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凸包算法的三维心内膜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内膜定位与标测系统中.三维心腔模型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凸包算法.从心腔内导管电极的位置信息中提取心腔的表面数据.以此构建心腔舒张期的三维模型,并成功地用于基于VTK的心腔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部肿瘤受呼吸运动影响发生三维位移的规律。方法:肺癌患者在CT扫描结束后,将图像输入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勾画靶区,记录患者的靶区位置、肿瘤体积、肺功能、性别、年龄、体重等相关参数。在模拟机下从0°和90°分别拍摄患者的吸气和呼气图像,将图像用Dicom RT接口存储并传输到计划系统,将图像序列重建后进行靶区勾画。三维重建后可得到感兴趣点在X、Y、Z三维方向的位移曲线。结果:用采集模拟机图像序列和感兴趣点勾画的方法,建立了肺部肿瘤上感兴趣点的三维实时位移曲线。此点在Z轴(头脚方向)的最大位移幅度为4.2mm.在五轴(左右方向)的最大位移幅度为3.8mm,在Y轴(前后方向)的最大位移幅度为2.9mm。结论:用模拟机采集肺部肿瘤的动态图像,通过DICOM RT接口传至放疗计划系统重建.可以建立靶区上任意点的三维实时位移曲线。  相似文献   

3.
该文研究基于VTK(Visualization Toolkit)进行CT和MRI医学图像序列的三维可视化及任意方向的交互式切割方法。提出新的方法即“三维交互式切割法”,对三维立体空间和重建后的三维物体进行切割,以便观察物体内部结构。该方法通过定义隐含的平面来对物体进行切割。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方法可以对常见医学图像序列和三维重建后的图像进行交互式切割,交互性能好,切割速度快,效果逼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CT图像体积的误差和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为CT扫描条件的选择、靶区的勾画、治疗计划的制定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精确实施提供重要依据,以便减小误差、防止医疗事故发生,提高疗效。方法 用不同的条件对自制模体进行CT扫描,所得数据输入TPS,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大、中、小模拟瘤体CT图像体积分别与其实际体积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的条件TPS计算出的重建CT图像体积不一样。结论 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CT扫描条件的选择、靶区的勾画、治疗计划的制定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精确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临床症状并行双源CT尿路造影的病例86例,通过常规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扫描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MPR、MIP、CPR及VR三维重建。然后对获得的影像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可成功重建出双肾、输尿管和膀胱的三维图像.能够通过旋转、放大等清晰显示全尿路及其局部细微结构、形态、走形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通过双源CT对全尿路的适当扫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各种三维重建,能够大大地提高病灶的阳性率和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多排CT(multidetector CT,MDCT)及其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重建技术检查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外伤后0~3 d进行MDCT薄层扫描,回顾性重建扫描数据后形成图像重建数据,用MPR、VR软件对图像重建数据进行后处理技术重建,分别得到MPR和VR图像。从髋臼骨折类型、骨碎片移位程度和髋关节腔内骨碎片3方面将MDCT原始图像、MPR和VR重建图像显示髋臼骨折的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DCT原始图像、MPR和VR重建图像判断髋臼骨折类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13%、87.50%和100.00%,VR重建图像最高;检测骨碎片移位程度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19%、100.00%和96.04%,MPR重建图像最佳;显示髋关节腔内骨碎片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00%、100.00%和72.00%,MPR重建图像最好。结论 MDCT原始图像、MPR和VR重建图像检查髋臼骨折各有优缺点,三者结合能够互为补充,可靠判断髋臼骨折类型、准确检测骨碎片移位程度、全面显示髋关节腔内骨碎片,为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很有意义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CT设备探测器损坏在图像重建质量中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进行研究。方法:在CT设备探测器损坏情况下,根据两侧正常工作部分的数据探测数据利用,对损坏数据的有效插值进行估计;对损坏较多的探测器,则通过对探测器水平偏置一段距离后,再进行损坏数据的插值估计,从而在滤波反投影技术原理的支持下进行图像重建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显示,未利用算法进行计算的CT重建图像,在探测器发生损坏的探测元区,图像中存在着为明显的亮暗伪影,且通过插值估计后,仍存在残留伪影,导致图像的部分细节信息丢失,但采用算法校正处理后,则不会存在伪影问题,能够对重建图像的质量进行保证。结论:CT设备探测器损坏会对图像重建质量产生影响,通过算法校正处理后,能够有效满足其重建图像的质量需求,提升CT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三维适形放疗患者治疗部位解剖数据的获得;分析了扫描层厚、窗宽、窗位以及勾画靶区医生的影像诊断水平对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系统重建CT图像定义体积误差的影响,治疗计划系统重建CT图像靶体积的误差对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提出了减少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泌尿系检查中的扫描方法及多层面重建(MPR)、三维容积重建(3D)、曲面重建(CP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重建功能强大的有利条件,对474例患者行泌尿系平扫,167例行双期、延迟期扫描.根据病变情况对72例进行了MPR、3D、CPR等重建。结果:474例患者中,占位性病变包括良恶性肿瘤、结核等297例:囊性病变包括囊肿、积水等98例;正常79例,重建后MPR、3D等均显示优秀。结论:16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技术,后处理图像优秀,将成为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伤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平战骨骼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48例军地伤病员的2859个部位应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采集原始轴面图像数据,层厚采用0.625~1.25mm,利用工作站软件行多平面重建法(MPR)、容积再现法(VR)重建,最佳角度显示病变。结果:2859个部位中,骨折2175个,脱位684个,其中2834个三维图像可清晰显示骨折及脱位的整体情况,对10个肋骨及15个鼻骨裂隙骨折三维图像不能完全明确,需结合MPR图像后确诊。结论: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与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平战创伤中骨折及脱位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判断伤情及手术治疗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Three dimensional (3D) images were reconstructed from axial CT slices using the personal computer. Some devices of the program made it possible to decrease the image processing time and to produce the realistic images with cubic effect. The thresholding in the conventional 3 D imaging was not practical especially in the display of the soft tissues. The employment of the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and MRI data will give a clue to the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2.
