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受体(NKG2D)与可溶性MICA(sMICA)的表达及其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肺癌患者作为试验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NKG2D与sMICA分子的表达。结果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NKG2D分子表达分别为(81.56±8.78)%、(85.63±6.6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中sMICA分子表达分别为(354.13±80.575)pg/ml、(216.53±48.175)pg/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KG2D和血清中sMICA分子两个变量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r=-0.349,P=0.006),呈负相关关系。结论NKG2D的表达和血清中sMICA的水平可能成为预测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肿瘤恶性转移的指标之一。sMICA表达及对NKG2D的负调节机制可能是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该机制可能会为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提供患者适应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宿主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NKG2D在抗食管癌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食管癌、26名健康对照外周血NK细胞NKG2D的表达状况,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可溶性MHC-1类链相关分子A(sMICA)的含量表达.结果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及健康对照外周血N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7.25±3.06)%、(88.38±4.24)%、(92.46±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配体sMICA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较健康人中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管癌患者中不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手术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晚期患者(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者中较健康对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降低,其活化性受体NKG2D表达的下降是NK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食管癌患者免疫逃逸可能与NKG2D表达下凋及其配体sMICA的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宿主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NKG2D在抗食管癌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食管癌、26名健康对照外周血NK细胞NKG2D的表达状况,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可溶性MHC-1类链相关分子A(sMICA)的含量表达。结果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及健康对照外周血N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7.25±3.06)%、(88.38±4.24)%、(92.46±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配体sMICA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较健康人中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管癌患者中不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手术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晚期患者(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者中较健康对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降低,其活化性受体NKG2D表达的下降是NK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食管癌患者免疫逃逸可能与NKG2D表达下调及其配体sMICA的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体外研究重组可溶性MHCⅠ类分子相关A(soluble MHC classⅠchain-related gene A,sMICA)蛋白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的表达、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活性和分泌IFN-γ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分选健康人外周血NK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重组sMICA组(200、500、800μg/L三亚组),相互作用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NKG2D表达水平,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结果:200、500、800μg/L sMICA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均下调[(68.79±6.87)%,(55.75±9.31)%、(45.14±5.70)%vs(92.75±6.91)%,P<0.05或P<0.01],均抑制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K562的活性[(18.67±2.35)%、(15.01±2.25)%、(7.33±2.52)%vs(36.33±2.51)%,P<0.05或P<0.01],均抑制IFN-γ的分泌[(164.48±22.48)、(112.71±10.89)、(70.23±9.64)vs(313.72±16.06)pg/ml,P<0.05,P<0.01]。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表面脱落的sMICA可下调NK细胞NKG2D的表达和IFN-γ的分泌,抑制了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原藏族肺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并分析宿主NK细胞受体NKG2D在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对43例高原藏族肺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NKG2D的表达状况。结果高原藏族肺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3.56±4.52)%,明显低于正常组(33.00±9.1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藏族肺癌的免疫逃逸可能与NKG2D表达下调有关。高原藏族肺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降低,其活化性受体NKG2D表达的下降是NK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及不同转移程度的胃癌患者血清NKG2D可溶性配体(sMICA)水平的特点,探讨sMICA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胃癌患者200例,健康对照组60例,ELISA法检测血清sMICA的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sMICA的水平为(210.07±31.01)Pg/ml,胃癌患者血清sMICA的水平为(359.45±114.1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8,P〈0.05)。胃癌患者高、中、低分化各组间血清sMICA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TNM分期的增加,胃癌患者血清sMICA的水平逐渐升高,其中Ⅱ期与Ⅲ期、Ⅱ期与Ⅳ期、Ⅲ期与Ⅳ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随转移程度的加重,血清sMICA的水平逐渐升高,其中无转移与单部位转移、无转移与多部位转移、单部位转移与多部位转移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sMICA异常升高,这可能是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胃癌患者血清sMICA水平的高低与胃癌发展阶段和转移程度密切相关,但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杨丰强  邵阳  郭长城  施菊妹  郑军华 《肿瘤》2012,32(9):689-695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对人肾癌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B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related chain A/B,MICA/B)表达的影响,比较肾癌细胞经VPA处理前后自然杀伤( natural liller,NK)细胞对其杀伤作用的差异.方法:用0.5~8.0 mmol/L VPA分别处理人肾癌786-O和ACHN细胞后,应用FCM检测不同浓度VP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选择4.0 mmol/L VPA处理肾癌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FCM分别检测肾癌细胞MICA/B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钙黄绿素释放法和FCM分别检测VPA处理肾癌细胞后NK细胞对其的杀伤作用以及NK细胞的脱颗粒行为.结果:8.0 mmol/L VPA处理肾癌细胞48 h后,对肾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大于其他处理组(P<0.05); 4.0 mmol/L VPA处理组肾癌细胞MICA/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经VPA处理的对照组(P<0.05); 4.0 mmol/L VPA处理组NK细胞对肾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未经VPA处理的对照组(P<0.05),且杀伤率的升高可被抗NKG2D (natural-killer group 2,member D)抗体特异性拮抗;肾癌细胞经4.0 mmol/L VPA处理后,其激活NK细胞的脱颗粒作用明显强于未经VPA处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VPA可以明显上调肾癌细胞MICA/B的表达,增强NK细胞对其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8.
