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抗青光眼手术。但由于术后滤道阻塞常导致手术失败,很多学者对小梁切除术后防止滤道阻塞进行了一系列研究。Gressel 等首先将5—Fu 用于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并取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自1988年7月至1990年2月,对21例29眼小梁切除术后,采用低剂量5—Fu 联合皮质类固醇结膜下注射,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6人,女15人。年龄最小38岁,最大76岁。平均55.5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7例1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15眼,开角型青光眼2例3眼,无晶体青光眼1例1眼。全部患者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表明干扰素在防止滤过泡纤维化中有重要意义。因此 ,我院将干扰素 α- 2 b应用于小梁切除术以达到改善滤过功能目的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本组青光眼患者 2 0例 2 5眼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35~ 82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1例13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6例 7眼 ,开角型青光眼 3例 5眼 ,以上病例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测得眼压平均为 3.396± 0 .94 7k Pa,房水流畅系数水平为 0 .10 6±0 .0 35。2 .手术方法 :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及巩膜瓣 (3× 5mm巩膜瓣 ) ,用预先配置好的浸有干扰素α-2 b…  相似文献   

3.
改良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0引言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最普遍应用的抗青光眼滤过术式,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滤过手术后眼压失控病例不断增加,手术后2a内的失败率高达15%~30%。其主要原因是手术滤过道瘢痕形成,而再次行滤过手术失败率会更高。因此如何防止巩膜瘘道阻塞保持长时间的功能性滤过作用,已成为小梁切除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我院自2001-10开展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了几种类型的青光眼15例(17眼),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在15例青光眼患者中,男5例(5眼),女10例(12眼),年龄41~72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4眼,慢性开角型青光眼3眼,术前眼压3.5…  相似文献   

4.
钻石刀隧道式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结膜和巩膜组织的瘢痕形成导致滤道阻塞 ,如何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一直是眼科临床医生所关心的问题。我科 1998年8月~ 1999年 10月采用钻石刀隧道式无结膜切口对4 3例 (4 8眼 )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原发性青光眼共 79例 (88眼 )。手术组 4 3例 (4 8眼 ) ,其中闭角型青光眼 32眼 ,开角型青光眼 16眼 ,男性 2 1眼 ,女性 2 7眼 ,年龄 9~ 79岁 ,平均 55.2岁。对照组 36例 (4 0眼 ) ,其中闭角型青光眼 2 8眼 ,开角型青光眼 12眼 ,男性 19眼 ,女性 2 1眼 ,年…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α-2b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9例(73眼),行小梁切除术,术后3d在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溶解液0.5mL(5×105U),手术后5d开始使用干扰素α-2b眼液滴眼,持续用药2mo。结果:功能性滤过泡形成良好,眼压维持在2.8kPa(21mmHg)以下,房水流畅系数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达91.7%。结论:干扰素α-2b能减少滤过道疤痕化,提高手术成功率,长期使用无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 ,术后因滤过道粘连、瘢痕形成而发生阻塞致房水排出障碍、术后浅前房、滤过过强或不足均可导致手术失败。为了提高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 ,我们对 3 2例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青光眼采用潜池活瓣式小梁切除术治疗 ,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 2例青光眼均系我科 1999年 6月以来的住院病例。其中男 10例 ,女 2 2例。年龄 40~ 68岁 ,平均 5 4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6例 2 2眼 (5 0 % )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10例 10眼(3 1 2 5 % ) ,继发性青光眼 6例 6眼 (18 75 % )。手术方法 :(1…  相似文献   

7.
小梁切除后前房注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手术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持续性浅前房,处理上有时比较困难,我们为预防青光眼术后出现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于1996年以来对10例14眼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加前房注气[1].作为治疗组进行观察,并随机将lop年10例伤眼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病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Ic例14眼,女8例12眼,男2例2眼,平均年龄对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眼。对照组10例伤眼,女9例15眼,男1例1眼,平均年龄61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眼。手术方法:术前1小时口服醋氮酷胺0.…  相似文献   

