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何景宏  曲瑶 《护理研究》2004,18(6):496-497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病因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而不能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及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是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共同结局。临床统计资料显示 ,每百万人口中每年有 10 0人~ 15 0人发生慢性肾衰竭 ,不难看出此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危害。慢性肾衰竭病情进展缓慢 ,但其病程一般是不可逆的 ,其治疗伴随一生。因此 ,病人大多不住院治疗 ,但要经常到医院检查 ,这部分人需要在家里进行自我护理。因此 ,病人需了解有关慢性肾衰竭方面的一些知识 ,加强自我护理保健能力 ,以延缓病程进展 ,提高生存质量。1 密切观察病…  相似文献   

2.
益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患造成慢性肾脏损害晚期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严重,预后不良.中医药的合理应用前景广阔,笔者近年来运用益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衰竭(CR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临床治疗目的是延缓CRF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迟进入终末期肾衰竭。笔者现将在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体会和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最后导致尿毒症和肾功能完全丧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我科2013年6月—2013年12月共收治慢性肾衰竭病人30例,采用药用炭和中药交替灌肠,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使其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以代谢产物和毒素储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为表现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在我国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中,目前仍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居首位(约占60%),其次为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系统性红斑狼疮较多见。传统学说认为慢性肾衰竭的进展与肾小球高滤过、肾小管高代谢、脂质代谢紊乱有关。近年发现还有很多因素可以促使慢性肾衰竭进行性加重,如高血压、蛋白尿、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本文将主要探讨高血压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中水平变化及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中U—Ⅱ的水平变化。[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中尾加压素Ⅱ的水平明娘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中U-Ⅱ明显增高,提示U-Ⅱ是慢性肾衰竭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多肽,在慢性肾衰竭的生理病理过程中有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衰竭(CRF)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的结果。临床上则出现一系列的综合症状,若不够重视,容易出现漏诊或延迟诊断,现将我院1999~2002年间首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慢性肾衰竭9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衰竭是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末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情迁延,临床症状多,缺乏特殊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目前大多患者以血液透析维持。笔者对80例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肾衰竭多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是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慢性肾衰竭病情进展缓慢,且病程一般为不可逆,多呈进行性进展和加重。慢性肾衰竭发病率高,治疗困难,预后极差。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衰竭等慢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病名的认识慢性肾衰竭在中国古典医籍中并无完全对应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达到10.8%,全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可达1亿多人。探索慢性肾脏病的详细发病机制,寻找治疗靶点,是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几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的病理基础都是肾间质纤维化。近来随着对肥大细胞的深入研究,发现其除参与过敏反应外,其分泌的活性物质生长因子、蛋白酶类、白三烯类、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发和继发的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严重临床综合征,也是各种原发或继发慢性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本次研究应用中药当归芍药散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89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衰竭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同时又属于心身疾病的研究范畴。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替代治疗等费用昂贵的特殊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及家庭思想压力及经济负担过重等情况的发生,并且慢性肾衰竭患者常易出现精神抑郁状态,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针对这一特点,我院培养专科护士对该类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治疗过程中(包括出院后的随访)的调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衰竭的早期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桐荪 《新医学》2005,36(4):236-237
进修医生教授,慢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衰竭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呢? 教授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损害的结果.首先必须指出,慢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衰竭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功能性肾单位减少20%,就发生肾单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单位减少30%以上,已有甲状旁腺受体上调,肾单位减少50%的患者,即可有血清肌酐增高.一般认为血清肌酐高于133μmol/L,持续3个月或以上可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高于440 μmol/L,则称为慢性肾衰竭.由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慢性肾衰竭,是一个慢性进行性的过程,短者仅几个月至几年,原发病进展缓慢或合适的治疗可延缓至20~30年,因此,对慢性肾衰竭有充分的认识、早期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11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健康教育。结果临床好转106人,未愈2人,转院2人。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易并发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等,常加重病情或成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凝血活性,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是否存在高凝状态,并进一步阐明其易并发血栓栓塞的机制,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6.
李广然  徐明  马博 《新医学》2004,35(11):711-712,F003
1引言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为各种病因的肾实质性损害和慢性进行性恶化的共同转归,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临床上要确定是否为慢性肾衰竭,鉴别肾脏疾病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有时并不容易,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并作相关检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认真鉴别,方能作出正确诊断.本文主要对慢性肾衰竭的辅助检查及临床意义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7.
郝文革 《临床医学》2011,31(9):99-100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何应用药物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6年以来我科应用海昆肾喜胶囊治疗3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收效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对于慢性肾衰竭病人,需定期反复多次进行,维持终生。由于病程迁延,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应用有关护理学、心理学的知识,使其维持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1]。慢性肾衰竭在古籍中多以“虚劳”“'肾劳”等病名记载。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的难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导致睡眠满意度不足为特征的睡眠[2]。中医称“不得眠”“不寐”等。慢性肾衰竭是一种身心疾病,体内各种毒素物质的沉积使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水肿、全身瘙痒等各种症状。  相似文献   

20.
覃运兰 《现代护理》2006,12(16):1537-1538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行中药结肠透析,观察临床效果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行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结论中药结肠透析可作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