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是NK细胞功能发挥的分子基础,NK细胞抑制性和激活性受体的分子结构及其特异性配体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先天性免疫效应细胞,约占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主要参与免疫监视,以消除转化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NK细胞最初被界定是由于它们具有自发消除少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dass Ⅰ,MHC-Ⅰ)自身分子表达缺乏细胞的能力,即常说的"丢失自我"识别能力.NK细胞表面表达的MHC-Ⅰ特异性抑制性受体,可使NK细胞对表达MHC-Ⅰ的正常细胞耐受,此为丢失自我识别能力的分子基础.由于缺乏抑制性受体的配体,表面MHC-Ⅰ表达下调的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易受NK细胞攻击.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CD158)组成MHC-Ⅰ结合受体家族,对调节人NK细胞和部分T细胞的活化阈值起重要作用.KIR多样性使NK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在此我们将综述多个水平上的KIR多样性,并诠释KIR多样性是如何影响各种疾病(包括癌症)的易感性的.我们将进一步阐述通过针对KIR进行癌症治疗的策略:利用KIR/MHC-Ⅰ配体的错配以强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以及通过阻滞KIR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杀伤(NK)细胞是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对血液肿瘤细胞的杀伤主要是由其表面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所传递的信号共同决定的.近年来,异体半相合NK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方面均显示出对人类血液系统肿瘤的积极治疗作用,为以NK细胞为基础的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分子A(sMICA)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参考价值,评价肺癌患者血清sMICA表达水平与肿瘤生物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16例肺癌患者血清sMICA进行检测,并对其中的91例初治患者血清CEA、NSE、CA~199、CYFRA-211、SCC、ProGRP进行检测,与50名健康人血清sMICA作对照。结果肺癌患者血清sMICA显著高于健康人(P〈0.001);sMICA作为肺癌诊断的-项指标,以240.5ng/L作为截点,其敏感度为90.1%,特异度为46.9%,与上述6项血清肿瘤标志物相比较,阳性检测率较高(P〈0.001);治疗有效的肺癌患者化疗后sMICA水平下降(P〈0.05),复发转移肺癌患者血清sMICA与初诊患者比较显著升高(P〈0.001)。结论sMICA可作为-项新的肺癌肿瘤标志物,其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单项阳性检出率均优于其他6种肿瘤标志物,且sMICA与肺癌的进展、转移有关,监测sMICA有助于观察疗效,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干扰素a(IFN-a)对恶性造血细胞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链相关蛋白A(MICA)表达的影响。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人类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及人类伯基特淋巴瘤细胞Raji细胞MICA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CA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F)比色法检测人类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结果K562细胞MICA表达阳性,Raji细胞MICA表达阴性。Raji和K562细胞分别在1000U/ml IFN-a诱导24h和48h时MICAmRNA开始表达上调(t=17.016,P〈0.05;t=5.616,P〈0.05)。72hRaji细胞和K562细胞分别在500U/ml和1000U/ml诱导条件下MICAmRNA表达开始上调(t=6.622,P〈0.05;t=9.071,P〈0.05)。IFN—Ot对MICA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呈一定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且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一致。1000U/ml IFN—a诱导72h后,Raji细胞和K562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明显上调(t=20.016,P〈0.05;t=7.969,P〈0.05),抗MICA抗体封闭MICA后,NK细胞对Raji细胞杀伤率恢复至诱导前水平(t=0.393,P〉0.05),而K562细胞则低于诱导前水平(t=9.841,P〈0.05)。结论IFN—a上调了恶性造血细胞中MICA基因的转录表达,继而增强了NK细胞对其识别与杀伤。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及其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对56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单纯放疗,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例,评价其与近、远期治疗效果的相关性。以3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为健康对照。结果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比例、Th细胞比例、Th/Ts分别为(58.3±5.2)%、(28.7±5.0)%、1.0±0.3,低于健康对照组的(65.8±7.2)%、(38.1±7.7)%、1.6±0.7(均P<0.05);而Ts细胞比例为(28.8±5.3)%,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5.4±5.7)%(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Ts的变化与患者性别、肿瘤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病变部位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疗后,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比例、Th细胞比例、Th/Ts及NK细胞比例分别为(66.9±4.5)%、(40.6±5.6)%、(1.6±0.5)%和(16.2±3.9)%,均高于治疗前的(59.4±4.9)%、(29.1±4.2)%、(1.0±0.4)%和(14.6±3.2)%(均P<0.05),而Ts细胞比例治疗后为(25.4±3.6)%,较治疗前的(28.4±5.7)%降低(P<0.05)。总T细胞、Th细胞增高程度与病变进展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免疫监测。检测患者外周血相关指标的表达对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的发生是一系列基因改变的结果。BRCA1是遗传性乳腺癌易感基因,其结构、功能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雌激素受体(ER)作为乳腺癌的生物学标志物,是目前较为可靠的指导治疗和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研究乳腺癌中BRCA1基因突变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对阐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代乳腺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荷自体来源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混合培养后对原代乳腺癌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原代乳腺癌细胞制备肿瘤抗原(Ag),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制备DC 和CIK细胞;用负荷Ag的DC 和CIK细胞共培养,诱导Ag-DC-CI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免疫表型,MTT法检测分离的单个核细胞(CBMC)、CIK、Ag-CIK和Ag-DC-CIK对原代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外周血CBMC、CIK、Ag-CIK和Ag-DC-CIK对乳腺癌原代肿瘤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34.35±3.28)%、(45.91±2.78)%、(50.88±3.22)%、(62.10±5.94)%,实验组细胞(Ag-DC-CIK)对原代乳腺癌细胞的杀伤能力(62.10±5.9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肿瘤抗原负荷的DC 能增强CI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为DC 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男性乳腺癌(MBC)发病罕见,其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尚未明了。目前认为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CA2,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2(CHEK2)以及乳腺癌易感基因相关蛋白基因2(PALB2)与男性乳腺癌发病关系密切。而乳腺癌易感基因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BRIP1)与男性乳腺癌发病机制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