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疏肝法是条达肝之气机,以恢复“肝主疏泄”正常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五脏本病的治疗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理论上对疏肝法在治疗五脏本病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使疏肝法的临床应用更加合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曹利民 《陕西中医》2018,(3):387-389
五脏相关学说是在五行学说基础上,克服了五行理论的机械性,又综合藏象、阴阳、气血、经络等理论,全面反映人体五脏系统的功能及彼此关联作用的学说。五脏相关,生理上相互促进和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故疾病的防治中应注意调整兼顾五脏的内在关系。肝属木,性喜调达,恶抑郁,主疏泄、藏血,其功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他四脏的功能。在五脏病症中,肝病十居六七,且发病最急,传变最快,病症最广,生理既复杂,病理亦纷繁。肝的生理功能虽多,但主要体现在主疏泄,因此病理变化也主要体现在气机失调上。从肝论治疾病一直受历代医家重视,尤其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情志致病的比例逐渐上升,因此分析治肝法在其他四脏疾病中的应用,寻找其中的内在相关联系,指出治肝法在各疾病中的重要性,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强调“疏肝法”在男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病案举例,介绍“疏肝法”在男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明确男科病从肝治。结果:应用“疏肝法”治疗男科疾病,疗效较佳。结论:男科病从肝治,拓宽了治疗思路,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失眠,表现为不易入睡,或睡中反复苏醒,或早醒不能够再睡,甚至彻夜不能入睡。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的患病率日趋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称为"不寐"。西药治疗相对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中药治疗效果受到了患者的认可。1理论溯源《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  相似文献   

5.
五脏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为气机的升降出入,肝主疏泄,能够调畅全身的气机,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因此肝之疏泄对于协调五脏功能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有上升的趋势。虽然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有效的措施,但在临床中常常遇到许多前来就诊者已是中晚期,绝大部分患者失去了手术及放化疗的机会。而中医药对手术后患者具有促进机体恢  相似文献   

7.
8.
《针灸大成》篇卷浩瀚,内容丰富,医理深邃,治法独特,很有临床实用价值。《针灸大成》的作者杨继洲医道高明,养生有素,享得九十八岁之高龄。在业术上,他秉承家学,探微索隐,刻意精研,“积有岁年,寒署不辍,倬然有悟,复虑诸家书弗会于一,乃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见王国光,《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叙),并反  相似文献   

9.
肝为五脏之一 ,与胆相连 ,藏血而主疏泄 ,和人体气血密切相关。女子以肝为先天 ,乳房之部位属腹胃 ,乳房之经络属肝胆。临床上乳房病均与肝气郁滞有关 ,故以疏肝法治疗乳房病多能取得满意效果。1 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法治乳癖 (乳腺小叶增生 )患者 ,女 ,34岁 ,1998年 4月 6日初诊。两侧乳房胀痛 4月余 ,时值经前疼痛加剧 ,右侧乳房外上方可触及 2 cm× 1.5 cm的扁长形肿块 ,质较硬 ,活动度尚好 ,伴有胸闷、嗳气、饮食不佳 ,舌淡、苔薄、脉滑。乳房红外线扫描提示 :乳腺小叶增生。证属肝气郁滞 ,痰阻肝络。治宜疏肝理气 ,健脾化痰 ,通络止痛…  相似文献   

10.
11.
胃病 ,是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治疗胃病各家论述颇多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 :“木郁之发 ,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沈金鳌认为 ,胃脘痛“以肝气相乘为甚。”叶天士说 :“肝为起病之源 ,胃为传病之所”。同时也提出 ,“凡醒胃必先制肝”。笔者认为 ,治肝可以安胃 ,理脾胃同疏肝木。现将采用疏肝法治疗各种疑难性胃病临床研究略论如下。1 疏肝活血法适用于瘀血停滞。证见胃脘疼痛 ,痛如针刺刀割 ,固定不移 ,吐血色黑 ,舌质紫黯 ,有瘀斑 ,脉涩。病因多由于胃病迁延难愈 ,气损及血 ,瘀血阻滞胃络 ,不通则痛。治宜疏肝化瘀 ,活血止痛。方…  相似文献   