8.
小梁切除术后滤道阻滞及滤口重建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患者滤道阻滞状况及滤口重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2 2例 ( 2 2只眼 )小梁切除术后深前房、高眼压、滤过泡扁平的青光眼患者 ,利用裂隙灯显微镜、前房角镜检查周边虹膜切除孔、小梁切除口及结膜滤过泡 ,判断房水滤道阻滞状况。将滤道阻滞分为三类 :1、内部阻滞型—房角入口虹膜粘连阻塞。 2、中部阻滞型—角巩膜小梁切除口闭塞。 3、外部阻滞型—单纯的球结膜下纤维增殖性改变。结果 :2 2只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升高眼 ,均显示有滤道阻滞性改变 ,其中内部阻滞型 7只眼 ( 3 1 80 % ) ,中部阻滞型 9只眼( 4 0 90 % ) ,外部阻滞型 6只眼 ( 2 7 3 0 % )。 2 2只眼分别施行滤口重建与再手术治疗 ,再手术后随访 6~ 18个月 ,平均眼压( 18 5 0± 2 2 8)mmHg明显低于术前 ( 3 3 0 0± 6 72 )mmHg ,差异非常显著 (t =9 5 84,P <0 0 0 1)。结论 :小梁切除术后深前房、眼压升高主要与手术滤过通道阻滞有关 ,分别显示有内部、中部和外部滤道阻滞性改变。采取相应的滤口重建手术治疗 ,对小梁切除术后滤道阻滞者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总结我院眼科2007-01/2008-01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有晶状体眼(198例)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3例,高眼压性浅前房1例,术后低眼压2例,术后眼压药物控制不良需二次手术1例。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经典手术,不需要特殊设备,不需要特殊技术,但是需要极其精细轻柔的操作,抗代谢药物恰到好处的应用,可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小粱切除术后滤口、滤道、滤过泡功能状况及其重建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6例(239眼)青光眼小粱切除术后随诊1、3、5年,用裂隙灯显微镜、前房角镜检查周边虹膜切除孔,小梁切除口及结膜滤过泡,判断房水滤道阻滞状况,将滤道阻滞分为3类。Ⅰ:内部阻滞—房角入口虹膜粘连阻塞。Ⅱ:中部阻滞型—角巩膜小梁切除口闭塞。Ⅲ:外部阻滞型—单纯的球结膜下纤维增生性改变。结果196例(239眼)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有63眼眼压升高,均显示有滤道阻滞性改变。其中内部阻滞型9眼(14.29%),中部阻滞型11眼(17.46%),外部阻滞型43眼(68.25%),分别施行滤泡重建与再手术治疗。手术后随诊1年,平均眼压(15.56±3.60)mmHg,明显低于术前(32.43±5.8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主要与手术滤过通道阻滞有关,及时正确对滤口、滤道、滤泡重建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mo内发生高眼压(>21mmHg)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03/2013-03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后1mo内高眼压的病例34例38眼,分析其原因,总结处理方法。

结果:导致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因素有:恶性青光眼8例9眼,巩膜瓣下血凝块及结缔组织阻塞13例15眼,术后前房积血5例5眼,巩膜瓣内切口被虹膜组织嵌顿3例3眼,术前高眼压持续时间长4例5眼,原因不明1例1眼。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眼压均控制在21mmHg以下。

结论:闭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是由多因素造成的,早期预防、及时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改良巩膜瓣可拆缝线法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巩膜板层下小梁切除术是由 Cairns〔1〕于 196 9年首先应用于临床 ,成为目前应用最多的抗青光眼术。但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持续性浅前房和低眼压 ,这是导致小梁切除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使术后即形成前房并控制房水滤过量 ,我们采用改良巩膜瓣可拆缝线法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 4 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4 0例中男 12例 12眼 ,女 2 8例 32眼 ,年龄 7~ 78岁 ,闭角型青光眼 2 2眼 ,开角型青光眼 18眼 ,先天性青光眼 2眼 ,外伤后继发青光眼 2眼。 2眼为第二次小梁切除术 ,8眼同时行白内障囊外摘…  相似文献   

13.
巩膜咬切术与小梁切除术均为抗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 ,两种手术的降压机理 ,手术适应症以及手术后处理基本相同。本院自 1992年 7月至 2 0 0 2年 7月随机选择采用以上两种手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 12 0例 ,168眼 ,其中小梁切除术 4 6例 ,62眼 ,巩膜咬切术74例 ,10 6眼 ,现将随访 1年至 6年 12 0例 168眼青光眼疗效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12 0例病例中 ,男 39例 ,女 81例 ,年龄均在 4 5岁以上 ,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98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6例 ,开角型青光眼 6例 ,随访期限为 1~ 6年。手术方法 :①巩膜咬切术 :结膜瓣以穹隆部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日益普及 ,人们对抗青光眼手术时球后麻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越来越重视 ,而寻求其他麻醉方法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 ,我院于1995年 1月~ 1996年 12月单纯结膜下浸润麻醉行抗青光眼手术 2 2 8例 2 5 6眼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 8例 2 5 6眼 ,其中男 10 8例 ,女 12 0例 ,年龄 2 6~88a,平均 6 3.2 1a。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6 6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72眼 ,开角型青光眼 11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5眼 ,继发性青光眼 2眼。小梁切除术 182眼 ,巩膜咬切术 5 2眼 ,巩膜层间虹膜嵌顿术 2 2…  相似文献   

