可以提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效率,可能与眼震潜伏期变短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诊治方法。方法:对诊断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62例患者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疗效。结果:治疗有效率达97.22%。结论: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殷晓菁  董万利 《江苏医药》2012,38(8):945-947
目的比较原发性与继发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241例BPPV(原发组)和继发性27例BPPV(继发组)患者资料。每组又按病程(<3个月,3-12个月,>12个月)和病情(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采用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评分进行耳石手法复位疗效评估。结果继发组病程在一年以上的患者比例高于原发组(40.7%vs.20.3%)(P<0.05);继发组重度和极重度病情患者比例大于原发组(92.6%vs.71.8%)(P<0.05)。两组手法耳石复位有效率都达到95%以上;继发组治疗后DHI的F分和E分高于原发组(P<0.05)。结论继发性BPPV较原发性BPPV病情复杂,病程长,病情重;耳石手法复位治疗继发性与原发性BPPV的疗效均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药物辅助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10.34%(3/29),对照组复发率为68.18%(15/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耳鼻喉科和神经科一种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病.临床上发病率高,是以头部位置变化诱发短暂性眩晕和眼震为特征性表现的周围性眩晕性疾病.可分为后半规管性BPPV(PSC-BPPV)、水平半规管性BPPV(HSC-BPPV)、前半规管性BPPV (ASC-BPPV)3种不同的临床类型.正确的手法复位和复位后的护理对该病治疗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BPPV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emont方法对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BPPV)患者按Semont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一次Semont方法治疗后31例症状消失首次治疗成功率81.58%;3例经2次、2例经3次治疗后症状消失,总治疗成功率94.74%,2例无效。随访1年,4例复发,复发率11.11%,复发者再用同法治疗仍有效。结论手法复位的Semont方法治疗BPPV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的疗效.方法 40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应用西药及中药治疗,治疗组20例在应用西药及中药的同时结合耳石复位法治疗.治疗7d后进行疗效评定,3个月后电话随诊,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90%,总有效率1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95%(x2=6.483、4.326,均P<0.001);经电话随诊治疗组20例3个月内未复发,对照组有1例复发,予耳石复位法配合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 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有效、简便、安全,可作为BPPV首选治疗方法,配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新改良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期间确诊为PC-BPPV并且无法进行常规Epley法复位治疗的患者共216例。采用我院新改良Epley法治疗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当日76.39%患者痊愈(165例/216例),治疗1周后,痊愈者达82.41%(178例)。6个月随访期间,59例复发(复发率为27.31%)。结论新改良Epley法治疗PC-BPPV有效,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Epley复位法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义成  周伯标 《安徽医药》2007,11(9):818-819
目的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总结12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BPPV临床特点是有潜伏期,短暂性,旋转性、转换性和疲劳性。D ix-Hallp ike测验是确诊的主要方法,Epe-ly耳石复位治疗有效。结论BPPV诊断容易、手法治疗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4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误诊原因及确诊后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8例误诊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入院时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28例、梅尼埃病8例、高血压病5例、颈性眩晕5例、脑梗死2例;后确诊为后半规管BPPV 39例,外半规管BPPV 9例;所有误诊病例确诊后予手法复位均痊愈。结论凡是与头位变动相关且持续时间短的眩晕发作,应行Dix-hallpike试验及平卧侧头诱发试验以避免误诊;明确诊断后予行手法复位,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