12.
<正> 疏肝法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虽在清代程锺龄的《医学心悟》中未列入八法,但此法在内科病的治疗中,是较为重要的治疗法则之一。肝主疏泄,调节人体(?)机,肝气以舒畅为主,肝气不舒,郁结为患,则可酿成多种病证。笔者在临床治疗中,根据辨证施治原则,常以调理肝气为治则,每获良效。现举验案5例,简介如  相似文献   

13.
14.
中医认为,阴虚似乎是肝病的必然后果,因此疏肝养阴法在中医肝病治疗中应用较多.疏肝养阴法是疏肝法和养阴法的联合应用,其中疏肝法又可分为理气和通络法.疏肝的代表药物柴胡虽不适用于“肝阴不足”的肝病证型,但确为疏肝解郁的专用之材.滋阴学说理论起源于《内经》,应用于东汉张仲景,发扬于朱丹溪,到明清时期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滋阴学派.一贯煎为疏肝养阴法的代表方.  相似文献   

15.
慢性病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古方柴胡疏肝散在治疗社区慢性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了2009年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社区慢性病的治疗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该方、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消化系统疑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标本兼治、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好等优势。各医家对于本病多从湿热、血瘀论治,但近年研究发现,情志因素在诱发UC、影响其转归复发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临床上肝郁脾虚证患者多见,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从肝脾生理特性、病机变化、临床方药等多个方面探讨疏肝健脾法在UC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疏肝健脾法治疗脂肪肝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7~ 2 0 0 0年 ,我们共收治 71例脂肪肝病人。男 49例 ,女 2 2例 ,年龄 43~ 6 5岁 ,平均年龄 (5 4± 11)岁。全部病例符合以下 6项诊断指标中的 3项以上 :(1)肥胖 ,肝区不适或胀满、疼痛。 (2 ) B超提示肝的大小、管道回声、光点疏密。CT提示肝密度降低 ,CT值 <40 Hu,肝脾 CT比值 <0 .85。 (3)血脂增高。 (4)肝功能轻微异常或异常。(5 )全血粘度增高。 (6 )肝活检诊断为脂肪肝。71例脂肪肝病人 ,两对半检查 ,乙肝病人 7例 ,乙肝病毒携带者 11人 ,占脂肪肝病人的 2 5 %。1.2 方法  71例病人随机分成…  相似文献   

18.
肝气郁结证是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所表现的最常见证候。多由情志长期抑郁或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发病 ,亦有因其它病邪的侵袭而诱发者。患病后由于气机失调、气郁气滞 ,又会影响到情志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肝气郁结证以气郁、气滞为特点 ,临床导致的病理病证较多 ,加之人体的禀赋有“偏寒、偏热、偏虚、偏实”的倾向和某一脏腑在发生病变后极易影响其它脏腑 ,甚至导致整个机体气血紊乱等病理变化。疏肝法具有调畅气机、疏理气血、开郁散结等功能。故临床以其为基础治疗肝气郁结 ,并因证而设“疏肝化瘀”、“疏肝散寒”、“疏肝散结”等多种治…  相似文献   

19.
袁喆平 《吉林中医药》2011,31(7):617-618
心脉发生病变,临床上往往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理论上,肝与心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肝与心包同属厥阴经,心系病证的症状与肝经循行路线有关。心脉发生病变,往往由肝失疏泄引起,临床上可出现肝心二脏的证候表现。临证治疗中应以疏肝法为其治疗大法,注意各脏腑之间的联系,同时佐以调和气血、豁痰活血、健运脾胃、补肾固本等方法,标本兼顾,随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溶血性贫血在我国贫血病人中占10%~15%.其病因复杂,病种繁多,是以贫血、黄疸为主要临床征象的一庞杂综合征,因而就没有一致的治疗措施.在中医学中,溶血性贫血属于"黄疸"、"虚劳"等范畴,临床上以乏力、头晕、心悸气短、面色无华等贫血症状为主,伴有黄疸.本病属虚实错杂之证,以气血不足为本,黄疸、积聚为标.临床治疗要辨清标本虚实,分而治之.笔者认为,五脏协调作用才能保证血液正常生成,故临证当协调五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