15.
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新的抗青光眼手术,并发症少,疗效高、安全可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术式,现将我院78例91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报告如下:78例91眼、闭角型青  相似文献   

16.
角膜缘切口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们参照国外文献[1],改在角膜缘前缘作切口完成小梁切除术。经初步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998年1月至12月,我们对43例59眼青光眼施行角膜缘切口小梁切除术。男13例19眼,女30例40眼,年龄19~75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例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41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例12眼。术前平均眼压4245±1755mmHg(1mmHg=0.133kPa)。术前视力:无光感2眼,光感8眼,手动5眼,数指9眼,大于01者35眼,术后随访2~14月。手术方法:常规球后麻醉,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用5-0丝线于10或2点位角膜缘作牵引线向下牵引眼球,选择1…  相似文献   

17.
具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青光眼的复合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通过对具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青光眼患者术中加入抗增殖药物及可调节缝线的控制 ,抑制或减轻该类患者术后滤过道粘连瘢痕化及阻塞 ,提高对该类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方法 共收治该类患者 66眼。发育型青光眼 11眼 ;活动期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9眼 ;人工晶体眼继发青光眼5眼 ;ICE综合征 2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7眼 ;外伤性青光眼 7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6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9限眼。其中 1例另一眼为恶性青光眼 ;4眼为二次手术眼 ,余 4例眼轴均 <2 1mm。采用复合小梁术式 ,MMC浓度 0 2~ 0 4mg/ml,作用时间 2分钟 ,缝置 2针外置可调节缝线。根据滤泡情况及前房深度适时拆除可调节缝线 ,术后行滤过泡按摩。结果 经 1~ 18个月的术后观察及随访 ,5 8眼眼压 <2 1mmHg ,成功率为 88%。 5眼 药物治疗眼压 <3 0mmHg ,总有效率为 93 %。 3例手术失败 ,其中 2例为ICE综合征 ,1例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发症持续性低眼压发生率 6 1% ,低眼压性黄斑变性 1 5 %。结论 对具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青光眼的复合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如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适当 ,其抗增殖药物副作用的并发症与传统小梁切除术并发症比较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各类青光眼的远期疗效进行临床研究,并评估此术式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1990运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各类青光眼118例(156眼),其中闭角型青光眼128眼,开角型青光眼11眼,继发性青光眼9眼,先天性青光眼8眼,并自拟定Ⅰ-Ⅳ级疗效标准。结果经7~10a的随访观察,术后1、2、3、5、10a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2.3%、90.1%、87.3%、80.4%、78.3%。远期并发症:并发白内障10眼(6.4%),瘢痕粘连眼压升高20眼(12.8%)。结论长期随访观察及临床研究显示改良小梁切除术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易于推行。  相似文献   

19.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160例187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治疗观察。 结果:患者160例187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33眼,发生率为17.65%,其中1眼发生脉络膜脱离,经保守治疗治愈。在160例小梁切除术中,我科开展了5例6眼术毕向前房内注入适量透明质酸钠以预防术后浅前房,其中1例双眼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右眼发生广泛后弹力层脱离经前房注气3次治愈,左眼脱离范围小于1/3未做处理。 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时,手术要轻巧,操作要精细,以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超声乳化联合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慧中  施玉英 《眼科》2003,12(2):90-92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和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4月至 12月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34例 4 0只眼。其中 15例 17只眼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 ,19例 2 3只眼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 3个月。结果 :虹膜周边切除术组术后眼压 (15 78± 4 5 2 )mmHg ,小梁切除术组术后眼压 (17 71± 3 1)mmHg ,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两组间术后 1周 ,1、3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虹膜周边切除术组术后视力≥ 0 5者 13只眼 (占76 4 7% ) ,小梁切除术组 14只眼 (占 6 0 87% )。术后各种并发症、虹膜周边切除术组为 4只眼 (2 3 5 % ) ,小梁切除术组 15只眼 (6 5 2 2 % )。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或小梁切除术均可以明显降低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 ,提高视力。但虹膜周边切除术手术操作简单 ,术后并发症少 ,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