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对神经干细胞存活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生存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将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加入神经干细胞的培养液中,观察神经干细胞存活及贴壁细胞团的分化.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进行鉴定。结果:悬浮培养细胞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贴壁培养细胞分化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脑缺血大鼠脑脊液可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存活,并且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邓明  谢萍  马永刚  周炎  贺斌  陈庆  吴飞  陈忠辉  明江华 《安徽医药》2020,24(12):2410-2414
目的探究酪氨酸激酶受体 A(Trk A)过表达载体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取 SD大鼠海马组织进行提取神经干细胞,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神经球进行鉴定,利用 siRNA技术构建 Trk A过表达载体,将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分成三组,空白对照组为未做任何处理的细胞组,阴性对照组是经空白载体的慢病毒转染的细胞组,实验组是由 Trk A的过表达载体构建的慢病毒转染细胞组。逆转录 PCR(RT?PCR)检测 Trk A和神经干细胞分化标志基因 Tuj1,GFAP和 CNPase的表达, 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神经干细胞细胞球 Nestin(红色荧光), Brud染色(绿色荧光)阳性,且占细胞量的 90%以上;荧光双标染色(棕色荧光)显示双染细胞量占总细胞量的 90%以上,明培养的细胞是神经干细胞。慢病毒滴度的检测结果: Trk A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滴度为 3×108 TU/mL。RT?PCR结果说表明,空白对照组(1.09±0.09)和阴性对照组(1.11±0.05)的 Trk A的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 Trk A的 mRNA相对表达量(7.12±1.32)要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神经干细胞分化标志基因 Tuj1,GFAP和 CNPase的表达与 Trk A相同。 CCK?8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实验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7.92±9.21)%、(88.22±9.37)%、(176.01±11.33)%(F=18.082,P<0.05)其中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细胞增殖率要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Trk A过表达载体可以促进神经元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并且可以促进神经元干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体外对新生Wistar大鼠海马区与神经干细胞进行培养,观察相同接种密度条件下,不同浓度黄芪甲苷(20mg/L,40ms/L,80mg/L)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后细胞。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区分离出的神经干细胞经鉴定呈nestin阳性,且加入黄芪甲苷组所表达的神经干细胞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17.60±2.85vs15.65±2.29;24.10±3.13VS21.95±2.37;P〈0.05)。结论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别观察神经分化培养液和视黄酸对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无滋养层细胞方法培养H9细胞,用化学成分确定的神经分化培养液诱导H9细胞神经分化,检测神经细胞特征蛋白表达;用视黄酸(RA)培养液诱导H9细胞分化,检测分化过程中内质网应激蛋白BI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神经分化培养液诱导H9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RA诱导的H9细胞分化过程中,BIP的表达随分化上调。结论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提供了衍生神经细胞的潜在细胞来源和发育研究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唐寅达  尚明  焦伟  杨晓笙  冯保会  郑学胜  李世亭 《江苏医药》2012,38(16):1872-1875,1860
目的探讨去分化肌肉干细胞经条件培养诱导,具有神经干细胞性质并分化为终末神经细胞的潜能。方法依次用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神经细胞分化条件培养基,对去分化肌肉干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促使其向神经干细胞转变以及向终末神经细胞分化,并通过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RT-PCR等实验手段研究其性质并加以鉴定。结果 (1)去分化肌肉干细胞在神经干细胞增殖条件培养基诱导下,可形成神经球,EdU标记阳性,抗Nestin、Neurofilament-m(NFm)、GFAP、CNPase阳性;Myogenin表达水平下调,而Nestin、Sca-1表达上调;(2)经神经细胞分化条件培养基诱导,神经球细胞可分化为形态学上典型的、抗NFm阳性神经元,以及抗GFAP、CNPase阳性神经胶质细胞。结论去分化肌肉干细胞具有神经系的多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6.