We have proposed four dimensional (4D) 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y (DRR) for verifying a lung tumor position during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 An internal target volume (ITV) was defined based on two clinical target volumes (CTVs) delineated on maximum exhalation and maximum inhalation images acquired by 4D plannin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 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 was defined by adding a margin of 5 mm to the ITV on the maximum exhalation 3D CT images. A single-arc VMAT plan was created on the same CT data using Pinnacle SmartArc with a maximum multi-leaf collimator leaf speed of 1 mm/degree, thereby resulting in quasi-conformal field shapes while optimizing each beam intensity for each gantry angle. During VMAT delivery, cone-beam CT (CBCT) projection data were acquired by an on-board kilovoltage X-ray unit and a flat panel 2D detector. Four CBCT image sets with different respiratory phases were reconstructed using in-house software, where respiratory phase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projection data. Subsequently a CTV was delineated on each of the 4D CBCT images by an oncologist. Using the resulting 4D CBCT data including the CTV contours, 4D DRRs during the VMAT delivery were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gantry angle.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contoured CTV was within the radiation field during the four-fraction lung VMAT delivery. The proposed 4D DRR may facilitate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position of a respiratory moving lung tumor during VMAT delivery on each treatment day.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普通多螺旋CT上实现4D—CT重建,研究中采用VC++程序设计语言和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开发了基于Cine扫描的4D—CT图像重建系统。利用本系统,根据体表轮廓和肺组织的体积变化确定CT图像在呼吸周期中的相位,按相位分组排序后,实现4D—CT重建,其重建过程不依赖于外在的呼吸监测装置、不受Ct机本身的软硬件限制,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李晶  赵海燕 《医疗设备信息》2010,(9):146-147,150
目的 研究三维分割技术在辅助医学整形手术上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目标进行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采用基于空间的方法,完成对同类属性组织CT三维图像的三维分割.结果 对手腕骨、眼眶骨、颌面骨、颅面骨的CT图像完成了三维重建与分割、控制、移动.结论 三维图像分割技术对整形手术术前计划的制定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在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胸部外伤临床拟诊肋软骨骨折患者组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和薄层重建,于工作站上进行VR、MIP、MPR三维图像重组,对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所有受检者均获得较满意的重组图像,12例胸部外伤患者,CT共发现肋软骨骨折14处,肋骨骨折19处。螺旋CT三维重组图像能清晰显示骨折部位、数目及断端移位情况;肋软骨骨折三维重组图像表现特征包括肋软骨钙化中断伴断端错位和肋软骨条状略高密度影中的线样低密度骨折线。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能清晰显示肋软骨骨折的部位、形态,为检测肋软骨骨折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即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在颌面部复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64层螺旋CT对52例颌面部损伤患者采用容积扫描,进行MPR、MIP及VR图像重组,观察骨折细节,并与二维CT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重组图像可清晰显示颌面部骨折细节及空间解剖关系.二维图像对细小骨折显示较好,且可同时显示骨折部位的软组织改变情况.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复杂颌面部骨折的有效手段,二维图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基础,两者结合应用是颌面部多发、复杂骨折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维近距离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临床综合治疗肿瘤的有效组合部分。由于历史的及其自身的复杂性等原因,它的发展滞后于外照射,国内的应用和研究都落后于国外。因此我们开展了地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图像的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的研究和实施方案,在SGI工作站上建立了计划系统的基本框架和窗口界面,重点研究和实现点源的插植剂量分布的计算、等剂量线的二维和三维显示、体积-剂量直方图对计划的评估等,适用于源或施源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4D门控扫描技术的实际应用意义及其具体实现方法和成像结果.方法:选取场内测试时的模体数据以及在医院就诊且进行PET/CT扫描的1例患者4D门控扫描数据,采用东软医疗PET/CT系统及AnzaiAZ-733V呼吸系统对其进行呼吸门控检查,按照一个呼吸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