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在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80例来我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将患者分介入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每组40例,并对其进行回访调查,回访年限为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且对其疼痛缓解率、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针对80例患者的5年内回访表明,1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65%,药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57%;3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1%,药物组疼痛缓解率为65%;5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5%,药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0%;介入治疗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11.5%;药物治疗组心肌梗死发病率为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数据表明,介入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在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缓解了患者的疼痛,预防了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2.
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采用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我科在1999~2000年对37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在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80例来我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将患者分介入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每组40例,并对其进行回访调查,回访年限为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且对其疼痛缓解率、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针对80例患者的5年内回访表明,1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65%,药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57%;3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1%,药物组疼痛缓解率为65%;5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5%,药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0%;介入治疗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11.5%;药物治疗组心肌梗死发病率为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数据表明,介入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在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缓解了患者的疼痛,预防了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4.
肺癌发病率日趋增加。由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困难 ,确诊的病例多属中晚期 ,大多已失去了手术切除根治的机会。迫切要求医学界探索有效的方法 ,改善不能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的预后 ,我院介入病房 1986年 6月至 1999年 6月收住肺癌患者 ,114例统分析认为肺癌介入治疗优于全身化疗 ;肺癌介入治疗适用于放疗或手术的先期治疗 ;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应辅以介入治疗 ,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可能会提高手术切除率 ;认为介入治疗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论证乳腺导管炎的介入灌洗治疗的可行性,寻找治疗乳腺导管炎新方法。方法对经乳腺导管造影确诊为乳腺导管炎的65例乳头溢液患者,应用特制导管针,直接插入溢液乳腺导管,进行了介入灌洗治疗。结果48例(73.84%)经6次介入治疗而治愈;15例(23.08%)经12次介入治疗而治愈;2例(3.08%)经20次介入治疗未愈。结论乳腺导管炎无需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比全身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脉介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7月自愿到本科室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3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急诊介入治疗组与延迟介入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药物溶栓治疗,急诊介入治疗组入院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延迟介入治疗组连续溶栓治疗7 d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6个月,延迟介入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急诊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均大于急诊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急诊介入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介入治疗组与急诊介入治疗组心力衰竭、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介入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死亡率均低于急诊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急诊介入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7 d溶栓治疗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宏朝 《吉林医学》2010,31(8):1050-1051
目的:探讨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臭氧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臭氧介入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4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求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治疗组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用西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7.87%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疗效有明显优势 (P <0 .0 1)。结论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行中西医结合用药具有良好疗效 ,能较快恢复因介入治疗而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培训部、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杂志于 2 0 0 2年 8月上旬在北京举办全国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培训班。特邀请胡大一、赵明中、吴炎、王宏宇、方全、商丽华、贾三庆、郑宏、马长生等教授授课。主要内容 :心力衰竭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现代治疗 ;房颤的现代治疗策略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 ;瓣膜病变与经皮瓣膜球囊成形术 ;冠心病诊断及介入治疗经验与展望 ;高血压及冠心病相关的心、脑、肾脏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学员将获得Ⅰ类继续教育学分 10分。研讨班会务及资料费 88…  相似文献   

10.
张志琼 《中国医药导刊》2013,(6):980-981,983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炎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盆腔炎所致不孕症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腹腔镜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及保守治疗组,统计治疗后1年内三组怀孕人数,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输卵管造影结果及治疗后1年内怀孕率的差异。结果:基层医院盆腔炎所致不孕症主要发生在22~36岁之间的育龄妇女;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腹腔镜治疗组,介入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保守治疗组临床疗效结果明显差于腹腔镜治疗组及介入治疗组(P<0.01);治疗后介入治疗组及腹腔镜治疗组输卵管较保守组明显通畅;三组患者1年后怀孕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腹腔镜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及保守治疗组。结论:盆腔炎所致不孕症应该进行积极治疗,保守疗法临床疗效较差;腹腔镜治疗,介入治疗都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再通输卵管,但腹腔镜治疗对提高患者怀孕率高于介入治疗机保守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间接门脉造影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的介入治疗具有可重复性,创伤小,痛苦少,治疗效果肯定等特点,它为不能手术和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机会;随着介入治疗趋于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介入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中长期预后及安全性应用.方法 方便选取在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独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各有43例患者;治疗组患者采用他汀类、抗血小板等药物进行治疗,介入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实施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在治疗后,介入治疗组Vd为(21.14±10.47)cm/s、Vs为(100.75±24.27)cm/s,均显著的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单独药物治疗组中,有12例(27.91%)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介入治疗组中,有5例(11.63%)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84,P<0.05).结论 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长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方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诊并进行了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纳入病例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积聚率变化、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统计术后不良事件,分析介入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积聚率变化显著(P0.05),随着时间的推延病人血小板积聚率逐渐趋向正常;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心功能逐渐改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结论 PCI是有效而安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对宫颈癌组织caspase-3的影响,探讨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细胞凋亡的规律,指导宫颈癌介入治疗后进一步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50例接受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术的ⅠB2-ⅡB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例,在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第7天、14天和21天4个时间点行病灶活检,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介入治疗前宫颈癌组织caspase-3的表达低于介入治疗后(P<0.05);介入治疗后第7天,宫颈癌组织caspase-3表达低于介入治疗后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第21天,宫颈癌组织caspase-3的表达低于介入治疗后第14天,高于介入治疗后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以显著促进ⅠB2-ⅡB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caspase-3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进一步治疗的适宜时机。  相似文献   

15.
谢家印  卿毅 《重庆医学》2011,40(24):2453-2456
肿瘤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随着影像、微导管和支架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为过去无法治疗或疗效欠佳的疾病提供新疗法,肿瘤治疗已进入无创或微创时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的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旨在提高局部肿瘤治疗效果,克服传统治疗如静脉全身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放射性损伤大的缺点;术前的肿瘤介入治疗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采用大剂量氯吡格雷实施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剂量氯吡格雷进行介入治疗;治疗组采用大剂量氯吡格雷进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总有效率、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冠心病介入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显著(P0.05);仅有1例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大剂量氯吡格雷实施介入治疗,不仅仅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 肺癌行支气管动脉抗癌药物灌注治疗(介入治疗),疗效肯定。小细胞肺癌(ScLc)占肺癌总数的20%~25%。介入治疗ScLc11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从1996年6月~1999年6月收治的ScLc中随机抽取,介入治疗加全身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57例,为观察组;单纯介入治疗57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9例,女8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46.8岁;对照组男48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足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等。近年来介入治疗已经成为首选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目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介入治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等现状。  相似文献   

19.
周琴  朱云杰 《包头医学》2010,34(3):180-180
目的:为探讨临床护理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对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86例患者开展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程护理;结果:86例患者均能积极配合介入手术治疗,消除了紧张情绪,减少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积极有效的全程护理对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于海娟  张志茹  张双 《吉林医学》2011,32(26):5582-5583
<正>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百万人患肝癌。目前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重要非手术方法,是经导管介入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即肝癌介入治疗(TACE),可有效的控制癌体生长,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