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合并慢性乙肝或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理诊断为HBV—GN,同时合并慢性乙肝或肝硬化的患者共36例。患者分成2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组25例,给予拉米夫定0.1g,1次/d,或恩替卡韦0.5mg,1次,d,空腹口服;对照组11例,未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2组均给予常规保肝降酶及保护肾功能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包括用药期间尿蛋白排泄情况、肝。肾功能和乙肝病毒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时,抗病毒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血清AL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和ALB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改善。2组ALT和AST水平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但抗病毒治疗组ALT和AS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抗病毒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抗病毒治疗组治疗12个月时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HBV—GN,可显著降低尿蛋白,使ALB升高,HBVDNA水平降低,缓解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疗效,且耐受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HBV相关性肾炎的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HBV感染的表现之一.已有多种药物被用于治疗HBV-GN,但迄今为止尚无最佳的治疗方案.抗病毒(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治疗HBV-GN能有效抑制HBV复制、缓解蛋白尿,且HBeAg的... 相似文献
3.
HBV感染是世界卫生问题,母婴传播是HBV慢性感染的主要途径。HBe 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经正规免疫接种后,仍有5%~15%发生HBV感染。现有多项研究证实孕期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其可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改善HBV感染对妊娠和分娩结局的不良影响。本文就HBV DNA高水平孕妇的抗病毒治疗指征、药物选择、服药开始与停止的时间、用药监测、产后哺乳及产后新生儿随访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降低HBV母婴传播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慢性HBV感染人群数量庞大,HBV不仅损害肝脏,肾脏也是主要受累器官之一,HBV相关肾小球肾炎(HBV-GN)是由HBV感染引起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HBV感染最常见的肝外并发症之一。HBV-GN多见于儿童及中青年人,男性多见,临床上以不同程度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血尿和高血压,最常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HBV-GN起病隐匿,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及病理学表现,易与各种肾小球肾炎混淆,导致漏诊误诊。HBV-GN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紊乱、病毒直接损伤、遗传等诸多环节,其中免疫复合物沉积学说已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关于HBV-GN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索磷布韦方案治疗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例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接受基于索磷布韦方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估治疗结束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束肝肾功能、尿蛋白的变化和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27~81岁; 4例男性,2例合并肝硬化; 4例基因1b,1例基因2a。2例患者进行肾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分别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接受索磷布韦+利巴韦林(n=2)、雷迪帕韦/索磷布韦(n=2)和索磷布韦/维帕他韦(n=1)治疗12或24周。5例患者均取得SVR12。与基线相比,治疗结束和随访12周ALT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伴有血清白蛋白水平的轻度升高,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改善或维持不变。仅有1例患者出现利巴韦林相关的消化道副作用。结论基于索磷布韦的无干扰素方案治疗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有效且耐受性良好。需要长期随访患者以明确HCV清除后肾脏疾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易感性与HBV基因变异的关系.方法: 选取HBV-GN患者19例为试验组, 慢性HBV感染者22例为对照组, 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HBV血清C基因区、CP区基因位点的变异.结果: CP区中nt1727和nt1773位点试验组的变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 vs 50.0%, 47.4%vs 13.6%, 均P <0.05). nt1762/1764联合变异率在2组中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基因区中nt2011变异率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0.5% vs 40.9%, P <0.05). nt2005、nt2201、nt2245和nt2290变异率在2组中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BV-GN易感性可能与HBV的基因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床上用于抗HBV的药物主要为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和干扰素(interferon,IFN)α两类。单药治疗对清除HBs Ag效果有限,其中NAs类药物停药后复发率高,且很难获得持久免疫控制,并且存在耐药问题;IFNα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大且疗效有限。优化现有抗HBV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将两类药物初始联合,或在NAs基础上联合或序贯IFNα的优化治疗方案可增强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HBs Ag清除率和(或)转换率,但其安全性和成本效益还须进一步评估。用于判断停药时机、停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在抗HBV治疗中十分重要。临床现有抗HBV药物难以实现临床治愈及彻底清除共价闭合环状DNA,迫切须要研发有限疗程的新药物。本文就清除HBV感染的现有治疗方法的优化、疗效预测指标及具有应用前景的主要新型抗HBV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乙型肝炎(乙肝)相关性肾炎作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虽部分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可自行缓解,并维持肾功能正常,但仍有部分患者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最终进入透析阶段,故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治疗方法甚为重要。目前已有多种药物用于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如激素、干扰素、拉米夫定等,但对于确切疗效仍有争议。现将乙肝相关性肾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3.
14.
乙型肝炎在全球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HBV基因型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显示HBV基因型与临床疾病谱密切相关.目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最主要措施,越来越多的学者对HBV基因型与抗病毒药物疗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HBV基因型与抗病毒疗效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意义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HBV感染是我国发生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最终可因多种并发症、肝衰竭、肝细胞癌而危及生命。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多表现为血清HBVDNA阳性和ALT增高。多项研究表明病毒的活跃复制与肝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因此,国内外相关治疗指南均提出对于代偿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其药物选择主要为核苷(酸)类似物,目前我国上市的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须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治疗中宜严密监测管理,若出现病毒变异耐药,应及时加或换用另一种无交叉耐药的药物。干扰素α可用于代偿期肝硬化,但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及疗效,如未取得理想应答应及时换用核苷(酸)类似物。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版《指南》(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总体目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或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的时间."[1 ]删去了2005年版现阶段难以实现的"清除HBV","阻止疾病进展"的目标,体现出新版指南更为客观、现实.对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措施,己取得了国内外各大CHB防治指南共识.干扰素治疗CHB已有20余年,1998年第一个用于治疗CHB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的问世以及随后陆续研发上市的阿德福韦( adefovir dipivoxil,ADV)、恩替卡韦(entecavir,ETV)、聚乙二醇干扰素( PEG-IFNα)、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和替诺福韦(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我国尚未上市),CHB抗病毒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成百万CHB患者得到了救治,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治疗经验,发表了大量长期随访研究资料,同时也发现许多问题和挑战,如药物选择、提高免疫控制、优化治疗、耐药管理、停药复发再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