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凤菊  魏红 《光明中医》2005,20(1):53-54
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穴 ,又为手足少阳之会穴 ,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对于其定位 ,在以往文献中 ,差别不大。如《针灸甲乙经》谓其“在耳后陷者中 ,按之引耳中” ;《针灸集成》“在耳根部 ,距耳五分” ;《针灸大成》“耳后尖角陷中 ,按之引耳中痛” ;《针经》中有“先以铜钱二十文 ,令患者咬之 ,循取穴中……针灸俱令人咬钱令口开”。现代临床上翳风穴的取法与《甲乙经》基本一致。如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及《腧穴学》中定位为 :“正坐侧伏或侧卧 ,在耳垂后方 ,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1 古文献研究晋代《针灸甲乙经》记载 …  相似文献   

2.
中脘(《甲乙》),一名太仓《《灵枢》)。穴位取法:(骨曷)骭至脐八寸,太仓居其中,为脐上四寸(《素问》)。俞穴特性:腑会(《难经》),胃募(《甲乙》),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甲乙》),足太阴之结穴(《灵枢·根结》)。临床应用:(一)《资生》:“初不知灸中朊等穴以壮脾胃,亦惑之甚也”。《循经考  相似文献   

3.
《针灸甲乙经》中处方用穴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灸甲乙经》(下面简称《甲乙经》)中多为单穴处方,文中从腧穴的发现形式、配穴理论的发展及实用性分析了单穴处方存在的主、客观原因;病变部位的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是《甲乙经》中临证选穴的主要规律,并重视特定穴的应用,其理论根源是《内经》中已有记载的腧穴理论和经络理论;临床辨证分类细致,强调辨证选穴。  相似文献   

4.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为了更好地研究《针灸甲乙经》对于牙痛这一口腔疾患的诊疗方法和针灸选穴治疗规律,通过计算机检索对《针灸甲乙经》原文中关于“齿痛”“龋齿”“龋痛”“齿”的条文进行梳理分析,对牙痛诊治原则、循经取穴、分部取穴和针灸疗法特点进行总结归纳,以拓展针灸治疗牙痛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针灸甲乙经》中论述心痛的原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针灸甲乙经》治疗心痛选穴时,谨遵《黄帝内经》学术思想,采用循经远取的取穴方法,特别是注重特定穴的运用。处方用穴讲究配伍以提高疗效,治疗过程中多采用针法,且辅以放血疗法。  相似文献   

6.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著,以黄龙祥教授校注的《针灸甲乙经》为底本,记载不孕诊疗的主要章节为《妇人杂病第十》,全书辨经论治不孕以督脉、任脉及足三阴经为主,循经取穴以上髎、神阙、阴交、石门、关元、中极、商丘、曲泉、阴廉、涌泉、筑宾穴为主。  相似文献   

7.
三阴交,位于“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甲乙经》)为足太阴、厥阴、少阴经之交会穴。古人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太阴脾经循内踝上直行,厥阴循内踝前交入太阴之后,少阴肾经循内踝后,交出太阴之前,故谓之三阴交。脾主中,肾肝主下,中  相似文献   

8.
《西部中医药》2016,(9):58-58
正凡文中出现古籍书名,应当写全名,一般不可写缩略名、简称或代称,如《针灸甲乙经》不可简称为《甲乙经》;公知的经典古医籍也可使用其简称,如《素问》《灵枢》《伤寒论》等。篇名如《扁鹊仓公列传》《阴阳应象大论》《养生论》《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等,一般不可写缩略名。  相似文献   

9.
笔者运用现代检索方法,通过计算机对《甲乙经》论述咳嗽的原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甲乙经》治疗咳嗽通常采用局部取穴与循经远取相结合的方法.局部取穴主要选用肺部周围以膀胱经、肺经、任脉、肾经为主的腧穴;远道取穴则主要选用相关经络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特别是特定穴.治疗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疗效,常针灸并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在流传至今的《黄帝内经》版本中,关于督脉循行的记载或有矛盾、或有不连贯之处。经查阅、对比《灵枢》《素问》《难经》《针灸甲乙经》等古籍中对督脉的记载,推论督脉的循行,有不妥之处,敬请斧正。《灵枢》的成书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1])。《灵枢·营气》关于营气流注的描述中涉及到督脉的循行部位:"营气之道……故气从手太阴出……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  相似文献   

11.
关于睛明穴的应用早在《内经》《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就有论述。因睛明穴的解剖特点,在针刺时应注意其针刺方法,在临床上可用睛明穴按摩疗法、毫针疗法、电针疗法等方法治疗一切急慢性眼病、神志病、循经远部痛证、尿崩症及咯血等病症。  相似文献   

