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机械通气病人吸痰吸引负压研究现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蒋丰亦 《护理研究》2006,20(2):387-388
介绍了国内外机械通气病人吸痰时吸引负压的选择。提示护士在机械通气病人护理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体位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机械通气(MV)病人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通称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简称VAP),它是机械通气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KOLLEF研究显示,仰卧位是机械通气病人在第一个24h内发生VAP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体位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机械通气的病人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正确的体位。这就要求护士根据病人的实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体位护理,何种体位对机械通气的病人更加有益呢?本将8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两种不同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田志英  赵延云 《全科护理》2020,18(9):1115-1117,112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重症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某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重症病人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75%(P0.05);观察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长、ICU住院时长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ICU机械通气重症病人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优化各项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机械通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是重症护理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尽管呼吸机很普及,但护理计划对临床情况仍有深远影响。选择最好的通气模式,重症监护护士的知识和对机械通气的理解对保证病人安全度过机械通气的急性期到撤离呼吸机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使用改善病人结果的证据。本文重点讨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机械通气和撤机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韦秀霞  彭剑英  张秀伟 《全科护理》2014,(31):2890-2892
阐述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的作用,综述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溶液的研究进展,指出有效的口腔护理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口腔护理溶液的选择国内没有统一的规定,提出应通过循证护理证据等级和 Meta 分析的方法得到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溶液的统一指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预防无创机械通气致面部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5年12月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56例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3月—2016年8月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58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面部压疮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无创机械通气致面部压疮发生率为2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1%(χ~2=16.96,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预防无创机械通气病人面部压疮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面部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是急诊护理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尽管呼吸机很普及,但全程使用呼吸机的计划对临床情况仍有深远影响。选择最好的通气模式,急诊科护士对机械通气的理解是保证病人安全度过机械通气从急性期到撤离呼吸机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掌握改善病人结果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周健  谈敏娟  陈建芬  倪静玉  王红粉 《护理研究》2008,22(31):2839-2842
[目的]探讨护理部系统干预对机械通气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2007年4月-2008年3月实施机械通气的85例病人作为实验组,2005年1月-2006年12月实施机械通气的9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护理部通过成立机械通气护理指导小组,制定机械通气护理规范,对ICU护士进行机械通气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对机械通气病人组织护理会诊和监控护理质量的方法实施系统干预.而对照组病人未接受过护理部的系统干预.比较ICU护士接受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及干预前后护士工作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士培训前后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感觉实施护理部系统干预后护理机械通气病人的工作得心应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部系统干预有利于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部系统干预对机械通气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2007年4月—2008年3月实施机械通气的85例病人作为实验组,2005年1月—2006年12月实施机械通气的9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护理部通过成立机械通气护理指导小组,制定机械通气护理规范,对ICU护士进行机械通气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对机械通气病人组织护理会诊和监控护理质量的方法实施系统干预。而对照组病人未接受过护理部的系统干预。比较ICU护士接受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及干预前后护士工作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士培训前后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感觉实施护理部系统干预后护理机械通气病人的工作得心应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部系统干预有利于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景霜  ;商临萍 《全科护理》2014,(20):1875-1877
[目的]观察对机械通气病人实施干预组合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62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干预组合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结果]对观察组实施干预组合措施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时间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组合措施的实施可降低行机械通气病人VAP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  相似文献   

11.
吸痰是机械通气病人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从人工气道吸痰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吸引负压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吸痰是机械通气病人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从人工气道吸痰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吸引负压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吸痰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护理研究》2008,22(31):2836-2838
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从吸痰管的选择、插管深度、吸痰负压、吸痰方法的选择、氧供和膨肺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有关吸痰方法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王晓敏  徐碧英 《全科护理》2009,7(33):3021-3022
[目的]观察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婴儿吸痰中的效果。[方法]将360例需要吸痰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78例采用常规吸痰法,试验组182例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吸痰,对比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鼻黏膜损伤例数、阻塞堵管例数。[结果]对照组吸痰后有效311次,无效78次,试验组有效384次,无效17次;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2,P〈0.05)。[结论]婴儿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吸痰效果优于常规吸痰方法,可缩短婴儿肺炎的病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吸痰方法防止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食物反流的效果。方法选取26例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对照法,单日采用试验吸痰法,双日采用常规吸痰法,比较两种方法食物反流次数。结果试验吸痰法的反流率为7.0%,低于常规吸痰法的反流率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4,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试验吸痰法可以减少食物的反流率,从而减少吸人性肺炎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病人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肺不张并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密闭式吸痰(CS)组(n=13)和开放式吸痰(OS)组(n=11)。观察两组吸痰前1min及吸痰后3min、20min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OS组吸痰后3min、20min与吸痰前1min比较,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组吸痰前后上述参数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S组同时段比较,OS组吸痰后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不张病人选择CS方式吸痰能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病人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肺不张并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密闭式吸痰(CS)组(n=13)和开放式吸痰(OS)组(n=11)。观察两组吸痰前1min及吸痰后3min、20min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OS组吸痰后3min、20min与吸痰前1min比较,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组吸痰前后上述参数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S组同时段比较,OS组吸痰后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不张病人选择CS方式吸痰能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小儿吸痰方法。[方法]将268例需要吸痰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33例,采用常规吸痰方法,试验组135例,采用新方法吸痰,均留取吸取物测试pH值,比较两种吸痰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吸痰有效164例次,无效136例次,试验组有效252例次,无效62例次。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吸痰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法在机械通气病人应用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病人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肺部感染情况及发生时间等。结果:两组病人吸痰前后SpO2、HR值变化、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氧合,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安全性强,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吸痰方法对提高老年危重患者吸痰效果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先后次序将60例老年危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口、鼻腔吸痰方法,比较两组吸痰效果和血氧饱和度的差异。结果两组吸痰效果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口咽通气管吸痰方法效果优于口、鼻腔吸痰方法。结论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既能保证老年危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充分吸出,又能提高血氧饱和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