BFGF、EGF联合应用对新生大鼠海马神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EGF和bFGF联合应用后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联合应用EGF和bFGF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及诱导贴壁的细胞分化,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bFGF和EGF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扩增海马神经干细胞,并诱导细胞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结论:bFGF和EGF除了具有促神经干细胞有丝分裂作用外,还可以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
和梅  张瑶  李莹  杨慧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4):80-81,82
目的:探讨BDNF和红景天甙对体外神经干细胞向GABA能神经元分化的研究.方法:取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将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BDNF组、红景天甙组、BDNF和红景天甙组,免疫荧光双标观察并测定Brdu/NSE,Brdu/GAD65阳性分化率.结果:BDNF和红景天甙组Brdu/NSE、Brdu/GAD65阳性分化率14d达最高,其余各组Brdu/NSE阳性分化率7d达最高;BDNF组Brdu/GAD65阳性分化率7d最高,对照组和红景天甙组无明显变化;BDNF和红景天甙组14d Brdu/NSE、Brdu/GAD65阳性分化率均高于对照组、BDNF组和红景天甙组(P<0.05),且Brdu/GAD65阳性分化率高于本组3、7d(P<0.05).结论:①红景天甙有利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②红景天甙可以提高BDNF对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③BDNF与红景天甙联合有利于神经干细胞向GABA能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神经干细胞(NSCs)实验室分离、培养方法,为NSCs移植提供细胞源.方法:取4月龄(±15 天)正常孕妇水囊引产胎儿大脑纹状体区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培养于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B27的无血清培养基;同时利用单细胞克隆技术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抗原的表达来鉴定神经干细胞.结果: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在bFGF和B27培养基中可不断增殖形成细胞球,并出现少量细胞分化.单细胞培养4天即开始分裂,同时伴有个别细胞分化;出现大量神经球一般为15天;分化的细胞在30天开始分解,50天左右基本消失.细胞培养3个月(每月补液1次)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单细胞克隆可连续传代10次,仍具增殖分化能力.液氮冻存6个月的细胞复苏后仍具增殖分化能力.单细胞克隆传代增殖的细胞球经Nestin免疫荧光鉴定,呈阳性结果,证实其胚胎源性.结论:采用bFGF和B27的无血清培养基能促进神经干细胞连续稳定增殖,并有少量分化,细胞体外培养3个月、克隆连续传代10次情况下的细胞仍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神经干细胞 (NSCs)实验室分离、培养方法 ,为NSCs移植提供细胞源。方法 :取 4月龄 (± 15天 )正常孕妇水囊引产胎儿大脑纹状体区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 ,培养于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B2 7的无血清培养基 ;同时利用单细胞克隆技术进行连续传代培养 ;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抗原的表达来鉴定神经干细胞。结果 :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在bFGF和B2 7培养基中可不断增殖形成细胞球 ,并出现少量细胞分化。单细胞培养 4天即开始分裂 ,同时伴有个别细胞分化 ;出现大量神经球一般为 15天 ;分化的细胞在 3 0天开始分解 ,5 0天左右基本消失。细胞培养 3个月 (每月补液 1次 )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单细胞克隆可连续传代 10次 ,仍具增殖分化能力。液氮冻存 6个月的细胞复苏后仍具增殖分化能力。单细胞克隆传代增殖的细胞球经Nestin免疫荧光鉴定 ,呈阳性结果 ,证实其胚胎源性。结论 :采用bFGF和B2 7的无血清培养基能促进神经干细胞连续稳定增殖 ,并有少量分化 ,细胞体外培养 3个月、克隆连续传代 10次情况下的细胞仍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10.
双嘧达莫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双嘧达莫(dipyridamole)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取新生小鼠大脑进行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通过神经球生成的观察、特异性蛋白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BrdU标记鉴定并判断其增殖能力;双嘧达莫按0.1,0.5,2.5 μmol·L-13个浓度加入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中,同时设立溶媒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通过观察神经球形态、神经球生成数目及MTT法定量比较,分析不同浓度双嘧达莫对神经干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结果在培养物中有大量神经球生成,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蛋白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BrdU标记亦呈阳性反应,表明所培养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双嘧达莫中、高浓度组神经球数目、MTT比色结果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结论双嘧达莫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鞘糖脂生物合成抑制剂DPDMP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PDMP处理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通过神经球直径大小和数量、细胞计数、MTT分析和诱导分化实验,评价其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经DPDMP处理后培养的神经球减小,细胞计数和MTT分析都表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较高DPDMP浓度可导致神经干细胞死亡;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也明显减弱,分化的细胞数较少,但仍可诱导成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神经鞘糖脂生物合成抑制剂DPDMP能抑制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并可减弱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胎鼠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及药物对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申丽红  张均田 《药学学报》2003,38(10):735-738