12.
据古代经典,人体的孙络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都可切循比量而得之。然而关于每个腧穴的具体位置和取法,古今文献的记载或欠详备,或互有出入。尤其侧头部的一些腧穴,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对针灸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凡针界同仁,自当责无旁贷,进行考正。有据于此,我今遂不揣愚陋,试陈管见,望行家不吝赐教。针灸源于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无疑要推晋代皇甫谧撰集《索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而成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了。据《甲乙》载述;头部前后正中线(督脉)旁开的第一侧线上,分布有经穴7个。依次为曲差(神庭穴旁寸半,前发  相似文献   

13.
运用现代检索方法,通过计算机对《针灸甲乙经》论述癫病的原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针灸甲乙经》治疗癫病通常采用局部取穴与循经远取相结合的方法,局部取穴以头面部膀胱经、胆经、督脉的腧穴为主;远道取穴则特别选用相关经络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特别是特定穴,且常常针灸并用,对个别症状还重用灸法,同时,刺络放血疗法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起于鼻之交頞中 《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甲乙》卷二第一上则作"起于鼻交頞中",两者之别在于有无"之"字.后人或仍《灵枢》,如马莳、张介宾等;或从《甲乙》,如杨上善、王冰等.千余年来,各是其是,迄无定论.  相似文献   

15.
针灸琐谈     
<正> 关于留针问题我们翻阅针灸文献如:《明堂》、《铜人经》、《甲乙经》、《针灸大成》等书,记载  相似文献   

16.
借助李云先生《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简称《甲乙经新校》)一书提供的相关信息,探讨《甲乙经》对《难经》的引用情况。《甲乙经》的宏观著录体例是"经释有别"。《甲乙经新校》提出问题,本书既称"三部甲乙",却多次出现《八十一难》与仲景之文,岂不是五部甲乙?而李云对此的解释是:《甲乙经》不但包括《素问》、《九卷》、《黄帝明堂经》三部经典的相文经文,还包含了皇甫谧的释文,但由于岁月流逝,《甲乙经》原书"经释有别"的体例遭到破坏,如今流传的各本都存在经释混淆的现象。以《甲乙经新校》为研究底本发现,《甲乙经》对《难经》的引用共出现13次,其引称方式有三种:《难经》(凡1见)、《八十一难》(凡6见)、又日(凡6见)。通过对这13处引文的研究发现,《甲乙经》对《难经》的引用没有对三部经典的引用细密,且均位于李云先  相似文献   

17.
小腹骨度正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枢·骨度篇》曰:“天枢(平脐)以下至横骨(耻骨联合)长六寸半。”《甲乙经》《千金》《补台》《铜人》《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类经图翼》《针灸集成》《医宗金鉴》等古籍及现代文献《俞穴学概论》《针灸十四经穴位置考定》《针灸经穴模型》等皆宗此说。《针灸大成》《循经考穴编》《俞穴折  相似文献   

18.
<正> 瞑通眠(mián),睡眠.《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郭象注:“坐则据梧而睡.”〔例〕《灵枢·营卫生会》:“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针灸甲乙经·营卫三焦》:“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而夜不得瞑.”遵循通逡巡(qūn、xún).《庄子·至乐》“蹲循勿争”句,郭庆藩注:“蹲循即逡巡.”(“蹲循”与“遵循”通)〔例〕《黄帝内经太素·气穴》:“黄帝捧手遵循而却曰……”杨上善注:“遵循,音逡巡.”《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黄帝避席遵循而却.”果通裹(guǒ)包裹.《尔雅·释鱼》:“前弇诸果.”《释文》:果,文作裹.”〔例〕《灵枢·寿天刚柔》: “皮与肉相果则寿,不相果则夭.”(《针灸甲乙经》卷六第十一正作”裹.)《灵枢·师传》:“目下果大,其胆乃  相似文献   

19.
【说明】《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书.它对古代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在祖国针灸医学的发展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巨大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作者是魏晋时人皇甫谧(公元215~282年),该书的撰于公元259年左右,距今一千七百余年。《甲乙经》北朝时期亦称《甲乙》(见魏书·崔彧传》),《隋书·经籍志》称《黄帝甲乙经》,《旧唐书》、《新唐书》称《黄帝三部针经》,宋·郑樵《通志》、《宋史·艺文志》称《黄帝三部针灸经》,林亿等校本则称《针灸甲乙经》,后人更总称《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孙思邈在《千金方·大医习业》里把《甲乙经》列为必读的医书之一。唐代太医院更将《甲乙经》作为考试医生的内容。而公元七  相似文献   

20.
陈农 《中医药文化》2002,19(1):27-28
《灵枢·五音五味》从男女性征对比的视角,分析了妇人之有月信、男子之有髭的原因,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甲乙》作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甲乙》无右字)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而“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故“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这里显而易见的是,男子生须与女子行经都是冲任之脉血气盛的缘故。清代唐容川在此基础上认为女子行经乃“除旧生新,是满则溢,盈必亏之道,……盖所以癢血之余也。血阴而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