目的建立神经干细胞培养模型,观察药物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胎脑神经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并用MTT法和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法观察黄皮酰胺、丹酚酸A及人参皂苷Rg1等对第2代神经球细胞状态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培养的神经细胞具备干细胞的基本特性;MTT和液闪结果则表明,上述3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率和/或增殖活性。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培养模型可以观察到一些有脑保护作用的药物对干细胞存活和增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增殖与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飞  黄强  王爱东  贡志刚  兰青 《江苏医药》2003,29(5):334-337
目的 建立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分化的鉴定技术,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特点。方法 从人胚胎海马区分离神经干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传代。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从人胚胎脑海马区分离的细胞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可进行传代培养,获得的细胞团中大部分为nestin表达阳性细胞。贴壁分化后可以出现NSE、GFAP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 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能表达nestin蛋白,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并具有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潜能,具备神经干细胞的特征,可用于细胞移植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胍丁胺对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新生24 h大鼠的海马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后进行无血清条件培养;用CCK-8试剂盒和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法检测细胞增殖和胍丁胺的作用。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分离得到的细胞可以持续分裂增殖形成细胞克隆(神经球);胍丁胺1、10μmol.L-1可以显著促进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并且这种促增殖作用可以被依法克生所抑制。结论胍丁胺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其促增殖作用可能与咪唑啉Ⅰ(I1)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托吡酯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取新生小鼠大脑进行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托吡酯按0.4、2、10μmol.L-13个量级(或3种浓度)加入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中,同时设立溶媒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通过神经球生成数目及MTT法定量比较,分析不同浓度托吡酯对神经干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结果:2、10μmol.L-1托吡酯组神经球数目分别为20.67±4.04和49.68±3.79;MTT比色结果分别为0.3546±0.0705和0.5018±0.0369,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7.34±2.31、0.2880±0.0093,P<0.01)。结论:托吡酯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细胞外基质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寻找促使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最佳细胞外基质,为NSCs定向分化培养及NSCs共移植体的构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和细胞克隆培养技术,从新生大鼠海马分离NSCs,进行体外扩增、悬浮培养、传代;将层粘连蛋白(LN)、Matrigel、多聚赖氨酸与NSCs贴壁混合培养14d;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NSCs的分化情况。结果:通过上述实验表明,在利用不同的细胞外基质混合培养时,LN组MAP2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多聚赖氨酸组和Matrigel组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LN组。结论:LN有助于NSCs向神经元定向分化,是NSCs共移植体较理想的细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神经干细胞(NSC)体外增殖的影响,为神经干细胞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新生大鼠海马区分离培养NSC,并进行体外扩增、传代。取传至第3代的NSC,观察不同浓度黄芪甲苷(40、80、120mg/L)对其增殖的影响。对神经球形成数进行计数并进行噻唑蓝(MTT)比色分析。结果40mg/L和80mg/L黄芪甲苷实验组神经球形成数和细胞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球形成数:8.1±1.4,8.8±1.3比7.2±1.2;细胞吸光度值:0.87±0.02、0.89±0.03比0.694-0.03,P〈0.05或P〈0.01),而120mg/L黄芪甲苷组实验组神经球形成数和细胞吸光度值(分别为3.1±1.2、0.30±0.02)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黄芪甲苷可促进体外培养NS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屈哲  吕建军  张硕  耿兴超  李波  赵德明 《中国药事》2018,32(8):1079-1087
目的:应用SD大鼠神经干细胞评价药物的神经毒性,为新药早期筛选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体外替代方法。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神经干细胞,传代后得到稳定的第二代神经球。以已知具有神经毒性的长春新碱、顺铂、瑞芬太尼、丙泊酚注射液、丙戊酸钠、苯妥英钠、丙烯酰胺、乙醇、氧化铁纳米粒子作为神经毒性阳性物质,以培养基作为神经毒性空白对照品;以没有神经毒性且具有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作为检测模型的敏感性;以验证SD大鼠神经干细胞模型对神经毒性药物的检出能力。结果:长春新碱、顺铂、丙泊酚注射液、苯妥英钠、丙烯酰胺、氧化铁纳米粒子可引起全部或部分神经球解离破碎,神经干细胞坏死。顺铂、丙戊酸钠和苯妥英钠可见显著性的抑制神经球聚集。长春新碱、顺铂、瑞芬太尼、氧化铁纳米粒子、丙泊酚注射液、丙戊酸钠、苯妥英钠、丙烯酰胺、乙醇均表现剂量相关性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毒性作用。神经生长因子可见促进神经球聚集及神经干细胞增殖。结论:本文以SD大鼠神经干细胞模型,以神经干细胞体外生长发育指标,验证了已知神经毒性抗肿瘤药物、麻醉剂、抗癫痫药物等的神经毒性特征。评价结果与这些药物已知的神经毒性作用特点一致,该评价方法可作为药物神经毒性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的体外替代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胶质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神经干细胞是否有诱导迁移的作用。方法①从新生1~2dSD大鼠脑皮层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进行神经干细胞及其增殖能力鉴定。②胶质瘤细胞与神经干细胞限定区域联合培养,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及其形态学变化。结果①所获得神经细胞球Nestin染色阳性,传代神经细胞球抗BrdU染色阳性。②可观察到神经干细胞球周围长出细胞突起,在靠近胶质瘤细胞的一侧,细胞突起的密度及长度均大于其他方向上的突起并且可见部分干细胞向胶质瘤细胞方向的移动。结论胶质瘤细胞在体外对神经干细胞有诱导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